查文庫>觀後感> 學生《新神榜楊戩》觀後感(通用6篇)

學生《新神榜楊戩》觀後感

學生《新神榜楊戩》觀後感(通用6篇)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不能忘了。那麼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生《新神榜楊戩》觀後感(通用6篇),歡迎大家分享。

  學生《新神榜楊戩》觀後感1

  追光動畫的電影《新神榜:楊戩》想必大家都看了吧,不得不說,追光保持著一如既往的高水準,我都懷疑,追光是突然智商上線了,這部電影的特效水準絕對堪稱是國內頂尖的存在,不管是人物的立繪,還是細節的把控,拿捏得相當到位,但是,優點很明顯,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劇情了。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這部電影的特效堪稱是國產頂尖,可電影的劇情卻堪稱是國產災難級的存在,劇中有很多的硬傷和邏輯混亂,別看編劇已經很努力在打造整部電影的世界觀,融入了諸如蒸汽朋克風格和天上水樓,可是,如此多好的元素,卻在劇情上實打實拉了一把如此好的題材。

  而且這已經不是追光第一次這樣了啊,難道他們不清楚自己的劇情很弱嗎?記得是從《白蛇:緣起》開始,到後面的第二部,再往後的《新神榜:哪吒重生》,再到現在的《楊戩》,我們會發現,他們的特效堪稱國內頂尖的存在,可他們的劇情也堪稱是國產災難級別的存在,不過,可能也有觀眾會這麼想。

  那就是追光把請編劇的錢,全部都砸到了特效上面了,不然,為什麼每次追光的電影都有這樣的毛病,特效拉滿,劇情拉胯,所以,我才會嚴重懷疑是他們把編劇的工資挪去搞特效去了,否則,不會劇情感覺特別弱,甚至有人覺得這部電影的編劇就應該給這部電影的美術們磕頭,是他們拯救了電影。

  於是,本著好奇心的緣故,我就去搜了一下這部電影的編劇,發現是沐川,突然我就知道為什麼會這樣了,這位編劇就是之前《新神榜:哪吒重生》的編劇,想必大家不知道吧?這也難怪這部電影的劇情會那麼拉胯了,之前在哪吒裡面,我就吐槽過她的編劇水平,沒想到她這一次已經算是有進步了。

  因為在《哪吒重生》的時候,沐川的編劇能力簡直是拉胯到了極致,但到了《楊戩》,她也懂得怎麼搞反轉和鋪墊了,所以,也能看出來她是有一定的提升的,而且你們知道嗎?就是追光啊,他們是比較重視動畫特效方面的,對於編劇,反而並不是太過於重視,不然,你可以去看一下他們官網上面的招聘,大多數都是動畫相關的。

  學生《新神榜楊戩》觀後感2

  “神仙的世界到底什麼樣?這是個我從小到大都很感興趣的問題,每個人都可以天馬行空任意去想象,在《新神榜:楊戩》裡,我有機會把自己的想象呈現出來,感覺很棒。”

  日前,由追光動畫攜手阿里影業旗下動畫廠牌小宇宙未來事務所共同打造的新片《新神榜:楊戩》宣佈定檔8月19日,這是追光動畫繼哪吒、白蛇之後,再一次以動畫電影的形式重新解讀東方神話人物,導演趙霽在接受本網記者專訪時表示,從畫面到故事,“我們一直是希望能夠用中國文化的方式去講中國的故事。”

  古代所謂的神仙,他們的生活究竟是怎樣的?這個想象空間非常大,也是這部影片創作特別吸引我的原因之一。經典動畫作品對仙境的描摹基本上是中式的宮殿,神仙騰雲駕霧。我們這次一開始就把這個事情打破了,比如在這個片子裡直接設定了上一次大戰後神仙不能在天上飛了,大家只能坐“飛船”,我們也是希望能夠透過這樣的方式去拓展大家關於神仙世界的想象力。”

  從喧鬧的碼頭到沙漠中的樓宇,從空靈深山到堂皇鬧市,對於觀眾而言,《新神榜:楊戩》可以說開篇就以令人目不暇接的多重神界樣貌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這方面,我們確實下功夫希望能讓觀眾對神界的感受更豐富。”

  “而瀛洲完全就是另外一個氛圍”,趙霽透露,在最初文本里面它並非現在呈現出的樣子,“這個創作靈感來自敦煌,我們在初期採風的時候去了敦煌,紮紮實實待了好幾天,整個敦煌,包括當地地貌,我們受到很大的感染,很震撼。尤其是去了月牙泉以後,感覺那就是一個世外桃源,於是,我們想到瀛洲應該是這樣,在一個沙漠當中有一個綠洲,綠洲裡面有一座塔,周圍全是黃沙,只有這座塔是紅色的,非常有意思。”

  沒有簡單意義上的非黑即白,沒有傳統意義上的正邪兩派,在《新神榜:楊戩》中,主創對人物的設定可謂出人意表,整個故事有著懸念重重背後的複雜性,但重心所在的親情又始終單純直白。對此,趙霽表示,“其實我覺得電影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在於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解讀,這個故事本身的維度非常豐富,但親情的主題始終貫穿。”

  “希望能夠看到我們的作品百花齊放,有不同的風格,因為我們中國的文化是非常豐富的,我們能夠容納和包容各種各樣的美感和形式,所以也希望將來我們的動畫作品能夠呈現各式各樣的屬於我們中國自己的樣子。

  學生《新神榜楊戩》觀後感3

  昨天趕在頭一天就去電影院看完了《新神榜:楊戩》,結束之後覺得有必要寫點什麼。但是這一次的感覺跟看完《青蛇劫起》和《姜子牙》之後完全不一樣,想了很久也不知道該從何說起。

  打算從三個部分來說說我對於《新神榜:楊戩》的看法和感受,第一部分是人物,第二部分是故事,第三部分是其他(包括畫面和音樂,以及IP和神話本身)。我慢慢說,想看的人慢慢看。

  人物

  在《楊戩》這部電影裡,最值得一說的人物其實是楊戩,或者說,是楊戩和沉香,我們暫且將他們倆看成是一樣的人。

  自從《大聖歸來》開始,我們會發現許許多多我們眼中的神,會被降為凡人,不再高高在上,他們會猶豫會彷徨,楊戩也不例外。故事的一開始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一個有些慵懶但卻並不頹廢的形象。我相信工作室一定在楊戩身上下足了心思,作為中國古代神話中最獨善其身的人,哪怕做了一個賞銀捕手,也能在他身上看到二郎神該有的不俗,尤其是經典的撣衣服動作,這大概就是一個沒有什麼執念的楊戩。

  隨著故事的推進,楊戩和沉香兩個人開始產生了巨大的交織和糾葛。似乎像我這種看著《寶蓮燈》長大的人,習慣於從沉香的視角去看自己的舅舅,但是好像從來沒有以楊戩的視角看過自己的外甥。

  是的,這就是這部電影讓我覺得最精彩的地方。如果我們從楊戩的視角,再去看一次寶蓮燈的故事,會不會有什麼不一樣。

  但是不得不說,楊戩人物形象這一次確實不夠豐滿。與之相比我們看到了形象極其豐滿的婉羅、申公豹、四大天王、嘯天犬。

  婉羅確實好看,但是還是會被詬病過於臉譜化,和小白長得確實相似度太高。

  申公豹是我們見到的第三個版本了,無疑,是我最喜歡的版本。與哪吒裡狡詐的申公豹,姜子牙裡大義的申公豹不同,這次的申公豹用一種更直接也更灑脫的方式反抗自己的不公。

  臉譜化確實是國漫的一個問題,這次的楊戩和許宣分明就是一模一樣,如果沒有第三隻眼真的會分辨不清。

  故事

  說人物的時候一定離不開故事,那關於故事還能說什麼呢?

  國漫作品的主題離不開兩個詞:犧牲和反抗。

  先說犧牲,《大魚海棠》講了犧牲,《白蛇緣起》講了犧牲,同樣,《楊戩》也講了犧牲。所有的犧牲幾乎落在了楊戩一個人的頭上,犧牲了母親,也犧牲了妹妹。雖然於他而言,所有的犧牲都非他所願,但是他不得不為之,他的犧牲換來的絕不只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天條”,而是我們幾乎可以在所有神話中看到的“天下蒼生”。

  再說反抗,《青蛇劫起》講了反抗,《哪吒》講了反抗,《姜子牙》也講了反抗。那《楊戩》有沒有反抗呢?當然有。沉香有著楊戩一樣的命運,也自然有著楊戩一樣的反抗,而這樣的反抗,自然不被接受,自然要被鎮壓。小青反抗的是權威,哪吒反抗的是命運,姜子牙反抗的是善惡,那楊戩和沉香反抗的是什麼呢?我們似乎下不了一個定義,因為這一次他們所反抗的事物過於具體。但我們再仔細想想,在這些具體的事物背後,他們真正抗爭的是什麼。

  答案很簡單,是犧牲。

  楊戩和沉香,兩個犧牲的受害者,兩個反抗者,他們聲嘶力竭拼盡全力想抗爭的,無非就是犧牲本身。他們希望自己最愛的人就算犧牲,也是有意義的犧牲,而不是為了一己私慾或是一念之差,就像楊戩所說,為的是“萬物,生生不息”。

  但是很不幸,沉香最後也逃不出犧牲的命運,即使他竭盡全力地反抗。這是這個故事最悲哀的地方。

  哪吒反抗的,是自己被定義和安排好的命,我命由我不由天,是他想證明自己怎麼活無法被其他人定義,自然,這樣鮮明的衝突和性格會很容易被共鳴。

  姜子牙反抗的,是這個世界上有關善惡的大道理,他以神的身份,打破了自己所信仰的天道,從天道的執行者變成反抗者,經歷了一系列的掙扎和彷徨最後蛻變,似乎在真實的世界裡,這樣的.彷徨和迷茫才是常態。

  小青所反抗的,是以法海為代表的權威力量。她一次又一次的挑戰法海,拼盡全力離開修羅城,她當然是為了姐姐,她同樣也是為了質疑強權,她以青蛇的身軀去撼動金佛的力量,最後告訴我們,我們也可以不用屈服。

  楊戩和沉香反抗的,是為什麼偏偏要楊家女人去犧牲的命運,是一己私慾何以等同於天下蒼生的善惡,是每個人為什麼要被別人安排的權威。但是很不幸,楊戩失敗了,沉香也失敗了,無論如何他們換不來一個更好的結局,他們甚至也沒有換來一點點改變。

  而故事就這麼沒頭沒尾的結束了,甚至讓觀眾有些“這個故事在講什麼”的困惑。似乎這部電影的情節和立意過於飄渺以至於我們真的捕捉不到。

  誠然,我也很遺憾。

  其他

  最後說點其他的。

  首先《楊戩》的畫面和音樂完全沒得說,可以說是國漫的最高峰了。人物的體態表情也好,大場面的刻畫描摹也罷,還是我本人非常喜歡的水墨畫元素,這部電影可以說做到了極致,完美的融合了現代科技與傳統藝術。

  音樂也是如此。楊戩口琴的流行風格,琵琶琴瑟的傳統古風,略帶一點爵士的搖滾和設計好的神界樣貌,我相信這絕對是一場視聽盛宴。

  楊戩這個IP是我期待了很久的,聽慣了耳熟能詳的大鬧天宮和哪吒鬧海,也想看看三尖兩刃的二郎神會有什麼樣的故事。

  這也是我認為國漫工作者所做的最偉大的一件事情,他們從我們悠久且豐富的文化寶庫中,尋找到元素和靈感,再用新的方式和故事呈現在我們的面前,他們讓我們知道,我們不只有孫悟空,我們有著無數可以創作的源泉,也讓我們放下對於每一個人物的刻板印象,看到了被神化的角色背後,屬於凡人的喜怒哀樂和掙扎彷徨,並且告訴我們,我們和他們一樣,平凡而普通,但是也可以擁有精彩的故事。

  我很喜歡電影裡的一句話“從梅山獨據一方的幕府,到浪跡天涯的賞銀捕手,再到天庭的逃犯,跟著我可是越混越差了。”

  但就是這樣的多面孔,我們看到了更真實的楊戩,也看到了可能性更多的國漫。

  學生《新神榜楊戩》觀後感4

  《新神榜:楊戩》是追光動畫的封神宇宙系列新作品,此前《新神榜:哪吒重生》引起了不少關注,再早些就要追溯到兩三年前的《白蛇緣起》,反正這幾部都是他們公司製作的。

  封神榜系列的動畫有點多,所以不瞭解動畫公司的朋友可能會把《哪吒之魔童降世》和《姜子牙》也認為是同個公司製作的系列作品,其實不然,後者是彩條屋這個公司製作的。當然,對於普通觀眾而言,好看最主要,管哪個公司製作的。

  不過,話說回來,只要用心看,記憶不差,還是能簡單從風格上也是能看出兩家公司的創作區別的。

  《新神榜:楊戩》既然是《新神榜:哪吒重生》的系列,風格也很相似,包括追光之前的動畫,主要是以現代生活的角度來代入這些神話人物的故事,而這兩部封神榜作品基本都是朋克國漫風格。

  學生《新神榜楊戩》觀後感5

  《新神榜:楊戩》劇情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俄羅斯套娃故事,講的是楊家人輪流為母劈山的故事,楊戩舅舅劈完山救個寂寞,外甥沉香繼續接著劈山救個寂寞。雖然劇情勉強能講完,但我感覺整部電影純粹都是為了講而講,硬講最後實在編不下去就不了了之,根本就不走心。

  像楊戩這樣的故事換成另外一個人物來代替也是沒有什麼違和感。畫龍畫虎難畫骨,表面上追光是製作了一個“楊戩”,一系列封神榜神話人物,但每個角色都沒有走進觀眾內心,就像是一堆沒有演技的流量明星。

  另外,明明講的是楊戩的故事,外甥的故事卻佔據一半的劇情,楊戩反而變成了一個工具人,一切都是為了救救外甥。東編一些劇情,西編一些劇情,導致整部電影雖然有條主線,但實際上並沒有太多的劇情起伏,這種感覺就像是電水壺的水要燒開了但突然沒電瞭然後又來了電接著又斷電了最後這自來水怕是喝不了了。

  其實追光在動畫製作方面是有目共睹的,但在劇情方面真是一塌糊塗。不光是《新神榜:楊戩》,之前的動畫都是如此,包括《白蛇緣起》。羸弱的劇情設計根本不配這麼好的特效製作!

  在這裡,我倒是有個小小的建議,就是追光不如暫時改名為追劇吧。咱們光已經追得上了,不妨花點時間來追追劇,把劇本劇情這些支稜起來,才不會浪費大家的期待。

  學生《新神榜楊戩》觀後感6

  追光動畫電影《新神榜:楊戩》宣佈將於8月19日全國上映。影片從全新視角解讀“劈山救母”經典神話,講述因天眼受損而落魄的楊戩與救母心切的外甥沉香相遇後,舅甥兩代人共赴一場驚心動魄的奇幻冒險之旅,全新故事引人期待。

  同期釋出的“風起雲湧”版定檔海報,以片中最燃燒經費的太極圖大戰為設計核心,水墨質感的眾神形象獨具美感。海報中,楊戩手持三尖兩刃刀嚴陣以待,其餘七位角色各持法寶從四面八方湧來,將這場橫跨人間與仙界紛爭的緊張氣氛烘托到極致。三維渲染水墨作為追光作品中最標誌性的視效看點,此前在《白蛇:緣起》《新神榜:哪吒重生》《白蛇2:青蛇劫起》中均有不同的展現,並且每一部作品都在不斷突破,此次在《新神榜:楊戩》中的水墨特效太極圖大戰,令人萬分期待!

  《新神榜:楊戩》與系列前作《新神榜:哪吒重生》處於同一個架空的世界觀體系之下,但本片延展時空背景,重塑神話中蓬萊、方壺、瀛洲三大仙島,構建出一副前所未見的古風奇景,因天眼受損而落魄的楊戩與救母心切的外甥沉香將在瑰麗奇幻的場景之中共赴一場驚心動魄的冒險之旅。

  楊戩和沉香都是民間傳說中“劈山救母”的主人公,《新神榜:楊戩》首次將兩個故事創新融合,從全新視角解讀楊戩、沉香兩代人為什麼都在“劈山救母”的緣由,這不僅體現出追光動畫讓經典神話綻放出新的生命力的創作理念,也令觀眾對故事後續的發展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