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觀後感>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通用15篇)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通用15篇)

  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以後,能夠給我們不少啟示,這時我們很有必要寫一篇觀後感了。在寫觀後感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

  看《舌尖上的中國》第二集,看得時候又鼻子酸酸,眼泛淚光。晚上躺在床上,翻來覆去了很久都睡不著,掉下不少眼淚。

  復活節假期,回家了一趟。五年沒有回家過過清明瞭,今年媽媽使盡渾身解數,把江南的春天隆重地給我過了一遍。

  鮮竹筍蒜苗紅燒肉;刀魚用筷子去腸,筍尖蔥姜滾水魚下鍋,吃剩的魚骨油炸;剛上市的小青菜做成的翡翠燒賣;冒芽的韭菜炒蛋炒飯;剛長出來的新蔥做成的燒餅;蘆蒿炒臭幹;新蒜和新香菜用來下面;路邊生機勃勃的各種野菜——黃花菜,菊花秧,採來蒸,煮,配肉配魚,怎麼都好吃……

  臨走時媽媽說,你以後,清明假期都回來吧,春天真好啊。於是,第二集裡那句“中國人用食物的變化感受四季的更替”深深戳中了我的淚點。 因為現在的我,住在一個都市裡,一年四季超市賣的菜都是一樣的。 越來越覺得,我被撕裂,被硬生生從故土扯開。痛苦不堪。

  我深深依戀故土的生活,物象便是食物與味道。回家的那些天,每天早晨我都會和媽媽去逛菜市場。人們挑選,購買,討論食物,熱火朝天。總是能在菜市場上遇到各種熟人,寒暄以後總是要介紹一番今天要做些什麼菜。似乎這些就是一切的生活。我迷戀著這些熱鬧的場景,貪婪地尋找,觀察,勾勒。

  我不止一次地想,如果,我只知道這個世界該有多好,我永遠停留在這個世界有多好。可是,我卻有另外一個世界。

  我不止一次地寬慰自己,故土,可能只是自己臆想出來的桃花源。可是,當我看到螢幕上,那些人,用心耕種採摘果實,鄭重為家人制作食物,品嚐味道而滿足的神情,我便想要流淚。這不就是我的故土嗎?這些踏踏實實的日子不就是我迷戀的故土嗎?這些從來不是桃花源,而是真真切切地存在啊。

  許許多多的味道和記憶被這部紀錄片喚醒。

  放學回來,外婆說,今天包餃子。記憶裡的廚房便是一片永遠也散不去的霧氣;端午,外婆和媽媽會坐在廚房的門後,包粽子。大高壓鍋裡是用醬油醃製好帶著褐色的糯米,青花瓷碗裡照例是肥瘦得宜的豬肉。那年高考,每天的早餐都是一個粽子;夏天,外婆煮黃豆,發酵。在盛夏時節滿院子的醬缸;蟹肥時節,女人們圍坐在家裡的八仙桌前,把一隻一隻的螃蟹蒸煮,肢解,剔骨取肉,熬成的蟹油可以吃一年;冬天,把老豆腐浸上水,數九寒天放在院子裡就可以做凍豆腐,火鍋或是燉肉,都是無上的美味;……

  我也會是片中所說,那些過年過節才回家的孩子。我也將會成為一個飄泊的,永遠的異鄉人。故土不再是故土,食物和味道卻已經成為我的烙印,他們促使我自己學做飯,尋找我自己的歸屬感和身份認同感。我願,我的後代,不要再與故土分離。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2

  這天老師花兩節課的時間,讓我們看了兩集舌尖上的中國。它不僅僅給了我們視覺上的衝擊,也給了我們靈魂上的衝擊!最開始看是是陶醉於那誘人的食物當中,之後看下來是欽佩與勞動人民的不是當中,最後是感嘆於中華五千年的飲食文化當中!

  在看第一集的時候,看著那些誘人的食物,不得不勾起我們的興趣認真的去傾聽每道食物的神奇與誘人之處。在此片當中,它都有詳細的介紹,每道食物的具體做法,它的講述也是蠢蠢欲動。讓我們邊看邊驚歎,甚至還留著口水。在觀看那些美食的同時,那些樸實的勞動人民的勤勞與智慧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透過觀看這部片子,我瞭解到每一道美食都伴隨著辛勤的汗水。就像春筍的挖掘,那些有經驗的勞動人民就明白在什麼時候挖的春筍最鮮嫩可口,明白什麼地方能夠挖出春筍,挖出春筍後又該如何的保護好那些竹子的根系。明白挖出的春筍該如何儲存。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辛勤勞作,才出現了世界上各種各樣的美食。正是因為他們勤勞的智慧,才能使得每一道食物完美的呈此刻我們眼前,我由衷的佩服他們!

  當然,在這部片中,我也感嘆中華民族五千年悠久的飲食文化。就像那些傳統的習俗,在除夕晚上,北方人喜歡自己做饅頭,包餃子吃。透過自己的手工製作,做出可口的食物。這樣的習俗一代接一代的傳下來,雖說,在當今這個機械化的社會,自己親手和麵蒸饅頭、包餃子的人越來越少,但是還是有人傳承下來了,在那裡我也期望不要讓這種文化消失,有著更多的人能夠傳承這種習俗。繁衍中華民族的悠久文化。

  在片中我也看到了,勞動人民的艱辛,他們為了生活,為了讓孩子上學,不得不離開自己的家,用自己的體力換取一些錢。就像片中的挖藕兄弟,每年九月,他們都會來到湖北的嘉魚縣挖取大自然所賦予我們的一種長在水裡的美食——藕。說到那裡,我們也能夠看到大自然對於我們人類的厚愛,我也期望作為人類的我們不要鼠目寸光,肆意的虐取!從他們兄弟兩上看到了他們的艱辛勞作與樸實。他們說在大街上看到藕,就有一種親切感,就感覺那些藕是透過自己的雙手挖出來的!由此可見,他們是多麼質樸的人,如今的我們在餐桌上隨處可見藕,卻不明白這些藕的背後有著多少故事,流了多少勞動人民的汗水。當我們在享受餐桌上的每一道美食上,我們都要想到那些勤勞的勞動人民,感謝他們的雙手,讓我們享受如此美味的佳餚!

  雖說還只看了兩集,但是這兩集卻讓我受益匪淺!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3

  在吊足人們胃口之後,CCTV於上週五終於開始播出《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我因為有事沒趕上首播,今天有點閒暇就迫不及待地在騰訊影片補看。第一集《腳步》里人物、故事和美食都來自農村和底層老百姓,編劇為什麼這樣選擇,一種可能因為編劇來自農村有強烈的鄉下情節,也可能是因為比較偏愛不經繁複處理簡單加工的的食材本初味道,不過這只是我的猜想,也許後面幾集中會有變化。故曰:名曰中國,實則故鄉!

  舌尖上的中國這麼受觀眾歡迎,在我看來,不僅僅是因為其中的美食美景,更多是因為那些美食是人們記憶中的故鄉的味道,以及伴隨故鄉味道的親情故事,惹起人們對故鄉的無限眷戀之情。該片就是抓住這一點在撩撥著遠離故土的觀眾的離情,撫慰著他們的別緒,讓人慾罷不能。甚至有人誇張地說是:一邊流口水,一邊流眼淚。故曰:名曰舌尖,實至心頭!

  不管怎樣,這一集電視片中還是讓我們看到農夫、麥客、漁民和養蜂人的辛苦勤勞和樸實無華,農民工和留守兒童分別時的酸楚和遠離後思念,具有遠超出美食之外的寓意。趕場為主顧割麥的麥客們,因為收割機械的競爭也許會成為最後一撥職業割麥人,這個古老的行業逐漸會退出歷史舞臺。在機械競爭面前失去賴以掙錢養家餬口的工作機會,雖然有些許的悲涼,但也是無可奈何之事。這些都是在歌舞昇平的春晚類節目裡不大能看得到的。故曰:名曰美食,實關民生!

  第一集中印象比較深的另一個情節是,養蜂人老譚的妻子在他們星夜轉場到下一個放蜂地的時候不無感概地說:“養蜂的樂趣就在於自由,不受人約束,我們就是享受這點自由。”。養蜂人工作的餐風露宿和遷徙辛苦是不言而喻的,但四處漂泊的自由自在這一點卻又讓人心生羨慕而心馳神往。除了少數生活中的幸運兒,安逸舒適和自由自在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只有根據個人的需要和偏愛而取捨和選擇了。

  該片的總導演陳曉卿說:我們正經歷太多的歡樂與痛苦,但中國人能苦中作樂,把喜悅透過美食呈現。我們在關注生存的同時,更注重人們對生活的熱愛。”中國有句古諺:民以食為天。當人們衣食無憂之後,下一個目標就是對自我意識和自由選擇的追求。“無自由,毋寧死”的聲音曾經震耳發聵,生存和自由,同樣重要,不過最好是由此及彼的和平漸進關係,正處於這個轉變過程中的中國現在可以說是亂象環生,不過人們珍視自由、追求夢想的一天也不會太遠了。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4

  4月18日晚,暌違兩年的《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終於被端上電視熒屏的餐桌。一以貫之的解說詞、熟悉的配樂、行雲流水般的旁白和畫面,都讓《舌尖2》維持了上一季的精良和考究。有觀眾直呼“觸動靈魂”,口水和淚水齊飛。

  如果說《舌尖1》開創了國產紀錄片的歷史,那麼,《舌尖2》無疑仍在繼續創造更多的第一。央視1套每週五晚九點的首播,央視多頻道多時段的重複播出,每週只播一集的“追劇”範兒,大型綜藝節目般的廣告投放,不菲的國內國外版權收入,以及大型電商同步跟進的營銷大戰,都將國產紀錄片的市場地位,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我們開始意識到:好的紀錄片,相比肥皂劇與娛樂秀,不僅收視率可以更高,經濟效益也可以更大。“舌尖上的中國”之所以會成為一個響亮的品牌,不只是名字取得有新意,也不只是因為“吃貨”越來越多;而是因為,這是一部對美食充滿了敬意的紀錄片,它滿溢著對自然饋贈的感恩,對草根勞作的歌詠,和對中國飲食文明的禮讚。

  相比第一季,第二季更為鮮明地加強了對社會文化層面的挖掘:從人開始,敘事起興,入眼觀感,入心情感,美食成為背景,靈魂感受觸動。雖然也會有人覺得,故事略顯喧賓奪主,對食物描述太過匆忙,但是一部主題為“探討人與食物關係”的紀錄片,本來就不只是一場美食盛宴,它不是“天天飲食”的菜譜,更不是“美女私房菜”。

  《舌尖》躍出螢幕之外的,有一種媽媽的味道、兒時的味道、故鄉的味道。就像第一集“腳步”中的養蜂人逐花而行,很多人都遠離故土成為異鄉之人,擁有幾千個味蕾的舌頭,卻頑強儲存著來自兒時、來自故土的味覺記憶。《舌尖》讓人有種衝動,想要回家再吃一頓媽媽做的飯,跟媽媽學做一道家鄉菜,奔波路上永遠帶一點家鄉美食,認真對待我們的一日三餐。

  對家庭溫情和血緣親情的渲染,也是《舌尖》的動人之處。這是一部美食紀錄片,卻看不到酒店的名廚,只有民間的廚房。用一種平視而非俯拍的角度,講述著市井美食與草根生活,市井味與人文味的和諧混搭,讓人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

  以美食見人生,將美食寄託在人物的情感和故事當中,既是《舌尖》的最大特點,也是其最為成功之處。真正流連“舌尖”的美味,不是價格昂貴的“高大上”美食,而是藏在自然深處溢滿草根味道的食材,以及那些親近它的人,春夏秋冬的辛勤勞作,苦辣酸甜的生存故事。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5

  最近這幾周在寢室觀看《舌尖上的中國》每一集看完後都有不同的感受。因為這部紀錄片,記錄著美食以及每到菜品身後的故事。其實,《舌尖上的中國》記錄的都是些生活裡常見的美食,它彙集了大江南北的美食,表面上描述一個個食物,實際上在表達的是美食背後的故事——辛勤勞作的人們。每看一次,我就會有一種垂涎三尺的感覺,即使我吃不到美味,哪怕找些東西來填飽肚子,都會有一種滿滿的幸福感,美食對於人的誘惑是非常的大的,我相信這些感受也並不是我一個人的,而是所有觀看過這部美食紀錄片的人的感受,或許正因為這極大的誘惑,才會讓這部紀錄片火遍大江南北。

  每一集都有著獨特的名字,每個名字都是有著幾個具體的故事來支撐的,每一個故事也都是以一個家庭來進行描述的,首尾呼應,將每一集都做到了最好的闡釋。在這每一集中,都會有幾個令人感到的故事,在這裡,要表現的就是隱藏在食物身後的人文關懷。從雲南的鹿茸到浙江的冬筍,從南方的水磨年糕到北方的麵條,從發酵的腐乳到醃製的臘肉,不得不說,這部美食片是我國大江南北的美食的縮影,它將差異的地域和多樣的美食協調般的組合在一起,不僅讓人們領略到不同食材在採集與加工中的獨特的魅力,也讓人們領略到了隱藏在食物身後的人文關懷。故事中的每一位平凡主人公在日常生活的片段中,真實地向大家講述了食材最返璞歸真的做法,同時也折射出了當地人們的生活環境和習俗,表達了對平凡老百姓的關注和尊重。

  《舌尖上的中國》在端上視覺饕餮盛宴的同時,更記錄了中國千年沉澱下來的文化,以及一菜一羹背後的人情溫暖。這一部紀錄片取代多部熱播電視劇,成為熱點話題。該劇被譽為“吃貨必追劇”最大原因,莫過於它在讓觀眾們“一解眼饞”的同時也隨著電視機的鏡頭走遍中國各地,踏上了尋找讓中國人為之幸福且引以為傲的美食之旅。這部紀錄片不僅在娛樂性上做得很成功,更加富有現實意義。“它把美食當做文化來寫,不僅僅停留在‘吃’這一表面現象上,更多的是揭示這方水土、這方人情,把它引申到文化傳承的意義上來。”所探討的問題並不只是“吃”這麼簡單,從傳統勞作到食物創新,生活的艱辛和幾代人的智慧結晶,中國人“吃”的傳承和變化已經逐漸凸顯出它特有的國人氣質。

  帶著對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這個紀錄片”。導演陳曉卿這句話令人印象深刻。真誠是藝術的第一要義,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自己相信才能說服別人,這是該片走紅的“秘訣”,也是每個文化創作者應該深思的問題。

  真誠是藝術的第一要義,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自己相信才能說服別人。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6

  這個紀錄片我對它一直以來都算蠻有情感的。我還記得我第一次看它,並沒有認為它的人物故事佔比太多,其實正是有了這些人物故事我才更覺得有可看性。

  中國人的情感文化已經綿延了幾千年,它寄託於各種各樣的形式中,可以說食不離情、情不離食。就拿我個人來說,我生於安徽、長於江南,我的骨子裡早就烙下了江南飲食的印記,幸好如今也不算離家太遠,飲食文化都相近,也算是一種幸運之事。不過我的骨子裡可能是個對於食物文化包容性比較強的人,各地的食物不管是否正宗,我都願意嘗試嘗試。只不過囿於時間、地點和金錢無法實現,那麼能有這樣的一個作品能夠讓我見識到更多的世界、更多更廣的文化也是極好的。只是吃固然能夠喚起人內心的饞蟲,但是真正讓人感動的仍是寄託於食物中的情感,更何況有些食物的製作方式已經傳承了千年以上,在千年以前是否也有人和我在相同的時間、相同的地點享受一樣的食物,這種情感的紐帶跨越了時間和空間、跨越了思想和文化走到了我的面前,讓我得以感知。今日是重陽節,按理說對於現代人,其實關於這個節日的記憶已經相當淡薄了,我們基本上已經忘記了應該用何種方式去紀念這樣一個節日,可是食物不會,便是三歲小兒也明白今日該吃重陽糕了,這就是事物的魅力,它不僅僅擁有它原本的味道,更承載著人類賦予其千百年不變的情感寄託。舌尖正是傳遞了這樣的價值取向,它拍攝的手法厚重,也不會讓食物的情感表達流於表面,很多人覺得舌尖關於食物的部分較少,或許是一帶而過,並不詳細講她的製作過程,雖然有些可惜,不過事物總是在那裡不是嗎,比起食物,能夠給我們展示那些我們並不知道的、知道了但丟失的傳統制作方式,不也很好嗎。

  在歷史的長河中,農業始終是一個國家的根基,可是誰又會再去了解我們是如何播種、如何收穫,這些糧食蔬菜是經過怎樣的工序被送到我們的餐桌上的,人與自然本身就是一門學問也是一個奇蹟,我們現在的旅遊業主張迴歸農村、迴歸自然,自然與我們的食物是息息相關的,幾千萬公頃的梯田、各種各樣的原始的耕作生產方式,這個世界上還是有一些人在幹著我們聞所未聞的事情,正是這些奇蹟才構成了我們整個的人類文明。有時候,能透過這樣的紀錄片瞭解到,也是非常可貴的。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7

  20xx年5月,中央電視臺紀錄片頻道播出了一部與飲食有關的紀錄片。播出之前,並沒有人對這部片子寄予厚望。因為整個拍攝在資金、技術、經驗等多方面都受到制約,相關的宣傳也寥寥無幾。

  然而隨著片子的播出,那些誘人可口的美食、深厚的人文情懷、豐富的飲食文化,深深地吸引了大量的觀眾,成為人們津津樂道、口口相傳的優秀紀錄片。其實,這部片子我們都不陌生,就是《舌尖上的中國》。

  很多人將這部片子的成功,歸結於中國人對於飲食文化的喜愛:食物的滋味不僅僅侷限於舌尖之上,它可以承載幾代人乃至整個中華民族的生活傳統、風俗文化,它反映了人們的偏好,也反映著人們的性情。人們之所以對飲食的話題樂此不疲,除了滿足口舌之快,更重要的是它包含著人間百態,家常世情。

  誠然,將飲食作為拍攝的視角,是這部片子立意上的高明之處。但是,沒有攝製團隊背後的付出,也很難有製作如此精良的作品。在第二季的《舌尖上的中國》裡,導演組特意增加了一集花絮內容,向觀眾們展示了這部深受歡迎的紀錄片究竟是怎樣“煉”成的。

  在我們的想象中,拍攝美食節目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情:尋遍祖國大好河山,品嚐名揚四海的各大菜系,探訪幾近失傳的民間秘製。但真實的情況是,為了拍攝到最為壯觀的捕魚盛景,攝製組需要忍受零下30度的嚴寒;為了記錄下葡萄成熟最新鮮的一刻,他們隻身穿越酷熱乾旱的荒漠;為了尋找難得一見的野生食材,他們更是翻山越嶺風餐露宿。除了旅途的艱辛、環境的惡劣,攝製組還面臨著各種技術上與裝置上的問題。為了能更好地呈現壯觀的全景,團隊反覆調整航拍的方式,克服技術條件的限制,精益求精。我們看到的每一幀精美的畫面,就如同新鮮的食材,只有經過千萬道工序、“煎炸烹煮”,最終才能呈現給觀眾一道生動的文化大餐。

  觀看這個紀錄片的花絮,讓我感觸頗深。攝製組的一位導演曾說:“一切成功的秘密,都來自於笨拙的探索。”做好一道菜是這樣的,拍好一個片子也是這樣的。其實,在我看來,做好任何一個工作都需要不畏艱辛,反覆嘗試。

  我們都知道煤炭行業目前處於相對低迷狀態,市場供過於求,企業效益下滑。面對這種嚴峻的行業形勢,許多人工作的積極性也大不如從前。實際上,我們不能僅僅因為眼前的得失而失去對工作的動力,失去對企業的信心。越是在這種困難的環境下,越不能選擇消極逃避。不論是處於生產一線的員工,還是在管理崗位上的員工,都應該在日常工作中,反覆摸索,精益求精,改進最佳化工作方式,提升工作的效率;學會如何解決工作中的難題,應對各種壓力,這樣我們才能在崗位上有所收穫,幫助企業從細節提升生產效率、降低運營成本,最終使企業走出低迷的困境。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8

  美味珍饈不僅出現在高檔飯店,也擺在每一箇中國人家中的飯桌上。在本週五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第四集中就為大家講述了家常菜的魅力,惹得許多網友都十分懷念媽媽的味道,這也正好和將要到來的母親節相呼應。除了關注美食之外,美女也是網友們關心的重點。據悉,本集導演是一位靚麗的妹子。作為《舌尖2》年紀最小的導演,胡博(胡蘿蔔)可謂女漢子與萌妹子的完美結合。拍片時,她是阿童木,勇往直前、銳不可當;生活裡,又是小丸子,活潑可愛、笑料頻出。

  家常菜,在每日的煎炒烹煮中,蘊藏著中國人最平實質樸的生活期許與處世之道。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第4集《家常》,將走進一戶戶平凡人家,與他們一同品味日常生活中的人間百味。其實,真正的美食存在於我們生活之中,《舌尖上的中國》就很好的詮釋了這一點。不論是《時節》中的新疆“瑪仁糖”、手抓飯還是吳江七都醃桂花無不都是我們平常百姓的家庭食物。《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展示了製作各地美食的技藝以及製作過程,還有老百姓們的生活,在觀眾心中引起了美妙的共鳴,這也是《舌尖上的中國》受歡迎的原因之一。

  陳曉卿說:“正如紀錄片文案中寫的那樣,‘當今的中國,每座城市外表都很接近。唯有飲食習慣,能成為區別於其他地方的標籤。’城市變得極為相似,唯一的不同就是樓宇森林之間烹飪的食物和空氣中食物的香氣。”食物不只是食物,食物是故鄉的密碼,食物的味道、食物製作的程式,和方言、地理性格、禮儀一樣,是我們隨身攜帶的、小規模的故鄉。就像作家林東林說的:“八大菜系中的每一種,都是對我們飢餓感的一種深層滿足,在吃飽的基本屬性之外,還有味道的滿足、地理的滿足、空間的滿足、心理的滿足和文化的滿足。地道的‘八大菜系’,不但食材、水和作料要取自當地,就連生火的柴火也要是當地的,廚師也要是當地的,唯此才能結合當地的'地氣和人氣,彌補多重層次的飢餓。”

  第一季中,麵食那一集,伴隨著陝北老農近乎無爭生活的,是窯洞窗前的陽光裡,一聲慵懶的貓叫;豆類那一集,米豆腐作坊的姐妹,在鏡頭前相擁而笑。到了第二季,養蜂人千萬裡遷徙,為的竟是這種生活“比較自由”。從廣州流水線上,為了收玉米和修繕房屋,返回貴州老家的苗族婦女,重新換上苗裝,一絲不苟地用繁瑣程式製作飯食。而在這一集結束的時候,他們深深凝視鏡頭,或微笑,或肅穆,像是北野武電影裡出現過的場面:人們凝視鏡頭,似乎要把一生交託出去。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9

  經過兩年多時間的等待,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在眾多美食家(chihuo)的期盼中姍姍來遲,而且是以一種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姿態展露出來,作為首個周首播的央視節目,舌尖二可謂是吊足了胃口,賺足了眼球。

  舌尖上的中國這麼受觀眾歡迎,在我看來,不僅僅是因為其中的美景美食,更多是因為那些美食是人們記憶中故鄉的味道,以及伴隨著故鄉味道的親情故事,惹起了人們對故鄉的無限眷戀之情。該片就是抓住這一點在撩撥著遠離故土的人們的離愁,撫慰著他們的別緒,讓人味蕾大動、夢繞魂牽。甚至有人誇張地說是:看《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是一邊流口水,一邊流眼淚。故曰:名曰舌尖,實至心頭!

  除了美食和親情之外,這一集電視片中還讓我們看到農夫、麥客、漁民和養蜂人的辛苦勤勞和樸實無華,農民工和留守兒童分別時的酸楚和遠離後思念,具有遠超出美食之外的寓意。趕場為主顧割麥的麥客們,因為收割機械的競爭也許會成為最後一撥職業割麥人,這個古老的行業逐漸會退出歷史舞臺。在機械競爭面前失去賴以掙錢養家餬口的工作機會,雖然有些許的悲涼,但也是無可奈何之事。這些都是在歌舞昇平的春晚類節目裡不大能看得到的。故曰:名曰美食,實關民生!

  《舌尖上的中國》裡說善待“麥客”是祖輩的傳統,而在我的故鄉,這些花生客們能不能得到善待,純粹要看主人的意思了。

  這一集中印象比較深的另一個情節是,養蜂人老譚的妻子在他們星夜轉場到下一個放蜂地的時候不無感概地說:“養蜂的樂趣就在於自由,不受人約束,我們就是享受這點自由。”。養蜂人工作的餐風露宿和遷徙辛苦是不言而喻的,但四處漂泊的自由自在這一點卻又讓人心生羨慕而心馳神往。除了少數生活中的幸運兒,安逸舒適和自由自在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之,只能根據個人的需要和偏愛而取捨和選擇了。

  片子最後還是迴歸到了腳步上來,麥客們要回鄉,苗寨的夫婦要遠行廣東,老譚要繼續啟程尋找花源,夫妻船又要上海狩獵。人,一旦行走起來,腳步是根本停不下來的。

  舌尖二,在極度浮躁的今天,像是春日裡一場小雨,溫涼適度,沁人心脾,讓人有冷靜下來的感覺,也讓人能夠有所回味,有所發現。至於發現的是什麼,那自然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的觀後感不能代表誰,也許連我自己也不能完全代表。我想,只要能引起一些人們的思考,哪怕僅僅是給人一些舒適的感覺,也許這個片子的目的就達到了。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0

  《舌尖上的中國》紀錄片在央視播出後,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它是我所看過的中文紀錄片中最好的一部。它打敗了同時段的熱播劇,幾乎創造了一箇中國紀錄片的奇蹟。中國人的思想觀念,自然而深邃,素來講究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以食文化為視窗,滲透了濃濃的人文關懷,處處在展現著中國的文化與哲學,尊重自然,天人合一,五味調和,剛柔相濟,重視親情、重視家庭、勤勞能幹、刻苦忍耐、追求極致的中國博大精深的文明精髓之中。

  《舌尖上的中國》用那細膩的畫質,優美而樸素的解說,給我們展現了中華飲食文化的精緻和源遠流長。一葉一菩提,一花一世界,每一種美食的背後都有一個深入人心的故事,都承載著一份傳承千年的文明。我們從那些精緻、複雜的工藝中,看出普通家庭對生活的熱愛,對美的追求。在食品安全讓人們恐慌的時代,《舌尖上的中國》大膽以美食為名,在一位位平凡主人公的日常生活片段中,向大家講述了食材最返璞歸真的做法,同時也折射出了當地人們的生活環境、習俗,表達出了對普通人生活狀態的關注和尊重。

  這部紀錄片,從天寒地凍的東北查干湖,到四季常青的海南島,可謂是走遍中國的江南塞北,它把美食當做文化來敘述,不僅僅停留在‘吃’這一表面現象上,更多的是揭示這方水土、這方人情;當觀眾在熒屏上看見自己家鄉的風土人情,人文歷史,自然倍感親切,進而激發內心深深的鄉愁。

  也許我們在近代史上,曾不止一次的嘲笑農耕名族的軟弱與保守,讚賞西方海洋文明的進取與開放。但又有哪個民族能夠把對土地的眷戀和對上蒼的景仰,如此密切地繫於一心。他們勤勞樸實,在埋頭種地和低頭吃飯時,總不會忘記抬頭看一看天。

  在工業文明如此發達的今天,人們不斷追求利益與效率,細膩而繁瑣的美食,漸漸淡出了我們的生活。流傳了千年的飲食文化與特色,在工業文明面前脆弱不堪;為了生活,年輕人外出打工,留守的只有老人與孩子,祖祖輩輩流傳的手藝,再難尋覓繼承者......

  “帶著對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這個紀錄片”。導演陳曉卿這句話令人印象深刻。真誠是藝術的第一要義,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自己相信才能說服別人。我也獻上我的真誠,用含淚的微笑,來表達我對陳曉卿和他的《舌尖上的中國》最高的敬意。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1

  舌尖上的中國,我認為最吸引人的,不是他告訴了你什麼好吃,而是告訴你,怎麼吃,和誰吃,在哪裡吃,應該用什麼樣的心情吃。我不希望我是為數不多的,看舌尖上的中國看哭的人,不是為了吃不到的美味,而是為了他的那一句家鄉味。

  舌尖上的中國的文案一直很棒,你難以想象的動人,頑固,竟然都可以成為味道的形容詞,我們這才不止一次的覺得,原來,味覺也是情的來源。加上背景永遠“勾人”的男聲,畫面的質感和清晰度是一如第一季,給人身臨其境和心曠神怡的曼妙感受。所謂生活,除了柴米油鹽,全都是人情世故。所以當看到為生計奔波,遠走他鄉的國人的時候,誰沒有那麼一刻把自己帶入了進去,誰沒有設身處地的想想,然後鼻尖一酸?

  舌尖的成功遠遠不止是吃那麼簡單。這部超脫了紀錄片意義的紀錄片實在是給人了大於更實際的現實的震撼。雖然你知道這是擺拍,但是你能感受到每一張淳樸的臉上的每一絲感情,都是不摻假的真實。偶爾的背景音還是在不斷的提醒著我們,中國的現狀,雖然傷感,可是越是這樣,傳遞出的人文關懷也就越加的濃烈,不同於那些新聞裡的,法制頻道里的唸白,人們在這種開啟心靈和感官,專注於感受的時候,傳遞出的這樣的情懷,這樣的資訊,才更加被人接受,更加讓人印象深刻,也更容易勾起人們的惻隱之心。

  “爸爸,你太厲害了。”

  “當爸爸的很能幹的。”

  “無論腳步走多遠,在人的腦海中,只有故鄉的味道,熟悉而頑固,它就像一個味覺定位系統,一頭鎖定了千里之外的異地另一頭則永遠牽絆著記憶深處的故鄉。”

  “這是鉅變的中國,人和食物比任何時候走得更快,無論他們的腳步怎樣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歡,來得有多麼不由自主,總有一種味道,以其獨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著我們,認清明天的方向,不忘,昨日的來處。”

  舌尖上的中國給了我異樣的感動,不管腳步有多遠,心永遠都朝著故鄉的方向,不管生活有多難,都要記得一種永恆的感動,家,是最最溫馨的港灣。

  我不是個合格的吃貨,不然就不會美食當前還有時間拿著手帕紙流淚。但是我是個有感情的文藝的吃貨,所以,舌尖就是這樣的,在每一個抑揚頓挫的聲調之間,把不僅僅是如何吃,更加是對於中國的熱愛,對於社會的關愛嗎,對於家鄉的思念,全部勾引出來,讓你欲罷不能,又沉醉其間。

  所謂的根正苗紅,若是做到這樣,倒也真真是,不負恩澤。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2

  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自己相信才能說服別人。

  這幾天,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火了,不僅吸引無數觀眾深夜守候,垂涎不止,更讓許多人流下感動的淚水。

  本來,無論從選題還是從播出時間來看,《舌尖上的中國》都只能算是熒屏上的“弱者”。它出乎意外地走紅熒屏,帶給我們超越美食的思考。

  哲學家費爾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東西。從一開始,《舌尖上的中國》就不只是一部關於吃的紀錄片。“看著筍挖出來,火腿吊起來,漁網裡閃閃發亮,揭開蒸籠白花花、冒著蒸汽的饅頭,拉麵摔打在案板上的脆響……都讓人激動得落淚。多可愛的中國。”從舌尖上的中國,到味蕾中的故鄉,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體現了該片的獨特性——“透過美食這個視窗更多地看到中國人、人和食物的關係、人和社會的關係”。

  看這部充滿溫情的紀錄片,有人想起了小時候“媽媽的味道”,觀後感有人體會到了“粒粒皆辛苦”的不易,也有人昇華到了“愛國主義”的境界,還有人上升到了“文化輸出”的高度……一部作品為何能在不經意間獲得超越話題的巨大影響?

  “不是空洞地宣揚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從美食背後的製作工藝和生產過程入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在情感上引起共鳴。”一位網友的評價,指出了該片的成功所在:真誠的態度,真實的力量。反觀當下許多作品,高投入、高科技、大場面……什麼都不缺,卻惟獨少了真實;什麼都盡心盡力,卻惟獨沒有真誠。

  文化體制改革正在深入推進。轉型的挑戰、創新的壓力,考驗著每一個文化從業者。然而,有一些人依然故我,在陳舊空洞的說辭中打轉;有一些人以種種束縛為由,在改革創新中趑趄不前;也有一些人在遭遇批評質疑時,歸咎於觀眾的“審美取向”和論者的“外行身份”……作為商業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告訴我們,即便是“愛國主義”的宏大主題,也可以充滿細節與溫情;即便是對外傳播中國形象,也應該展示普通中國人的喜怒哀樂;即便是純粹的商業類節目,也可以實現藝術與經濟的雙贏。

  “帶著對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這個紀錄片”。導演陳曉卿這句話令人印象深刻。真誠是藝術的第一要義,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自己相信才能說服別人,這是該片走紅的“秘訣”,也是每個文化創作者應該深思的問題。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3

  今天老師花兩節課的時間,讓我們看了兩集舌尖上的中國。它不僅給了我們視覺上的衝擊,也給了我們靈魂上的衝擊!最開始看是是陶醉於那誘人的食物當中,接著看下來是欽佩與勞動人民的不是當中,最後是感嘆於中華五千年的飲食文化當中!

  在看第一集的時候,看著那些誘人的食物,不得不勾起我們的興趣認真的去傾聽每道食物的神奇與誘人之處。在此片當中,它都有詳細的介紹,每道食物的具體做法,它的講述也是蠢蠢欲動。讓我們邊看邊驚歎,甚至還留著口水。在觀看那些美食的同時,那些樸實的勞動人民的勤勞與智慧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透過觀看這部片子,我瞭解到每一道美食都伴隨著辛勤的汗水。就像春筍的挖掘,那些有經驗的勞動人民就知道在什麼時候挖的春筍最鮮嫩可口,知道什麼地方可以挖出春筍,挖出春筍後又該如何的保護好那些竹子的根系。知道挖出的春筍該如何儲存。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辛勤勞作,才出現了世界上各種各樣的美食。正是因為他們勤勞的智慧,才能使得每一道食物完美的呈現在我們眼前,我由衷的佩服他們!

  當然,在這部片中,我也感嘆中華民族五千年悠久的飲食文化。就像那些傳統的習俗,在除夕晚上,北方人喜歡自己做饅頭,包餃子吃。透過自己的手工製作,做出可口的食物。這樣的習俗一代接一代的傳下來,雖說,在當今這個機械化的社會,自己親手和麵蒸饅頭、包餃子的人越來越少,但是還是有人傳承下來了,在這裡我也希望不要讓這種文化消失,有著更多的人可以傳承這種習俗。繁衍中華民族的悠久文化。

  在片中我也看到了,勞動人民的艱辛,他們為了生活,為了讓孩子上學,不得不離開自己的家,用自己的體力換取一些錢。就像片中的挖藕兄弟,每年九月,他們都會來到湖北的嘉魚縣挖取大自然所賦予我們的一種長在水裡的美食——藕。說到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到大自然對於我們人類的厚愛,我也希望作為人類的我們不要鼠目寸光,肆意的虐取!從他們兄弟兩上看到了他們的艱辛勞作與樸實。他們說在大街上看到藕,就有一種親切感,就感覺那些藕是透過自己的雙手挖出來的!由此可見,他們是多麼質樸的人,如今的我們在餐桌上隨處可見藕,卻不知道這些藕的背後有著多少故事,流了多少勞動人民的汗水。當我們在享受餐桌上的每一道美食上,我們都要想到那些勤勞的勞動人民,感謝他們的雙手,讓我們享受如此美味的佳餚!

  雖說還只看了兩集,但是這兩集卻讓我受益匪淺!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4

  其實每看完一集後,靜心回想一下內容,總會羞愧難當。“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從小就會背誦,但是不經歷田頭勞作的辛苦,怕是永遠不能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影片最起碼告訴了我們在今後吃飯的時候一定要懷有一顆敬畏之心。在你品嚐鮑魚等海味的時候,要知道潛水員的工作之危險,在吃藕的時候也要想到那挖藕人的辛苦,在吃魚的時候也要明白這可能是漁民苦苦等待數月的一次運氣的成果。

  其實能夠有和自然接觸的生活經歷是幸福的。小的時候,爸爸總是要我去農村住段時間體驗生活,那個時候不懂什麼是生活,誤把電視,乾淨的廁所和沒有蚊蟲的夜晚當成美麗的生活。幼小的年紀即被這些現代化的東西俘虜了,更可憐的是把這種俘虜還當作是一種享受。現在明白了爸爸當初的良苦用心,可是為時已晚,我這樣一個沒有多少在農村童年生活的人註定是一種不健全的人生。爸爸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從農村長大的他深深地明白那齊腿根深的泥土意味著什麼。

  我們這代人,最起碼像我這樣的人是無法挽回了,可是我們的下一代呢,他們連一個叫他們去農村體驗生活的爸爸都沒有啊。我們出生在高樓間,不知道鄰里的熱情,也不知道泥土的芬芳,不懂得協作的精神,更不明白取捨的智慧。佔有的慾望充斥著我們的大腦,自私的念頭無時無刻不在摧殘我們的心靈,我們還能有父輩那種背朝黃天面朝土的質樸嗎,我們還可以有收穫的喜悅和感恩的心嗎。想起了普利策克獎得主王澍提出的質疑“再過二十年,我們還能叫我們自己中國人嗎,我們周圍的一切都不是中國的。”是啊,我們甚至拋棄了養育我們千年的土地。鋼鐵怪獸的牢籠裡的你我甚至已全然沒有勇氣去找尋我們自己本來的面貌。

  一個懷揣設計大師夢想的我還在學生階段,但是不得不去思考這個問題並嘗試去尋找答案。

  全劇的結尾說的好:“無論埋頭種田,還是低頭吃飯,他們總不會忘記抬頭看一看天。”看著每一集結束時那些可愛的人自然而又真切的笑容時,才真正感受到中國人的偉大和智慧。苦難是一種磨練,是上蒼的饋贈,而收穫更是一種喜悅,是自然的禮物。

  最後一集的張桂春留給我很深的印象,他似乎提供了一種答案。生活在高樓大廈中我們真的就不能重新拾回自我的本真了嗎。自然總是無私的,只要你願意投入她的懷抱,他必然會敞開她的胸懷給你最溫暖的擁抱。

  我又想起了我以前寫過的一句話:“如果說土地是母親的話,那麼中華民族就是集體戀母的民族,男性堅強的外殼裡是一顆溫柔而善良的心。”我們的血脈裡流淌著這樣性格,只要我們願意去拾回,就會有屬於我們的明天。哀莫大於心死,我激勵自己前行。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5

  寒假,我在網上看了一遍前段時間比較火的一部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

  看到“舌尖”,想必必定是展示各地美食,弘揚傳統文化的節目吧。想來所料不差,便嘗試著欣賞了這個饒有趣味的節目。

  本片介紹了華夏各地“南米北面”的飲食差異以及烤松茸油、燜春筍、雪菜冬筍豆腐湯、臘味飄香醃篤鮮、排骨蓮藕湯、椒鹽藕夾、酸辣藕丁、煎燜魚頭泡餅、煎焗馬鮫魚、酸菜魚、松鼠桂魚、侉燉魚等不同地區的風味小食。與其它那些花哨的飲食類的節目不同,這個節目的真誠、樸實。

  每逢週五,對於“吃貨們”來說,必不肯錯過21點準時端坐在電視機前守候收看《舌尖上的中國2》。這個一檔關於吃的記錄片,最近特別的“熱“特別的”火”,要是誰沒有看過的話,哈,一定會被人笑話“out”了。

  對於“小吃貨”的我來說,怎好錯過,如此“饕餮盛宴”呢,為了更好地收看《舌尖上的中國2》,我還特意溫故了一遍《舌尖上的中國1》。我記得有一集是介紹杭州的一道名菜———西湖醋魚,讓我對西湖醋魚有了深入的瞭解:西湖醋魚作為杭州派別中的代表菜,要選用西湖的鯤魚作原料,烹製前一般先要在魚籠中餓養一兩天,讓魚兒排洩腸內雜物,除去泥土味。廚師烹製時火候要求非常嚴格,三四分鐘是燒得恰到好處的時間。燒好後,再澆上一層平滑油亮的糖醋,胸鰭豎起,魚肉嫩美,帶有蟹味,道鮮嫩酸甜。肉滋別具特色。彷彿透過螢幕,我已經聞到了它的酸中帶甜,外焦裡嫩,肉質鮮美,恨不能馬上咬上一口嚐嚐,……看到這裡,我都忍不住的流下口水來。作為一部“高,大,尚”的美食紀錄片,蒐羅到中國從南到北的萬種美食,不僅僅是美食,還有感動的瞬間,總有觸動淚點的瞬間。

  舌尖上的中國,不僅是在介紹中國傳統的美食,還是在介紹美食所承載的文化:不僅是美食的視覺盛宴,而且還是一次精神的盛宴。最有感觸的是在《舌尖上的中國2》中:追逐花期的養蜂人:跋山涉水採集野生香菇的老漢:特別是一個叫白馬佔堆爬上高高的樹上取蜂蜜的那一段,看著取到蜂蜜時品嚐時的甜,還有那些手工割麥的麥客們……舌尖上的中國,不僅牽掛著我們的味蕾,也在不經意間觸動我們的淚腺,我原來還對《舌尖上的中國2》的廣告詞有所懷疑,不甚理解,為什麼要準備好紙巾擦口水和淚水。直到看了以後,才有所明白……

  感動和幸福其實是一體的,有過感動我們才會發現,幸福彌足可貴:簡單而淳樸,真實也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