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觀後感> 《奪冠》觀後感400字(通用10篇)

《奪冠》觀後感400字

《奪冠》觀後感400字(通用10篇)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能夠給我們不少啟示,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奪冠》觀後感400字(通用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奪冠》觀後感400字1

  今天,我們一家人一起去看了一部電影,這部電影名叫《奪冠》,主要講述了中國女排克服重重困難爭奪世界冠軍的故事。

  那是剛剛改革開放的年代,中國女排的訓練環境十分惡劣,什麼都沒有。而當時的美國已經是科技世界了,他們的計算機已經可以用來分析其他國家隊員的特點和習慣了。為了不讓美國掌握我國女排隊員的習慣和特點,她們能用的對策只能是加大訓練難度來改變以前的習慣。雖然很辛苦,但是他們成功了!

  其中有一個片段讓我十分難忘。那天是大年三十,她們白天很艱難地贏得了和男排隊員的比賽,到了晚上還進行了訓練,每一個人都已經疲憊不堪,可教練說還要繼續練習接球,接住一個球加一分,沒接住減一分,不達到三十分就不能休息。女排隊員們一次次摔倒又一次次爬起來,她們含著淚水完成了目標,終於在大年初一的凌晨和自己的父母吃上了團年飯。

  經過了很多年,中國女排經歷了失敗最後又走上了冠軍的領獎臺,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因為她們有“祖國至上,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的女排精神!

  《奪冠》觀後感400字2

  她說“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知道不會贏也要竭盡全力,一路走得搖搖晃晃,但站起來抖一抖身上的塵土,依舊眼神堅定。”

  在那個腳踏車剛普及的年代,有那麼一間屋子,光恰好漫過網,對映在女孩的長髮上。一屋子的排球像受了驚的兔子,飛竄在人群間,狠狠地砸在牆上,留下一道道深深的疤痕。汗水,從女孩們的額間滑落,滲進膝蓋的繃帶裡,沾染了血色的痛楚。這一情景無不震撼著我,無數次的翻滾,上萬次的叩擊,在一個女孩的青春裡反覆的湧現著。“我沒有什麼能比得上她們,如果我連吃苦都比不過的話,那就再也比不過了。”這句話是郎平說的,她說時全身已被汗水侵蝕,她的神情卻又是另一種輕鬆。

  郎平是我很小就銘記於心的名字,我知道她曾帶領中國女排屹立於世界正中,但卻從未真正地瞭解過她。1979年,她獲得“鐵榔頭”的稱號,在比賽中戰勝日本衝出亞洲,躋身爭奪世界冠軍的行列,是中國女排的靈魂,也是中國新時代的鑰匙,建造了中國與世界交流的橋樑。在之後,她成為了中國女排的教練,繼續為中國女排帶來希望。

  《奪冠》觀後感400字3

  80年代的中國,面對飛速發展的世界大環境,國人普遍不自信,所以一場比賽的輸贏變得舉足輕重,中國女排的姑娘們面對落後的科技和裝置,揹負著沉重的使命負重前行,拼命進行著日復一日的魔鬼訓練,最終贏得了冠軍,但卻早已飽受傷病困擾。

  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的訓練模式早已落後世界二十多年,比賽的一次次失利讓飽受爭議的中國女排姑娘們丟了信心,也讓國人一次次失望,郎平教練為了重建中國女排,喚醒“中國女排精神”,為女排姑娘們帶來了科學的訓練方式和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一個人默默承受所有失利,只為重建女排姑娘們的信心,經過不斷的努力最終重新得到了16年世界盃冠軍。

  兩次奪冠所包含的意義是不同的,不僅反映了我們國家實力的飛速提升,而“女排精神”的`喚醒所反映的是民主自信的重建,何為女排精神——那是一種永不言敗、永不放棄的闖勁。中國再也不用依靠一場比賽的勝利來證明自己的強大,女排姑娘們再也不用以身體健康來換取勝利,精神猶在,國魂永存,未來可期!

  《奪冠》觀後感400字4

  有很多看過的電影我都忘記了,但有一部電影是給了我很大激勵的,那就是在這個月初爸爸帶我和妹妹去影院看的電影《奪冠》。

  《奪冠》主要講的是女排精神。這部影片講述了以郎平為主的中國女排,在20世紀80年代團結一致、努力奮鬥、敢打敢拼、勇於奉獻,終於為祖國奪得了五連冠的巨大榮譽的經過。又講述了郎平退役以後當了教練,在中國女排屢次失敗後,郎平勇於承擔責任,帶領中國女排再次走向輝煌的經過。

  這其中我最喜歡的是郎平教練帶領中國女排去巴西里約熱內盧參加奧運會的過程。當時中國女排已經連輸了好幾場,如果再輸一場就會被淘汰。在比賽的前一天晚上,新女排的年輕隊員們,自發組織了會議,一起討論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一起討論怎麼樣才能打贏這場比賽。在那一天晚上,她們也真正懂得了女排精神。第二天,她們在比賽中努力拼搏,相互配合,奪得了勝利。在之後的幾場比賽中連續奪得了勝利,最終獲得了冠軍。

  透過這部電影,中國女排精神激勵我要團結一致,努力奮鬥才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我一定要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努力學習,不怕苦,爭取不斷進步。

  《奪冠》觀後感400字5

  昨天,我和同學們一起觀看了電影《奪冠》。我早早的到了電影院,同學們陸續到了,我們合影留念後進入影院。

  這部影片講述了郎平年輕時到做教練時的事情。郎平年輕時,訓練很刻苦,她要舉100公斤重的啞鈴,還要把一個動作做到上萬次。因為訓練很刻苦,連續獲得5年世界冠軍。後來,她做了美國隊教練,讓美國人奪得了冠軍。但她並不開心,因為她是中國人。她隊友的離世,讓她感到自己要為中國女排做點事,她說她有著60歲的心臟,卻有些80歲的身體,但依然堅持著,帶領女排隊員快樂的訓練。在2016年裡約奧運會的比賽的最後一局淘汰賽中,中國隊戰勝了巴西隊,最後奪得了世界冠軍。在中國國旗升起的那一瞬間,同學們一起唱起《國歌》,心情無比激動!

  女排精神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精神,喊出了為中華崛起而拼搏的時代最強音。透過影片,讓我感到:做什麼事情都有有持之以恆、堅持不懈的精神,一個人的力量小,團隊的力量是無窮大。

  影片結束了,同學們戀戀不捨地離開了!

  《奪冠》觀後感400字6

  女排頑強戰鬥、勇敢拼搏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她們腳踏實地、紮紮實實、勤學苦練,五次蟬聯了世界冠軍,在排球場上為國爭光。她們身上的這種獨一無二的女排精神永不過時,值得每一箇中華兒女學習。

  朱婷把自己的信仰和榜樣定為郎平,郎平聽後非常生氣,說朱婷不可能成為自己,不是因為郎平傲氣,而是她想讓隊員活成自己想活成的樣子。所謂不負此生,從來不是活成任何人的樣子,而是找到最好的自己。朱婷家境並不富裕,但是她心中有那股想往上衝的信念,也是這股信念讓她在追夢的道路上堅持下來。也許她學習排球的初衷並不是熱愛,但後來接觸排球后,她從接納到喜愛,從喜愛到熱愛,她從排球上實現了屬於自己的輝煌。我要向她學習,學習她身上那股拼命往上爬的拼勁,學習她不因自身條件不足向命運低頭的勇氣。

  其實每一個人都可以活成朱婷,我們必須先要成為什麼,然後才能遇到什麼。我知道,我必須刻苦訓練成為冠軍,才能遇到我心心念唸的那塊金牌。別輕易否定自我,畢竟我才十幾歲,我的未來還很長。

  女排精神就是中國精神,值得我們代代傳承,因為在人生這條路上,每個人都欠自己一個完美的“奪冠”。

  《奪冠》觀後感400字7

  我看過很多電影,但我這次看到了更好的電影——《奪冠》。

  這部電影讓我瞭解了“中國女排十冠王”。中國女排第一奪,在1981年,中日大戰,局分是15比8,15比7,17比15,獲得冠軍。之後,中國女排經過五年獲得世界冠軍,創想了五連勝,這時,中國隊主攻手郎平,因年齡退役,這使中國隊整體實力下滑,之後,中國隊兩年季軍,兩年亞軍,最後被評為世界第七。第六冠,因為是老對手獲得冠軍,第7冠冒險獲得冠軍,譽為黃金一代,之後和美國比完獲得亞軍,第二次還是亞軍,最可恨的是敗給了老對手日本隊,最後郎平回到中國隊當了教練,第八冠對戰塞爾維亞獲勝,第九冠中八大戰獲勝,第十冠,對戰塞爾維亞獲勝,所得十冠王。

  不管他國最強,在我眼裡,中國數老大,我還看過一部叫《摔跤吧爸爸》這個電影,和這個類似,但不是中國的電影,這兩部電影都讚揚了體育精神,先讓我們有個鍛鍊的意志,到時有個強健的體魄,像他們一樣為國爭光。

  現在走到國外,別人問我是什麼人,我都能自豪的說:“我是中國人”!

  《奪冠》觀後感400字8

  在舉國歡慶的國慶節期間,我觀賞了一部敘述中國女排故事的電影,名叫《奪冠》。讓我受益匪淺。

  《奪冠》是由中宣部與國家體育總局聯合拍攝,改編自中國國家女子排球隊的真實事件,講述了中國女排的奮鬥歷程和頑強拼搏、為國爭光的感人故事。

  電影中,女排第一次獲得奧運冠軍時,大家衝上街道歡呼慶祝的場景,令我非常感動。第一次女排勝利的原因,在於努力,在於團隊間的磨合。但在時代潮流之下,這樣的方法沒法繼續奪冠。並不是團隊不重要了,而是團隊擴大了。郎平智慧的將選人範圍放大,採用資料分析的方式,走智慧策略。賽場上的女排,彷彿一個聽從軍師命令前進的軍隊。電影中的一個場景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就是有一個人用資料夾遮住手,然後比了一個六的手勢,目的是為了讓球員主攻對方薄弱環節。古話曾說:能用眾力,則無敵於天下矣,能用眾志,則無畏於聖人矣。可見集體間有不同的分工,有人定製大方向,有人分析資料,有人負責盡全力打球,是這一切造就了女排的勝利,缺一不可。

  《奪冠》觀後感400字9

  電影《奪冠》中,有這樣一幕80年代的中國女排,沒有先進的計算機輔助訓練,而美國隊卻能透過資料分析中國隊員的技術特點。當時的國家隊教練把球網升高了15釐米,說:“我們的這種訓練方式,計算機能算出來嗎?”苦練加苦練,堅持再堅持,這種頑強拼搏的精神成就了中國女排。

  沒有一場勝利可以唾手而得,沒有一個冠軍無需風雨洗禮,通向勝利的道路,從未缺少過艱難險阻,女排姑娘們也曾經歷過失敗與挫折,我想,在那個時刻,支援著他們的一定是國家與集體的榮譽,正是有為國爭光的堅定信念,才有一路歌猛進,氣貫長虹的中國女排,女排姑娘們就是憑藉這股精神在賽場上一次次綻放光芒。

  說到底,“女排精神”不是一兩次勝利,也不是一兩個冠軍就能證明的,它並不是最後的結果,而是一個過程。正如郎平在賽後新聞釋出會上所說的,“不要因為我們贏了一場就談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們努力的過程。女排精神一直在,單靠精神不能贏球,還必須技術過硬。”

  時代在變,女排精神不會變。對我們每一位普通人來說,學習女排精神,不該只是放在嘴邊,而應勤勤懇懇地做好本職工作、踏踏實實地提升專業技能。將女排精神一代代傳承下去。

  《奪冠》觀後感400字10

  今天是2020年10月1日,是國慶節也是中秋節,這是個雙節共慶的日子。爸爸媽媽和我一起去電影院觀看了《奪冠》。

  這部電影講的是郎平和中國女排國家隊奪冠的故事。在那個沒有冰箱、彩電的年代,中國女排運動員的訓練條件很差,但作為女排運動員的郎平和她的隊友們卻非常努力地練球。她們一次次地撲倒,又一次次地站起來,訓練場地的地板上留下了印有她們血和汗水的斑駁痕跡,牆壁上留下了深淺不一的球印。在和日本隊的比賽中,面對強大的對手,中國女排運動員敢於拼搏、堅持不懈、團結協作,最終奪得了女排比賽的世界冠軍。

  被稱為“鐵榔頭”的郎平現在是中國女排國家隊的主教練。在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上,郎平帶領的中國女排在小組淘汰賽中碰到了東道主巴西隊,中國女排在先輸一局的情況下,最終以3:2戰勝了奪冠熱門巴西隊。最後一路披荊斬棘,奪得了里約奧運會女排比賽的冠軍。

  在電影中,我看到了中國女排身上那種不怕吃苦、不怕困難的拚搏精神。這種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