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觀後感> 關於《心靈捕手》的觀後感(精選5篇)

《心靈捕手》的觀後感

關於《心靈捕手》的觀後感(精選5篇)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後感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心靈捕手》的觀後感(精選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心靈捕手》的觀後感1

  多年前,當我想追逐自由時,我反覆的看《肖申克的救贖》,看他爬過50米長的臭水溝,獲得了自由;當我人生迷茫時,我也會想起《阿甘正傳》,沒有目的的奔走在路上,不停的跑啊跑啊,一直跑到自己覺得很累了,不想跑了,然後人生開始轉向;重新回看《心靈捕手》,也是因為我們內心的需求,分享給大家,也是希望在你需要的時候,成為你拐角口的一盞明燈。

  藍波的同學尚恩教授,是一位教授心理學的老師,他的出場就抓住了我,因為他跟他的學生說:“信任是什麼?如果病患不信任你,他就無法對你坦誠相待,治療對他們來說,就毫無意義。”這就是心理治療的第一步,醫患先建立信任關係。

  其實不只是醫患之間要建立信任關係,任何關係要深入,有真正的情感交流,都必須要有信任為基礎,這是良好關係的基礎。而心理醫生要與患者有真正的深度交流,更需要先建立信任關係,這種信任,不只是醫生要獲得患者的信任,還有醫生對患者的信任。

  所以尚恩與威爾的第一次會面,除了尊重威爾的隱私,把不相干的人都趕出去了之外,也是為了創造一個安全的只有他們兩個敞開交流的環境,這個不只是一種技巧,更是一種人性上的體貼,尚恩與威爾,他們更加像兩個朋友之間平等的交流,沒有套路,只有真誠。

  可是對防禦心很重的威爾來說,這種只有兩個人的環境卻讓他感覺不自在了。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當你在人群中時,你反而感覺是安全的,這個時候你不會害怕被人關注,你也不需要去面對什麼,可是隻有兩個人時,你會感覺氣氛立馬緊張起來,你害怕對方說什麼,你無處逃避。有這樣心理的人,可能會害怕與人單獨相處,不會主動創造這樣的相處環境,能迴避儘量迴避,當然也會很少與人主動溝通,深度交流。

  威爾即是這樣的人,當尚恩與他對話,他甚至都不敢直視,假裝淡定的顧左右而言他,評價尚恩的屋子裝璜,評價他的書,猜測他是自己印象裡嘲笑的那一類人,評價他畫的畫,儘管他並不是真的懂畫。而尚恩呢,就像一個完全不設防的人,威爾問什麼,他答什麼,再自然的詢問威爾的一些看法。這樣的一種無對抗,就像出手遇到了高手,你所有的招都泥入石流,被對方的無招解得一乾二淨,毫無破綻。

  當然,插刀子是威爾的強項,只要是人,還沒有修成神,他必定有他的軟肋,何況是完全敞開的尚恩,就這樣被威爾東扎西扎,最後終於扎到了痛點。

  威爾評論尚恩的一幅畫,暴風雨中的小船,驚慌失措,暗示尚恩的內心。此時的威爾表現得就像一個狡猾的算命先生,一邊插刀子,一邊察言觀色。一般人被如此暗示的時候,必定要對號入座一番,想想,誰的內心沒有過驚惶的時候呢,就像風雨中的小舟,不知道方向,心無法安定的人,更是時時處於這種心境中,而尚恩除了承認這是他學心理學的原因,卻並沒有什麼其他反應。

  威爾仍不放棄,觀察到划船的女人,來了一句更狠的:“你一定是娶錯了女人。”當尚恩警告他說話小心一點時,威爾知道他扎準了。他問尚恩:“她怎麼了?拋棄你了?跟別的男人跑了?”

  尚恩終於被激怒,直接卡住了威爾的脖子,警告他再說他太太的壞話,他將會殺了他。這不是通常的心理醫生該有的表現,而正因為尚恩沒有設防,沒有把自己當醫生,把威爾當病人,他的反應才更真實。

  看到這裡,其實我心裡的有個問題隱隱有了答案。相互設防的兩個人之間,為了維護表面的和平,必定要扭曲自己的行為,即使心裡不爽,也會一臉微笑,而不設防的人之間,大家的稜角都自由的伸展著,一不小心就會扎到對方。所以容易起衝突的,可能恰恰是關係比較好的人。當然也有另一種情況,對對方不信任,處處設防,哪看哪不對勁,總覺得對方針對你,無事生事,這又是另一種可能了。

  威爾與尚恩的第一次過招贏了,他“陰謀得逞”的離去,內心大概想著又嚇跑了一位,而尚恩則一夜未眠。威爾的話觸動到了他,他可能又憶起了妻子,或是從威爾身上看到了過去的自己。藍波說威爾與尚恩一樣,絕不僅僅他們是一個地方的人。

  與此同時,威爾開始與哈佛女醫學生約會,像剛認識的所有男女生一樣,一切都開始於互相喜歡,很單純,沒有任何顧忌。

  那麼尚恩還願意繼續輔導威爾嗎?

  面對不肯放棄的尚恩,威爾後面又會有什麼招來對付呢?

  《心靈捕手》的觀後感2

  那句臺詞一上來我就哭了,而影片中的.WILL還在阻抗之中。如果換做我站在那個屋子裡,我也許也笑著阻抗。

  不是我的錯,不是我的錯,為什麼二十年來沒有人告訴我不是我的錯。為什麼沒有人明白?為什麼我一定要成功?為什麼你們不信?為什麼我一定要走這一條路而不是那一條路?

  我有自己的過人之處,縱然我不是像WILL那樣的天才,談不上恃才傲物。我是早慧兒,十幾年前,只有書本與我為伴。十幾年後,我懂得刻薄地攻擊,在對方開口之前就深深地傷害他們。我知道自己在傷害他們,我知道自己如果不保護自己的話後果很嚴重,我吃過苦頭,我受夠了。

  但正如影片中所說的,那些華麗的詞藻未必是我的經歷,我只有二十歲,我只是在賣弄自己的知識,偷換概念,讓別人自慚形穢,讓別人覺得被我一句話扎到肉裡。這樣他們就啞了,不敢再冒犯我了,我要達到的目的僅此而已。

  WILL說:“我不愛你。”這一刻不在意料之外。我們總是很懂得眼睜睜傷害自己最愛的人。為了保護自己,我們有什麼做不出來呢?你好好想想我這句話。

  我不是不愛你,我多麼愛你,我幾乎要匍匐在你的腳下,為你的美麗而流淚顫抖。可是我又是多麼的害怕,我知道自己承受不了如果你看見真實的我之後不愛我,我寧願偽裝,直到裝不下去了就親手毀掉這一切。

  當我做出這些傷害別人的事情的時候,我並非毫無內疚,我也不想別人傷害我,我真是傷天害理,不可饒恕。我會難過,我會自慚形穢,我知道更加沒有人理解我了,我卻在奢望有人會理解我,我真是可笑。

  所以當真的有人告訴我“這不是你的錯”時,我怎能不哭。半年前我從心理諮詢室走出來之後哭啊哭,哭得累了還是哭。人生如此慘淡,竟有人如此寬恕我,不是我的錯,不是我的錯,我不想這樣的,我不想未出生就被背叛,我不想年紀小小就被善意地欺騙,我不想還沒會說話吃飯就染一身重病不斷吃藥打針,我不想成為他們的累贅,我不想承擔這一切,不是我的錯,不是我的錯,不是我的錯啊你們知道嗎!

  所以坐在昏暗的教室裡,聽見那一句臺詞,我眼淚刷就下來了,越重複越哭得厲害。我比過去好多了,但還是難過。

  而坐在我後面的女同學們嘿嘿地笑了:“這是什麼?這算一種治療方式嗎?哈哈。”

  《心靈捕手》的觀後感3

  假期看完《心靈捕手》這部影片之後,我想了很多,寫下了這篇觀後感。

  這部電影之所以打動我,是因為劇情合理而有趣。儘管講的是導師與天才的故事,但是強調的卻是“等待天才的自我發掘與定位”。它不是簡單的導師指明一條道路給天才的故事,而是導師如何觸動天才學生對生活道路的自覺選擇。一個麻省理工學院的數學教授,在他繫上的公佈欄寫下一道他覺得十分困難的題目,希望他那些傑出的學生能解開答案,可是卻無人能解。結果一個年輕的清潔工威爾卻在下課打掃時,發現了這道數學題並輕易的解開這個難題。威爾是一個真正天才,他的數學天賦足以改變世界,可惜,和很多未經雕琢的天才一樣,他有著很多的問題,打架滋事,叛逆不羈,甚至為此幾乎入獄,為了幫助威爾回到正途,不再浪費他那非凡的天賦,經過教授和他的心理學家朋友西恩的不懈努力,威爾終於克服了童年的陰影,突破了影響他多年的心理障礙……這種導師與天才學生相互交往的過程,對雙方都同樣是觸動。也同樣給雙方下一個階段的生活都帶來了改變,這是這部電影最值得一看的地方。

  片中有這樣一句話:“很多人都無從得知自己的天賦,因為找不到相信他們的老師,於是就認為自己很笨。”難道不是這樣嗎?審視我們的教育,看每個人的成長曆程,在風華正茂、青春飛揚的年代,很多人確實並沒有能在一位良師的指引下找到自我,從而看不清前進的道路,於是前進的道路變得格外曲折。這部影片與我們所理解的傳統意義上的教育教學相距甚遠,它是一個有著重重心理障礙的天才少年在心理學家幫助引導下的自我救贖。它更像心理醫生的必讀教材。但是作為老師,我們依然能從電影中得到不少啟發。因為我們都越來越深刻地發現,當今學生的心理問題已日趨嚴重。因為心理因素而引發令人扼腕的種種悲劇,已是經常見諸於各種媒體。因此,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每個老師都或多或少扮演起了心理醫生的角色。特別是做班主任的,如何在平時的教育中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心理疏導,已是迫在眉睫的事。雖然我是一名英語教師,但在平時的授課中也不能忽視學生的心理問題。

  捕手是棒球中的一個位置,由英文的Catcher而來,至今有很多引申含義,大意為能抓住某種東西的人。“心靈捕手”的確是形象、生動。別人都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按說我們教師應該是學生“心靈捕手”,應該走進學生、瞭解學生、理解學生,同樣的也應用賞識的目光看待所教的學生,因為他們同樣也是自己的孩子。對於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更多是要花費精力,找到他們的優點,不斷給予肯定。正所謂“優點不說不得了,缺點少說逐漸少”。影片中那位教師的賞識教育所得到的效果是值得我們深思的。所以我讚賞“賞識教育”。賞識就是一種期待,而期待則是我們給成長中的學生最好的禮物。學生們會從這種期待中看到:自己得到了一份特別的愛和關注。這種愛和關注會使他們全身心地感到愉悅和激動,並充滿了一種回報期待的慾望和勇氣,而最終這種慾望和勇氣又將產生怎樣的奇蹟,我們自己也難以預料。我的學生中有這樣的一些需要關愛的有潛力的弱差生,我試著來做他們的欣賞者,關注者,友好者,給予他們力量,給予他們鬥志,給予他們尊重,做他們如朋友一樣的師長。一次寫不對,講給他聽,報給他寫。再不會,變一種形式來教他如何記憶,用謎語,用遊戲,用手勢……讓他們能在成長中覺醒,從而有樂學的衝動,有愛學的激情,讓他們幸福地學習。在經意與樂意之中,收穫成功。

  作為一名教師,每天面對幾十名孩子,面對幾十雙充滿渴望和期待的眼睛,我們的言行舉止,我們的情感態度,無不深深影響著每一個孩子。當孩子犯錯誤或表現不佳的時候,嚴厲的批評,大聲的斥責,換來的是孩子暫時的服從,表面的聽話,但同時也在孩子的心中埋下了叛逆和怨恨。老師不僅沒有轉變孩子,實現自己的工作目標,反而傷害了孩子的心靈,傷害了師生感情,給今後的工作帶來更大的麻煩。所以,全新的時代需要擁有全新觀念的老師,全新的時代賦予“敬業”和“專業”全新的含義。教師是跟人打交道的工作,我們的工作物件是雖然年幼無知,但是也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有獨特個性的孩子。這就更加要求我們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和精神需求,激發他們對知識的熱愛和渴求,培養他們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意志品質遠比傳授知識更重要。我們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時時刻刻歷練自己,用我們無限的愛心、耐心、細心和關心,儘可能使用鼓勵或激勵的的語言,為孩子也為自己創造美好的教育境界。教育是充滿著生機的鮮活的過程,是人與人心靈的相簿和對話。教育是期待,教育是牽手,教育是澄明,教育是心動。教育裡洋溢著微笑的面孔,教育裡飽含著真情的問候。教育中湧動著生命之流,綻放著成長之花,展現著智慧之境,培植著理性之魂。

  《心靈捕手》的觀後感4

  心靈捕手是一部優秀的電影,在70年奧斯卡獲得了最佳劇本獎,是一部經典的反映教師題材的電影。

  電影主要講述了一個天才少年威爾,他是一名孤兒,在童年飽受欺凌,但他在學習方面頗有天賦,尤其是數學,他能輕易解開由麻省理工大學教授出的難題。但他並沒有接受過正統的教育,只做清潔工、建築工人等工作。數學教授蘭波在發現其天賦之後,決定拯救他,找來了心理醫生,但是由於威爾在童年遭受過巨大的打擊,不願意開啟心靈與他人交流,心理醫生都被他利用高智商趕走。

  無奈之下,蘭波只好找到了自己的大學同學尚恩。經過幾次別開生面的談話後,威爾發現尚恩並不像其他人一樣,他們關係逐漸變好,在這期間尚恩也向威爾講述了自己親愛的妻子去世的故事,並由此告訴威爾,完美不是最好的,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威爾長久以來封鎖的內心,開始升起第一縷陽光。

  在接受心理治療期間,威爾與史凱蘭陷入愛河,但由於威爾總覺得自己配不上身為富家女的史凱萊,在史凱蘭決定前往加州之時,威爾決定分手。其實威爾不願意離開,是因為不捨自己的好友查克。之後查克的一段話改變了維爾,他說每天最開心的時候便是希望去接威爾士,威爾早已離開。查克認為威爾不能像他們一樣,碌碌無為地度過平淡的一生,不能浪費與生俱來的才華與天賦。

  在這時候,威爾與西恩進行了最後一次談話,這次終於打破了威爾心中禁錮已久的枷鎖。威爾哭泣地抱著尚恩,尚恩也被其拯救,決定重新面對生活。影片最後威爾駕車前往加州尋找史凱蘭。

  這部電影最重要的情感分別為師生情、友情、愛情。威爾雖然有天賦,卻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而尚恩在經歷妻子死去之後,也不願意開啟自己的心靈,影片中的高潮便是二人互相拯救的部分。

  查克雖然覺得每天和威爾玩耍是最開心的事情,但卻希望威爾能離開他們,因為他們更不想看見他,最終泯然眾人。這是真正的朋友才會有的想法,也是最使我感動的部分。

  這部電影告訴我們,如何才能不枉活一生,教會我們如何追尋內心。因為人活一生,最重要的便是找到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

  《心靈捕手》的觀後感5

  故事梗概:影片是講述一個桀驁不遜,卻又聰明絕頂的年輕人的故事。在他20年的生活中從未遇到過心靈捕手—一位更加具有智慧的長者。本片主人公威爾僅有20歲,他從未上過大學,卻對數學有著痴迷的愛,自己博覽群書,但是由於卑微的出身和經濟的貧困,他只能在麻省理工學院做一名清潔工,以讓自己有機會看到數學教授寫在黑板上的講義。源於這樣一件事情:一位著名的數學教授注意到了他,而從此改變了他的命運。教授在黑板上寫下一道他覺得十分困難的題目,希望他那些傑出的學生能解開答案,可是卻無人能解。威爾卻在下課打掃時,發現了這道數學題並輕易地解開了這個難題。數學教授在找不到真正的解題者之後,又下了另一道更難的題目,終於找出了這個數學天才—這個可能是下一世紀的愛因斯坦的年輕人。

  威爾從小被親生父母所遺棄成為孤兒,後來又受到養父的虐待,缺乏家庭的愛和管束,對任何人都不再信任,內心極度自卑,外表卻是桀驁不遜,甚至到處打架滋事,並被少年法庭宣判送進少年監護所。最後經過數學教授的保釋並向法官求情,才讓他免受牢獄之災。雖然教授希望威爾能夠重拾自己的人生目標,而用盡方法希望他開啟心結,但是許多被教授請來為威爾做心理輔導的心理學家,卻都被這個有著驚人的高智商的毛頭小夥子洞悉心理反被威爾羞辱,紛紛宣告威爾已“無藥可救”。

  數學教授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只好求助他的大學同學及好友桑恩,希望他來開導這個異常聰明而又前途迷茫、汲汲可危的年輕人。而這位受人仰慕的心理學家能做到嗎?片中的女主角密妮·達伊爾是一位年輕美麗的哈佛女生,吸引了威爾的全部視線。究竟威爾在眾人的幫助下會不會將以前生命中所遭受的困境都拋之腦後,重新找回生活呢?到底最後他能不能開啟心胸擁抱生命?會不會把他之前所遭遇的困境拋諸腦後?心理諮詢真有如此大的魔力開啟這個青年的心扉,捕捉到他的心靈?

  心理諮詢的魔力:諮詢師的最基本的功能是與來訪者建立良好的諮訪關係,並幫助來訪者找到問題的癥結,可以採用的技術有很多,但關鍵還是諮詢師的真誠、信任、同感、以當事人的利益為重,還有諮詢師敏銳的洞察力,他的諮詢技巧如對峙、澄清、反覆逼問等的巧妙運用。讓我們看看這位高明的諮詢師是如何巧妙開啟這個桀驁不遜的年青人的心扉所運用的技巧。

  1、真誠的溝通:當威爾毫無顧忌地批評並同樣用他的博學來羞辱這位諮詢師的時候,諮詢師桑恩在惱羞成怒之後陷人了強烈的心理矛盾之中,但是他並沒有放棄,他按時與威爾見面,並毫不隱瞞說出了自己的心理感受和矛盾,說出威爾的過人之處,威爾被桑恩的真實和真誠所動容,心靈受到了震顫。

  2、同感:桑恩透過和威爾交談,發現這個小夥子的桀鶩不遜誇誇其談的背後實際上是深深的自卑,他敏銳地洞察到威爾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來源於強烈的自我保護意識,包括威爾對數學教授安排的所有的工作都嗤之以鼻、對自己深深喜愛的女友的粗魯地拒絕、寧願自己去搬磚頭,做雜活,對自己的才華的無情糟蹋等等,都讓桑恩對威爾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這是桑恩能充分同感威爾的敏銳之處。

  3、澄清:威爾雖然聰明絕頂卻無法看清楚自己的問題,他一方面大談搬磚頭應該受到尊重,做雜役也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在任何一個地方只要靠自己的力氣幹活吃飯就是可以的事情,自己的追求就是這樣。而另一方面卻每天乘40分鐘的火車,到全球最受敬重的大學去做雜役,並躲起來把難題解答在黑板上,然後又否認是自己做出來的。桑恩看清楚了這一切,他質問威爾為什麼這麼做,為什麼不在自己的家門口做雜役呢?威爾啞口無言。桑恩繼續展開攻勢,問威爾的志向是什麼?威爾隨口亂說,說要到南方牧場去當牧羊人,桑恩敞開屋門,對威爾說:“不要浪費我的時間,你走吧。”習慣了口出狂言的威爾大惑不解,連聲強調諮詢的時間還沒有結束,桑恩說:“對一個簡單問題都不能誠實回答的人談話,是浪費我的時間。”威爾無語離開,卻留給了威爾許多沉思,他開始反思自己,反思自己矛盾的行為和言語。

  4、對峙:桑恩與威爾有5次交鋒,包括一言不發的對峙,言詞激烈的對峙,行動粗暴的對峙等,每一次的對峙都讓威爾對自己的瞭解深人了一步。每一次的對峙都給予了威爾和桑恩無限的思考,思考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思考在面臨考驗的時候是退縮放棄還是直面挫折。這也是這部影片最扣人心絃的部分,故事的一波三折正是透過不同的對峙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

  5、反覆逼問:當桑恩從威爾的檔案中瞭解到威爾是一個孤兒,自幼就被本該愛護他的人捨棄,並受到養父的虐待,滿身是傷疤的時候,心理感到強烈的震撼,因為桑恩也經歷了同樣的遭遇,他明白了威爾的自卑的根源,從而更深層次理解了威爾要在別人捨棄他之前先捨棄別人,這也是他強烈的自我保護的根源。談起這段痛感的經歷的時候,面對威爾表現出的無所謂的態度,桑恩沒有氣惱,反而用同一句話“這不是你的錯”連連逼問威爾,威爾在桑恩的逼問下,由無所謂到認真對待這句話,到惱怒,到痛哭流涕,到與桑恩緊緊擁抱,威爾在經歷了這一系列的心理感受後充分理解了桑恩的話,自己過去的經歷真的不是自己的錯,為什麼自己要一直揹著這個沉重的包袱不肯真實地面對生活,不肯接受真摯的情感,一直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一直透過踐踏自己的才華來撫慰自己?他認清楚了自己,看到了自己的優缺點。這是一個多麼殘酷而漫長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新自我,新生活的美好開端。

  桑恩就像一個機敏而富有智慧的獵手一樣,在多見於桀驁的威爾面前,透過自己的真誠和嫻熟的心理諮詢技術打開了威爾的心扉,捕捉到了威爾的心靈,找到了威爾的心理問題的癥結所在,幫助這個富有才華的年青人重新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生活,使他把所遭遇的困境和痛苦拋諸腦後,重新開啟心胸擁抱生命。

  當威爾重新應聘工作,駕車駛往心愛人的城市時,每一個觀眾的心裡對心理諮詢有了深刻感觸,也充滿了對生命的驚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