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觀後感> 《長征》高中觀後感

《長征》高中觀後感

《長征》高中觀後感

  古往今來,中華民族歷來就是一個勇敢追逐夢想的民族,歷朝歷代的仁人志士,懷抱偉大夢想,不斷奮鬥。無論是近代以來,1840年的炮火驚醒沉睡國人,還是此後的一百多年的民族解放全國運動,乃至今天為祖國建設出力的棟樑之才……無數炎黃子孫,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前仆後繼,奮鬥不息。近日,我觀看《長征》這部影片,深深地被影片中紅軍戰士那種為了中國革命的勝利,為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不怕艱難困苦,勇於犧牲的忘我精神而感動。

  雪皚皚,夜茫茫。高原寒,炊斷糧……多麼艱苦的生活啊!可紅軍戰士們為了民族復興,革命理想高於天!《長征》概括性地講述了中共工農紅軍從1934年8月至1936年10月間從長江南北各革命根據地向陝西、甘肅革命根據地的大規模戰略轉移。長征的初期,由於錯誤軍事路線的領導,使得紅軍遭受了較大的損失。痛定思痛,紅軍總結了前段的錯誤,逐漸恢復了毛澤東在黨和軍隊的領導地位,四渡赤水巧妙擺脫追堵,並在遵義召開擴大會議批評並改正了錯誤的政治、軍事路線,確定了符合現實的、符合黨和紅軍發展的道路,並且健全了黨的組織機構和組織原則。但事情的發展並非從此順利,在與四方面軍會面後,又出現了張國燾企圖分裂黨、分裂中央、分裂紅軍的行為。面對這樣危機事件,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央及時果斷地處理、化解了危機,既是領導人卓越的體現,又是組織力量的體現。長征期間共產黨堅持思想統一,堅持黨對軍隊的領導,堅持密切聯絡群眾,堅持北上抗日的戰略目標,爬雪山,過草地,入不毛之地,闖土匪聚居地,終於勝利到達陝北,開始了新的革命過程。在翻越長征途中最後一座大山—六盤山後,毛澤東寫下了“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的偉大詩句,既是豪邁的個人壯志,也是走向新徵程的偉大信心。紅軍長征的豐功偉績是千古唯獨,萬世無雙的,紅軍長征的壯烈和堅韌是驚天地、泣鬼神、是人神共仰的,紅軍長征的艱難困苦是凡人難以想象、難以理解的,紅軍長征的精神是舉世齊頌、萬國同歌、億民共讚的。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展示了中國工農紅軍的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無堅不摧的偉大天兵神威,翻開了中國共產黨從艱苦走向勝利,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新一頁,宣告了趕走日本帝國主義、推翻蔣家王朝,中華民族不是東亞病夫,而是永遠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東方之子。

  在看《長征》影片時,我高興、悲慼、感動、流淚。如今,時過境遷,新中國成立已經64週年,一個人、這代人、這個民族、這個國家,仍然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定前行,他們比任何時候都更接近夢想。20**年2月19日,20**年“感動中國”人物揭曉,獲獎者中既有人們熟悉的英模人物,也有深入基層挖掘出來的平凡楷模,新時代的長征精神在當代大放異彩:

  羅陽,用生命托起戰機,最終倒在工作崗位上的航空英模;

  林俊德,一生奉獻給核事業,工作到生命最後一刻的科學家;

  李文波在南海默默守礁二十年,為氣象觀測做出巨大貢獻的海軍氣象工程師;

  張麗莉,為救出學生失去雙腿,被網民贊為最美女教師;

  陳家順,為保障農民工利益,多次到企業臥底打工的“民工”局長:

  陳斌強,堅持五年揹著生病母親上下班,為年輕人作出榜樣的孝子;

  何玥,因病去世並把器官捐獻給他人的十二歲女孩;

  高秉涵,備受思鄉之苦,為上百位老兵帶回骨灰的臺灣老兵;

  高淑珍,堅持十四年,以家庭的力量撐起愛心小院的農家婦女。

  周月華、艾起夫婦,為了給村民帶去醫療服務,在鄉間行醫20年

  無數的人都在為中國的偉大復興而努力,都在為自己的中國夢而奮鬥,毛主席說“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是的,我們祖國新一代的人才!,需要沿著像萬里長征一樣的路走很久很久,長征精神是我們學習的典範,而真正開拓祖國的義務,就在我們手中。長征的精神激勵著我努力學習,克服生活、學習中的種種困難,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身上艱苦奮鬥、大公無私的品德,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如今我們生活在他們為我們創造下的和平年代,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有什麼理由不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讓我們把《長征》的精神用到學習、生活中,為祖國的強大而努力奮鬥。用心編制屬於自己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