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閉島》觀後感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後,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寫一份,記錄收穫與付出。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禁閉島》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禁閉島》觀後感1
就《禁閉島》故事本身的懸念來說,並不是特別的強,但是,影片在謎底揭開之前鋪設的那些精巧的細節卻值得我們玩味。整部影片彷彿就是一座精心堆砌好的沙雕城堡一般,精巧而又充滿韻味。
對於觀眾來說,在觀看懸疑影片的同時尋找著可以揭示謎底的細節,並一同參與著解謎,這過程本身便是一種快樂。
下面,我就把我尋找到的一些可以揭示萊昂納多身份的有趣的細節和各位分享一下。
第一次鋪墊萊迪斯對水的敏感。
關於妻子閃回,鏡頭很快又切換到了水上。
激流。
高度緊張的持槍警衛
查克,也就是西恩醫生,拔槍的動作很不專業,預示著他的身份有疑點。
《禁閉島》觀後感2
禁閉島觀後感(一)
本週在週四下午的消費心理學課程上觀看了影片《禁閉島》。觀看電一影的起初並不能理解講述精神病人的故事與“消費”有什麼關係,但是再反覆的觀看後才漸漸理解在講述查克的故事的過程中,用了許多心理學的原理。
在心理醫生告訴查克他才是真正的雷迪斯的時候,他說查克想象出的所有的人物的名字都是同樣字母的不同組合,用的就是弗洛伊德對夢的解析中用到對近似讀音和字母順序形成聯絡的方法。
同樣的,在消費心理學中可以用類似的方式,比如廣告中不斷用產品名稱和適用產品的場景等相關單詞不斷用同樣的字元進行顛來倒去的重複,給消費者實際造成不斷強化的刺激。造成甚至日常生活的場景中,只要聽見或看見廣告詞中的任意一個字元就能夠聯想到該產品的印象,並進行消費。這種利用消費者潛意識達到目的的同時有著一個好處,消費者會認為有著極大的自主決定消費的能力,並不會意識到自己已經實際是按照商家設計的方式進行消費。
人的潛意識是一個完全唯心的世界,因為在意識中很難像跳出意識的維度去真正分辨意識的範疇,就像在夢裡很難發現自己在做夢那樣。商家可以很容易的利用消費者的潛意識,來實現刺激消費者消費的目的。
禁閉島觀後感(二)
今晚看了《禁閉島》,那種局中局的感覺讓我頗有深思啊,什麼是事實,什麼又是真相,在禁閉島那裡是模糊的,又是融合的黑暗。看著主角泰迪的糾結,以及他的無處可躲,我在頻幕之外感到焦急,一步步的逼近真想,又或者是一步步的把自己逼向死亡,正如他最後說的一句話:“在這裡我想到一個問題,我是像怪物一樣活著,還 是像好人一樣死去?”
恩,從前看到後,發現人性的醜陋和社會的動盪,以及人類的貪婪,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在這個問題上無法去糾結…看到泰迪的幻想,我分不清了什麼是現實,就好像單單一個幻想中的人,可以有那麼多的思想,又是那麼鮮活,就像是還 活著似的,這不單單是精神上的錯亂,這何嘗不是內心的呼喚呢?在一次次夢中,一次次的相遇中,最終分不清前路到底在何方,想著自己搭檔,而是卻不知自己從來沒有所謂的搭檔,那一聲聲的boss在耳邊嘲諷著,似乎是說自己無法擺脫受擺一布的結局!
或許在我們的生活中,那些精神病人離我們太遠,又或者說那些那病人做生物實驗是存在的,就好像是我們一直在迴避著社會的`一陰一暗面,可是我們在正視它的時候,何嘗不會失望呢?影片中的泰迪追求著真想,卻在一步步地邁向死亡,如果在最後,他選擇了另一種結局是不是可以活得更久一點呢,但是這又是不確定的,所以影片看不到明確的結尾,只是在猜測中相信泰迪會有更好的選擇,即使心中知道,他會被帶到燈塔中被做實驗,開顱做一個怪物!這也僅僅是我的猜測,似乎這樣的結尾是悲劇的,但是卻是現實的,在那麼樣的強大組織面前,個人的力量總是渺小的,我們不能期待奇蹟的發生,因為即使是邪不勝正,少數服從多數的定理也是不可違背的…
或許《禁閉島》會有第二部,但是我不想去考慮那樣的結局,因為那樣的結局是虛偽,是為了大眾的英雄主義而改編的,這樣的結局是虛偽而更加遺憾的!所以看到泰迪跟著他們走的時候,自己已經將他當成另一個試驗品了,這樣的結局難道不是最真實的嗎…
《禁閉島》觀後感3
電影《禁閉島》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研究心理學的大學生喬治從一家精神病院出來後,連殺三個人,在法庭上,他對他所犯的罪行供認不諱,但他懇求法官不要再將他投進那所精神病院。一個縱火犯雷德斯縱火燒死了法警泰德的妻子,雷德斯在被投進喬治所說的精神病院後沒了任何訊息,像從人間蒸發了。這些讓法警泰德對這所精神病院充滿了疑慮,他推測這所精神病院其實是一個迫害人的監獄。泰德在集中營時親眼目睹一場謀殺,這讓無法容忍任何迫害的存在,他決定調查並揭開真相。於是,他和他的助手扎克藉著一個女病人走失的機會進入了這所精神病院。泰德執著地查詢證據,卻不知道危險近在咫尺。原來,請他來調查這個案件根本就是當局設下的圈套,當局早就注意到他對這所精神病院的質疑,所以才故意將他派到這裡,而他的助手扎克其實是這家精神病院的醫生。瞭解了這一切的泰德再也無法離開這所精神病院,然而院方並未罷休,他們還要將泰德變成了一個精神病人,可惜泰德的自我防禦機制太強,於是他們只能藉助殘忍的外科手術來實現……
這無疑是一部多義而且複雜的電影,我主要就其中幾點談談我的感受,先從受害者的角度來說。這所精神病院關押的犯人分為兩類,一類是犯了罪被放到這裡做人體實驗的,一類是瞭解這所精神病院的真相然後被強制關押在這裡的,如泰德、瑞秋、喬治。第一類人的設定是對暴力的批判,對所謂正義革命的嘲諷。正如精神病醫生瑞秋所說,這所醫院從事的工作和納粹沒有兩樣。這讓我想到,許多時候,革命的勝利者和失敗者本身並沒有實質的區別,所謂的勝利者除了取得戰爭的勝利之外在精神上並不比失敗者更優越,更高尚,所以,他們一旦成功之後就會用和失敗者同樣的暴力血腥方式來對待自己的人民以及敵人。因此,歷史不一定是文明取代野蠻,它更多地是不同利益集團的搏殺,在這種搏殺中,暴力週而復始地迴圈著,而文明就只能飲泣吞聲。第二類人體現的是強權對異己的迫害。一個政權越邪惡、越狹隘,就越容不得異己的存在。他們會從肉體上禁錮他們,進而從精神上迫害他們,這點在泰德、瑞秋、喬治身上得到了絕佳的體現。如果你不認同強權,他們就會宣佈你為精神病人,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如果那麼多所謂的權威專家都有理有據地說你是一個精神病患者(他們會根據你的經歷來製造出合理的精神病理由),誰還會相信你的辯解?於是,你就被合理地驅逐到了人群之外。需要指出的是,精神病人和正常人涉及到的其實是個身份的問題。什麼是精神病人?什麼是正常人?這兩者之間如何界定?誰掌握界定的權力?這些都很難說,所以一旦權力失去科學正義的保障,就會成為強權迫害異己的手段。對強權來說,將異己驅逐出人群還遠遠不夠,它還需要進一步地改造他們。這種改造分兩種,一種是迫使你認同強權,心甘情願地承認自己錯了,這個廣泛體現在建國後的知識分子改造中,還有一種就是電影中對泰德的處理,先是讓他覺得自己是個病人,這個不成,就乾脆讓他成為一個沒感覺沒感情的活死人。
接著從精神病院的控制者來說,電影中的他們除了瑞秋全都麻木不仁。但我想他們最初一定不是這樣,沒有人天生就是劊子手。是誰把他們變成了這樣,又是誰賦予了他們對罪惡的認同感?一種可能是廣泛存在的罪惡讓他們失去了對罪惡的判斷。這個環境裡,每個人都在作惡,就沒有人認為自己在作惡,錯也成了對。正如文革中到處打打殺殺的紅衛兵,他們成長於那樣的環境,從來不到暴力的血腥。這些行刑者是施暴者,也是受害者。這讓我想到獨立思想與自由人格的可貴,只有擁有獨立的判斷,人才不會成為傀儡以及暴政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