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觀後感> 跑吧孩子的觀後感

跑吧孩子的觀後感

跑吧孩子的觀後感

  我們努力過後或許會失望,但這都無損於生活的美好。其實我沒有必要說出這句話,因為導演在影片裡既沒有抒情,也沒有故作姿態地表白。沒有個人的聲音,沒有明確地立場,也不是為了良心或者安慰,刻意在結尾安排了一個讓人微微一笑的美好暗示。她只是用鏡頭和我們一直在看,生活就是如此,不是在看電影的時候,才顯露她的真實和美好。

  我先看過新加坡的《跑吧、孩子》,後來有機會又看了《小鞋子》。雖然故事情節幾乎相同,但隨著故事的展開,兩個同為東方民族的個性和文化氣質透過電影的敘述散發出來的氣息卻有些不同。《跑吧》這個片子,有意以親情和來賺眼淚,許多精心結撰的情節,本來應該屬於《小鞋子》的原創,在《跑吧》這一片裡更是發揮到淋漓盡致,因此也就少了餘蘊。導演把所有可說的話都用電影說完了,那麼觀眾看完也就沒有更多感悟和言說的餘地。而在看完《跑吧》之後,再看《小鞋子》,也許我們會更容易保持一種觀照的距離,不是停留在那些精緻但已經被打磨發揮過的情節因素,而會更敏感地觸控到導演對人性含蓄的溫情和 關懷。兩部片子的小演員,兄妹的'表演,都是可圈可點。而伊朗的這一部整體高出一籌。那種完全從大地生長出來的按生命感,不是後來的模仿可以輕易達到的,遑論超越。演阿里的小男生完全是本色,沒有一點雕琢。而父親的扮演者,給你的感覺是他似乎從出生開始到我們看到電影的這一刻,都是在電影所展示的生活場景中努力著的普通人。他簡單又真摯的傷感和快樂,毫無做作地表現了一個善良的人在生活底層的掙扎,總是抱怨,總是不順,卻總有希望。這樣的電影這樣的人,是真正的藝術。如果先看了《小鞋子》,《跑吧》這一片也許可以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