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第二單元]觀察日記X則> 五年級觀察日記模板彙總9篇

五年級觀察日記

五年級觀察日記模板彙總9篇

  很快一天又過去了,相信大家一定感觸頗深吧,請好好地記錄下在日記裡。為了讓您不再為寫日記頭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五年級觀察日記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五年級觀察日記 篇1

  今天,我在高爾夫球場裡的池塘裡捉到了一條魚。這條魚的眼睛大大的,頭卻是小小的,因為它的全身都是銀灰色,所以我便給它起了個名字叫“白銀”。

  “白銀”的身體約有9釐米長,頭部大約長2釐米,尾巴大概也是2釐米長。

  我把“白銀”裝在小水桶裡。我不碰桶的時候,它紋絲不動,我稍微碰一下水桶,“白銀”身體兩旁的魚鰭就快速地動來動去。當水桶更劇烈地搖晃的時候,“白銀”的尾巴也很快地擺動起來。我發現,“白銀”在池塘裡的時候,它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而當它在我的水桶裡時,它就似乎不大願意動了。

  “白銀”是個活潑的“小朋友”,自從我捉它回家後,我感受到了它的孤單和不快樂,所以,我決定把它放生,讓它回到池塘裡,讓它在自己的世界裡和朋友們度過美好的生活。

五年級觀察日記 篇2

  20xx年X月X日 X天

  我最愛吃的肉是魚肉,最喜歡的動物也是魚了。

  我家有兩條小魚,一條叫小白,一條叫小黑,它們倆活潑可愛,神氣十足,可是卻惹了不少事情呢!

  今天,我去看我的“老朋友”小白和小黑,我走近魚缸一看,啊!小白不見了,我到處找小白,終於,在客廳的地上發現了看似已經奄奄一息的小白,我急忙抓起它,將它放回水中,小白到了水中,這才流動起來,我長長的舒了一口氣,不禁說:“小白的命可真是大呀!“

  其實,小黑是我哥哥從紅園裡撈回來的,哥哥在撈回它的同時也撈回了十幾條魚。回到家後,我們把它們放在同一個魚缸裡,因為小黑有點大,常常聽吃小魚,所以才把小黑接到我們家來的,在我和媽媽的精心照顧下,小黑漸漸地長大了,我常想:小魚啊小魚,你們何時才能長得再大一些啊!

  今天下午,我發現小黑不見了,我以為它掉到地下了,急忙去找,可是我從十二點一直找到了下午一點,還是沒有找到,後來,我站在魚缸前仔細一看,啊。原來小黑躲到假水草的後面在跟我玩“捉迷藏”呢!它見我發現了它,便遊了出來,好像在說:“你贏了!你的眼睛真神啊!”

  我真喜歡我家的這兩條小魚,因為它們帶給我了無限歡樂。

五年級觀察日記 篇3

  第一天我把圓的幹黃豆浸泡在水中,兩個小時候,看見吸飽水的黃豆變成了金黃色,橢圓形的。從水中撈出來放到了乾的臉盆裡,黃豆的上下面分別鋪了一層薄薄的軟紙,放在常溫下,等待它發芽。第一次親手做這種實驗,期待時間給我驚喜。明天它會變成什麼樣呢?我好希望現在就能知道。

  第二天我急切的想看看豆子的變化,早上起來,沒洗臉刷牙,就跑到了蓋著軟紙的臉盆旁。紙被我的手掀開了:眼前出現了一些小白點,每顆黃豆上都有。那是豆芽的小腳吧。像星星一樣散在夜空。我高興的拍著手,笑容不自覺的擠滿了臉。大聲的叫著:長豆芽了!長豆芽了……

  第三天我又掀開了紙,奇怪的事發生了。我看見一片白色的細絲壓在黃色的豆子上,黃豆變小了,脫了一層皮。我不自覺的驚呼起來:“哇,好美呀!”我驚喜大自然的神奇力量,感謝小豆芽長的這麼快。心裡像蜜一樣的甜。我相信只要肯努力,一定會有收穫。

  第四天我喝著牛奶的嘴還 沒停下,便大呼小叫起來:豆芽,豆芽,我的豆芽。沒等我掀開紙,豆芽沿著縫隙,探出了小腦袋,它也要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拿起一根放在手上,豆芽嫩嫩的,脆脆的,像拖著長尾巴的蝌蚪。又像一顆穿了長線的豆子。更像一顆小流星。我好喜歡它,它是我做夢也沒想到的小寶貝。是我親手製作的。我感恩生命的奇蹟。

五年級觀察日記 篇4

  前幾天的一節科學課上,盧老師讓我們做綠豆發芽的對比試驗。有些同學立刻歡呼起來,經過討論,我被分到了做溫度的試驗。

  星期五

  下午的時候,我把八顆綠豆按老師的意思都浸泡在袋子裡大約有一個小時左右。回到家裡,我抽了兩張紙分別放在兩個盒子裡,加了一點水,便平均放在盒子裡,一盒放在陽臺上,一盒放到冰箱裡。就去寫作業了,大約過了幾個小時左右,我開啟冰箱,四顆綠豆都還沒發芽。我又跑到陽臺上,這盒綠豆都長出了細細的大約有半釐米的`小嫩芽,顯得弱不禁風。我高興極了,又給他們補充了一些水分。

  星期六

  今天凌晨六點多鐘,我就迷迷糊糊地醒來了,昨天晚上好像下了一場雨,我擔心小豆芽會不會倒下,就急忙跑到陽臺上,看看它們的情況如何。仔細一看,它們不但沒有倒下,而且個個都長到了三四釐米左右,其中有一株還從豆皮了吐出了一點嫩綠的葉子,我不禁佩服起它們的勇氣來。

  第三天了,它們已經長到差不多有五六釐米左右,而且四顆綠豆都長出鮮嫩的葉子呢。

五年級觀察日記 篇5

  20xx年X月X日 晴天

  俗話說,“桂子開花十里香”。

  桂子也就是人們說的桂花,那天下午,我在家屋後玩,突然聞到了一股淡淡的香氣,我就很好奇,跑回家去問爺爺,爺爺說:“傻孫子,這就是桂花呀,是不是很香啊!”爺爺說完摸了摸的腦袋,就出幹活了,從此我就對桂花感興趣了,每天下午我都要來看看桂花。

  八月桂花開了,那香氣簡直讓人陶醉啊!站在桂花樹下,腦子裡全是香氣,仔細看看,一簇簇桂花開在樹枝上,美不勝收,樹的顏色很深,和大海的顏色一樣深,我也無法有詞語形容,它的質感,軟軟的,具體有多軟,我也沒辦法用詞語形容。

  桂花有很多品種,有金桂、銀桂、丹桂……我最喜歡四季桂,每一個季節都開花也很美。

  我總是喜歡在下雨後,跑到桂花樹下,搖桂花樹,就和下雨是的,花瓣和雨水,落在我的身上,身上就充滿了桂花香,桂花還可以做桂花糕,和桂花茶,桂花茶可以降火的,就很好的一種降火水,桂花也可以說是半個藥吧!

  我愛桂花,更愛桂花那美麗的顏色,和那些幫助人們的作用。

五年級觀察日記 篇6

  11月13日星期四天氣:小雨

  今天,我來到陽臺靜靜的觀察了一會我家的四隻小烏龜,我從來沒有這樣仔細的觀察過我家的小烏龜。我家有兩隻大烏龜,有兩隻小烏龜,大烏龜喜歡爬到石子上靜靜的打呼嚕。小烏龜呢,又相反,他們喜歡游來游去運動,因此,你一摸大烏龜的手,就知道他肉多得不得了!

  11月14日星期五天氣:晴

  今天,我把烏龜們抓到了水池裡,讓剛要出去買早點的媽媽幫我買了一斤血淋淋的豬肉。我把肉切的小塊小塊的,扔了一些下去,可烏龜好像一點也不餓,還帶著紳士風度在那東張西望。過了一會,一隻小烏龜再也等不住了,張口就把一塊肉吞了下去,這個舉動像發號施令似的,其他烏龜也加入了“戰鬥”,一口一個。大烏龜們絲毫沒有了剛才的紳士風度,與一直小烏龜搶肉時,一爪把小烏龜推到了一邊。

  11月15日星期六天氣:晴

  烏龜最喜歡爬到陰暗的地方睡大覺,給人一種與世無爭的感覺,他那又笨又重的殼使他走得很慢,所以他不愛走動,總是在原地張望。

五年級觀察日記 篇7

  20xx年9月27日星期三晴

  今天,爸爸出差的時候,捉了一隻蜻蜓回來給我觀察。我發現它全身是紅色的,還有一雙晶瑩剔透的翅膀和六隻腳,左右各三隻。我把它養在了陽臺裡,同時把一個裝著水的小碗放在陽臺裡,還給它取了個名字,叫晴兒。

  爸爸說,我們家來了個小天氣預報員。我總問是誰,可爸爸總是笑而不語。不過經過我的連續觀察,我終於發現了是誰!就是我家的那隻“小客人——晴兒”,每當快下雨時,它都會在那個裝著水的小碗裡產卵,並且會低飛。原來爸爸在陽臺放這個小碗的用處是這個啊!當我們看到蜻蜓低飛的時候,就知道快要下雨了。所以叫它晴兒還真靈啊!

  我還發現蜻蜓是一部“戰鬥機”呢!因為它捕食的樣子還真夠厲害的。蜻蜓吃害蟲大家是知道的,那你知道它是怎樣捕食的嗎?蜻蜓的腿上有像絨毛似的小刺,在捕食時,像箭一樣衝過去,用六隻腳困住獵物,像一個籠子似的。那些被它看上的獵物都跑不了。

  這就是我觀察的蜻蜓。一開始,我不喜歡它,不過,透過這次觀察,蜻蜓還是挺有趣的!

五年級觀察日記 篇8

  早上,當我和媽媽一起漫步在花園時,就聞到了春天的氣息。

  進入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大花壇,各種各樣的花爭妍鬥豔,火紅的一串紅驕傲地昂著頭,似乎一點也不把別人放在眼裡,紫紅的四季菊散發出淡淡的清香,最引人注目的是素有“花中”美稱的牡丹花。

  牡丹花真豔啊,紅得如同燃燒的火把,粉得宛如天邊的晚霞,白得猶如冬天裡的雪花;牡丹花真香啊,一陣風吹過,四周就都是香味,沁人心脾,令人陶醉;牡丹花真美啊,遠遠望去,就像一——個妙齡少女,婀娜多姿,讓人賞心悅目。

  滿樹的櫻花綻滿了枝頭,散發著誘人的香味,迎來了早起的蜜蜂嗡嗡地圍著它唱歌跳舞。小草也你擠我碰地鑽出了地面,再加上四周綠樹紅花,讓你感到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

  春天來了!春天來了!我們看到了她,我們聽到了她,我們聞到了她,我們觸到了她。她在柳枝上盪鞦韆,在風箏上搖啊搖,她在喜鵲、杜鵑嘴裡叫,在桃花、杏花枝頭笑……

五年級觀察日記 篇9

  我家有兩隻可愛的倉鼠。

  它們在我家呆了兩個月左右。一天,我發現母倉鼠的窩裡有一些紅彤彤的東西,只有大拇指的大小,還會動!原來,倉鼠生寶寶了!我們看了之後,,有些緊張害怕,擔心照顧不好倉鼠寶寶。

  幾天後,倉鼠寶寶漸漸變強壯了。而母倉鼠呢,卻是誠心誠意照顧寶寶。倉鼠寶寶們十分健康,倉鼠媽媽自己卻變得筋疲力盡。

  我發現:母倉鼠對寶寶是非常的重視的,我們一動它的窩,它就會用那雙黑溜溜的眼睛狠狠地瞪我們。好幾次,媽媽就被它咬了呢!

  以前,倉鼠寶寶只有肉,小小的,噁心死了。可現在(十來天以後),它們大部分長好毛了,紅彤彤的肉也不在那麼顯眼;而且,它們反而越來越可愛了!

  再過十幾天,它們就變成活潑可愛真正的小倉鼠了!而母倉鼠的任務也完成了,同時我的任務也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