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觀後感> 電視劇《我的前半生》觀後感2017

電視劇《我的前半生》觀後感

電視劇《我的前半生》觀後感2017

  《我的前半生》是一部寫於20年前的小說,改編的電視劇正在熱播中。

  電視劇《我的前半生》一

  “微信媽媽群裡全瘋了,都在討論這部劇。”

  改編自亦舒小說的電視劇《我的前半生》本週才開播,已經顯露出了爆款的品相。

  除了一眾原著粉哭暈在廁所帶來的話題度,和集齊新老戲骨的豪華陣容,媽媽們追劇的重點,是對當下婚姻現實殘酷壓抑的感同身受,和對女主命運的義憤填膺。

  (女主對丈夫出軌物件說的這段話,讓很多女人大呼太戳心)

  女主角子君大學畢業後早早嫁做人婦,老公賺錢、保姆帶孩子,在安逸富足的生活裡被圈養成一個廢物。直到丈夫出軌,她的世界轟然倒塌。而收留她的大學同學唐晶從畢業開始就在職場廝殺,早已有所成就,兩個女人的前半生是截然不同的兩條路。

  小說的時代背景是上個世紀80年代的香港,移植到當下的上海,香港少婦成了上海作女,看似無縫連線的改編裡,出現了一個最弔詭的部分:

  在小說裡,另類的是拼職場的唐晶,當時的女人大多以安穩歸宿為榮,就像小說開頭的子君,信奉“做主婦不需要天才,但需要運氣”。

  時代進步到今天,另類的那個成了子君,再沒有人會安耽地以為嫁得好就是可以依仗終生的歸宿。雖然在電視劇一開頭子君就熟練地發了個朋友圈曬幸福,但是這個角色的核心仍是上個世紀的:所有精力拿來防備丈夫身邊出現任何年輕漂亮的小姑娘。(有時間刷朋友圈,好歹做個微商吧?)

  我以為,唐晶勸子君的這段話,應該已經是常識了。電視劇裡的子君卻捂起耳朵:我不想聽你們現代女性那一套。

  很想問編劇:對全職主婦到底是有什麼誤會?

  我的朋友葉子嫁給了天才學長,畢業後她當了一年英語老師。沒多久,學長的創業公司開始賺錢,成了網際網路新貴。後來她回家做全職主婦,家裡有保姆,平時朋友圈畫風確實是令人豔羨的'曬娃、旅行、名媛趴、下午茶——但是(所有故事都有個但是),她一直在接翻譯的活,每天晚上娃睡後查資料、翻稿子,這種零活一單也就是幾百塊的收入,她卻沒有放棄過,為什麼?(廢話,為了收入啊!)

  收入背後,是她清醒的自我選擇:幾百塊的零活,也要能夠應付催稿的壓力、更新專業能力,並且收穫成就感。

  我身邊有不少全職媽媽,很多都有自己的小副業,做個烘焙啊,兼職寫個稿啊,哪怕做個微商呢。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想要做點小兼職什麼的,簡直不要太容易。

  電視劇裡的女主,再不濟,以她花在挑選時裝和保養皮膚上的功夫,經營個微博當小網紅,說不定也能成帶貨機。

  一說要乾點自己的事,很多全職媽媽會心生不屑,什麼都要女人幹,還要男人幹什麼!

  這裡我也不想多說,借用虎皮媽的一句話,“7年多來終於擺脫了吃白食的家庭地位,有了收入,和老公吵架都中氣十足了。”

  原著裡最擲地有聲的一句話,是母親哭著說離婚了你就什麼都沒有的時候,女主說:不必哭,我會爭氣,我會站起來。

  雖然是改編得略狗血的電視劇,我也期待看到子君擦乾眼淚,站起來往前走。

  其實,一個真正被老公圈養得不諳世事的女人如何走出婚姻,這個故事我們在現實中也已經見過了:

  “曉松平靜地對我說,他想結束這段婚姻。和我在一起生活他感到不快樂,他想要更多的自由和創作空間。”

  2014年6月,夕又米在微博釋出宣告,坦陳已在一年前與高曉松離婚。

  她19歲成了高曉松的小嬌妻,在家養女兒,一夕之間婚變,她形容那種感覺:

  “從童話世界被忽然扔進傾盆大雨,渾身溼透。他教會我認識這個世界,曾有無數幻想,但從未真正考慮過生活的殘酷。”

  當她明白自己不能再做誰的附庸,為了女兒也必須堅強起來的時候,也一度迷茫,“做什麼呢?嫁人之後我從沒上過一天班。”

  生活終於不再讓她繼續做一隻無憂無慮的小白兔,“起初我很不自信,當我真正直面生活的沉重、繁忙,反而活得更加充盈和開闊。遇到無數的困難。像一個大病初癒、死後重生的人一樣,才明白誰離開誰都不可怕。”現在她找回了自己的名字,也有了一份時尚博主的事業。

  而她的前夫高曉松,剛剛新開了一個音訊節目,談到自己有一次和李宗盛大哥聊人生,大哥說:

  “生活無非是兩個字,“熬”和“拼”,很多人以為自己可以熬,熬了很多年以後發現還是要“拼”,那還不如,早一點拼。

  生活無非是兩個字,“熬”和“拼”,很多人以為自己可以熬,熬了很多年以後發現還是要“拼”,那還不如,早一點拼。

  這段話,看起來是中年男人的感悟,但是也實在很適合送給夕又米和子君。

  沒有什麼是女人應該做的,也沒有什麼是女人不能做的。感謝時代給了我們更多選擇,女人擁有了空前多的自我實現路徑,雖然會難,但是實在不必像上個世紀那樣,把失去丈夫當成女人最大的失敗。

  電視劇《我的前半生》觀後感二

  孩子們期待的暑假來了,20年前的一件往事又浮現在了腦海中,好像每個孩子都經歷過這樣的“尷尬”。

  那是一段無憂無慮的日子,去了廈門,去了大連,瘋玩兒兩個月,直到假期的最後三天,才真正重視起來許久未曾動過的暑假作業。60天的東西堆到3天來完成,結果可想而知,1號開學,8月31號通了一宵,仍舊是沒有完成。哭沒有用,趕緊解決問題!是到學校告訴老師慢慢補,還是請假?

  無論哪一種,都挺痛苦。面子無關年齡,每個人都需要,為了躲避後期要面對的種種問題,我選擇在家寫完再去上學,而付出的代價就是三天的缺課和數不清的措手不及。而就是從那次開始,我記住了教訓,徹底學會自律!

  後來才知道,是父母特意一整個假期都沒有提醒,目的就是給我個教訓。現在想起來,這痛苦,值得,所謂置於死地而後生。更何況:痛苦要趁早,未來才能好。

  最近看了東方衛視和月如意合作的《我的前半生》,這種感覺再次加深。每個人的人生都有很多個階段,失敗和成功、悲傷和喜悅同在,很多事情是特別不想經歷的,過程很痛苦。但現在想起來,應該感謝這些痛苦在還可以應付來的年紀來到了,因為至少還有精力可以讓我們挽回局面,甚至是從頭再來。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會是什麼味道。幾乎所有的人都會面臨人生的新拐點,就像劇中主角羅子君活到三十幾歲遭遇最艱難的時光,突然失去了婚姻中的安全感,痛定思痛而後洗心革面重回社會工作打拼,終於學會自己給自己尋找快樂的人生,靠自己能力活著,坦然地過著每一天。

  的確,只要不放棄自我追求與探尋,人生隨時可以重新開始,永遠不會太晚。劇中的子君是幸福的,前半生經歷總比後半生折騰要好,她也告訴女性應該擁有自己熱愛的事業和生活,努力活出自己的精彩。

  不畏將來,不念過去。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一次遠行,不知道在哪一個路口還會遇到誰,還會看到怎樣的風景,也不知道在下一個路口,會迎來怎樣的狂風暴雨,唯有奮力前行。但求此時,能惠風和暢,歲月靜好。感謝每一次經歷,永遠向前看,昂頭跨入人生下一程!

  電視劇《我的前半生》觀後感三

  馬伊琍在《我的前半生》中飾演生活優越安逸的全職太太羅子君,“作女”形象引發不少討論。

  改編自亦舒同名小說的電視劇《我的前半生》正在東方衛視熱播。劇集播出第二天收視即破1,觀眾反響口碑也不賴。只不過,掛著“改編”的標籤,劇中馬伊琍所飾演的女主角羅子君也遭遇了不少質疑,主要是被吐槽改編過後沒了原著小說中的品味,也失了風骨,昨日馬伊琍就接受媒體採訪,回應各方爭議。她自認生活中完全不是羅子君這樣的人,但能夠在劇中體驗一把“作”的感覺,“還挺有意思的”。

  品味變了?“紅配綠”是為體現角色性格

  《我的前半生》主要講述了生活優越安逸的全職太太羅子君遭遇婚變之後,重回職場、自力更生的成長蛻變故事。原著小說的故事發生在香港,而改編後的電視劇故事背景則設定在上海,馬伊琍飾演的羅子君也變成了一個上海“作女”。

  對於羅子君的改動,從視覺上就已經很直觀,部分觀眾最接受不了亦舒筆下女主低調優雅的品味變成了劇中大紅大綠的浮誇風。馬伊琍在劇中的造型被轟不夠優雅,反而兼具老氣和土氣。對於造型問題,馬伊琍透露,自己此前和導演沈嚴其實溝通了很長時間,“後來我跟導演一致達成了意見,就是別人負責清淡、黑白分明、酷的色調,羅子君一定要負責花紅柳綠,色彩鮮豔,因為其實這個人物就是一個性格非常豐富的女人,她的出場必須是這樣的。”

  比如,不少觀眾印象深刻的,劇中羅子君衝到小三凌玲小區找其對峙的一身“紅配綠”造型,也是導演拍板認可的,“那天我穿了三套給導演看,導演一眼就相中了這一套。當時我也覺得這個造型太讓人詫異了,但是導演說就想要這個效果。演下一場,我穿這身衣服進場對戲的時候,演我媽媽和演我妹妹的人都驚著了。但是大家都覺得特別符合子君當時的那個已經完全不知所措的狀態了。”

  對於這次演一個“作女”,馬伊琍也透露非常過癮,“這一次有這樣的機會,我覺得還挺過癮的。其實哪個城市都有比較‘作’的女性,但是因為我是上海人嘛,所以我對語感什麼的非常熟悉,也想過一過這樣的癮。因為生活當中自己完全不是這樣的,覺得還挺有意思的。”

  風骨變了?和閨蜜“搶男人”不是重點

  電視劇相較小說,還新增了一個精英人物賀涵(靳東飾),原是羅子君閨蜜唐晶(袁泉飾)的男友,本看不慣做作嬌氣的羅子君,後來和女友攜手幫助羅子君重新振作,卻和她有了感情糾葛。這也是讓部分亦舒迷不滿的地方,“20年前的香港職場女性都不作興跟姐妹好友搶男人,亦舒的風骨正是在此。講的是自尊二字”。

  對此,馬伊琍則回應表示,電視劇還是著重在羅子君離婚後的成長變化,“《我的前半生》講的是一個女性如何從靠別人養活、依賴別人、養尊處優的生活狀態中,逐漸清醒過來,恢復到可以自給自足,變成一個獨立女性的故事。重點不在於搶閨蜜的男友,我覺得大家把這個重點放錯了。一部戲要講兩個女人搶一個男人,就沒有必要叫《我的前半生》了。”

  對於劇中羅子君的遭遇,馬伊琍也表示,“她的人生境遇其實在這個社會中非常普遍,因為有很多是一心為丈夫忙活、失去自我,整個心都撲在家裡面的奉獻型女性。但這個劇其實就是告訴大家,有的時候你要醒一醒、要想一想自己的價值在哪裡,因為人要先學會愛自己,別人才會愛你。”

  她認為,現實生活中女性願意選擇在家相夫教子也沒有錯,但前提是不要失去自我,“不一定非要有一份工作,但我覺得要有一件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那件事情不是去買衣服、逛商店。我認識一個全職太太,她非常愛聽古典音樂,她的丈夫是很成功的投資商,他們倆的共同話題就是一起聊黑膠唱片、古典音樂,他對他的太太(的見解)五體投地。這樣的夫妻之間應該不太可能出問題的,因為他們是有共同語言的。夫妻之間一定要共同進步,一定要有共同的話題,一定要讓對方知道你沒有脫節,你是跟他的腳步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