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高考素材> 2017高考作文素材:仁義精神

高考作文素材:仁義精神

2017高考作文素材:仁義精神

  導語:以愛己之心愛人,則盡仁,以愛自己的心愛別人就可以達到“仁”的境界。下面是yuwenmi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考素材,歡迎閱讀與借鑑,謝謝!

  許多人都知道仁愛很好,但認為仁的標準有很多,自己很難做到。其實,追求仁愛,不是有沒有能力的問題,而是願不願意的.問題。學習和培養仁愛精神,可以從我們所接觸的人開始,可以從每一件小事開始。只要時刻心存仁慈,去愛別人,有一點愛心存在,就是仁愛,就可達於仁道。

  詩海漫步

  【所逢苟非義,糞土千萬金】

  出處:唐·白居易《丘中有一士二首》

  釋義:所遇到的若是不義之財,即使再貴重也視如糞土。比喻為人應當清廉,不要取不義之財。

  【登山須正路,飲水須直流】

  出處:唐·孟郊《送丹霞子阮芳顏上人歸山》

  釋義:正路方登,直流才飲,喻為人應正直。

  【百尺無寸枝,一生自孤直】

  出處:唐·宋之問《題張老松樹》

  釋義:百尺高的松樹不分枝杈,因為它一生都是孤高直挺。喻為人有如老松,孤高正直。無寸枝:不分枝杈。孤直:孤高直挺。

  【松柏本孤直,難為桃李顏】

  出處:唐·李白《古風三十二首》

  釋義:松柏本來就孤高直挺,很難具有桃紅李白的鮮豔色彩。比喻為人正義,不願以謅容媚色取悅權貴。

  【平生德義人間誦,身後何勞更立碑】

  出處:唐·徐夤《經故翰林楊左丞池亭》

  釋義:如果一個人品行高尚,在世時被人讚頌,過世之後何必再樹碑立傳呢?德義:品德義行。誦:稱述。身後:指死後。好的品德義行,後人總不會忘記。

  名句拾遺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出處:《論語·里仁》

  釋義:君子知道的是義理,小人知道的是私利。要重義而輕利,不要唯利是圖,只知道一心追求利益而捨棄了道義。

  【見利思義】

  出處:《論語·憲問》

  釋義:面對利益要考慮得當與否。日常生活中看見對自己有利的事,可多考慮一下義的方面,即看這個利是不是合理、合情、合法。

  【當仁,不讓於師】

  出處:《論語·衛靈公》

  釋義:遇到應該做的好事,不能猶豫不決,即使老師在一旁,也應該搶著去做。後發展為成語“當仁不讓”。

  【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

  出處:《論語·子罕》

  釋義:君子有勇無義就會作亂,小人有勇無義就會偷盜。說明一個人的勇敢如果不是為了維護正義,那就是匹夫之勇,這樣的勇敢只是一種違法亂紀的野蠻行為。

  【君子上達,小人下達】

  出處:《論語·憲問》

  釋義:君子向上,通達仁義;小人向下,追求名利。

  【人能充無慾害人之心,而仁不可勝用也;人能充無穿逾之心,而義不可勝用也】

  出處:《孟子·公孫丑上》

  釋義:一個人能把不想害人的心理擴充套件開去,仁就用不盡了;一個人能把不願扒洞翻牆(行竊)的心理擴充套件開去,義就用不盡了。

  【萬事莫貴於義】

  出處:《墨子·貴義》

  釋義:天下所有的事沒有比正義更可貴的。

  【厚者不毀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

  出處:《戰國策·燕策》

  釋義:有道德的人不損人而利己,有仁德的人不害人而求名。

  【富貴者送人以財,仁人者送人以言】

  出處:《史記·孔子世家》

  釋義:我聽說富貴之人用財物來送人,仁義之人用言語來送人。

  【因人之力而蔽之,不仁】

  出處:《左傳》

  釋義:藉著別人的力量獲得成功又把別人踩下去,這是不仁義的。

  【不義而強,其斃必速】

  出處:《左傳·昭公元年》。

  釋義:用不道義的手段變得強大,其滅亡一定很快。

  【仁不以勇,義不以力】

  出處:漢·班固《漢書·高帝紀》

  釋義:施行仁義,不能憑藉勇猛與暴力。

  【怒則思理,危不忘義】

  出處:漢·劉向《說苑·立節》

  釋義:發怒時就想到道理上去,危險關頭不要忘掉道義。

  【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

  出處:《漢書·董仲舒傳》

  釋義:講求正義而不謀取私利,章明道義不考慮功利。

  【念己之短,好人之長,近仁也】

  出處:唐·馬總《意林·法訓》

  釋義:不忘自己的缺點,學習他人的優點,這就接近仁愛了。

  【以愛己之心愛人,則盡仁】

  出處:宋·張載《正蒙·中正》

  釋義:以愛自己的心愛別人就可以達到“仁”的境界。

  【仁者不乘危以邀利】

  出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

  釋義:仁義之人不會乘人之危而取利。

  諺語集錦

  【仁者無敵】

  釋義:有仁愛之心的人是無敵於天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