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改寫> 關於改寫古詩作文十篇

改寫古詩作文

關於改寫古詩作文十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對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詩很是熟悉吧,古詩具有格律限制不太嚴格的特點。那麼都有哪些型別的古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改寫古詩作文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改寫古詩作文 篇1

  在一個古老的山村裡住這一位大詩人賀知章,他從小勤奮好學,終於在賀知章三十七歲的時候,考中了進 士他 離開家鄉當辭官去了。

  一年一年過去了,賀知章很想念家鄉,有一天他來到鏡子旁看到自己的頭髮已經白了,他家鄉的口音沒有 變,他決定不當辭官了,他就坐著馬車日夜兼程,他卻不肯休息,急著回到自己的家鄉。

  終於有一天賀知章坐著馬車來到村子的門口,他看見自己的家鄉還是那麼美麗,一排排楊樹高大挺拔,像 士兵一樣,一排排青山連綿起伏,一排排連綿起伏的青山下面,有一排排小草綠油油的,還有許多五彩繽紛的 小花盛開著,有紅的,粉的、藍的、黃的、紫的,房屋整整齊齊的。

  賀知章走到村子裡,那邊有幾個小朋友,在玩耍著,賀知章走到他們的身邊,小朋友看見旁邊站了一位陌 生人,那幾個小孩微笑地說:"請問這客人從哪裡來呀?"賀知章聽到小朋友的話,賀知章非常後悔,他想: 如果我不去當辭官,他們也不會把我當做陌生人,賀知章回到了家,拿起筆來寫了一首詩:

  回鄉偶書

  唐 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這首詩一直流傳到現在。

改寫古詩作文 篇2

  二三月間,微風輕輕地吹拂著大地,毛毛細雨從天上灑落下來。千萬條柔柳展開了鵝黃色的嫩葉。青的草,綠的芽,各色鮮豔的花,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黃鶯在天空中飛來飛去,形成了爛漫無比的春天。楊柳拂在堤岸,似乎把春天陶醉了。我沉浸在這美景之中。這時,一群小燕子從南方飛來,在微風中,在陽光下,燕子斜著身子在天空中掠過。“唧”的一聲,已由這邊的稻田上,飛到那邊的柳樹下了。還有幾隻橫掠過湖面,剪尾或翼尖偶爾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圓暈便一圈一圈地盪漾開去。“多麼美的春光啊!”我不禁感嘆道。

  看,一群孩子,正在歡快地在放學回家的路上放風箏呢!那些孩子的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瞧,那風箏真是千姿百態,蝴蝶和蜜蜂在嬉戲;威武的老鷹在天空中盤旋;可愛的麻雀在覓食……真是豐富多彩。一位孩子喊道:“看,我的蝴蝶多漂亮啊!”另一位孩子又喊道:“我的老鷹才夠威武呢!”他們歡笑著,玩耍著,我不禁回想到我的童年。

  看著眼前的此情此景,我情不自禁地吟誦起來: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改寫古詩作文 篇3

  正當我要離開時,突然看見一枝紅杏已經衝出牆來了,它是那麼嬌嫩,那麼富有生命力啊!我彷彿看到園內的花兒都爭奇鬥豔,報喜的杜鵑花,粉紅色的桃花,雪白的梨花XXX真令人嚮往啊!

  今天真是個愉快的日子,我去找找我的老朋友賞賞他家的私人花園吧!

  一路上,溫暖的陽光照耀著我,一陣陣微風伴隨著我,小鳥歡快地叫著,彷彿告訴人們春天已經到來,我興致勃勃地走在路上。

  不知不覺,我來到了他家門前,小聲地敲了敲門,可他久久不來開門。我認為他肯定有事出去了,在我低頭掃興就想離開時,突然看見了一個個腳印踩在了青苔上,我的鞋底也全是青苔。我認為他大概怪罪我們踩了他的青苔,才不開門的,於是我又敲了敲門,可屋子裡仍然沒動靜。正當我要離開時,突然看見一枝紅杏已經衝出牆來了,它是那麼嬌嫩,那麼富有生命力啊!我彷彿看到園內的花兒都爭奇鬥豔,報喜的杜鵑花,粉紅色的桃花,雪白的梨花。真令人嚮往啊!我認為他的名聲也像這枝紅杏一樣關不住,我感到十分欣慰。

  這次來,我雖然沒有看見園內天堂般的景象,我有些掃興,但我看見了那枝衝出牆來的紅杏,更加堅定了我下次還要來的決心。

改寫古詩作文 篇4

  有一天,蘇軾和她的兄弟姐妹一起去遊覽廬山。因為,他們聽說唐代大詩人李白去過廬山,看過廬山瀑布,並寫下: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壯麗詩篇。他們也想看看這美麗的廬山。

  早上一起床,他們就開始啟程了。蘇軾和她的兄弟姐妹來到廬山腳下,抬頭一看:“啊,這麼高的山呀!”蘇軾的妹妹喊道。他們一邊爬山一邊看。他們看到山中的樹林就像一張長長的綠色的被子,小溪叮咚叮咚的唱著歌,好像在歡迎他們的到來。蘇軾和大家一起爬著爬著覺得累了,就在一塊大石頭上坐了下來。蘇軾說:“橫著看廬山就像山巒起伏、連綿不斷的山嶺,到處都是綠色。可爬著爬著景色怎麼變了?你們看,側著一看廬山是高聳入雲的山峰,好像一把把鋒利無比的利劍和一棵棵嫩綠的竹筍。”他的弟弟說:“是啊,是啊。你看從遠處看像一群群綠色的小綿羊,從近處看山霧環繞,神秘莫測。”接著,他的妹妹說:“從高處看下面是不知深淺的山溝,從下面仰望到處是懸崖峭壁。”

  不知什麼時候,他們看到了一個巨大無比的瀑布,水留下來的聲音震耳欲聾。原來這就是大詩人李白仰望過的廬山瀑布。看完瀑布後,他們我一言你一語的辯論起廬山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蘇軾說:“我們站在廬山的中間,看不到廬山的真面貌是因為我們就身在其中。”

  遊覽完廬山後蘇軾便在西林寺的牆壁上寫下了《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改寫古詩作文 篇5

  傍晚,晚霞伴著火燒雲,來到了這片一碧千里的原野。火燒雲像一位千奇百怪的魔術師,一會兒變成昂首挺胸的金色大公雞,大搖大擺地快著步子;一會兒像紅色海洋中的金色小船。一會兒又好似銀杏的葉子,不時地傘著風……

  村外原野上,草長得高高低低,參差不齊,一陣陣微風吹過,無邊的原野就好像起浮的海面。土坡上也長滿了綠草。但也分得清小丘和平地。牛和羊擠在一起,就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黃白相間的大花。一個牧童頭戴斗笠,身披蓑衣,手拿長笛,臥在一隻牛身邊的草堆旁,望著遠處的村莊,悠然自得地催著笛子。那聲音時高時底,時緩時急,時遠時近,就如同浪花翻滾的大海。

  鳥雀回巢了,牧童也一個鯉魚打挺站了起來,吹了幾聲口哨,把牛羊都召集過來,數了數只數,就一蹦一跳的歡快地回家去了。路上,他一會兒踢一下小石子,一會兒追花蝴蝶,一會兒又坐在牛身上吹小笛。牧童連蹦帶跳地跑回家中,發現爸爸媽媽早已做好了飯菜,便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吃完飯,他的玩兒心驅使著他連蓑衣也沒脫,斗笠也沒摘,就奔出家門,衝向原野,來到草地上,躺了下來,望著星空。

  他聽見蛐蛐和知了在開音樂會,整晚整晚地唱歌。他看見螢火蟲在空中跳著歡快跳舞。進入了遐想:我以後能不能成為成為笛子家?我可不可給玉兔講故事……想著想著就進入了夢鄉。他夢見:自己真的能上夢鄉。他夢見:自己真的能上天下海,跟嫦娥說話,給玉兔講故事……

  詩人呂岩路過這裡,看到此情此景,羨慕之情猶然而生,吟詩。

改寫古詩作文 篇6

  牧童古詩改寫

  瞧!一眼望去一片綠油油的草,彷彿鋪在地上似的!風輕輕一吹“沙沙沙”的響聲傳的到處都是。 聽!牧童又在吹笛子了,一聲聲歡快的調子逗弄著晚風,慢慢的小時在耳邊。 早上太陽露出半邊臉的時候,牧童就拿著自己的笛子,上山放牛去了,他坐在牛背上吹著笛子,哼著小曲。快樂地在草地上奔跑,無拘無束,沒有任何煩惱。直到玩累了,就躺在草地上,看著天上的白雲和小鳥們,嘴角浮起一絲微笑。

  吃完晚飯,太陽早已下山了,明亮的月亮去爬了上來。牧童手裡拿著笛子,邁著歡樂的腳步來到草堆上,不脫下身上的蓑衣就躺了下來,聽著草叢裡不知名的小蟲唱著美妙動聽的歌,抬頭望著夜空中明亮皎潔的月亮,腦海裡浮現出一個個畫面。 你聽那歡快的調子又吹起來,多動聽啊!咦!怎麼停下來了,哦……原來是牧童閉上眼睛進入了夢鄉。是啊!他真的累了,就讓他聽著蟲子的催眠曲美美的睡一覺吧!改寫《舟過安仁》春天來了,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宋代詩人楊萬里乘船去那裡遊玩。來到安仁,楊萬里馬上喜歡上這個了地方,這裡萬物復甦,鳥語花香,湖光山色,美呀!

  在這迷人的景色裡,楊萬里聽到小孩的歡聲笑語,不禁向四周張望,發現在不遠的河面上的一葉漁船上,坐著兩個很可愛的小孩,一個穿紅肚兜,機靈鬼怪;另一個稍大一點的小孩,穿著短衣短褲,在撐著船兒慢慢地前進。過了一會兒,船兒徐徐地停了下來,大一點的小孩收起竹篙,又停了船漿,船不動了。楊萬里覺得很奇怪,心想:他們在幹嗎呢?這時,他發現一個小孩撐起了一把傘,但是天氣晴朗,並沒有雨啊,這讓楊萬里很納悶:不知道他們想幹啥呢?百思不得其解。楊萬里禁不住問他們:“你們張傘在做什麼呀?”小孩回答:“我們想省點力氣,讓風帶著船兒向前走,在利用風力呢,風吹了傘,就能帶著船兒走啦,嘻嘻!”

  楊萬里這時才恍然大悟,嘆道:這兩個小孩真聰明呀!

改寫古詩作文 篇7

  清明節那天,綿綿的細雨沙沙地下著,詩人走在異鄉的小路上,只見芳草清香,花兒綻開了笑臉,大地上充滿了勃勃生機。是人們外出遊玩踏青的好時節。但詩人心裡卻欲斷魂,因為在他鄉的詩人不能和親朋好友家人一起去掃墓,心裡感到淒涼憂傷。

  怎樣才能解除心中的憂愁呢?詩人一邊走,一邊苦苦地思考著,眉頭一皺,計上心來,俗話說:“醉解千愁!”我只要找家酒店,喝醉了,憂愁煩惱的事不就拋到九霄雲外了。

  但詩人轉念一想,我在異鄉人生地不熟,上哪去找酒店呢?想到這裡,詩人不禁又皺起眉頭。忽然,詩人聽見一陣竹笛聲,循聲望去,只見一個牧童騎著黃牛,吹著竹笛走過來。詩人問:“小兄弟,請問哪有酒店?”牧童指著杏花盛開的那個地方說:“那有一家杏花村酒樓,有上好的女兒紅,陳年的花雕,茅臺等;那裡的老闆娘心靈手巧,有紅通通的蟹,香噴噴的乳鴨,肥美的豬肉......包您一飽口福,一醉方休。”說完,牧童還流了口水,詩人說:“小兄弟,謝謝你。”牧童說:“不用謝,兄臺,您快點跑過去吧,不要淋壞了身子啊!”

  詩人消失在茫茫的雨簾中。

改寫古詩作文 篇8

  深秋的午後,一個人駕車行走在山間叢林,是最近比較喜歡做的事情。初次來到這個陌生的地方,朋友不多,沒有可以把酒言歡的知己,內心是孤寂的。只能寄情于山水之間,彷彿這樣才能疏解心頭的憂愁。

  山間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頭,山路綿長,山勢雖高但卻不險,最適合緩緩而上,慢慢欣賞這深秋山林美景。順著這條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高聳入雲的山頭,是白雲浮生的地方,雲霧繚繞,恍若人間仙境。細看之下,隱約有幾處山石砌成的石牆,還有茅草堆砌的小屋,是什麼人居住在這個地方?想來這條緩而不陡的山間小路,就是那幾戶人家上山下山的通道吧?

  “自古逢秋悲寂寥”,尤其是登山遠望,總會有種莫名的哀愁湧上心頭。可是今日登山,卻有不同他日的美景讓人心頭一顫。那是一片深秋紅葉似火的楓林,在夕陽餘暉的照射下,光彩奪目,熠熠生輝。楓葉紅似流丹,層林盡染,真是滿山雲錦,如爍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還要火紅,還要豔麗呢!那寒山、石路、白雲、人家的山間美景已經讓我著迷,這紅葉似火的.楓林晚景更使我的驚喜之情難以抑制。我實在無法再驅車前行一步,也顧不得天色已晚,一心只想停下來領略這山林風光。

  秋天雖是落葉飄零,但是這一片醉人的紅色,讓我看到了象春天一樣蓬勃向上的生命力。也讓我明白了即使此刻處於人生低谷,但是依然要保持一個積極的心態,做深秋的楓林。

改寫古詩作文 篇9

  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火紅的太陽炙烤著大地。一陣清脆嘹亮的歌聲在樹林深處迴盪。歌聲越來越近了,只見一個牧童悠然自得地騎在牛背山。你瞧,他頭戴著斗笠,一雙烏黑的大眼睛忽閃忽閃的,圓嘟嘟的小臉蛋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他斜坐在黃牛背上,一邊高興地唱著歌,一邊將小腳丫歡快地擺動著,好像做了好事被大人們誇獎了。肚子圓圓的老黃牛悠閒的邁著穩重的步伐,往村子裡走去,似乎也沉浸在牧童那嘹亮的歌聲中。

  牧童唱得高興,一陣清脆的蟬鳴聲從附近響起。忽然,牧童從牛背山跳了下來,停住了腳,不再唱歌了。他又慢下步子,貓著身子,仰著頭,牧童小心翼翼向蟬靠近。他原來是想捕捉樹上的鳴叫的蟬呀!近了,又近了,只見牧童離蟬只有一步之遙。但蟬毫無發覺危險就要降臨,仍然知了,知了地叫著。這時,牧童迅速地將雙手向中間一合,蟬立刻變成了牧童的囊中之物。

  牧童笑著,縱身躍上牛背,踏上了回家的路。

  這一情景,剛好被清代大詩人袁牡看見了。隨口吟誦道: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改寫古詩作文 篇10

  小學五年級古詩改寫作文450字:《尋隱者不遇》

  這一天我寫了一首詩,突然想起了一個隱居在山林裡的老朋友,於是準備去拜訪他。

  那天我正好沒有什麼事做,就來到了他隱居的山裡,我環視了一下四周,只見一棵棵松樹蒼翠挺拔,一叢叢鮮花爭奇鬥豔,一道道瀑布蔚為壯觀,一朵朵白雲環繞群山。令我深深陶醉,我感覺我來到了人間仙境。我走在曲徑通幽的山路上,發現竟然有幾隻野兔在吃草,遠處隱隱約約有一隻小鹿在吃樹葉,不時的到處看看,我不禁羨慕起好友住在這詩情畫意的地方。

  到了好友的家門口,發現有一位5-6歲童子在和一隻小花狗玩遊戲,我慢慢走過去,怕驚擾了他,輕輕的問:“小朋友,你師傅在家嗎?”男童抬起頭,停頓了一下告訴我師傅不在家,進山採藥去了。這時他旁邊的小狗“汪汪汪”的叫了起來,好像在怪我打擾了它平靜地生活。我接著問童子知道師傅去哪裡採藥嗎?童子說:“師傅就在這座山裡採藥,但是山裡雲霧瀰漫,而且山路曲折,我也不知道他具體在什麼位置。”我只能在那裡等待,等了很久朋友都沒有回來,我只好回家了。

  回來之後我有感而發,作了這首詩《尋隱者不遇》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小學五年級古詩改寫作文450字:《清平樂·村居》

  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終年潺潺地環繞著小村莊。溪的兩邊,長滿了綠色的青草和荷葉。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一陣風輕輕的吹過,荷葉翩翩起舞。瞧,溪裡倒映著一個高大挺秀的身影,那是誰呢?原來是溪前的一棵大柏樹呀!柏樹旁,一座低小的茅屋,藤條爬上了房頂,結了許多個大南瓜。

  屋裡,滿頭銀髮的老爺爺和老奶奶正藉著酒意說著悄悄話。老爺爺笑著對老奶奶說:“你喲,可真是越來越年輕,越來越漂亮了喲!”老奶奶一聽,可樂了,說:“你也一樣啊!”

  這時,太陽已經在當空高照。

  大兒子十分勤快,在溪邊的田地裡鋤草。望著田裡的未成熟的豆子,甩了把汗,高興地說:“今年一定是個大豐收。”

  二兒子正坐在大柏樹下編織著雞籠呢!他一邊編織一邊想:等到雞籠編好後,小雞們便可以住進來了。!

  小兒子趴在溪邊剝蓮蓬吃,還自言自語地念叨著:“人間的佳餚,我給爹孃和哥哥們帶個去!”

  太陽已經偏西,路過此地的辛棄疾看到了這樣一幅景美人樂的畫,揮筆寫下了:“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小學五年級古詩改寫作文450字:《春曉》

  (原詩):

  春曉

  (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改寫):

  在一個春天的早晨,天不知不覺的亮了。我起了床,在院子裡散步。春天到了,萬物復甦了。院子裡的花都開了,粉紅色的桃花開滿了枝頭,遠遠望去就像一片一片的紅雲,美麗極了!一隻小鳥落在了枝頭上,嘰嘰喳喳地叫著,彷彿在告訴大家:“春天來了,春天來了!”在院子裡,到處都能聽見鳥叫,這鳥叫預示著春天來了。

  到了晚上,雷“轟隆隆”在響著,雷公公正敲著大鼓,為春姑娘奏樂,春雨姑娘隨著風,跳起了舞蹈,一滴滴水落了下來,掉在屋簷上,“滴答滴答”的聲音好聽極了。風雨聲在夜裡不停地響著。我心想:在院子裡的花,不知道又會給吹落了多少呢?

  第二天,我來到了院子裡,看見那些鮮豔的花朵,都被無情的風雨打落在地上,一片片花瓣兒散落了,我看著這些花瓣兒,好似一場花瓣雨,不禁心裡有一絲絲悲傷……

  小學五年級古詩改寫作文450字:《回鄉偶書》

  賀知章是一位有名的大詩人,他的詩家喻戶曉。從小他出生在一個偏遠的小山村裡,他三十七歲的時候考中了進士,便離開故鄉,來到京城尋找自己的新生活, 就這樣過了幾十年過去了,賀知章,越來越想念自己的家鄉了。

  有一天賀知章正坐在井邊休息,這時他發現自己的家鄉口音雖然沒有改變,但是,兩鬢已經花白了,賀知章看到了井中的自己,已經老了於是就辭官回村了,一路上他日夜兼程,就是盼望早點回到故鄉,一天又一天過去了,他終於來到了故鄉,他在家鄉的小路上溜達,邊看看家鄉有沒有變化,家鄉的美景依舊。遠處一排排高山高聳入雲,山下的青草碧綠碧綠的,有一條清澈的小河,一排排房屋乾乾淨淨,整整潔潔。

  這時他看見幾個孩子正在村口玩遊戲,賀知章走過去,小孩看見了一個陌生人很奇怪,就笑著問:“您是從哪來的呀?”賀知章有點傷感,心想:看來我真老了,連自己家鄉的人都不認識我了。賀知章回到家寫了一首詩“回鄉偶書

  唐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這首詩一直流傳著,直到現在。

  小學五年級古詩改寫作文450字:《小兒垂釣》

  一天早晨,9歲的小牛娃一起床,臉都沒顧得上洗,頭也沒梳,就急急忙忙地拿起頭天晚上準備好的釣魚工具,向河邊飛快地跑去。小牛娃高興地來到了河邊一看,河水很深、很綠,上面還有美麗的荷花呢!小牛娃側著身子,坐在了莓苔上。河邊的草很高,把他的身子遮住了,只露出了一個小腦袋。

  小牛娃在魚釣上裝好魚餌,把魚釣向河裡一甩,只見魚釣“刷”地一下沉入河中,魚漂靜靜地浮在水面上。小牛娃目不轉睛地盯著魚漂。可是魚漂一動不動。小牛娃把魚釣提起來,又放了一些魚餌,再甩出去。過了一會兒,魚漂還是一動不動,於是他又提起魚竿,在魚釣上又放了一些魚餌,再把魚釣甩出去,靜靜地等啊等。不一會,只見魚漂在水面上動了一下,他全神貫注地盯著魚漂。正在這時,一位過路人向他喊道:“小孩子,去張大人家怎麼走啊?”小牛娃急忙向他搖了搖手,意思是說:別大聲說話,我正在釣魚。

  這時,小牛娃把魚竿猛地向上一挑,一條大鯉魚被釣了上來。他把魚放到魚簍裡,收拾好魚具,高高興興地向那個問路人走去,一邊走,一邊說:“是去張大人家嗎?我知道,跟我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