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感動> 小學生關於感動的作文200字

小學生感動的作文200字

小學生關於感動的作文200字

  篇一:感動的事

  記得我在五歲的時候,我發了高燒。

  媽媽給我量了一下體溫,40度左右。當時只有媽媽和哥哥在家,爸爸在深圳工作。當時我的眼睛都已經沒力氣睜開了,只有媽媽在旁邊照顧我。我想喝水,媽媽會給我送到嘴邊,到了很晚的時候,媽媽就上床,把我抱到她的懷裡,過了一會兒,媽媽又給我量了一下體溫,我的病情好轉了一點,從40度降到了39度,然後媽媽又給我吃了藥。媽媽一夜都沒有睡覺在照顧我。

  我愛媽媽,我以後一定也要像她照顧我一樣,一定要好好報答媽媽。

  還有一次,我和媽媽還有哥哥一起回家,但是突然下雨了,我們把傘拿了出來,但是傘帶得不夠,只有兩把,於是媽媽把一把傘給我,另一把傘給哥哥,她卻說:“我不用打傘,給你們吧!”媽媽對我們真是太好了。

  媽媽對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使我想到了孟郊寫的《遊子吟》。

  我愛媽媽。

  篇二:令我最感動的場景

  這幾天我從媒體上了解到四川汶川縣發生了8級大地震。

  透過報道,我瞭解到了一名教師在地震的危難時刻,用雙手將四名學生緊緊抱在身下,後來四名學生都獲救了,並且還活著,然而他的後腦被樓板砸的深陷下去。還有一名一年級的女教師,在地震時,教室裡的孩子不知所措,這名女老師就一次一次地衝進教師,搶救嚇呆了的學生,當她最後一次衝進去時,樓房就完全垮塌了。

  我覺得這兩名教師都奮不顧身地把學生安置到了安全的地方,而自已卻不幸遇難。他們都值得敬佩,為了別人而不顧自己。透過這些報道我感到災難無情人在情。最近我在社群募捐活動中捐了20元,在學校組織的募捐活動中我又捐了100元。媽媽在紅十字會捐了1000元。我相信災區人民一定會戰勝這場災難的。

  篇三:感動我的一件事

  記得在我二年級時,我放學在車站旁邊的牛奶店買了一杯牛奶喝。我看見了一位小學生,正向公共汽車那兒走去,她掏出一元錢,上了車,把那一元錢投進了投幣箱。司機看了她一眼,說:“喂!小孩,你只投了一元錢,還有一元錢呢?還是個帶紅領巾的,這麼不誠實!”她緊張得很,不好意思地說:“我……我……沒錢了!”哎!我真想幫她!可我沒錢了。當她困窘時,一位乘客說:“她己經投了一元錢了,你叫她怎樣下車。”乘客們紛紛幫小學生求情,可無情的司機還是不肯開車。小學生流下了眼淚準備下車。突然,一位大哥哥和一位老奶奶異口同聲:“我來幫她交這一元錢。”大哥哥搶先投了一元錢。小學生對大哥哥和老奶奶說:“謝謝你們!”大哥哥說:“不用謝,助人為樂嘛!”

  這件感人的事,我記憶尤新,我想:當別人有困難時,只要我有能力,就一定伸緩手。

  篇四:感動的事

  有一次我在新聞上看到了一個真實的故事,它讓我很感動。

  事情是這樣的:在一個建築工地上,一名建築工人,帶著妻子在挖工程垃圾,當時是夏天,天氣很熱。他們挖著挖著突然工程垃圾發生了滑坡,像無數只兇猛的獅子飛奔而來,頓時把他們吞沒了。等救援人員趕到時,用挖土機挖工程垃圾,才發現丈夫像雄鷹似的,把雙手展開,讓工程垃圾壓在自己的身上,保護著妻子。等把那名女子和男子挖出後,丈夫已經去世了,在丈夫的保護下,那位妻子還能救活,救援人員不浪費一分一秒的把女子抬到醫院進行搶救。女子在昏迷中,還不知道丈夫去世了。

  看到這個畫面,我的淚水不禁流了下來。這個丈夫在生命的最後一刻,用自己的身軀保護著妻子,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妻子,用自己的生命換回了妻子的生命,真是太偉大了!

  篇五:那一刻,我感動了

  “糟糕!我的水杯落教室了!”我顧不得放下沉重的書包,立刻以離弦之箭般的速度飛奔而去……

  小雨“唰唰唰”地下著,我加快了腳步。漸漸地,我的視線變得越來越模糊。忽然,眼前掠過一個身影——一手緊緊握著雨傘,一手拿著水杯,眼神中流露著一絲焦急。一陣寒風呼嘯而過,他瑟瑟發抖。是老師!那一刻,我驚訝了,其他的老師都下班了,而你確站在學校門口,向外張望;那一刻,我更是感動了,你是多麼負責,連一個水杯都不會忽視,在學校門口默默等待著……

  雨下得更猛了,我的'心卻是暖暖的。那一刻令我久久回味。每當我回想起那一刻,便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彷彿你傳遞給我的不僅僅是一個杯子,更是暖暖的愛。

  篇六:感動的事

  星期天,我在家裡開啟電視,偶然間看到中央一臺正在播放“最美孝心少年”,剛開始還沒覺得好看,可媽媽說:“這個節目肯定很感動,值得看。”我就繼續看下去。

  裡面的小孩子,家裡非常貧窮,有的甚至沒辦法要退學在家裡照顧生病的老人,做所有的家務活,吃盡了苦頭。這樣的生活我們無法想象,更不要說去做了。他們和我們差不到大,但比我們更堅強、更能幹,不怕苦,不怕累,遇到困難會勇敢地去挑戰。

  看了他們的事蹟,我的感觸很深。我們要向他們學習,

  珍惜時間,要好好學習。在生活中,愛自己的家人,孝敬長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做一個對家庭、對社會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