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改寫> 改寫愚公移山作文(5篇)

改寫愚公移山作文

改寫愚公移山作文(5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改寫愚公移山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改寫愚公移山作文1

  北山的下面住著一個叫愚公的老頭,年近九十了。他家的住處正對著這兩座大山。他苦於北面高山的阻塞,出入曲折迂迴,就召集了全家的老老少少,開會商量。他說:“我和你們來盡全力剷除這兩座險峻的大山,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達到漢水的南岸,怎麼樣?”大家紛紛表示同意。唯有他的妻子提出了疑問:“以你的力氣,連魁父這坐小山丘都不能削平,你能把太行、王屋兩座險峻的大山怎麼樣呢?而且挖出的土石又放到哪裡?”大家異口同生說:“可以把它扔到渤海的邊上、隱土的北邊。”於是,愚公率領著自己子孫中能挑擔子的三個成年男子上山,鑿石、挖土,用箕畚裝土石運到渤海邊上。

  愚公和家人開始日以繼日的工作。鄰居京城氏是個寡婦,她有個剛剛七八歲的兒子,也蹦蹦跳跳來幫忙。就這樣,一年才能往返一次。

  河曲這個地方,有個智叟,聽說愚公要移山,便跑來阻止,說:“你怎麼這麼傻呀!人這麼老了,又沒了什麼力氣,就連山上的一棵草也拔不動,還想對付那些山石?”愚公擦了擦額上豆大的汗,笑了笑:“大山不移,鄉親們出入不便哪。”說完,又埋頭剷土。智叟斜眼將愚公上下打量了一番,見他滿身泥土,汗水溼遍全身,衣服被石塊磨得破爛不堪,不由冷笑道:“真是自不量力,大山如此之高,憑你一老頭,行嗎?不如在家安享晚年。”愚公聽到智叟這般說,停下手中工作,嘆了口氣,正色道:“你真是頑固不化,連寡婦孩子都不如。即使我死了,我還有兒子,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又生兒子,子子孫孫,連續不斷,是無窮無盡的,而山則不會增加一絲一毫,哪有鏟不平之理呢?”一番話說得智叟啞口無言,狼狽離開。

  山神聽說了這件事,害怕他沒不停的挖下去,向天帝報告了這一情況。天帝被愚公的誠心所感動,命令夸父的兩個兒子,一人背一座山,一座山放在朔方的東部,另一座山放在雍州的南部。從這時開始,從冀州的南部,直到漢水的南岸,再也沒有高山的阻隔了。

改寫愚公移山作文2

  數十年過去了,當初年輕的小夥也變成了如今年邁的老漢,愚公看著山上勞動的兒子和孫子們,心裡很矛盾。

  他希望將山移開,可他的兒子卻有兩個因為山體滑坡失去了寶貴的生命。

  他在自責,如果不是自己的固執,自己的兒子如何會失去寶貴的生命,永遠與青山相伴?

  “爺爺。”愚公的.孫子看到愚公,上前問候。

  “爺爺,可以不移山嗎?”愚公的孫子問道。

  “為什麼?”愚公希望聽聽孫子的看法。

  “與其費力地去移山,我們為什麼不可以搬家呢?爺爺,這山是移不完的,如同精衛填海,永遠沒有盡頭。

  我不希望看到再有人失去生命了,如果叔叔沒有死,他現在應該子孫滿堂,兒孫繞膝,安享天年,和家人其樂融融地生活著。”

  愚公的孫子希望可以勸說爺爺,“人生本來就有許多選擇,如果一條不行,就選另外一條更簡單的路吧。”

  愚公望著高聳入雲的山,無奈地嘆了口氣,沉默著。他心裡在激烈地鬥爭,一個聲音說:“只要工夫深,鐵杵磨成針!堅持,總有一天,大山會被移開的!”

  另一個聲音說:“你的子孫後代的時間與生命不是屬於你的,你可以把自己的青春奉獻,但你不能要求他們。

  不如搬家,接受新的環境。”最終,理智戰勝了衝動與固執,愚公決定舉家遷移。

  一個月後,愚公一家人越過大山,走到了山外。山外是一片廣闊的、一望無垠的草原,藍天白雲,青山綠水,白羊駿馬,秀麗的景緻使人流連忘返。

  愚公一家人在此安家落戶。許多年後,有人問愚公:“你不是要移山嗎?為什麼最後搬了家?”

  愚公笑著說:“我心裡最大的山便是責任,對後代的責任,我將這座大山‘移’到了這裡,守護著我的後代。

  再說,做人不能太固執,這樣既傷人,又傷己,適時變通,才是對的。”

改寫愚公移山作文3

  自盤古開天闢地後,他的身體奇蹟般地變成兩座大山,一座坐落在山西和河北之間,名為太行,另一座則在山西陽城,垣曲與河南濟源之間,名為王屋。

  而北山下正好居住著一位名為愚公的老人,高高瘦瘦,將近90了,身子骨依然硬朗。

  老人子孫滿堂,家庭生活也幸福美滿,唯一的痛苦就是出來進去都要繞遠路,沒有一條直達豫州南部的路,成了老人一生的遺憾,於是愚公當機立斷,決定移山。

  這天他把家人聚集在客廳,並向大家宣佈要開始移山的事,大家都很贊成,可唯獨他的妻子擔心地說:“土都埋到脖子的人了,還想著移山呢,就算你能一動,土又放哪兒呢?”愚公擺了擺手,欲言又止,坐在一旁的一位男子回:“放到渤海邊上不就得了”愚公聽了,又點了點頭。於是愚公就領著家族裡三位勤勞能幹的男丁上山。鄰家的小男孩兒手裡拿著冰棒也過來湊熱鬧。路途遙遠,一年也才往返一趟。

  有個河曲的聰明兩頭聽說了這件事,便來移山的地方,笑著勸愚公:“我說你也太傻了吧!就憑你的力氣,走兩步都喘,還想移山?連山上的一棵草,你都拔不下來。”面對他的冷嘲熱諷,愚公只是笑了笑,回應他:“你思想太老套了,已經無可救藥了,我死了,我兒子還有兒子,兒子再有孫子,孫子再有兒子,兒子再有孫子,照要這樣發展,子子孫孫無窮無盡,山又不會變大,難道還擔心移不完嗎?移山只是時間的問題!”老頭無話可說,只好尷尬離開。

  山神對他非常害怕,就像天帝彙報,而天帝卻被他感動,下令讓大力神偷偷搬走了兩座大山。

  從此愚公家門前再也沒有山阻攔,大路直通豫南。

改寫愚公移山作文4

  話說從前有位年近90的老爺爺名字叫愚公,他家北面大約三里的地方有一座大山叫王屋山,南面大約三里的地方也有一座大山,名叫泰行山,這地址可真有意思,也不知是誰把地址選在那兒,因為他苦於交通不便,就下決心要挖平這兩座大山,許多人都贊同這個想法。都和愚公一起挖。

  天上的玉皇大帝感覺手癢癢,就叫來千里眼和順風耳,對他們說:“聯今天覺得手癢,是不是有感人的事?快給朕查一查!”千里眼和順風耳一齊去了資料室,過了幾分鐘他們對玉皇大帝說:“稟告皇上,兒臣找到了,有一個叫孟姜女的人,她丈夫為了修長城,活活累死了,因此而哭泣。”玉皇大帝不以為然地說:“哦,那就賞她十萬兩黃金,再把她丈夫復活,就行了。”順風耳擔心地說:“如果把她丈夫復活長城不就倒了?”“哎,長城倒了可以再造嘛!對了,是不是還有感人的事啊?”千里眼回答道:“哦,還有一件事,就是一個叫愚公的老人,因家的前後都隔著一座大山,交通不便,所以想挖平這兩座大山。”玉皇大帝深受感動地說:“沒想到這年頭還有這麼堅定的人,你們兩個快去幫他把這兩座山扔到東海里去。”千里眼和順風耳暗自在心裡抱怨道:哎!今天又要加班了。

  此時,愚公的兒子提議道:我們為什麼要移山呢?我們搬家不就行了?愚公覺得兒子說的有理,第二天就開始搬家,三天後,就搬到一片盆地裡去了。這時,千里眼和順風耳就來到了王屋、太行兩座山前,一人搬一座,準備扔到東海去,但順風耳覺得太麻煩了,就隨手一扔,千里眼也跟著投了一個三分球,正好扔到了愚公的家門前,而他們兩個呢?回家打麻將去了。愚公沒想到兩座山又回來了,只好慢慢挖,終於把這兩座山給挖平了。

改寫愚公移山作文5

  愚公召集老老小小家庭成員,開了一個討論會。沒等他把想法說完,年輕的年幼的兒孫們個個摩拳擦掌,齊聲贊同。有的說:“把山搬走,咱們再也不要繞這麼大的彎子啦!”有的說:“這不光是咱家子孫的事,也是住在北山的鄉親們的願望呀!’

  愚公看著一張張喜氣洋洋的笑臉,感受到全家洋溢著向大自然挑戰的壯志豪情,心裡樂滋滋的:“既然大家都有這個心願,也有這個決心,那咱們就分頭作準備,把鋤頭磨得鋒利一些,鏟子多備幾把,還有籮筐、扁擔,要多多準備,選一個吉日動工吧!’

  “慢!”愚公的老伴冷不丁的叫了一聲。老婆婆一直坐在邊上聽著,眉頭皺得緊緊的。現在,大大小小一家人真要動手幹了,她不得不把自己心裡的顧慮說出來。愚公轉過頭看著她,眾孩兒都閒了嘴,屋裡剎時靜了下來,靜得幾乎連一根針掉在地上都聽得到。

  “老頭兒,你的心比天還高,可是你的脊背都已彎曲了,你不想想,你挖得下多少石頭,再說挖下的山石、泥土又丟在哪兒去呀!”

  愚公笑呵呵的說:“瞧你,想得還挺仔細呢!別擔心,我早想好了,挖下的山石、泥土可以挑到渤海去,那海可深哩,別說太行山、王屋兩座山,就是再有幾座山,也填不滿大海呀!至於我,大的山石挖不動,小的還可挖些嘛,多一個人,多一雙手,一天挖一點,十天挖一塊,連你這老太婆也能幫著送送籮筐呀!”一群小孫兒七嘴八舌的嚷嚷:“我們也能遞籮筐!”“我們可以給大人送飯、送茶水!”大夥聽了哈哈大笑。愚公笑呵呵地說:“瞧,我們子子孫孫齊上陣,力量大著呢!”老伴聽了笑眯眯的直點頭。眾人都笑著拍起手來,那掌聲彷彿是向大山吹響的號角!號角聲傳到了鄰居耳中,眾鄉親聚集到愚公家院子裡,你一言我一語,有的持有懷疑,有的踴躍支援,最後,愚公揮手下令:明天動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