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奉獻的事例「精選」
小編整理了一些關於奉獻的事例,希望對你有幫助。
1、成都市郊農民李桂珍一家三代三十年如一日熱心照料生活困難的鄰居,在當地傳為佳話。李桂珍現已年近70,兒子媳婦都孝順,孫子孫女也懂事。這個幸福的家庭30多年前就向鄰居羅易才家伸出了援助之手。羅易才當時患氣管炎、肺結核等病,全身浮腫,不能勞動,他的妻子羅胡氏精神失常。李桂珍就和兒子廖金光一起幫他們料理家務,照料生活,請醫拿藥,端湯送水。後來羅易才去世,照顧羅胡氏的責任又被李桂珍的孫子、孫女承擔了起來,他們和長輩一樣,細心護理,無微不至,繼承了良好的家風。
2、李國安是北京軍
區給水團團長他住在嘴邊的兩句話是“一個共產黨員要上木愧黨,下不愧民,“一個幹部要上不愧部隊,下不愧士兵”他為部隊打井為老百姓打井,將800裡邊防變成了有水的鋼鐵長城,為內蒙古的改革開放作出了重要貢獻、他甘將生命化清泉,多少年來顧不上家顧不上老母、顧不上妻兒.但他是一個有情有義、有血有肉的好兒子好丈夫好父親。李國安說:“我深深懂得沒有國就沒有家”儘管付出很多但他“無怨人悔”。
3、19世紀中葉,護士地位低下。出身名門的南丁格爾決心改變這一現狀。1854年,英、俄開戰,南丁格爾親赴前線,替傷員清洗、消毒、包紮,洗帶血的`衣褲。每晚,她還提一盞燈在巡診線上挨個看病,送去安撫和愛心。為此,她每天常常工作20個小時以上,累得頭髮都掉光了但仍堅持不懈。直到英、俄停戰,最後一名士兵離開戰場,她才回到家。回國後,她又把人們為獎勵她而募捐的5萬英鎊悉數拿出,創辦了第一所護士學校。她還著書立說,為現代護理學做出了巨大貢獻。 鑑於此,國際紅十字會將她的生日5月12日定為“國際護士節”。英國人民為她塑了手持油燈的巨型銅像。
4、叢飛,原名張崇,1969年10月生於遼寧省盤錦市大窪縣莊臺鎮。初二輟學,後進入某銀行擔任出納,帶薪考入瀋陽音樂學院,1992年畢業後到廣州闖蕩,兩年後來到深圳。1994年8月應邀參加重慶舉行的一次失學兒童重返校園義演,開始長達11年的慈善資助。36歲的叢飛,唯一的職務是深圳市義工聯藝術團團長,是一份沒有薪水的社會工作。作為一名職業歌手,叢飛以唱歌為生,但他又是一名五星級義工,10年來他為社會進行公益演出300多場,義工服務時間達到3600多小時。作為一名著名歌手,叢飛的商演頻繁,本可以過上富裕生活,但他10年來傾其所有,累計捐款捐物300多萬元,資助貴州、湖南、四川等貧困山區178名貧困兒童,自己卻一直過著清貧的生活。
先後被授予“中國百名優秀青年志願者”,“深圳市愛心市民”、“深圳市愛心大使”等稱號。2005年4月被診斷為胃癌,進入深圳市人民醫院治療。5月27日在病床上加入中國共產黨。 2006年4月20日晚8時40分病逝,年僅37歲。據悉,叢飛生前立下遺囑捐獻眼角膜,9時35分,深圳眼科專家取走了叢飛的眼角膜,專家說,這將使三個人受益。
叢飛生前曾多次說:“幫助別人是一種快樂,只要給我生命,我就要給別人帶來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