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讀書筆記> 張愛玲的《心經》讀書筆記「推薦」

張愛玲的《心經》讀書筆記「」

張愛玲的《心經》讀書筆記「推薦」

       張愛玲,中國現代作家,原籍河北省唐山市,原名張煐。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區一幢沒落貴族府邸。

  張愛玲的《心經》一

  張愛玲是一個傳奇般的女子,她的筆調,總是觸及人內心深處的隱秘世界。她很多次地寫到上海,在她筆下,老上海猶如一卷時代久遠的筆墨畫,隔著厚重的時光,發出氤氳的氣息。隔著遙遠的時光,我們看到了老上海的舊閣樓,老上海細細碎碎的雨,老上海韻味的情調,更重要的,看到了生活在那裡人細碎真實的心事。比如小寒。

  小寒是深愛著她父親的,這在作品開頭時,稍微心細的讀者就可以發現。愛戀自己的父親,這或許不符合道德,但是,這歸根結底,也是特殊時代形成的。

  二十歲少女的愛戀的心事,就如同一支含苞待放的荷花。張愛玲的筆觸,把這荷花的花瓣一片片展開了來,使我們看到了細碎的花蕊。

  “綾卿,我爸爸沒有見過你,可是他背得出你的電話號碼。”

  “我爸爸年紀可不大,還不到四十呢。

  文章一開頭,就是小寒在說她父親,像所有心懷愛情的少女一樣,她在心裡崇拜著自己所喜歡的人,崇拜她父親的能力和地位。跟別人說起自己的父親時,臉上都是滿含笑意。

  在說起自己的父親時,小寒兩隻手撐在背後,人向後仰著。看著天空。她的臉,是神話裡的小孩的臉,圓鼓鼓的腮幫子,尖尖下巴。極長極長的黑眼睛,眼角向上剔著。短而直的鼻子。薄薄的紅嘴唇,微微下垂,有一種奇異的令人不安的美。這是作品裡對小寒的外貌描寫,她是美麗的,但是卻是一種奇異的令人不安的美麗。

  小寒對父親的感情,既崇拜又依戀。作品之初並沒有直接寫小寒對父親的愛情,但是,讀者都可以從那些細節的動作,話語看出這個少女的心事。在她的生日聚會上,她父親遲到了,她父親一回來,她就上前挽著父親的胳膊,嗔怪父親來晚了。她向同學介紹:“這是我爸爸。我要你們把他認清楚了,免得……”她格吱一笑接下去道:“免得下次你們看見他跟我在一起,又要發生誤會,以為是我男朋友。” 按常理,這種誤會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當她父親對她說“我說,你對我用不著時時刻刻裝出孩子氣的模樣,怪累的。”時,小寒突然撲簌簌落下兩行眼淚,將臉埋在他肩膀上。 峰儀低聲道:“你怕你長大了,我們就要生疏了,是不是?” 小寒不答,只伸過一條手臂去兜住他的頸子。掉眼淚,用手臂挽脖子,這些動作,嗔怪,心疼,這些心理,都是屬於一個擁有愛情的少女的。後來,隨著情節的發展,小寒還耍心計,逼龔海立表明心跡. 暗地裡耍弄了波蘭,使其感情破裂. 小寒內裡是想與家世同等的波蘭較量,顯示出自己的高人一等。同時,告訴父親龔海立深深地喜歡她,想試探父親的反應,想讓父親吃醋。在得知父親和自己朋友在一起以後,她又欺騙父親自己要訂婚,想看看父親的反應,讓父親吃醋,讓父親有挫敗感。這些心理,試探,嗔怪,佔有慾,都是女人戀愛時特有的心理特徵。張愛玲對心理細節的描寫,入木三分。

  張愛玲用了七個場景組成了這個故事:生日派對,樓梯,畢業典禮,家電話,電梯,汽車上,一個場景接一個場景,用蒙太奇的手法成功地刻畫了小寒和她父親的心理。生日派對上,初步介紹了人物之間的關係。小寒的戀父情結,也初顯端倪。接著,派對完了,送綾卿到樓梯. 兩人的對話揭露了對方的心理。綾卿追求名利,只要條件合適,她是“人盡可夫”的。而小寒,對其他男人,只是玩弄一下,她想一輩子都不長大,呆在家裡,也就是說,可以一直呆在父親身邊。第三個場景,畢業典禮,小寒耍心計。第四個場景,在家裡,小寒與父親的對話表現了許峰儀跟龔家的特性。許峰儀,他的富貴名望是靠趨炎附勢而來的. 記性不好卻對電話號碼過目不忘,代表他很重視也很習慣的去跟別人暗裡打交道. 迷信風水,顯示出他心虛,不自信,也證明了一切富貴不是憑實幹而來的。第四個場景,電話裡,波蘭雖然與小寒感情破裂,可因為從小在上層家庭耳濡目染的虛偽,跟小寒通起電話. 小寒也虛偽得寒喧著. 兩人扯了好遠好多, 才講到了重點,第五個場景,在家裡,小寒唆使母親阻止父親與綾卿在一起, 可許母不聞不問. 小寒一再相激都沒用,使得小寒脾氣暴燥。這裡表現出許母的特徵,是典型的封建婦女形象。對於丈夫的婚外情, 無能為力也習以為常. 依舊保持著冷靜的姿態. 只想維持家庭生活。最後一個場景,是在汽車上,寒徹底瘋狂了,想去段家。 讓段老太阻止綾卿,中途被母親騙回到車上。

  至此,故事告一段落。而小寒母親對小寒的感情,透過側面描寫和正面描寫相結合,一是借用小寒的父親的話,看命的說小寒克母親,準備把她過繼出去,但是母親不同意。還有就是結尾處,母親不同意小寒嫁一個自己不愛的人,害怕她得不到幸福。在最後女兒離開的時候,遲鈍地說著:“你放心。等你回來的時候,我一定還在這兒……” 小寒父母的感情,因小寒長期的挑唆而破滅,文章到結尾處,小寒與母親的關係恢復了。她母親固然是軟弱的,然而,對自己的孩子,還是充滿寬容和母愛。

  而小寒的父親,他開始沉迷了, 本來在女兒面前承認自己老了,可後面因為女兒的誇獎感覺自己還年輕。而且因為真的沉迷了父女戀,但是又不可以和自己女兒在一起,所以找了跟女兒同年又長相很像的凌卿婚外戀。對女兒小寒,他也產生了曖昧的超出父愛的感情,甚至於身體上,也對女兒有了反應。

  此文絕對揭露了40年代上海社會對地位名望的崇拜, 社會完全畸形發展. 對小寒的心理刻畫入木三分。龔海立那樣的才氣少年比不上中年的有地位的許峰儀。 也表現了當時人們對未來沒有希望,只在乎當下。從許峰儀的成功看出社會上醜陋現實. 這文更重要的是從小寒,許母,綾卿三人上,完全表露了40年代的女權低下的現象。

  張愛玲的《心經》讀書筆記二

  張愛玲的作品中,我頂中意那篇並不出名的短篇小說《心經》。它像天邊一朵淡淡的微雲,沒有風情萬種的濃烈,卻一直餘韻未了,久久迴盪在心裡。那一年,23歲的張愛玲已經紅遍上海灘,她奇裝眩人,才氣放恣,不可一世地自戀著,如她自己坦言的那般“出名要趁早,來得太晚的話,快樂也不那麼痛快。”在亂世裡,她寫人間煙火,她的那些女主角,個個失心瘋般,愛得毫無道理,也沒有退路。張愛玲的心裡也是活著一個亂世的,她說愛就是不問值不值得。

  《心經》的故事很簡單,講的是一個年輕的女孩,和父親間相愛的故事。二十歲的許小寒,有著完美的家庭,不錯的追求者,這個年紀的孩子,也許所有的心事,就是學校的功課,週末的郊遊,和櫥窗裡的漂亮裙子。可二十歲的許小寒,她所有的心事和秘密與父親相關,那個四十歲不到的男人,和小寒一起去看電影,會被誤會是她的男朋友。

  整個故事的調子是寂寥的,天地般蒼茫寂寥。

  “她坐在欄杆上,彷彿只有她一個人在那兒。背後是空曠的藍綠色的天,藍得一點渣子也沒有……這裡沒有別的,只有天與上海與小寒。”典型的張愛玲的語言,讓人心驚。

  小寒的父親許峰儀在十多歲的年紀便結婚生子,因此在小寒二十歲的時候,他還是個四十歲不到的優雅男人。小寒與父親間的默契,還有兩人間奇怪的氣場,在故事的中段才被點破。然而小寒的愛是絕望的,她二十歲了,不能再賴著不肯長大。二十歲生日的當晚,小寒在沙發上摟著父親的脖子,眼淚撲簌簌掉下來,縱然母親自動隱退,淡得像個符號,她的愛也是不可能的,沒有退路。許峰儀當然心知肚明,除了孩子的天真,小寒沒有一直待在父親身邊的籌碼。許峰儀自然而然地愛上小寒的同學段綾卿,那個長得與小寒相像的女孩子——“綾卿看上去凝重些,小寒彷彿是她立在水邊,倒映著的影子,處處比她短一點,流動閃爍。”也正如母親說的那樣,“你爸爸不愛我,又不能愛你”,所以他只能愛綾卿,把對小寒的一腔溫柔轉移到綾卿身上。

  一個唯美的故事,儘管有些病態,還是好看的。我始終覺得張愛玲有戀父情結,因為童年父愛的缺失,也因為在她的兩段愛情裡面,她都像那個天真的許小寒,需索著父親般的愛。

  在小說的世界裡,張愛玲寫遍人世間最淒涼最綺麗的愛情,她也懂得人性的不純粹,因此有了那些愛情裡的女子曲折幽深的心事和計較。然而文字與現實始終是隔著一層距離的,當23歲的張愛玲遇見胡蘭成,一點腦筋都不肯動了,不動腦筋只動心,“人生在撒手的一剎那”,奮不顧身地成就一段曠世愛情,金色的永生。在胡蘭成面前,她的驕傲與不可一世的跋扈統統不見了,低到了塵埃裡,在他面前,她像個沒有見過世面的小孩子,仰視著他,崇拜著他。

  多年之後,人到中年的張愛玲落魄地流浪到了美國,遇見大她30歲的作家賴雅,在落魄的生涯裡,仰仗他那麼點樂觀的氣概,站在他的身邊,她也像個孩子般,天真地需索著他的愛和溫度。文字的世界裡成熟理性,現實生活裡,她永遠都是個孩子,仰著臉天真地注視著大人們來來往往,彷彿這個世界與自己毫無關聯,只有在“失去人與人交接的場合”她才能“充滿生命的歡悅。”

  《心經》與張愛玲的那些名篇比起來,也許太過晦澀,不夠深刻,然而我就是如愛張愛玲般愛著這部邊緣化的小說。我覺得在小說裡面,是有著她自己的影子的。張愛玲的涼薄,註定了小說的悲劇,然而真正愛過的人,始終是幸運的。在她的小說裡總是看到人生的苦短——又苦又短,而愛情的剎那,便是金色的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