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社戲》的優秀讀書筆記
讀完一本書以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書筆記吧。你想好怎麼寫讀書筆記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社戲》的優秀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社戲》的優秀讀書筆記1
學完《社戲》這篇文章,使我不得不感嘆魯迅先生的文采。有聰明、善解人意、反應靈敏的雙喜,還有善良、淳樸、寬厚的六一公公。
而魯迅先生所難忘的是平橋村的老人孩子那種淳樸、善良、真摯的感情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之情。
魯迅先生以飽含深情的筆觸,寫出了在十一二歲時在平橋村夜航到趙莊去看社戲的一段經歷。表現了勞動人民淳樸、善良、友愛、無私的美好品德;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對擺脫封建束縛的自由生活的嚮往。
部分景物的描寫,為我們展示了一幅江南水鄉所特有的清新優美的圖景。
小學《社戲》的優秀讀書筆記2
魯迅《社戲》中的雙喜、阿發和閏土一樣熱情善良,對來自書香門第的“我”親若一家人。來了遠客,農家的孩子都來陪伴遊戲。我們一起放牛捉蝦、搖船摘豆。釣到一大碗蝦自己決不吃,照例全要送到客人嘴裡,但當看到客人不會放牛,連走近牛身都不敢時,他們卻毫不客氣地嘲笑起來。
最為迷人的是在朦朧的月色中,乘著大白魚似的航船,嗅著豆麥水草的清香,去觀賞社戲。社戲歸來偷豆吃的經歷更是新鮮有趣:阿發搶著偷自家的豆;豆被偷的六一公公反而很高興。故鄉的田園風光、民問社戲裡,力透紙背地凸現了小夥伴的純厚、誠摯、善良、機敏能幹,這是江南水鄉少年栩栩如生的童趣。
小學《社戲》的'優秀讀書筆記3
《社戲》一文給了我很多思考。當時的農村,很貧困、很落後,可那裡的人們卻以一種知足而快樂的方式生活著;那裡風景秀美、人心純樸,那裡是大自然原始生活方式的象徵。
鄉村的人熱情好客,身上永遠帶著純樸的鄉土氣息;鄉村的生活寧靜悠閒,有一種自己獨特的美。
魯迅的《社戲》裡處處充滿了對鄉村生活和童年時代的懷念和嚮往。平橋村的一個個夏天,他自由快樂地度過,童年枯燥的讀書生活中有了一絲快樂。我的童年,沒有鄉村的寧靜純樸,卻在課文的薰陶下帶上了一絲野趣。
小學《社戲》的優秀讀書筆記4
在這幾天中,我讀了魯迅先生的作品,他的名字叫做《社戲》。這篇文章是反映農村生活的,而我也在農村生活過一段時間,因此感覺很親切。
當我讀《社戲》的時候,一幅十分美麗的“農村夜景圖”就浮現在我的眼前:藍藍的天空,圓圓的明月,石板小橋,小巧玲瓏的划船。“我”和一群活潑可愛的農村孩子來到河邊,下船、點篙,飛一般的在月下航行。沿途的夜景真美啊!豆麥散發出草香味、河邊的小草、朦朧的月色、淡黑的群山、依稀的趙莊、宛轉悠揚的笛聲,還有點點漁火。,這些本來是農村中很普通的景色,而且也是農村孩子們熟悉的,但經過魯迅先生的一番藝術加工,看上去簡直變成了人人嚮往的神奇美景了。從這裡也可以看出魯迅先生對農村的懷戀,對他兒時外婆家的眷戀之情。這些都更激起我對農村的熱愛。
魯迅先生真切的再現了當時農村孩子的精神風貌。在魯迅先生的筆下,一群普普通通的農家孩子,一個個都是那麼純樸可愛,他們的心地又是那麼高尚無私。在這些孩子們中,我最喜歡雙喜和七斤,他們勇敢無私,熱情活潑,熱愛勞動。雙喜是一個講義氣的人,七斤也常和小魯迅抓蟋蟀,發生一些小矛盾也從不計較。他們和睦相處,是真正的好朋友。讀了這篇文章後,我覺得同學們之間更應該有謙讓的精神,更應該和睦相處。
看完了這篇小說,我感受到魯迅先生對農村孩子們深深的愛,我覺得農村的孩子們也很幸福。
小學《社戲》的優秀讀書筆記5
魯迅是文學大家,他的深刻不是瀏覽所能體會的。《社戲》中的情趣以及道不盡的“人生經驗通感”是它令我產生鑑賞教學的嘗試。
這篇課文講述了魯迅童年時看戲的一次經歷,寫了魯迅一開始認為平橋村是“我”的樂土,他每天的事情大概是挖蚯蚓、釣蝦。但是所盼望的,就是去趙莊看戲。看完戲之後,由於他們的肚子空空的,想去找點吃的,雙喜很聰明也很機靈,為了不讓阿發的母親知道,因為如果阿發的母親知道的話,會罵他們的。於是,雙喜想了一個歪主意,到六一公公的田裡去偷羅漢豆。但是事情真相始終會浮出水面的,六一公公最後知道了村子裡的小孩吃了他田裡的羅漢豆時,也並沒有生氣,而是把魯迅請到了自己家裡。六一公公問魯迅豆兒中吃嗎,魯迅說很好。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來,將大拇指一翹,得意地說道:這真是大市鎮裡出來的人才識貨,我的豆種是粒粒挑選過的,鄉下人不識好歹,還說我的豆子比不上別人的呢。我今天送些給我姑奶奶嚐嚐去。他於是打著笈子回去了。
魯迅最後又白吃了六一公公的羅漢豆,但他認為這回吃的羅漢豆,卻沒有他昨天看戲的時候吃的豆那麼好。
讀者論壇這篇文章寫出了魯迅對美好童年生活的懷念,也使我學到了許多新的知識。原來,魯迅的童年這麼豐富而有意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