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讀書筆記> 《給教師的100條建議》讀書筆記(精選7篇)

《給教師的100條建議》讀書筆記

《給教師的100條建議》讀書筆記(精選7篇)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書筆記吧。但是讀書筆記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給教師的100條建議》讀書筆記(精選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給教師的100條建議》讀書筆記1

  最近,利用空閒時間我讀了《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收穫不小,《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中提到了學會讚美,賞識。這不禁使我想到:讚美和賞識他人體現了一種智慧——你在欣賞他人的時候也在不斷地提升和完善著自己的人格;讚美他人體現了一種美德。

  教育中,總有這樣一些畫面,學生的頑皮淘氣,教師寬容笑對,節之有法;總有這樣一些畫面,學生貪玩懶散,教師堅持笑對,培養習慣;總有這樣一些畫面,學生心靈受傷,教師真誠笑對,平等交流,撫平創傷,點燃信心,托起希望……總有這樣一些畫面讓我們感動,讓我們發自內心地為之讚美!

  我們的學生年齡雖小,內心卻也是豐富、敏感的,他們更需要教師的讚美,需要教師發自肺腑的真誠讚美賞識,願學生在教師們的讚美和賞識中長大,願老師們在讚美之中成熟、優秀。

  教師要有靜氣,就是要靜下心來備每一堂課,靜下心來批每一本作業,靜下心來與每個孩子對話,靜下心來研究學問,靜下心來讀幾本書,靜下心來總結規律,靜下心來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方式,靜下心來細細的品位與學生在一起的分分秒秒……

  讀著鄭傑的這一百條新建議,我對自己的這一職業有了更新的認識,“完整的人”、“稱職的員工”、“理性的教育者”、“自由職業”教師職業的這四重境界也將會是我求索路上不停的追求。

  《給教師的100條建議》讀書筆記2

  再次重溫《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從另一面深得體會:我們要做一個善於反省的人。

  文中有這樣一段話,“中國文化中有一個詞是‘反省’,荀子曰:君子日三省乎己。長期以來,我們的管理者和教師,對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其實自身都有較全面的認識,但是真正會去反思還比較少。所以做為一名教師需要不斷地終身地學習。我們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總是說自己要加強業務與政治的學習。而實際上往往成為一種泛泛而談的“學習”。我們離不開終身的學習,一旦自己停止了學習,那麼工作如同機械的運作,便毫無意義,沒有活力。我們在學習時常常不考慮與人溝通並聽取別人的觀點,而無法超越自我的侷限,或不能從錯誤中學習。這不是我們所應該學習的嗎?

  我認為,其實,我們並不是不在學習,在每天的工作中肯定都有所感悟,有所困惑,我們只要多一些討論,多一些表達自己的想法,多悟多寫,這不就是我們最好的學習方式嗎?葉瀾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可能成為名師。”要學會反思,即從反思入手進行教育教學研究。反思是教師成長和自我發展的基礎,教師從經驗中學習,在反思中成長。

  從自己的實際教育教學活動出發,發現分析其中的問題,並透過教師之間的合作討論來探索改進教育教學的途徑。這是充分發揮了教師自我導向學習和自主改革教學的積極性的有效途徑。反思是一種自主學習。反思強調“學以致用,學用結合”。

  教師透過反思,自覺地探索教育教學過程,在學中教,在教中學,這是教師自我提高的最佳途徑。讀了這本書,給了我很大的影響,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學生永遠都是我們人生舞臺中最重要的主角!

  《給教師的100條建議》讀書筆記3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對於我們教師來說,要學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唯一的辦法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這是蘇霍姆林斯基給我的一條最好建議。但是,同時我也要做到一點:"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不應該找出各種理由為自己不讀書辯解。

  要成為一個優秀的教師,還要懂得賞識教育的重要性。在《給教師的100條建議》一書中,賞識教育是其精華,貫穿全書始終。如何讓學生在學習時象追逐蝴蝶那樣快樂呢?這本書告訴我:要學會賞識自己的學生。充分肯定學生,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樹立學生的信心,促進學生進取。我們要時時刻刻讓學生體味到學習的樂趣。

  我也嘗試著用賞識的眼光來看待我的學生,不用分數的高低來作為衡量一個學生的唯一的標準。我試著從課堂的點滴中來發現學生點滴的進步,併為他的進步欣喜。當然,我會將我的欣喜化為語言、化為動作來讓他知道,使他明白:"別人能行,我也能行。"我試著讓我的學生始終能看到自己的進步,"不要有任何一天使學生花費了力氣而看不到成果"。我要時時刻刻讓學生眼中所謂的"差生"體會到成功的快樂,並讓快樂延續著。

  不過,我們在賞識教育過程中不應該忽視孩子的缺點和退步,該指出的問題應當及時指出,該批評的問題應當及時批評,該制止的問題應當及時制止,這是不能含糊的。否則,會導致孩子在自我意識的建立過程中產生偏差;稍遇不順就可能一蹶不振;同時,也會導致他們過於自私、驕橫,在集體中很難與別人相處,進而產生一系列問題。這就違背了我們"賞識教育"的初衷啦!

  蘇霍姆林斯基的這本《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真是一本好書,越讀越使人景仰敬重,越讀越覺得韻味無窮。它是我的慈祥師長,不斷地給我以指引。

  《給教師的100條建議》讀書筆記4

  “小時候,我以為你很美麗,領著一群小鳥,飛來飛去。小時候,我以為你很神氣,說上一句話來驚天動地。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間教室放飛的是希望,撒下的是淚滴。”

  一首老歌,旋律悠揚,歌詞動人,那份對老師的愛也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裡。這首歌唱了這麼多年,哪知如今的我真正成了一名人民教師,我要把我心中的愛繼續傳遞下去。

  我愛我的學生,但是我卻不知道怎樣愛他們。是給予無限寬容和自由馳騁的天地,還是一板一眼地嚴厲管教?這樣的困惑讓我這個新老師更加努力的學習,因為我要為孩子們打造一個溫暖快樂的學習天堂。

  除了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我還常麻煩一位好朋友,他就是—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他寫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就像是我的甘霖仙露,讓我遇到的問題迎刃而解。捧讀此書,不由自主地感覺這位慈祥,睿智的長者,坐在你的面前與你聊天,他的豐厚學養,他的思想,他的智慧正慢慢滋潤你的心靈。此書中每談一個問題,都有生動實際的事例,又有精闢的理論分析,是一本非常好的教育名著。

  每每翻看這本教師寶典時,從字裡行間就能感覺作者對教育滿滿的愛,這是對學生無限的關懷,是對教育事業無盡的熱忱。而這種愛是特別的,不是縱容,也不是拘禁,而是一種拿捏到位的教育藝術。

  教育是愛的藝術,不僅需要老師付出愛心,更要讓學生體會到這份愛,還要他們懂得去愛別人。這一點,也是作者在此書中提到的重要一點。例如,有些孩子紀律散漫,影響他人,作者提到的解決方法就是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在不斷的觀察和思考中體諒他人、愛他人。所以作者把孩子們帶出教室去觀察我們身邊的世界。身邊來來往往的人們,每個人的身上都在發生著不一樣的故事,細心觀察我們就能體恤人間的喜與悲,時間長了,孩子們甚至會為花的無聲開放而欣喜,會為雨後躺在地上的一條蚯蚓而擔憂。於是他們開始為他人著想,思考著如何為所存在的環境添色,愛的光芒開始照進他們柔軟的心。如果班級的每個孩子也都能這樣體會老師,那麼老師的一個眼神或一個動作,就能讓他們明瞭老師的心情從而乖乖聽話,這一響應卻再也不同於逼迫,而是孩子們發自內心的愛。

  教育是愛的藝術,不僅是對學生的愛,我們也要學會愛自己。作者的這一觀點總是讓我的心中升起一股暖流,是啊,只有我們的心情保持愉悅,我們的雙手才能奏出美妙的教育樂曲;只有我們愛惜我們的身體,我們才能在愛的舞臺上帶領孩子們跳出精彩的舞步。不僅如此,我們要讓自己變得更加博學、更加睿智。我們每天要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們所教給學生的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之一粟。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潺潺不斷的流動,我們要給自己規劃自由閱讀的時間和空間,與智者對話,與知識共舞。

  為了給孩子們創造更好的愛,作者還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議,這些都是我們在實際中非常受用的。其實,我們對孩子起初的愛就像未經雕琢的水晶石,我們在不斷的學習中將它打磨出越來越多、不同角度的切面,從而水晶反射出了五顏六色的愛的光芒。這愛是責任,是關懷,是包容,是鼓勵,是所有美好情感的凝聚。

  老師的愛是一首深情的歌,點點音符像甘甜的雨滴滋潤著你和我;老師的愛是一首奉獻的歌,美妙旋律像燭光映照著你和我。讓我們這首美麗的歌,充滿愛的能量,點燃生命的希望之火!

  《給教師的100條建議》讀書筆記5

  讀過這本書後,確實意識到自己在很多方面做的還遠遠不夠,書中每一條建議都充滿教育智慧,事例生動、分析精闢,啟人深思。從中我明白了許多鮮明的教育觀點,在此談談自己的幾點讀書感悟。

  當讀到“要思考,不要死記!“這一條時,我的感觸很深。現在的教學就是這樣,對於學生所學的知識,如果學生記不會或者記會但忘記了,教師就會很生氣,讓他們寫10遍,讀20遍。直到他們會了,教師才會罷休,才會滿意。其實,這樣下去,孩子的興趣、積極性就被抹煞了,隨之學生就會失去學習的興趣。這裡蘇霍姆林斯基告訴了我們一個好的方法:要思考,不要死記!對於一些難以記住的知識,我們教師要在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它們的同時來解釋這些知識的實質,使知識活起來。讓他們理解記憶,逐漸成為一個愛思考的人,而不是死記硬背。

  其實學習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所以我們要想辦法讓學生在快樂中學到知識,在學到知識的同時學會思考!

  “學生的興趣是潛在的,需要教師的精心呵護與培養”。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習興趣是很重要的,為何剛入學的孩子對學習充滿了好奇與渴望,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對學習的熱情卻越來越少?可見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是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沒有興趣的指引和鋪墊,學生會覺得學習是枯燥無味的,從而產生厭學心理。因此,教師要從細小方面入手,不可放過任何一個"刺蝟"。培養孩子學習興趣,教給孩子學習方法,使他們順利獲取知識,激發學習的動力;同時教師要鑽研教學方法,用科學的教法引領學法。

  蘇霍姆林斯基讓我們記住,教育──這首先是關心備至地、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去觸及年輕的心靈。要掌握這一門藝術,就必須多讀書、多思考。你讀過的每一本書,都應當好比是你的教育車間裡增添了一件新的精緻的工具。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觸動,平時也想讀點書,但有時總以工作累,家庭瑣事多為由,沒能堅持下去。以後,我要制定一個讀書計劃,多讀好書來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把讀書當作發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讀好書能夠淨化我們的靈魂,開啟我們的教育良知,鍛造我們的優秀品質。

  蘇霍姆林斯基還告訴我們,把困難當作機會。的確,工作中存在許多困難,來自於班級的',來自於教學的,來自於學生的。讀了這段話我豁然開朗,在困難來臨時抱怨是沒有用的,只有鼓足勇氣,迎面解決才是最積極的心態。我們每個人也將在解決困難的過程中得到鍛鍊,得到發展。

  在今後的工作生活中,還要多閱讀好的書籍,多汲取教育家們的智慧和科學的教育方法,不斷豐富自己的學科知識,教育心理學知識,做好一名教師,一名讓學生喜歡和對學生有幫助,能使他們得到最大發展的老師。

  《給教師的100條建議》讀書筆記6

  早在讀大學的時候就瞭解過前蘇聯教育大師蘇霍姆林斯基及他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可惜那時候人太浮躁、沒有耐心,始終只是浮光掠影,囫圇吞棗般讀了讀,沒有深切體會這本書的精髓。在這個特殊的假期裡,我重新將目光投向蘇霍姆林斯基,在捧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慢慢走進了這位教育大家,感受到他對教育的熱愛,對學生的熱愛;慢慢地從他的書本里感受到了教育的偉大,教育可以促使每一個生命平等而自由的發展;慢慢地我也有了一些收穫與感悟。

  一、要使每一個孩子都能享受腦力勞動中成功的樂趣。

  文中有這樣的一段話“為什麼早在一年級就會出現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學生,而到二、三年級有時候會遇到落伍無可救藥的,因而教師乾脆對他放棄不管的學生呢?這是因為在學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領域──腦力勞動的領域裡,對兒童缺乏個別對待的態度的緣故。”

  因為個體性的差異,學生在認知、智力水平、學習習慣等方面上的不同,所以,我們時常在教學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後進生”。因為我們評斷標準的一致,就顯得這些後進生尤其的“格格不入”。這些學生往往會讓我們老師很頭疼,甚至會產生放棄的念頭。那到底是怎麼會導致他們越來越落伍呢?我想,可能是學習中一次次的挫敗感吧,一次次的無力感吧!我的班級裡,就有2個這樣的學生,學習成績一直提不上來,上課的時候提不起精神,昏昏欲睡地呆坐著。對待這些學生,我想我應該重新思考與反思一下對他們的要求,在制定學習任務的時候,應該要結合他們可以理解與掌握的層次,從小而簡單的知識點入手,專門另選一些題目,期待他們在一節課上有所進步,哪怕一點點進步也好。這樣在一次次小小的進步中,他們也能感受到成功的樂趣與喜悅,也能體會學習的快樂。

  二、學習不單是方法的學習,而是思想的學習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第42條建議——《怎樣學習別的老師的經驗》中指出“要知道,學習優秀經驗,這並不是把個別的方法和方式機械地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優秀的教師學習,應當取得某種信念。”

  這一段話讓我感受頗深,作為一名剛剛踏入這個行業的新手教師,在工作肯定需要積極向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們學習。那麼到底該怎麼學習,我也是有些茫然的。記得一次期末考試,我們班學生的計算得分不高,學生計算能力不強,我著急地向老教師尋求解決之法,他們告訴我應該讓學生多加練習,可以每天課前進行口算訓練。接下來,我就在班上開始進行每日聽算練習。但是一段時間過後,班上學生的計算能力並沒有得到明顯的提高。那時,我就有些迷茫,為什麼我採用了他們的辦法,可是效果並不佳呢?現在回想起來,我只是“照葫蘆畫瓢”,並沒有深刻地去思考,沒有去探究這個方法地本質是什麼,只是機械地去用,也沒有結合班級學生地實際情況。在日後的教學中,應該多去觀察年長的老師們的做法,吸取他們的教育思想,並且要進行自我觀察、自我分析,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著作中的每一條建議,對於我來說都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作為一名好的教師,一定要多讀多想,唯有多讀書,讀好書,才不致使自己的思維枯竭,讀書是涵養水源,唯有此,才能“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給教師的100條建議》讀書筆記7

  說實話,我一直有看書的習慣,但不是看與教學有關的書,枯燥,乏味。但是當我開啟《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這本書時,竟愛不釋手。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每一篇文章,每一句話都寫出了作為教育工作者對教育事業的感悟和自我警醒。其中有一些話讓我印象深刻。

  “不妨一讀此書,這是一本無害的書”。在《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中第一句話,就從一種別樣的角度吸引著我。教師首先是一個完整的人,他們應該有自己的精神空間,他們也要享受生活這樣的觀點就把教師從“聖人”的位置上拉了下來。可以說,這本書為我打開了一扇心門,彷彿一位素未謀面的好友與自己促膝談心,沒有板著面孔的故作高深的說教,有的只是時而會心的一笑,掩卷沉思,滿口餘香,受益匪淺,尤其是以下兩條建議讓我感觸頗深:

  一、教師要有靜氣

  教師要的是靜氣。就是要靜下心來備每一堂課,靜下心來批每一本作業,靜下心來與每個孩子對話,靜下心來研究學問,靜下心來讀幾本書,靜下心來總結規律,靜下心來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方式,靜下心來細細的品位與學生在一起的分分秒秒,品嚐其中的樂趣,品味其中的意義。

  我想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這種靜氣就是在拒絕了匠氣、俗氣和躁氣之後能靜下心來感悟生活,潛心工作。我們往往有這樣的體驗:只在孤獨的時候才會想通一些東西,只有沉靜下來,才能清晰的思考,才能沉澱自己的感情與思緒。而一切與教育相關的事情如果沒有一個沉靜的心態,沒有一種平穩的心緒,是無法有較縝密而全面的思考的,當然也就不可能把教育工作做好,做精。教育是長期投資的事業,教師的工作需要紮紮實實的態度,任何熱鬧的包裝、宣傳、炒作,都不能代替實實在在的一天天的薰陶,一本本的作業,一句句的話語。靜氣才能平心,心一平,生活會是另外一種景緻,工作也會是另外一種景緻。靜下心來,受益的是學生,受益的是你身邊的每一個人,而最終受益的是你自己。

  二、登上人生幸福的三層樓

  幸福人人追求,只是每個人追求的目標和方式不同。有的人追求的是物質生活,在作者看來這是幸福的第一層樓。但物質生活是要靠自己努力才能獲得的,而且對物質生活的追求需要人們為此付出代價。如果對物質生活的追求一旦成為人的惟一目的時,人將會迷失自己。

  對於我們教師來說,物質生活都有了保障,平時大家在一起訴苦的不是什麼經濟困難問題,而是做教師的工作壓力問題。現在學校領導、家長、社會對教師工作要求很高,學生也越來越難教,我們常常為此而苦惱。這時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們要學會用藝術來“宣洩”,可以將音樂、美術、小說、電影等作為自己人生的精神導師,透過欣賞藝術來獲得幸福感,忘卻暫時的煩惱。其實更幸福的是創造藝術,對於我們教師來說,不僅要培養自己藝術的眼光和心靈,更應把教書當作是一種藝術創作。享受藝術生活就是作者所提出的幸福的第二層樓:“單純的物質生活其實是一片沙漠,精神生活是沙漠中的一片綠洲,使人永葆年輕之心。”

  幸福的第三層樓是獨立思想。巴爾扎克曾說:“一個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個力量無邊的人。”作為教師我們思考更多的應是教育人的問題,思考我為什麼而教、怎樣教的問題。在思考這些問題的同時,我們還要不斷地探索,經常求教於書本和理論,進而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這就是一個教育工作者的幸福的第三層樓。

  蘇霍姆林斯基就是用這樣一個淺顯易懂的三層樓的比喻,告訴了我一個優秀教育者所追求的人生目標。這個比喻也像一面明鏡,讓我對照自己,令我慚愧:我常常徘徊於第一、二層樓之間;也令我奮進:我不能再徘徊不前,我應努力登上第三層樓。

  掩卷深思,我終於明白:做為一名教師,我工作是因為我熱愛這事業,我教書是為在事業追求中找到自我的價值。工作時間越長,我越應該理解幸福的含義。《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這本書像一面鏡子,真誠的表述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忠誠與執著。這本書充滿了精氣神,使它充滿了善意,充滿了真誠,充滿了生命的靈氣。值得我們細細地去品味,領悟它精髓所在,指導我們的教育教學。

  書中還有許許多多的啟示,不是我一言半語所能說得完的。總之一句話:想當一名合格的教師,看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