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讀書筆記> 文化苦旅優秀讀書筆記(精選15篇)

文化苦旅優秀讀書筆記

文化苦旅優秀讀書筆記(精選15篇)

  讀完某一作品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書筆記吧。可是讀書筆記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文化苦旅優秀讀書筆記(精選1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文化苦旅優秀讀書筆記1

  餘秋雨先生很早就寫出的這本《文化苦旅》對很多人來說一定頗有記憶的分量,就在寫這篇文字的時候,辦公室裡連著兩個同事說“中學時看的書也被翻出來啦?”說實話除了書名,對內容很多記憶都沒有了,於是再翻開的時候,除了文學的魅力外,看到的竟然是一本充滿文化感的旅行路書,在這裡從歷史的角度,從文化的角度說一說你見過的,你想要去的山河的星空還有大地的歲月。

  讀書筆記依舊是以摘要的方式呈現,列舉幾個最愛的點,把這本書重新推薦給大家。餘秋雨先生的自敘,輕描淡寫之間也把我們想看世界的心情表達出來!

  “在讀了很多很多書,經歷了很多很多次災難之後,我終於幡然醒悟,發現一切文化的終極基準,人間是非的最後衡定,還是要看山河大地。說準確一點,要看山河大地所能給予的生存許諾。我在山河間找路,用短暫的生命貼一貼這顆星球的嶙峋一角。”

  之所以叫做旅行路書,一定是用了文字給了我向往的悸動。

  這部分選了“都江堰”和“莫高窟”兩個中國古代最神奇的創作,一個是對水的創造,一個是對土的創造,曾經中華歷史上生命的力量能夠歷練水土,必然已經能夠重造山河。

  都江堰——”水,看似柔順無骨,卻能變得氣勢滾滾,波湧浪疊,無比強大;看似無色無味,卻能揮灑出茫茫綠野,累累碩果,萬紫千紅;看似自處低下,卻能蒸騰九霄,為云為雨,為虹為霞...看上去,是人在治水;實際上,卻是人領悟了水,順應了水,聽從了水。只有這樣,才能天人合一,無我無私,長生不老。“

  莫高窟——”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整個畫面出現了揚眉吐氣般的歡樂,那隻能是唐代。春風浩蕩,萬物甦醒,連禽鳥都是舞者,連繁花都捲成了圖案。天堂和人間連在了一起,個個表情生動,筆筆都有創造,唐代洞窟中的一切都不重複,也不刻板。我立即明白,真正的歡樂不可能重複,就像真正的人性容不得刻板。結果,摘抄,唐代的歡樂誘發了長久的歡樂,唐代的任性貼合了永恆的人性,一切都融合的渾然一體。恍惚間,熱鬧的洞窟裡似乎什麼也沒有了,沒有畫,沒有雕塑,沒有年代,也沒有思考,一切都要蒸騰而去,但又哪裡也不想去,只在這裡,在洞窟,在唐代,在吳道子筆下。“

  因為歷史的原因,因為文化太精彩的緣故,莫高窟的文物和很多國寶一樣,被掠奪後放置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裡於是“莫高窟被那些文物拉得很長很長,幾乎環繞了整個地球。那麼,我們的心情也被拉長了,隨著唐宋元明清千年不枯的笑容,延伸到整個世界。”

  所謂旅程給予我們的不止是浩渺的時空,更給了我們觀看人生的眼光和角度。

  餘秋雨先生走了很多路,見了很多景,品了很多事,寫了很多字,於是所有的感受都在腳步中混合,也在大地山河中得到印證,於是旅行給予所有人的不只是腳下的路程,還有信中的力量。

  “嚮往峰巔,嚮往高度,結果峰巔只是一道剛能立足的狹地。不能橫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時俯視之樂,怎可長久駐足安坐?上已無路,下又艱難,我感到從未有過的孤獨與彷徨。”

  文化苦旅讀後感:“世間真正溫煦的美色,都熨貼著大地,潛伏在深谷。君臨萬物的高度,到頭來只構成自我嘲弄。””人生真是艱難,不上高峰發現不了它,上了高峰又不能與它親近。看來,註定要不斷地上坡下坡。“

  文化苦旅優秀讀書筆記2

  好早就聽說了《文化苦旅》這本書,記得第一次聽說是從英語老師口中蹦出來的。這次,終於有機會拿起來讀一讀。

  我細細讀著書,慢慢地被書中的歷史、遊記所吸引。從莫高窟的中華民族痛失瑰寶到風雨天一閣那座僅存的藏書樓,從沙原隱泉到洞庭一角,又從吳江船到牌坊。作者走過的每一處地方,似乎都蘊藏著那麼多中華歷史。有時候真想自己也能懂得中華五千年曆史,每當走到一個地方,都能想起此地過去的故事和故人的評價。

  讀這本書,就像和作者一起,從中國的西北走向江南。偶爾,作者也會停下來,寫一寫臘梅或是寫寫自己的藏書,或者在每個清靜的雨夜裡想起,夜雨詩意。但是作者永遠都沒有忘記,真正的山水不光只是自然山水,更有著文化氣息,人文山水。正如他自序中所說:每到一個地方,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壓罩在我的全身,要擺脫也擺脫不了。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是的,在西天悽豔的晚霞下,我看見了王圓麓,那個敦煌石窯的罪人;在羅池廟裡,我看見了失落的柳宗元;在都江堰,我看見了大愚又大智,大拙又大巧的李冰;在天柱山我看見了華髮蒼然的蘇東坡。

  我一直在想,為什麼叫做文化苦旅?慢慢得,我明白:苦旅,苦在歷史的重壓,苦在歷史的逝去,苦在古人的遠離,更苦在文人心裡的敏感。

  讀了這本書,不僅讓我略懂了作者,更讓我讀懂了中華民族歷史的一絲細脈。

  文化苦旅優秀讀書筆記3

  散文,真的也可以寫出歷史的重量。

  餘秋雨的文采當然是好的,華彩明麗的辭藻,工整通暢的行文;但最吸引我的還是透過詞句背後穿透歷史迷霧的畫面,越平凡質樸越令人動容。王道士遠望外國學者拉著滿載敦煌文物大車的背影,天一閣門口及膝深的積水與樓閣上滿地的棗核,牌坊下尼姑庵中那些靦腆年輕女老師們,布鞋踏在昔日牌坊上的雕紋上,送孩子們遠去而揮動的小手絹,那兩個為開了一冬的臘梅花瓣撐著紫綢傘的小護士。畫面在一個人物身上定格,停頓一下,又跳到另一個場景上,再停頓。一放一停,一停一放,那麼浩大深奧的中國文化歷史,一下就有了形象,有了精氣神,不再抽象,不再枯燥,哪怕是屈辱的部分,也讓忍辱負重有了發洩的具體出口。

  讀《文化苦旅》第一遍時,對這本書的感覺是複雜的,除了感慨,對有些篇章某種語氣的厭煩也是強烈的。這種厭煩主要出現在作者時不時站到歷史代言人的角度上發表感懷之刻,更在《狼山腳下》一篇中到達了頂峰。那些大而空的言論、呼籲、名詞、慷慨陳詞,那些對中國文化進行總結式陳詞的語氣與對古今文人命運的對比推斷讓人心裡總不自覺的產生某種不服。

  這樣複雜的情緒一直伴隨我讀完最後一頁。既然說不清,理不順,那就必須再讀一遍,直到胸中所有的情緒平復下來,所有的感想沉澱出來,才深深體會到,張狂也好,空泛也罷,每一個字背後卻都是深切而誠懇的情感與傾訴,就如同那句“你來了嗎,你是哪一代的中國書生”一樣,揹負了太多的重壓與積蓄到不得不爆發的深切悲憤,題目本身太大,平實的由淺入深由小見大是多麼得不易!

  這份真摯,在《廢墟》中表現為苦口婆心,在《漂泊者》中變成一種沉默,在《三十年的重量》中又幻化成一聲長嘆。我一邊在為那些因為心境過於急切而突兀出來的大詞彙們所皺眉,一邊又為這樣摯誠的一種迫切而由衷的慨嘆。是的,如果他不站出來揮手,呼喊,不管語氣是否不夠謙卑,不管調門是否過於鼓譟,我們的時代究竟又有誰更有資格更應該肩負起這樣的重量呢?或者說,難道真要具備某種資格某種背景才能站出來呼喊呼籲嗎?在這樣的時代,難道文化還只是精英們的特權?

  文化,不管在哪個時代哪種文明下,都是一種具有凝聚力的精神感召,是超越一切政治因素與社會習慣真正為一個人的本源與根基寫下定義的力量。

  文字,因為真,才會苦。

  文化苦旅優秀讀書筆記4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先生的一部代表作品。它帶給我們的是一場心靈的旅行,一次心靈的洗禮。那美得連時光都忘了行走的名勝古蹟,似乎就在眼前呈現。

  有人評價過餘秋雨:餘秋雨以歷史文化散文而名世。憑藉自己豐厚的文史知識功底,美麗的文辭,引領讀者泛舟於千年文明長河之中。餘秋雨的藝術理論著作,也備受學術界重視和尊崇。例如他在1983年出版的《戲劇理論史稿》,是中國大陸首部完整闡釋世界各國自遠古到現代的戲劇思想發展的史論著作。有評論家譽之為:左手寫散文,不流之於淺薄;右手撰述藝術理論,也不失其豐贍高深。

  是的,他的《文化苦旅》深深印在我們的腦海裡。有人說,中國散文的天空星光燦爛,而《文化苦旅》是一條河系,其中每一顆星星都散發著一種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測的光暈。

  有人稱他是本世紀最後一位大師級的散文作家,是新一代散文新風的第一位詩人。

  《文化苦旅》,展現給我的是那一處處古蹟,一句句的教誨,銘記在心……

  跟隨作者走進書中,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然不言,跟隨作者靜靜看著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著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第一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秘又佈滿足義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並非外表炫麗,而是一種人性的、深層的蘊藏。

  跟隨餘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那細膩的筆觸,豐富的詞彙,震撼心靈的文字伴隨著這趟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

  文化苦旅優秀讀書筆記5

  跟隨餘秋雨先生的步伐走入,歡迎來到中國,我們一起去探索中國的山河大地。

  遙望避暑山莊背影,細讀碑文,不知不覺間秋雨先生已為我們繪出清朝歷史,他不由嘆息:“一個風雲數百年的朝代,總是以一群強者英武的雄姿開頭,而打下一個句點的,卻常常是一些文質彬彬的悽怨靈魂”。

  來到杭州,一起品位“先有生態後有文化”的治城之策。如果你喜歡蘇東坡,那麼你一定要喜歡黃州這座城市,瞭解“烏臺詩案”背後的故事,見證東坡先生的自省和成熟……

  你可能不知道山西是19世紀前最富有的城市以及“走西口”的故事。來到寧波,去看看天一閣吧,這裡有關於書籍最美麗的記憶,它是“現代文化良知見證”。

  去往黑龍江省寧安市的寧古塔,見證流放者被中國古代判決所受的長時間折磨,品味其苦難中的高貴

  要知道“文明可能產生於野蠻,卻絕不喜歡野蠻。我們能熬過苦難,卻絕不讚美苦難。我們不害怕迫害,卻絕不肯定迫害”。

  跟隨秋雨先生我們真的能學習許多!

  文化苦旅優秀讀書筆記6

  初讀這本書時,真正吸引我的並不是作者的下筆如有神,而是小敘中所說的“對我來說,《文化苦旅》就是這個外出的浪子”和“宅,成了一具無主的稻草人,成了一個廢棄的箭靶子,破破爛爛地歪斜在田野間,連烏鴉、田鼠都不願意多看他一眼”等等,這些句子每一個都戳中我的內心,“文化苦旅”到底是什麼?它對我來說就是一個謎。

  靜靜開啟這本封面素雅卻滄桑的書籍,黑色的四個字“文化苦旅”中的“苦”字著實吸引了我的目光,我的雙眼久久注視著這獨具特色的封面和異常刺眼的“苦”字。帶著滿肚子對它的好奇,我迫不及待準備開始享受這份文化大餐。

  《文化苦旅》是一部類似遊記風格的散文集。作者將旅行時的激情融入了文字中,其中又蘊含著作者對中華文化深深的、苦苦的追尋與思考。作者筆下每個地方都隱藏著千年來中華文化的印跡。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文化,但又有相同的文明期望。書中寫了有“天府之國”稱號都江堰,夕陽西下,朔風凜凜而略顯悽清的道士塔,接通著中華歷史血脈的莫高窟,還有一灣不算太小的沙原隱泉和天一閣。這一切,對我來說都是陌生的、神秘的。它們在各自的地方安靜地保持著自己的美好,但當餘秋雨老師的筆觸控到它們時,它們又開始活躍起來。透過作者的筆,它們活力四射地出現在人們眼前,讓人們再次感受到文化和大自然結合的動人瞬間。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道士塔》,在中國文化遺址莫高窟上,有個叫王遠錄的道士,上天註定讓他當上了莫高窟的家,把持著中國古代最燦爛的文化。他從外國冒險家手裡接過極少的錢財,讓他們將不計其數的敦煌文物一箱箱運走。今天,敦煌研究所的專家們只得一次次屈辱地從外國博物館買取敦煌文獻的微縮膠捲……一個年輕的詩人寫到:那天傍晚,當冒險家斯坦因裝滿箱子的一隊牛車正要啟程,他回首看了一眼西天悽絕的晚霞,那裡,一個古老的民族的傷口在滴血……我們為曾經的文化感到惋惜!

  文化苦旅優秀讀書筆記7

  這是一本很厚的大部頭。

  我隨手翻開一頁,“者”三個加粗宋體字映入我的眼簾,之後便是排列有序的一行行字。潔白乾淨的佈局抓住了我的心,勾起我的興趣。者,是在外遊蕩的的人麼。

  縱觀全篇,除了首標題“者”再無。用其一其二這樣簡單明瞭的的方式似乎在含蓄地告訴我什麼。

  我翻到的正好是“其一”篇目。是講一位新加坡的華族老人,林再有。他在在異國度過了他的一生,母國的商品支撐了他上半輩子,下半輩子因此而受到尊敬。每天,只要這位身材瘦小的老貨郎還在風雨驕陽裡一搖一晃,這些村落也就安定了。他沒有任何職位,沒有聚多少錢財,也沒做過什麼了不起的大事,但老人用他的貨郎,拴住了同處他鄉的華人瑜家鄉代代相傳的生活方式的鎖鏈,這是所有者內心渴求,代表著者們對故鄉的不捨,以及隱含在日常瑣屑的無盡思戀。

  老人到底沒有順溜到老。他的魚塘,他的海灘小屋,他的家庭動物園,也許都因迅猛的城市化而失去。島裡僑胞間的情誼也許會因此而淡薄起來,這種如朝聖般虔誠的對祖國眷戀的綿長生態也許會結束。

  但老人是者,早已經習慣了告別。他一遠去,四處打量,笑笑,道一句“入鄉隨俗,總得跟著變”。我知道,祖親與她的每一個孩子都有著斬不斷、隱藏於血管的,在生活中悄悄表達。不然,那老人怎會如此安詳地守株待兔,等待魚蝦自來。

  這分明是中國的血統給他一種違和的生態,與海鳴威《老人與海》中的老人是那麼不同,兩種價值觀,兩種文化在作者樸實真切的文字裡相撞又迅速逃開,引無數人遐想。

  無論什麼時候,母國手裡牽拉出的線,真的是好長好遠,細密地接著無數海外遊子的心。

  法國哲學家W.M.Cioran現在七老八十,已經成了世界上讀者最多的哲學家之一,但一接受採訪,開口還是談他的故鄉羅馬尼亞。在一家沈博士所言“最純正倫敦風味”的咖啡座,裡面全是在他鄉的歐美人,沒有中國茶,講究的是印度的大吉嶺。到底是倫敦風味呢!

  這樣綿長的生態只可不可細說,真要好好品味,確實要從件件似乎毫不相干的事裡細嚼,猶如陳年美釀,須得先聞上一聞那飽含泥土深情的飄香,方可傾倒在半新不舊的瓷碗,三分滿,仰頭而盡,如瓊漿入喉,除了陣陣似乎什麼都沒有。

  正如沈老的稿紙,除了那一點點蒼老的跡斑,只是一片空白。大音希聲,大愛無言。

  看著這樣優美而大方的文字,是一種視覺與感覺的享受,我受此想了些別的。我的家鄉,是山東,風箏的故鄉。幼時常和父母到最近的廣場箏,那樣漂亮的燕子,在天空快活翱翔,他飛得越高,我也是越快活,手裡的不停地轉,扯得絲線颯颯作響,好像在激動地擺手鼓掌。但是它突然斷了線,在我最快活的時候。

  我看到他飛的越來越高,到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遠方。我大哭,它不管我仍在自顧叛逆地飛著,帶著長長的風箏線,消失在我的視線。

  以前父母怎樣安慰都只是增加委屈,這樣的文字,竟讓我看開了!它我,是要到他所想到的滄海桑田,要到他所期冀的世界,它是那麼不幹被我調控,所以飛走了,先是無意,後是刻意地將我的痕跡帶到我所到達不了的世界,借它的眼睛,我得以看到這麼廣闊的世界。

  我合,輕抿一口淡淡的綠茶,抬頭看向窗外,有人在箏,飛得老高,老高,火色的身影好像要衝向太陽。

  我想,者正是如此吧,因著什麼緣由來到異國他鄉,改變命運的同時,也悄悄將處在深閨的老母親帶到了大眾視野。

  文化苦旅優秀讀書筆記8

  讀完之後,沒有很大的波瀾,從頭到尾讀的很輕鬆,也讀的很快。看書,重要的是自己喜歡,試想一下,帶著目的去做事,真的無趣。

  對祖國的都江堰,西湖,天一閣,莫高窟……有了一部分了解。為沒留住的文化遺產惋惜,文化的傳承和每個人有關,而傳播過程的流失也是不可避免。中間部分的“世界之旅”並不喜歡,讀完沒什麼太大的感觸。而“人生之旅”也瞭解到一些還未知曉的人和事,對“文革”的興趣更強烈了。

  這本書是受人爭議很大的書,人們總是對於寫的好不好,作者的背景議論紛紛。我想說,如果有書你覺得不好,你完全可以讀一會就不讀,為了“批判”而讀書的話多麼可悲?自然你有話語權。一本書的出世,少不了非議,不過現在的社會不是“你不打別人,就會被人打”,想讀就讀,這才是讀書的有趣。對於一本書,向來不能以人品論述,我們不是那個時代,不懂的有太多,看書就好了。

  “東坡何罪?獨以名太高”

  文化苦旅優秀讀書筆記9

  站在歷史的邊緣,觀看雄雞的各個景點。從古老的江南小鎮到雄偉的三峽工程。無不帶給我一種震撼的感覺。穿越現代,來到讓我們遐想的古代。

  道士塔,青磚黃泥,最普通的地方,但他的主人卻是莫高窟的罪人。在金錢和權利的驅使下,他不惜把我們中國最燦爛的文化,把一箱箱難以數計的文物運走,讀到這裡的時候,心在滴血。當我們一次次屈辱地從外國博物館買回敦煌文物的膠捲時,是多麼的悲哀。原本是屬於我們的東西,卻要從外國人的手裡買入,這一切僅僅是因為一個農民的貪念之想。

  乘船去三峽吧,去找李白和劉備吧。李白和劉備,詩情與戰火,豪邁與沉鬱,對自然美的朝覲與對山河主宰權的爭逐。也許是因為這樣,這股河水在日夜不息地奔流著。神女峰,人們在她身上傾注了最瑰麗的傳說。當她屹立在巫山上時,你直流而下看見她給你指路時,心裡無疑想起那最美麗的傳說。

  蘇州,一個美麗而又夢幻的城市。這裡的流水太清,這裡的桃花太豔,這裡的彈唱有點撩人。這裡的小食太甜,這裡的女人太俏,這裡的茶館太多,這裡的書肆太密,這裡的書法過於流麗,這裡的繪畫不夠蒼勁有力,這裡的詩歌缺少易水壯士低啞的喉音。儘管有許多缺點,但仍然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地方。蘇州還有一位美麗的姑娘,她為自己的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勾踐臥薪嚐膽,更有重要的一項,把她進獻給了夫差。從此她就要揹負慘痛的命運,要與亡國聯絡在一起。這人就是西施,我國的四大美女之一。

  “出波光雲彩,小橋流水江村”相比之下,江南小鎮要來的柔情得多。江南本來就是一個多水的地方,優雅,古色古香。閉上眼睛就能想見穿鎮而過的狹窄河道,一座座雕刻精緻的石橋,傍河而居的民居古色,民居樓板下就是水,石階從樓板下一級級伸出來,女人正在石階上涴洗,離他們不遠的烏篷船上正升起一股股的炊煙。多麼美好的一幅畫景,讓人不想去破壞。

  陽關,由於王維的《渭城曲》而出名的。古往今來多少文人辛辛苦苦找去,為的是一睹它的風采。在度過一個沙漠之後,終於找到了陽關的古址。也許在多年後的陽關早已失去了原來的面貌,已經沒有了當年的風采但也會讓人感到雄壯。“勸君更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看著友人已打點好的行裝,他微笑著舉起了酒杯,再來一杯吧,出了陽關,就沒有故人了。

  西湖想必是最常見的。有多少文人雅士為西湖寫過文章,寫過詩,譜過曲。“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寫的就是西湖夏天美麗的景色。西湖中最出名的就是蘇堤和白堤。兩位大詩人,大文豪在此留下了足跡,無疑是浙江人最揚眉吐氣的。當初顯然一開始不是為了文化,而是為了老百姓而興修水利的,為了造福人類,而在此留下了兩條生命的堤壩。現在人們已經把他們當成了藝術品,當成我們最為自豪的事物。雷峰塔也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白娘娘為了報答許仙的救命之恩而放下自己千年的修行,找上了許仙。最終的結果在雷峰塔下度過了孤獨寂寞的日子。這是她的悲劇,是她嚮往人間的悲劇,可憐的白娘娘。

  大概,每一處古蹟都有一些它自己的歷史和故事,值得我們去一一品味。在時間的流逝下,那些曾使我們驕傲的事物成了現在我們口中的佳話,值得我們去瀏覽的好地方。合上書本,心裡有無限的感慨,如果只是單純的讚歎,永遠也不會有更高的感慨。要領略祖國的偉大精神,繼承和發揚祖國的傳統。

  文化苦旅優秀讀書筆記10

  《文化苦旅》一聽名字就感受到文化之旅的辛苦,隨著餘秋雨老先生堅實而沉重的腳步,遊歷和探尋了大半個中國和世界,作者餘秋雨1946年8月生於浙江餘姚縣,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餘先生身居高位,被推舉為中國最年輕的高校校長,他卻突然辭去一切行政職務和高位任命,孤身一人尋訪中華文明的重要遺址,二十世紀末又冒著生命危險,貼地穿行數萬公里考察了巴比倫文明,希伯來文明,阿拉伯文明等一系列重要的文化遺址,正是這萬里之行,才凝聚出一篇篇流傳千古的散文。

  讀《文化苦旅》是讀行走的哲學,那是屬於我們的中華五千年的文明,裡面的古蹟使文明經歲月沉澱的珍寶,是我們探尋祖先的文明的橋樑,在遊離山水之間去感悟一些人生的真諦,得到心靈與遠古時期的對話,感受歷史的發展更,感嘆先祖的偉大智慧與辛勞。書裡不僅有歷史的匆匆過客,還有漂泊一生的落魄之人;不僅有空守著古老文化遺產的.範欽的後代們,還有淳樸善良但右愚昧無知地剝奪美的人;不僅有莫高窟的玄秘與聖潔,還有黃河文明的盛衰歷史;不僅有江南的秀美與嬌豔,還有宇宙的悠遠與深沉。食這樣的文化大餐就是享受一次心靈的洗滌,收穫一路聖潔的花香。大概每一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需要一些歷史事件才能得以豐富,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古蹟,文化的作用則是把古蹟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與人類精神感悟出來,並讓其感染千萬炎黃子孫,這一點餘秋雨做到了。

  讀《文化苦旅》並不是一件舒心的事,因為要用心去感悟,也同書一道,漫步這條文化之“苦旅”,也是一次人生之“苦旅”,而作為一名教師,除了要努力是實現人生的自我價值,我們還能為祖國做些什麼呢?無疑三尺講臺便是我們實施拳腳的主陣地,用我們的方式讓孩子瞭解歷史,銘記歷史,傳播文明,傳承文化,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激發他們的民族精神,完成好為祖國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這一重大使命,無愧於太陽下面最光輝的事業這一聖神稱號。

  文化苦旅優秀讀書筆記11

  一次聽說《文化苦旅》還是在高中的時候。因為看到其中有兩個字與我的名相近,一直認為是莫大的緣分,所以對它還有些印象,但也只記得這曾經是語文老師強力推薦過的一本讀物,她的初衷是希望我們在課餘時間能夠多讀些書,瞭解一些在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遺憾的是當時的我性情極為浮躁,實在很難靜下心,覺得即使看了也是一種浪費,之後不久就把那本書拋在了腦後,不再理會。

  時間一晃而過,如今的我已經踏進了大學的門檻。想著買些書打發在大學裡的閒暇時光,一進書店,此書便映入眼簾,只是書架上擺放的都已加上“新版”二字,舊跡難尋,而又想著應該是融入了更多的精華,於是立即買下,並且趁著寒假認真看完。

  在談我對這本書的感悟之前,我想先說說這本書的作者——餘秋雨先生,他是我非常欽佩的作家之一。當然,我並沒有像時下流行的“追星”一樣瞭解過這位作者的血型、星座、愛好等的細枝末節,只是透過看書中對作者的簡單介紹和個人對書中文字的聯想去了解作者本人,或許這樣也還很膚淺,因此我僅從我個人方面表達對他的崇敬。我欽佩他,不因為他擁有淵博的學識;不因為他擁有響亮的名聲;不因為他擁有顯赫的地位,只因為他有放下這一切的決心;只因為他有堅持不懈的毅力;只因為他有容納是非的胸懷;只因為他就是他,而不是誰都可以模仿的別人!

  《文化苦旅》這本書主要由“中國之旅”、“世界之旅”、和“人生之旅”三部分組成。在“中國之旅”中作者踏遍了中國文化的一條條天地之線,將中國各地區各民族的文化串聯起來,帶給我們一場異彩繽紛的文化盛宴。“世界之旅”更是作者冒著生命威脅貼地穿越數萬公里考察了巴比倫文明、埃及文明、克里特文明、希伯來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等一系列最重要的文化遺址後彙編而成,其中對當代世界文明作了全新思考和緊迫提醒,而最後的“人生之旅”尤其發人深思。作者透過謝晉、巴金、黃佐臨、陳逸飛等文化代表以及自己的生平經歷向我們講述了何謂“苦旅”。語言感染,使人深切體味到那些文學巨人們所要面對的心酸而蕩然的人生。只是我依舊不知結束本書的那簡短一句“且拜且祭,且憶且思,且喜且泣”是作者對過去人生的一次總結,還是對未來人生的一種猜想,又或者是其他。

  如果要說看完這本書後的第一感覺,我想借用一下黃佐臨的四字名言:可喜,可惜!可喜的是這本書的作者極好,寫了一本好書。可惜的是拿著這本書的我卻稱不上是個好讀者。舉個事實說明:記得兩年前曾看過作者寫的另外一本書《山居筆記》其中同樣也有對山西商人從發展壯大到衰落破敗的描寫,只是當時我還暗自笑話,覺得它就是在交通不便的時代自發形成的作用於通商貿易的隊伍,何必費如此筆墨,竟完全沒有深想!如今再看,著實汗顏。周國平先生在《思想的星空》中淺談過一個真正的讀者應該具備的特徵。他說了三點:第一,養成了讀書的癖好;第二,形成了自己的讀書趣味;第三,有較高的讀書品味,自知以上三點未能有一點達到,因而就只能粗略的說一些書中讓我感想較多之處了。

  在第一部分“中國之旅”中作者將中國各個地區相連線,記錄了中國的許多文化遺址,無論是山水如畫的南方還是壯美曠達的西北,都深藏著他那厚重而冗長的腳印,都蘊含著他那對文化孜孜不倦的渴望與追求。值得一談的是,在作者的眾多遺址記錄中讓我印象深刻的竟是兩個人——蘇東坡與王圓籙,他們都曾為中國的文化盡過一份心力。我相信很多人都知曉蘇東坡與黃州赤壁,卻極少人會知道王圓籙,但是如果說起莫高窟我想就應該沒人會感到陌生了。王圓籙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莫高窟的主人,而他本人卻只是那個時代隨處可以見到的一箇中國平民。他的普通越顯他的高貴,作為一個道士的他竟能為以佛教文化為主的莫高窟投入一生的心力!如果說發現莫高窟是他人生的一次機緣巧合,那麼更可以說是他辛勤努力之後的意外收穫。站在一個普通人的角度,我對他有無限的讚歎,但是站在歷史的角度,我卻如鯁在喉,張口難言。畢竟,莫高窟“生”於他,“死”於他。莫高窟雖由前人所建,但在近代卻是他第一個發現,沒有佔為己有而讓它暴露於陽光之下,是他讓世人知道了莫高窟的存在,但也是他間接讓莫高窟走向了深淵,與天一閣一般進入了難逃的時代浩劫。但認真想想我這種觀點也是自私的,這不能怨他。作者也曾設想過一種可能:攔截下外國人對中國文化的掠奪。可是,即使攔下來,在中國動盪的近代社會里又有何處容得下文化的自由發展,也只是遲一步的浩劫,來得更深,更徹底,最終能存留的也只會是一如往初的嘆惋。所以更加準確的說法是,莫高窟是生於那個時代,死於那個時代,文化浩劫的來臨不是人錯了,而是那個時代本身的錯。作為文科生的我一直以來都並不喜歡學習中國的近代史,但有應該的尊重。正如作者在文中的告誡:歷史就像一件舊傢俱,抽掉一個重要環扣就會全盤散架。這應該也能引起一些人的反思吧!蘇東坡也算是歷史上帶有傳奇色彩的一個人物,烏臺詩案他被貶黃州,官場上的失意卻成就了他文學上的巔峰,只是我想說的卻是蘇東坡的成熟。作者在文中寫道: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於停止向周圍申述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鬨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蘇東坡真正地成熟了,成熟於一場災難之後,成熟於滅寂後的再生,成熟於窮鄉僻壤,成熟於幾乎沒有人在他身邊的時刻。看到這裡之時我並沒有別的想法,只是心底裡有一個疑問:我,成熟了嗎?

  “世界之旅”向我們展示了那些曾在世界史上風靡一時的古代文明,只是不知是被作者文字的打動還是自己內心情感的提升,看得愈深,愈是心疼。在各大文明輝煌燦爛的一刻“盛極必衰”的契機也好像已經到來,就猶如在天空中一閃而過的流星,那樣絢麗,那樣美好,但又太過短暫,留不住永恆。而今,我想說說的是作者在歐洲考察時發生在他身上的一些危險事件:西班牙北部晝夜頻繁的淒厲警笛,在巴黎與阿姆斯特丹發生的重大失竊,以及在法國圖盧茲這座“最平靜”的城市遇到的大爆炸等。作者以歐洲文明為座標來尋找中華文明短處的同時也明確說出了歐洲文明自身遇到的麻煩,而對於我們這新一代的年輕人而言在追趕當今時下所謂潮流的過程中也能否拒絕一味抱歆羨和追慕的態度作一些更深入的總體思考?

  談及“人生之旅”我才真正知道“苦”之由來。“苦”並非指旅行之苦,而是苦在創造,苦在人生。作者在本書中所談及的文化代表有些是歷經家庭的苦痛,有些則是歷經社會的苦痛,而作者本人,兩者都有。可能我被此書如此打動的原因就在這吧,有經歷才會有情感,有情感才會有感動。或許此刻會有人不解:文化與人生會有著怎樣的必然聯絡?為何作者會選擇在最後從文化過渡到人生來結束本書?我想現在我已經明白了,就姑且自己先做個答案,或許也可以成為其他人思考這個問題的一個提示。文化在發達之後,根子上仍然是生命的痕跡,我在上文中也有所提起。無論是中國的還是世界的,那麼多古蹟都是無數高貴的生命在支撐,而只有將“人生之旅”寫入其中才能道出“文化苦旅”的本質吧!只是一個人究竟要承擔多少的人生之重才能扛起文化這份責任?謝晉的哽咽,巴金的憂鬱,黃佐臨的沉默,那些千千萬萬中國人的氣息,那些千千萬萬中國人的吶喊與彷徨,究竟在他們的身後有著怎樣的無奈?究竟在他們的身後又暗藏著怎樣的光輝?我不敢也不願再說下去,未曾經歷又怎能評價!我只是一個普通人,似乎對自己沒有什麼期許,只希望自己在這嬉鬧的時代,不說了解,至少明白這人生之“苦”吧!

  看完這本書之後回顧作者所寫的全書內容,又對作者多了一份讚歎。雖然作者是以文化為主線,但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將文化與生態緊密的結合。尤其喜歡作者所寫的杭州宣言——關於自然,關於生態,關於美麗,關於人間。我不知道現在中國的生態問題已經引起了多少中國人的關注,是否要等到城市已被垃圾淹沒再也找不到昔日的繁華;水中已是重度汙染,再不見往日之清澈,再不見魚兒的嬉戲;天空好似烏雲遮蔽,再難有書中的藍天白雲;霧霾已經席捲全國,白天也看不見周圍的人群,我們才會知道我們應該關心些什麼。如果一定是這樣,那麼文化末日也將來臨。不在乎有多少人在振臂呼喊,只在乎有多少人在默默行動。我內心的想法就有如作者的感慨:無言的大地,有多少地方值得我們跪身,又有多少地方需要我們謝恩!正中進步成長。

  文化苦旅優秀讀書筆記12

  閱讀《文化苦旅》你會發現我們祖國的每一片山水都是“文化山水”,那裡留下了無數文人墨客的印跡,這就是中華五千年文化的魅力和影響。大地默默無言,只要有文化人往那一站,它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也就奔瀉而出。然而,一點點、一點點地品味這山、這水、這人,那深沉的滄桑也演化成長長幽幽的嘆息!文化是一種內涵、一種深度,有時也是杯具的見證。

  《酒公墓》記述了張先生一生的無奈嘆息:身為狀元的後代,留學歸來的學者,本有一個不錯的教員職位。因故被青幫抓取做了師爺,後因多次出逃而被打斷腿;之後又到一所學校教書,然而鄉野學生卻不能理解他所說的“愛”,只能無奈離開;從此一生沉醉酒的世界,後因品酒水平高二被稱為“酒公”,無兒無女、孤獨地走完了一生!

  讀完文章不禁感嘆,可悲啊!在那個時代,一個留學歸來的學者,本應是那個時代的精英,應在社會上大有作為。卻被一群對文化人沒有絲毫敬重的“青幫”頭目抓取做裝點門面的工具:他們大概覺得佔有了文化人就是有文化……可是這種整日打架鬥毆、吃喝玩樂的土匪有怎能真正理解文化?理解文化人的內心?最終張先生用自我身體的殘疾掙脫了野蠻。這時我想起了那句俗語“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這時張先生的悲哀,也是文化人的悲哀。

  之後他又遇上了一群自以為讀過書的人,他們生活在落後的農村,他們沒有見過世面,他們不能理解“感情”怎樣能夠在帶大家面前談論;他們嘲笑他的出格……張先生大概有了深入蠻荒的寂寞和悲苦,他只能選擇離開!

  張先生寂寞一生,僅有酒解其心中之美,僅有酒解其心中之苦。他只能以酒公留名於世,想想他有多少的不甘和無奈!

  聯想到本書的第一篇《道士塔》,敦煌的千年飛天在愚昧的王道士手下一片一片的消失!王道士的眼裡那只是一堆模糊不清色彩,牛羊的眼裡僅有飼料,沒有鮮花!隨著他一下一下的粉刷,你的心是不是在抽動:憤怒、悲哀、無奈、苦澀……有沒有苦澀的淚滴悄悄滑落?

  禮貌不被理解、不被接納,那是一種怎樣的悲苦!

  文化苦旅優秀讀書筆記13

  就這樣一天看一點,這麼久終於看完啦,不論是因為習慣還是環境,終歸沒有隨手寫什麼讀書筆記,大約我是從來不會這樣寫的吧。有的只是追隨情節而動,奔走四方,隨文字漂泊不定,去看祖國的大好河山,去看世界的廣闊無垠,去看歷史的轉變輪迴,去看文明的繁華衰亡,文化苦旅,那麼,又能看到在這廣闊天地間隨時間這世上遺留下來的可以被我們所讀到的那些東西。

  這場文化苦旅包含了中國,世界以及人生的三場旅程,關於世界部分,關於古代世界文明,淺嘗輒止,未免有些生澀,並不喜歡。其次,則是人生的旅程,可是,這樣的旅程是作者的旅程,是一個秋雨中出生,一生經歷榮辱浮沉的他的人生,他寫,我讀,其間他對人對事對人生諸多感慨我只能掠影而過,更別作甚麼品評啦。唯獨最初的旅程,也許並不苦的這部分,遍覽河山,橫越千年,從北地苦寒的流放之地傳出的文字,到南方水鄉傳承幾百年的藏書樓,歷史,人文,盡在旅途。其間有一地歷史,串聯起千年風流人物,如杭州,也有一人旅程,溝通兩地迥異風物,如蘇軾。多的是以風物為題眼講出此地曾經發出心中所感,一眼泉,一座山,文明在其中,中華歷史在其中。

  文化苦旅優秀讀書筆記14

  本書文章型別是文化散文,世人多稱之為文化大散文,一“大”即體現在餘先生思緒飛徹古今中外,行文意境深遠,讀起來使人感到大氣磅礴,意猶未盡,彷彿與作者一同遊歷世界文化古蹟。同時,先生遣詞造句無不留心,光是閱讀也足以使人盡享文字之美。

  全書分三部分,中國之旅與世界之旅多以面對“文化”之所感為主,理性中隱逸著感性,讀者面對的不再是一個個貼著所謂“文化”標籤的冰冷的名詞,它們有了溫度,有了血液,有了個性。先生走遍世界各地,恪守先賢“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之理,將自己的認知與歷史相融,與文化相融,使人耳目一新。毫無疑問所謂文化其必有故事內蘊,我們遊覽人文景點只談得上走馬觀花,而餘先生娓娓道來的行文使得它們似一位位老友,等著你,盼著向你傾訴一般。讀罷,方淺知文化之厚重。第三章人生之旅,讀起來也是五味雜陳。首先,若不是透過餘先生,很少有人可以瞭解到黃佐臨先生這位因為種種複雜原因而不被世人所熟知卻馳名國際的戲劇大師,先生對巴金、謝晉等人的記述也使一代大家的形象豐滿起來。它為我們打開了窺觀大家的另一扇視窗。然而,這本書在世紀之交一經出版發行,就將先生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而先生對此的態度,透過第三章便可略知一二。毫無疑問,他既不屑與跟風的大眾與跳起來的“小人”爭論些什麼,又為自己蒙受如此冤屈而憤懣,字裡行間展現的感情矛盾而複雜。同時,先生對自己取得的成就毫不避及,甚至屢次出現,以上種種都鮮明地展現了先生治學與為人的特點,倘若深思,每個人對先生的人格肯定有不同的見解。

  古人有言,偏聽則暗。讀這本書,同需要我們的思想。例如,先生對王圓篆的評價,至少在我眼裡,是有失偏頗的。固然所謂功過之事皆為後人評價前人所用,而我們真正理解一個人,還是應該立足於他的時代,他的視角。如此,便少了不少的偏見。一位逃難的道士,自己守著佛教洞窟,化緣來的錢財自己分文未取,全部投入洞窟清理之中。他偶然發現如山的佛教經書,多次上報朝廷,深陷戰火的清廷無暇顧及。此時他將經文託付給據稱遠道而來的取經者,何錯之有?他確實塗改了壁畫,畫上了玄奘西行的新作,可他怎麼可能認識到一個連上報朝廷都渺無音訊的洞窟的藝術價值?令人唏噓的是,連“大唐聖僧的後人”換走千卷經書給他的二百兩白銀,他也悉數用來保護莫高窟。可悲可嘆。這裡我們不妨換個角度。清廷之後也發現了其重要性,派人去拉經卷,一路上遭到的盜竊毀壞數不勝數,反而斯坦因竊去的部分在各大西方博物館都得到了妥善保管。若是全都留在中國,它們是否能全部挺過五十年的動盪,十年的文化浩劫呢?但在書中,先生將王道士描述得似中華民族的罪人,我想每個人心裡其實自有其答案。

  拋開其餘不談,單論本書,確實值得細細玩味。

  文化苦旅優秀讀書筆記15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教授的一本文化散文集。

  他用腳步來尋找,中華文化是什麼,這樣一個問題讓他走了很遠很遠的路,在西北高原上,尋訪敦煌,尋訪陽關,問候沙鳴山、月牙泉。他用心聽歷史的咒怨,聽文化的唉嘆,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是寫了一本“旅行考察記”就事論事,見事論事,對中華文化是不夠的,不全面的,所以他必須走到國外,換一種眼光,對比地看中國文化,他用紙筆將大家頭腦中一個個物像清晰化、明朗化。他描寫的不是景物,而是看到山水鳥魚、亭臺樓閣後心中的想法和被塵封無人問津的歷史,可憐朱耷面臨朱家王朝的最後覆沒,只好先僧後道,清心寡慾孤苦一生隱沒在山林中。這還不算,多麼一位優秀的藝術家號八大山人。說道對八大山人的瞭解,居然有人寫“中國歷史上八位潛跡山林的隱士,通詩文,有傲骨,姓名待考”。不知朱耷看到會作何感想,他又能怎麼想呢?無可奈何,只好作罷,笑之哭之了也。

  餘秋雨就用這般手法將朱耷、蘇東坡一干中國文人,寫得淋漓盡致。他寫得愁悵,我們讀得也感嘆。感嘆老天怎麼不給中國文人、不給中國文化一個機會呢?莫高窟是一個巨大的民族悲劇,王道士只是悲劇中一個錯步上前的小丑,書上寫道:一位年輕詩人說:“那天傍晚,當國外冒險家裝滿箱子的一隊牛車正要啟程,他回頭看看悽豔的晚霞,那裡一個古老民族的從傷口在滴血。”王道士用莫高窟的大批文物、經卷換了外國人的銀元,換來了現在敦煌學專家的屈辱。彼時,又仔細想想這種衰怨是毫無道理的。機會一直有,只是這人們太忙,忙於戰爭,戰爭將天柱山的居家感一掃而光。在面對蒼翠山色的時候?站在山岔口餘秋雨是否感到蒼涼?在歷史的舞臺下,天柱山是否感到寂寞?白了發的蘇州等候了千年,只好梳著一頭白髮,危嚴襟坐,而美名飄四洲西湖做著怎樣的夢呢?狼山腳下駱賓王在思索著什麼呢?信客匆匆走過每家的門口,吳江船悄悄地駛過太湖,牌坊依然肅穆地立在雨中,白蓮洞黑黝黝的洞口彷彿凝聚著宇宙,留下一個寧靜給三峽,李白乘舟遠去了……故然,中國文化有詩、有詞、有琴聲、有宗教,但歷史比它們蒼涼,它早把這一切用戰爭和時間剝削殆盡。不能讓可憐本已所剩無幾的中國文化留下一點兒什麼嗎?

  中國文化不僅需要輝煌,廢墟也能將它點綴。

  中國文化中“廢墟”兩字值得一提餘秋雨在文中說:“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這就是人類的大明智。”

  “中國歷史缺少廢墟文化,廢墟二字,在中文中讓人心驚肉跳。”

  “誠懇坦然地承認奮鬥後的失敗,成功後的失落,我們只會更沉著。中國人若要變大氣,不能再把所有廢墟驅逐。”

  現代中國需要廢墟文化。廢墟是葬送,也是反思。廢墟不需要掩飾!我們太善於掩飾!

  餘秋雨說:“其實廢墟也是一種文明。”他把廢墟寫得悠久和古老,讓我感覺到廢墟不過是一群上了年紀的老人,固執的想守住本屬於自己那獨特的輝煌。

  仔細聽?你似乎能聽到夜航船搖漿的聲音?天一閣藏書的哀怨?都江堰雖穩當造福千年卻又無奈落寞的聲音?這便是中華文化的聲音嗎?蒼涼而荒老的聲音嗎?

  中國文化究竟是誰人主宰的?只有能真正認清歷史風雲的人才能在順應歷史車輪的基礎上印出自己的車轍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