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傳統思維的幼兒園教師實用手冊》教師讀書筆記範文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書筆記吧。那麼你會寫讀書筆記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跳出傳統思維的幼兒園教師實用手冊》教師讀書筆記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跳出傳統思維的幼兒園教師手冊》教師讀書筆記1
《跳出傳統思維的幼兒園教師實用手冊》這本書是由蔡偉忠老師所寫的,蔡老師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獨特創新,講述了很多幼兒教師在工作中的困惑和技巧解決的例項和方法,對於我們一線的教師來說,這是一本非常實用的書,從中學到了很多方法。
我們老師往往都認為小朋友在老師面前恭恭敬敬、乖乖靜坐著聽講是最好的,但其實不然,那不算是好的常規。最重要的是看老師不在或者老師的注意力沒法集中在幼兒身上時幼兒的表現。一個班的常規好不好,直接關係到幼兒的成長和教師組織一日活動的質量。特別對於我們大班下學期來說,如果常規沒有建立好,幼兒無法形成良好的習慣,教師也因在組織各環節活動中要分散精力去維持秩序而影響活動的質量。那麼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又該如何引導幼兒自覺地遵守常規呢?
一、和孩子共同討論,制定活動規則。
讓孩子在學習生活過程中相互合作、相互解釋、相互協調、相互交流從而確定一種最佳方案。能讓孩子獲得正確的認識,調節自己的行為,是孩子學習知識、掌握方法、體驗情感必不可少的一種方法。
二、透過談話、故事、兒歌等形式,強化幼兒的活動常規。
生動形象、不斷變化的故事,是幼兒所喜歡的活動之一,適合幼兒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學習特點。所以,像我們大班在培養幼兒的常規時,可以選擇一些有教育意義的兒歌、故事等,以此來強化幼兒的活動常規。
1、在培養幼兒的集體意識,弱化其自我中心意識方面:
做值日生是孩子最值得驕傲的事,我們可以設定值日生,並讓每個幼兒輪流擔任。讓值日生擔負起提醒同伴的責任,這樣做效果很好。
2、培養幼兒合作方面
培養幼兒在遊戲中學會商量做遊戲,不爭不搶,開心快樂地共同遊戲,並讓幼兒從家裡帶來玩具和小朋友一起玩。讓幼兒在區域活動中扮演角色,學會協商。這樣透過一些活動,並在平時的遊戲、活動中不斷地加以強化,幼兒逐漸有了合作的意識。
3、在培養幼兒輕輕做事情方面:
讓幼兒懂得要輕輕做事,不干擾別人,養成關心別人、處處為他人著想的好品質。使幼兒感受到做事輕輕的人才會手大家的喜愛。
我們很多時候都在摸索孩子的思維模式,可往往忽略了自己的思維模式,記得有這樣一句話:“兒童教育,其實不只是大人如何教育孩子,也是孩子如何教育大人,讓大人成為更加完善的人,更加領悟生活真諦的人。”如果我們大人都忽略了自己的成長,那教育必定也是失敗的。
作為教師,我們的視野是有侷限的,如果不自己有意識的去透過各種途徑拓寬自己的視野,那我們每天接觸較多的就只有三十來個孩子、家人、若干同事、部分家長,當然,具體的接觸深度和廣度也是因人而不同的。至於外面的世界,又有多少機會去接觸呢?慢慢的,慢慢的,我們的思維也被這些固定的、狹窄的物理區域所禁錮了。
我用自己的幾句話來概括蔡老師精神:
——眼界決定境界,
——思維決定行動,
——有思路才會有出路。
《跳出傳統思維的幼兒園教師手冊》教師讀書筆記2
從網上了解到蔡偉忠老師撰寫的《跳出傳統思維的幼兒教師實用手冊》,簡單,卻耐人尋味,每一句話都似一束陽光灑金我的心扉,讓我的心裡充滿陽光。《實用手冊》從多個層面幫我理清作為教師的職責以為生活中的各個細節。很喜歡這種信手拈來,卻能滿載而歸的感覺,因為滿滿的都是作為教師的感觸與啟發。
蔡偉忠老師說的一句話記憶猶新:小朋友在老師面前恭恭敬敬、乖乖靜坐著聽講那不算是好的常規。最主要的看看是老師不在或者老師的注意力沒法集中在幼兒身上時幼兒的表現。一個班的常規好不好,直接關係到幼兒的成長和教師組織一日活動的質量。如果常規沒有建立好,幼兒無法形成良好的習慣,教師也因在組織各環節活動中要分散精力去維持秩序而影響活動的質量。那麼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又該如何引導幼兒自覺地遵守常規呢?
一、和孩子共同討論,制定活動規則
討論是孩子在學習生活過程中相互合作、相互解釋、相互協調、相互交流從而確定一種最佳方案的過程。討論能讓孩子獲得正確的認識,調節自己的行為,是孩子學習知識、掌握方法、體驗情感必不可少的一種方法。
二、透過談話、故事、兒歌等形式,強化幼兒的活動常規
朗朗上口的兒歌,生動形象、不斷變化的故事,是幼兒所喜歡的活動之一,適合幼兒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學習特點。所以,我們在培養幼兒的常規時,選擇一些有教育意義的兒歌、故事等,以此來強化幼兒的活動常規。
1、在培養幼兒的集體意識,弱化其自我中心意識方面:首先設定了值日生,並讓每個幼兒輪流擔任。讓值日生擔負起提醒同伴的責任,這樣做效果很好。
2、在培養幼兒合作方面:培養幼兒在遊戲中學會商量做遊戲,不爭不搶,開心快樂地共同遊戲,並讓幼兒從家裡帶來玩具和小朋友一起玩。讓幼兒在區域活動中扮演角色,學會協商。這樣透過一些活動,並在平時的遊戲、活動中不斷地加以強化,幼兒逐漸有了合作的意識。
3、在培養幼兒輕輕做事情方面:讓幼兒懂得要輕輕做事,不干擾別人,養成關心別人、處處為他人著想的好品質。使幼兒感受到做事輕輕的人才會手大家的喜愛。
書中對我們現在的常見的一些教育現狀或教學方法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在讀蔡偉忠老師的例子時,我的心裡常常有觸動、有檢討、有反思、在檢討與反思之後,又有收穫的喜悅。
《跳出傳統思維的幼兒園教師手冊》教師讀書筆記3
最近讀了蔡偉忠老師編著的《傳統思維的幼兒園教師實用手冊》一書。對於我們來講這是一本非常實用的書,針對我們工作中的一些實際問題,既有橫向的指導又有縱向的理念。蔡老師幫我們找到了分析問題的角度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不管是新教師還是有工作經驗的教師,在看了之後都會有很多的啟示和思考。下面是我在閱讀過程中感觸頗深的幾點,和大家一起來分享。
一、利用區域活動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提高工作效率
區域活動是一種很有用的教育工具,學會利用它就可以減輕工作負擔,提高工作效率。區域後動的價值是;促進孩子的自主性學習、緩解個體學習差異、能讓孩子有效建構經驗、有利於發展孩子的交往能力、減輕老師直接指導的時間。
區域活動一般劃分為:益智區、美工區、建構區、角色去(娃娃家)、語言區等。區域的佈置一般把鬧區安排在後半部,安靜的語言區安排在前半部。每一個區域材料的投放原則是從少到多、從易到難、從封閉到開放。
二、設計具體的生活中的“教育元素”的策略
幼兒教育的核心價值是塑造孩子,塑造孩子的行為習慣、能力、價值觀,這些事沒辦法透過上課完成的,只能透過“長期固定的生活模式”來培養。所以幼兒教育要打破傳統的思維模式,調整課程的方向,在科學的幼兒心理學、教育學的基礎上,建立有價值的“長期固定的生活模式”,這樣一種能夠有效體現幼兒教育核心價值的手段。讓孩子成功地被塑造,我們首先要讓孩子有安全感,然後讓孩子感到被尊重,具備了這些條件,我們就來設計生活中的教育元素,其策略是:
1、孩子能做的就讓孩子做
在處理生活中的問題時,不妨讓孩子影響孩子,因為是同樣的輩分,互相能夠爭論,也容易內化,如果是我們強加於孩子,孩子表面是可能會依照我們的意思辦,可心裡也許是極不情願的,不同角色對受教人產生的作用是不一樣的,所以孩子能做的就讓孩子去做,讓孩子影響孩子。
2、建立家庭教育裡的生活教育元素
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兩者本身就相互滲透,相互影響,不可分割的,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同樣不可忽視家庭教育裡的生活教育元素,我們把活動中要積累或延伸的經驗有計劃的傳達給家長,讓父母帶孩子到生活中實踐積累,孩子們不但有興趣,積累了生活經驗,我們開展活動也會輕鬆很多。掌握生活中的教育元素尤其重要。
3、讓環境佈置成為老師的好幫手
幼兒園環境作為幼兒園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幼兒教育中的一門“隱性課程”,它在幼兒教育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幼兒園環境創設也越來越引起我們的重視。重視幼兒成長和學習的環境,積極開發和利用環境因素是當今幼兒園教育改革的一個趨向。但是對我們來說環境創設也是一個讓我們感到非常糾結的問題,老師花大量的時間在環境創設上,卻並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我們創設的環境多是僅僅為了“美化”,而且多是已成人的標準來做的,大多是一個學期不變的,甚至是一年不變的,孩子們的注視率幾乎為零,更不用說與孩子間的互動了,蔡老師給了我們一個非常好的建議“儘量把老師的工作轉化為孩子的學習任務”,這樣既減輕了老師的工作負擔,孩子在參與的過程中也會得到有價值的經驗,從而提高了環境的教育功能。
我們在環境佈置時要遵循的原則有:
(1)高度原則,要考慮孩子視線的高度,因為這個高度的東西能讓孩子“立即看到併產生聯想”,要考慮以兒童的視角去設計幼兒園的環境創設。
(2)過程比結果重要的原則,應該把佈置環境的過程作為教育的過程,儘量讓孩子參與,這樣不但能提高孩子的積極性,而且能鍛鍊獨立思考能力。
(3)先功能後美觀的原則。環境佈置的最高境界:在主題課程實踐中運用環境佈置,把主題活動過程、成果展示和環境佈置結合起來,我們應該思考環境佈置的調整過程,如何與主題課程結合。“主題動態環境佈置”的操作中,孩子在主題活動的任務是隨著主題的生成、變化,不斷調整,透過孩子和環境發生互動,培養了孩子的任務意識,促進孩子經驗和知識的建構,也提升了老師工作的價值。所以,在環境佈置的過程中孩子能做的就讓孩子做,不但能培養孩子的素質和能力,而且減輕了我們的工作負擔。
三、做好家長工作
1、堅持教育原則
以前在做家長工作時,覺得只要讓家長滿意怎麼樣都可以,自己做出點犧牲沒什麼,可是結果卻並不如意,我們不可能迎合所有的家長,只能迎合接受你原則的家長,只要我們把教育理念慢慢滲透給家長,講清楚,做明白,原則性要強。堅持就是堅持,不允許就是不允許,不要有顧慮。態度一定要溫和,態度體現個人素質,也更容易被家長接受。說話要一語中的,說到點子上,清楚地說明該怎麼做和不該怎麼做,能接受什麼和不能接受什麼,不要說空話。
2、有效地運用間接指導策略
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常常會為家長不配合而頭疼,比如進行環境佈置,需要家長帶些廢舊紙筒之類的,有些家長會很積極的配合,總有部分家長不但不配合,甚至說些刻薄的話。家長是形形色色的,存在文化背景不同,職業不同等差異,若是直白的要求他們該這樣不該那樣,那麼接受起來肯定是有困難的,但如果讓家長影響家長,孩子教育家長,就會比較容易接受,讓家長親眼看到別的家長這樣做的效果更好,讓孩子回家以後告訴家長什麼是正確的行為,潛移默化,相信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教師應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
作為老師必須多與家長溝通,不要有問題時才溝通,平時應多交流。講話要有技巧,先表揚後批評,先做人後做事。要想和家長進行良好的互動,良好的溝通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教師要能夠在平等、尊重的前提下了解家長的困惑,關注家長的興趣點,接納家長的觀點與建議,及時反饋。特別是在對應突發家園衝突的時候,良好的溝通能力有助於事件順利解決。
4、利用家長會或園網站,教給家長一些育兒知識
教育家長了解一些基本的幼兒心理學知識和孩子學習知識的正確方法;孩子做對了怎樣表揚;瞭解孩子心裡的真正情感需要,在家庭的教育中家長要態度一致,先定規則後批評。
以上就是讀此書的幾點體會,還有更多的精髓需要細細琢磨體會,現在最需改變的是突破傳統的思維模式,換一種角度去思考,少喊口號,多做實事。在實踐中運用書中的理念和方法,找到適合自己的教育方式,為幼兒的健康成長而努力,為幼兒的全面發展而不斷提升自我。
《跳出傳統思維的幼兒園教師手冊》教師讀書筆記4
《跳出傳統思維的幼兒園教師實用手冊》這本書是由蔡偉忠老師所寫的,講述了很多幼兒教師在工作中的困惑和技巧解決的例項和方法,對於一線的教師來說,這是一本非常實用的書,翻開目錄,我們可以瞭解本書的一些內容:只要這樣做,孩子就會喜歡上幼兒園;然後就要建立孩子的常規;學會正確利用區域活動減輕工作負擔;原來環境佈置是很好的教育工具;讓家長從接受、信服到跟從;這才是真正的幼兒園課程……光看題目,就是我們教師當前需要了解的內容,蔡老師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獨特創新,並在書中介紹具體操作的過程中全面滲透教育理念,體現了潤物細無聲的境界。讀本書時,我一點都不覺得像讀其他理論書時的那種費勁幹,感覺完全像是在讀一本小說,吸引著我不斷地翻閱。真的很感謝蔡老師!
現在,我們正轟轟烈烈地搞著區域活動,我首先翻到了該章節。蔡老師說“只有靈活運用,才能充分發揮區域的作用,幫助教師減輕工作負擔”。這不是非常好嗎?
什麼是區域活動?蔡老師沒有乾巴巴的理論詞,而是形象地把區域活動比喻成一個房子的空間劃分為客廳、餐廳、臥室等,如果教室只是進行集體活動,功能只有一個,只需桌子和椅子,這就好比一個房子只是用來會客,只要擺上沙發就可以了。房子大,空間就可以固定下來,而房子小,一個空間在不同的時段就有不同的用途。區域也是一樣的,把活動室劃分不同的空間,形成不同的區域,這些區域可以是臨時性的,或者是不同時間段有不同的功能,也可以是固定的。看,多麼通俗易懂的講解!
然後,蔡老師同樣用這些淺顯的語言講解了“為什麼要進行區域活動”、“區域活動的教育價值”、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區域活動有什麼不同“、一般劃分為哪幾種區域”、“區域佈局的要點、要求”、“材料和玩具有什麼不同,停放材料需要注意什麼”、“每個區域材料投放的特點”、“區域開放前的準備和活動後的安排”、“區域在課程中的應用、教師的角色”和“孩子不進區怎麼辦,孩子太多、空間太小怎麼辦”等問題進行了分析。在讀蔡偉忠老師的例子時,我的心裡常常有觸動、有檢討、有反思,在檢討與反思之後,又有收穫的喜悅。書中的每一章、每一節、每一個例子都是蔡偉忠老師幼教現場的一些問題有感而發所寫的,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和參考的。
願更多的老師喜歡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