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讀書筆記>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10篇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10篇

  《城南舊事》是一本非常有教育意義的一本書,那麼有關城南舊事讀書筆記要怎麼寫呢?下面給大家分享《城南舊事》讀書筆記,一起來看看吧!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1

  最近,我看了一本書,書名叫作《城南舊事》。它是我國現代著名女作家林海英女士寫的。這本書描寫的內容是她的童年生活,是她對北京的風土人情和童年的懷念,也是她最具影響力的作品之一。

  這本書以一個名叫小英子的小女孩的視角來展現老北京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歡讀的是“惠安館”的故事,這篇故事是小英子和她的朋友妞兒、“瘋子”秀貞發生的故事。故事中小英子透過平時的仔細觀察發現了妞兒就是秀貞日思夜想的女兒——小桂子,而妞兒也在尋找親孃,她幾次逃跑去找親孃,都被抓了回去,挨的打數不勝數,可是她沒有放棄,最後終於在小英子的幫助下她們母女團聚了。

  每次讀到這裡我總是想想小桂子,又想想自己,總覺得自己平時做事的決心和她比起來太不起眼了。題目做不出了向媽媽求救,學騎腳踏車摔倒了就哭鼻子……為什麼我遇到困難時總想放棄,不能像小桂子一樣堅持到底呢?其實,這些事情咬咬牙也就過去了,我完成可以靠自己的力量解決的,如今我已經長大,已經是小小男子漢了,所以我要像小桂子一樣,做事的時候一旦下定決心就要堅持到底,不能放棄。此外,我也要像小英子一樣觀察仔細,樂於助人,要發現生活中的各種細節,再也不粗心大意。

  《城南舊事》這本書不僅讓我知道了民國十五年時老北京的風土人情以及變化,還讓我有了自我省視,瞭解了自己的不足,讓我有了努力的方向,向著更好的自己邁進。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2

  《城南舊事》這部電影帶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成長就是一個不斷失去的過程。

  從一開始,英子有很多人陪伴過她的童年,或者說有很多人在他的童年裡留下過腳印:宋媽、小桂子妞兒、秀貞、蘭姨娘、徳先叔、“我們看海去”的男人,最後是父親。他們都在英子的童年記憶中留下印象。他們的離去讓英子感到過疑惑、不捨,但是,正是這些失去,才讓英子有了更多的美好;讓英子更充實,更成熟,在失去中成長。

  從擁有到失去,這也許就是成長的過程吧。

  每個人都是這樣成長的,包括我。想想,小學的生活漸漸遠去了,膩膩歪歪的夥伴,也各奔東西了吧。再早些,幼兒園時生活的縣城,幾乎都沒有什麼印象了。隱隱約約記得有座小平房,還帶個小院兒,院裡有棵小石榴樹,石榴樹下種過絲瓜……

  如今那平房恐怕是已經拆了吧……

  但失去了的,又何止是絲瓜呢?

  好像所有的一切,都會在某一天消失,消失的無影無蹤,哪怕一點蹤跡,一點點,你也會找不到。但是其中的內涵,伴隨著我們成長,在成長中留下磨滅不了的痕跡。人生可貴,成長伴隨著人生,就這樣,我們從成長中學會了珍惜。

  珍惜吧,如林海音說的一樣,讓實際的童年過去,心靈的童年永存下來。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3

  童年,與世無爭,飛夢依舊的年齡是春之嬌花,在天地萬物共交融的季節中,用幼嫩的身軀譜寫著生命中最潔淨,最燦爛的篇章。——題記

  暑假時日,在烈日照耀的大地上,我站在樹蔭下,雙手捧著林海音的《城南舊事》,靜靜地進入了這本書的世界。主人公小英子在上個世紀老北京發生了許多趣味叢生的事情。如:賣聲的衚衕,冒著熱氣的暖爐,西廂房的小油鴨,城南的遊藝園……小英子在這些充滿溫情的事物中獲得了愛。小英子有慈祥又不失嚴厲的父親,操持著家務的母親,善良的宋媽……在北京城這個大圓圈中小英子的天真,童趣填滿了整個圓圈,用自己的童年創作著一首首美妙動聽的歌曲。

  《惠安館》是英子童年趣味的集中體現,主要講述了:英子與一個失去孩子而假裝瘋了的秀貞成為好朋友,並在偶然中得知小桂子竟然是她的孩子,母子相遇的故事,情節環環相扣,扣人心絃。故事的最後,當秀貞帶著妞兒逃出去找爸爸時,慘死在火車輪下,結局令人悲傷、惋惜。

  我停下了閱讀,從書中走了出來,我的衣服已被汗水打溼,雙腳已經麻木了,只有大腦還未停止思考,我想了好多:小英子的樂於助人,善良勇敢打動著我,書中的人物都與英子結下了深厚的情誼。隨著事情的發展和時間的流失,形形色色的人由於各種無法預料的原因,離開了英子,甚至成為永別,我們難道不應該向英子那樣永葆一顆天真童趣的心嗎?

  現在的我們正由初中步入高中,學業之大可能需要我們承受著壓力,但我們要永葆童心,永存快樂,這樣再大的困難也會解決。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4

  寒假裡,我讀了一本書——《城南舊事》,書的作者是林海音。這本書用敘事的方式寫了作者童年時代的生活。雖然書中的事有真有假,但每件事都銜接得很好,沒有一點兒矛盾。看到作者簡介時,我驚訝了,寫這本書時作者已經四十多了,竟還能把童年的故事寫得那麼豐富、生動。

  書中向我們描述了一個悲喜交加的童年故事,故事涉及的人物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女瘋子秀貞和小偷及家裡請的保姆,他們的生活都極為艱難,讀後讓人感覺心酸。而蘭姨和德先叔在作者的掇合下成了一對,則非常有趣。最後,父親去世,主人公英子快樂的童年也便結束了。

  掩上書,我也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有一件事我至今記憶深刻,也給我留下了永遠的傷痕。這件事發生在老家。那時,我還不懂事,跟著小夥伴們亂跑。正跑得歡呢,突然,我一個踉蹌,摔在了門坎上,頓時,下巴上佈滿了血。我哭了,哭得那麼厲害,那麼可憐。聞聲跑來的大人把我抱進屋裡,並在我的下巴上塗了黑乎乎的東西。我哭了一會兒,便沒了力氣,隨著陣陣刺痛睡了過去。等我醒來,下巴已經不痛了,我照了照鏡子,只見鏡子中的我,下巴上有一片黑糊糊的東西。於是,我怎麼也不肯上幼兒園。可是,爺爺不停地勸我,我只好狠下心跟著爺爺去上學。可到了幼兒園,我又後悔了,小朋友們都笑著指著我的下巴,說是我吃豆沙麵包沾上去的。我不好爭論,只好默默地傷心。

  被人笑話是件多麼難過的事,就像這本書裡的瘋子和小偷,其實,他們並非像我們想象的那麼可怕和可恨。女瘋子她有愛心,愛女兒,愛小孩,而那個小偷卻是為了供成績優異的弟弟上學才去偷竊。他們不被人理解,是件多麼痛苦的事。

  可是,書裡的主人公英子告訴我們,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要勇敢地去面對。

  英子最後堅強地扛起重擔讓我產生了很大的感想,她堅強,有毅力,自己還是孩子,卻要照顧幼小的弟弟妹妹,她的這些優點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學一學呢?

  同學們也抽空去讀一讀這本書吧,相信你們一定會喜歡的。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5

  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但是童年卻一去不還……——題記

  在偌大的北京城中,有數以百計的衚衕,在這些斑駁的衚衕裡珍藏著許多老北京的回憶,一位可愛的小姑娘把童年的歡樂與疑惑刻在了老北京的經緯線上。優美的文筆,真摯的情感都注入了《城南舊事》之中,她——就是林海音。

  北京城的晴日依然像往常一樣熱鬧,六歲的小英子和宋媽在買菜的途中與惠安館的瘋姑娘秀貞偶遇,在多次的接觸和交流中,英子和秀貞成了好友,得知秀貞的悲慘遭遇後,英子幫秀貞尋找失散的女兒。相逢是短暫的,找到女兒的秀貞卻不幸慘死在火車輪下。這樣的結局讓英子備受打擊,為了忘記這悲傷的回憶,不久在家人的陪伴下英子遷往新簾子衚衕開始新的生活。

  在新生活的開始,荒園裡那個厚嘴唇的年輕人闖進了英子的生活。為了供弟弟上學,這個厚嘴唇男人被迫以偷竊來維持生計,這讓單純善良的英子疑惑不解,對善與惡的理解有了新的思考和判斷——善與惡在於心的感悟,情的包容。可這位年輕人最終被巡警帶走,這又是生活帶給英子的一場情感歷練。

  生活在充滿快樂的同時也會穿插著悲傷,英子九歲那年,宋媽的丈夫帶來了兒子溺水身亡,女兒被賣的噩耗。在英子感受到宋媽悲傷的同時,她更多的是疑惑:家人團聚的天倫之樂不是人人渴求的嗎?為何宋媽要拋棄家人出來做別人家的傭人?年幼的英子在經歷了形形色色的喜與悲後告別了快樂中裝滿疑惑的童年。

  《城南舊事》雖在寫英子的童年,但在那溫馨快樂的童年裡隱藏的卻是生活的辛酸和生存的逼迫。冬日裡不遠萬里運煤的駱駝隊,執著於尋找小桂子的秀貞,為供弟弟上學偷竊的年輕人,還有撇下家人、孩子出來做傭人的宋媽,他們嚮往著幸福的生活,卻迫於社會的禁錮,用自己的方式努力地活著,幸福只能是一種美好的奢望。天真無邪而又多愁善感的英子如何能懂得生活的艱辛,她用那雙純真的雙眼在觀察著這個熟悉又陌生的世界。正因為她的純真和善良,讓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更加生動豐滿,恰如那冬日裡的駱駝隊,在人生的沙漠中努力行進,也許會迷失,但生命的軌跡卻如烙印一般歷歷在目。

  努力生活,在人生的衚衕裡,即使經歷生活的辛酸,也要留下心底的那份純真,永存心靈的童年。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6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每當我的耳畔響起這首歌時,我總會想起《城南舊事》裡面那年幼的林海音,那粉紅色的夾竹桃……

  主人公英子是一個膽大、聰明、善良的小女孩兒,她喜歡幫助別人,還為惠安館痴傻的女人秀貞找回了失散多年的女兒,儘管其他人都對秀貞有偏見,英子卻不覺得,反而是盡全力去幫助她;她的父親,是一個外表嚴格、默默無聞,卻對孩子們表現出無盡父愛的爸爸;英子的奶媽:宋媽,是一個純樸的鄉下女人,她卻非常不幸,唯一的兒子溺水身亡,女兒也被賣掉,只好含淚離開……

  就在英子小學畢業典禮的那一天,英子的爸爸病倒在了病床上,無法看到自己的女兒代表全體畢業生致辭。畢業典禮剛剛結束,醫院就傳來了噩耗——父親去世了。英子急急忙忙跑到醫院,看到年幼的弟弟妹妹和大哭的母親,終於明白了長大的意義……

  不僅英子學會了成長,我也明白了長大的意義:生命和愛的條件是勇敢和承擔,也是人必須長大的真正意義。

  父母親對孩子的愛,都是無價的,更是偉大的。就像英子的爸爸,對孩子們嚴格要求,卻把愛表現在方方面面;雖然不善於表達,卻讓英子感受到了愛的溫度。年幼的林海音,已經明白了許多人生的道理,家裡失去了頂樑柱,而她身為家裡最大的孩子,也必須要承擔起責任。

  英子的世界一片純美,她從不自私自利,什麼人都可以與她成為好朋友。在她幼小的心靈裡,一切都是美好的。

  童年時期美好、天真,但如果我們長大了,就應該承擔起自己該承擔的責任。不能再對父母撒嬌;不能再任性;不能再亂髮脾氣;不能再亂買東西……我們要幫助父母幹力所能及的家務;為他們除去煩惱,不要讓他們操心。

  英子所具有的美好品質,是可貴的,是值得人去學習的,我們應該像她一樣善良、懂事、無私。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7

  請不要為了那頁已消逝的時光而惆悵,如果這就是成長,那麼就讓我們安之若素。——題記

  很多經典文學作品描述的是各種美好,或是亂世。作家筆下的亂世各有不同,但林海音卻改變角度看亂世。作家以一個孩子的觀點、看法反映了當時的生活。並沒有寫如大江大河奔湧的場面,而是漸漸淡化整體,僅僅以描述社會上的不同人的感情、生活變化。

  主人公林英子的世界很小,她的眼中沒有那麼多的社會上的招數,而是以天真、純潔的心看待自己僅去過的這一點小世界,可能父母允許自己出去看節日的熱鬧活動已經是求之不得了。20世紀20年代末,六歲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條小衚衕裡。常常尋找“瘋女人”秀貞,是英子的一個朋友。

  秀貞之所以很瘋癲,是因為她的孩子小桂子被家人送到了城牆根腳下,再也尋不到。一天,英子發現自己的朋友妞兒的身世和小桂子很像,又發現她脖子後的印記,於是讓她們母女倆相見。秀貞當天晚上就要帶著妞兒去找丈夫,結果倆人在趕火車時一同喪命於火車下……

  文中的人物最後都離小英子而去,本篇文章也主要表達了告別童年的悲傷和痛苦的懷念的情感。看似很小的一件事,卻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道盡了悲歡離合。想象總於現實相差很遠,原本人們都很天真,都很現實,但被當時的社會“磨礪”的不再是原來的模樣,人們的心靈也就顯得越發弱小,這也是作者文章的過人之處。

  秀貞、偷兒、蘭姨娘、宋媽這些人身上的悲劇,讓本以善良之心對待世界和現實的小英子也“打開了視角”。她的童年有很多悲痛的回憶,但她仍嚮往著美好的生活。

  可能我們本也是天真的,但因經歷過這世間的形形色色,也被打磨成了石沙,有時候,忘記自己的身份,做回自己,擺脫世俗煩擾。不能被別人影響,你一定要影響別人,並且是好的影響。

  我默默地想,默默地寫,看見冬陽下的.駱駝隊走過來,聽見緩慢悅耳的鈴聲,童年重臨於我的心頭。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8

  這本書講的並不是富貴的公主,沒有龐大而又高貴的家族,沒有整天無憂無慮的生活。而是一個在20世紀20年代的老北京圍繞英子寫的一系列故事。小說完全採用樸素的寫實手法。

  故事裡有忠厚淳樸的宋媽,痴情綿綿的秀貞……故事的主人公林海音,大家稱他為英子。這本書主要講的是英子的一些小故事,雖然沒有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是,講的卻是溫馨真實的日常生活往事。

  第一個故事讓我們看到了秀貞和他的女兒妞兒之間的母女親情。我知道了母女之間的愛是多麼真誠,多麼的偉大,秀貞為了自己的女兒,從一個小姑娘變成了人人都怕的“瘋子”,在英子眼中她卻是一個賢惠的母親。接下來發生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英子是一個大膽、活潑開朗的小女孩,英子充分的表現出小孩強烈的好奇心和智慧,英子認為那陌生人是賊但並不是一個壞人,在英子的眼裡,每個人做錯事是因為有不得已的苦衷,而做錯事並不等於那個人就是壞人,那個小偷表現出了自己的後悔,無奈與內心的痛苦盡顯無遺。

  英子十二歲,爸爸在擔心家人中死去了,英子和他的父親之間有其他父女之間沒有那份深深的摯愛之情。林海音在故事的最後一段寫的那句“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這句話在我心中落下了一個深深的烙印,爸爸走了,英子沒有哭,因為爸爸曾說過,英子長大了要學會獨立,不能哭,哭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讀了這篇文章我懂得了,我並沒有長大,因為我沒有英子的責任感與使命感,但我知道了長大=責任。

  讀了《城南舊事》我有很多感觸。在那些平凡小事中感覺到了無私的愛。最後我再問一個問題,你覺得自己長大了嗎?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9

  寒假期間,媽媽帶我去圖書館買老師推薦的書,我把書買了回來,便聚精會神地看書,我最喜歡林海音奶奶寫的《城南舊事》這本書。

  《城南舊事》就像是一幅幅懷舊的黑白照片展現在我的眼前:緩緩的駱駝隊、惠安館、衚衕的井、鬧市僻巷、草垛子,還有這些地方所浮現的人物:冬陽下的駱駝隊、井邊的小夥伴妞兒、惠安館的瘋子秀貞、躲在草垛裡的小偷、斜著嘴笑的蘭姨娘、不理“我們”的德先叔、和“我”朝夕相伴的宋媽以及最後因肺病去世的爸爸,他們都曾和英子玩過、談笑過、一同陪伴英子度過多彩的童年生活。

  最讓我感動的是這樣一個片段:秀貞總是讓人家討厭,可本性善良的小英子卻對她不離不棄,總是找她聊天。後來,小英子察覺到妞兒是秀貞的女兒時,便找一切機會讓她們見面,然後把媽媽最珍貴的金鐲子送給她們,讓她們去找妞兒的“爸爸”。讓我喜歡的是小說的主人公——小英子。她那種善良、聰明、勇敢的性格和那種單純樂於助人的品質深深地感動了我,一個六歲小孩子竟懂得愛,懂得友誼,值得我們都要向英子學習。

  我們的童年雖然無憂無慮,卻沒有英子過得精彩。就讓我們用善良純真的心去對待每一個人,去擁有多彩幸福的童年吧!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10

  每一朵花在綻放之前,都得經過發芽、生根、衝破花苞這個封印才能綻放出美麗的花朵。在我認為,這個過程非常艱苦,我們的童年也像花一樣,要經風雨才能綻放……

  書中的小英子也是這樣,她的童年一直在綻放……

  她認識了一個在惠安館被別人稱為“瘋子”的秀貞,她們雖然年齡相差很大,但她們好比知己一般,訴說著自己的真心話。“秀貞怎麼知道我昨晚沒吃飯就睡覺了呢?……咱們染指甲吧!”“小桂子可是我們的命根子呀!……就說我不罵她。”英子為秀貞找回了小桂子——妞兒。雖然英子不知道妞兒和秀貞去哪了,但,她們還是朋友,永遠,永遠,“金紅的太陽是從藍天的大海升上來的嗎?我們看海去!”英子和一個男人似乎很談得來。是啊,海,有誰不想看呢?宋媽的小栓子掉在河裡死了,宋媽要回老家了,英子要照顧弟妹了,那就意味著——離長大,不遠了。

  爸爸要英子獨自寄錢給小叔子,這是一次成長的機會,因為她爸爸說過:無論什麼困難的事,只要硬著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爸爸的花兒落了,她也不再是小孩子了。但這不僅僅是爸爸的花兒落了,英子的花也有一片花瓣落了。

  英子的童年像花一般綻放,有掉落的花瓣也有新長的花瓣,繽紛燦爛。但花落了可以再長,童年過了就不復返了。想必,英子一定會完好無損的保護好她這朵燦爛美好的花,因為,這是她人生開得第一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