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端午節> 端午節的來歷小學作文

端午節的來歷小學作文

端午節的來歷小學作文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為大家分享了端午節的來歷的,歡迎借鑑!

  端午節的來歷小學作文1

  五月初五,是我們中國年曆的一個節日——端午節.

  這個節日,是我們裹粽子的日子。每一年的這一天,許多人家都會包裹粽子,許許多多不同味道不同種類的粽子,都會在這個粽香的季節紛紛湧現。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其實向來都說法不一。有些人都將它視為是紀念於五月初五投汨羅江的愛國詩人屈原。有人說,這一個節日在古代,是一個消毒避疫的日子。

  根據文獻上的記載,以及歷代相傳流行下來的許多端午習俗,五月被視為“毒月”、“惡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這一天便流傳了許多驅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習俗如插蒲子艾葉、喝雄黃酒、祭五瘟使者等。

  後來的後來,端午節的意義起了變化。人們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及崇高的人格,將這個一直流傳的端午原意給忘了,把一些原先未必是紀念屈原的劃龍船及包粽子等習俗,聯絡到他的.身上。

  現在大部分得人都只記得端午節和屈原有關,而其實一些新一代的年輕人對於屈原的故事也沒有多大的印象了。他們知道的是,這是吃粽子的節日,如此而已。

  關於端午節賽龍舟,其實現在不是端午節的到來賽龍舟的比賽專案也是處處有。從驅邪避疫,到紀念屈原,端午節的意義起了很大的變化。

  這個節日的原意,在年復一年的社會變遷中漸漸的受到“ 蠶食”。

  今天,這個節日變成了一箇中國人美食的節日。從舊有的角黍,粽子製作到今天的各式各樣多姿多彩的包粽。許多的地方都融入自己的地方美食特點在粽子中。

  端午節的來歷小學作文2

  今天是端午節,你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嗎?

  大家是不是有的知道有的不知道,那我就告訴大家吧!

  過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的屈原。這種說法流傳的最廣。楚王在寵信奸臣,排斥忠良,屈原屢勸不改,反被流放。在放逐途中,屈原聽到秦國連敗楚國,國家命運危在旦夕,於是在五月五日投河,就有了現在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由來就是這樣的。

  我過端午節那天,南方會舉行賽龍舟吃粽子比賽……北方則會去踏青。

  請大家記住這個節日,弘揚民族文化,繼承先輩的精神,讓我們一起努力。

  端午節的來歷小學作文3

  今天是五月五日,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聽說很久以前,偉大的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入汨羅江,人們怕他被江裡的魚蝦吃掉,就做了許多的飯糰,“撲通,撲通!丟進了江裡,用飯糰去餵魚蝦,聽說魚蝦吃飽了,就不會吃屈原了。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每年的五月五日,都會做許多的飯糰,也就是現在的粽子,還會舉行龍舟賽等活動……

  這就是端午節的由來!

  我喜歡吃粽子,我喜歡過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