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端午節作文(通用12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端午節作文(通用12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端午節作文1
又到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了,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就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據說是紀念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的節日,又稱重陽節。我最愛過端午節了!節日裡可以吃到香噴噴的粽子,香香甜甜的讓人愛不釋手。
聽媽媽說:“在我的老家張掖有這樣一個習俗,每到端午節的前一天大人們都要給小孩搓各種各樣的彩繩,媽媽還告訴我:“端午節因為是五月初五,許多習俗也和“五”這個數字聯絡在一起。有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子上,手腕或腳上,稱為長命縷;給小孩們戴上表示在這一年裡孩子平平安安,健康成長。”據說可以讓孩子在這這一年裡去除病痛,健健康康的。我小時候媽媽也給我搓過,每當媽媽給我戴上的時候我特別高興。
過端午節吃粽子是必不可少的,每年奶奶都會給我們包各式各樣的粽子,有紅棗的、蜜棗的、臘肉的等。我最喜歡吃臘肉的,它吃起來香而不膩,帶有淡淡的煙燻香味。圖個團圓熱鬧,也希望這習俗代代相傳。
我愛端午節,因為它既喜慶,又充滿了神秘的中國傳統文化。
小學端午節作文2
端午節是我國“三節”中的一個傳統節日。
端午節的早上,我一邊吃粽子,一邊看電視,正巧,我看到有一個節目是賽龍舟。這時,媽媽走過來對我說:“你知道賽龍舟,吃粽子的來歷嗎?”我說:“我知道呀!相傳賽龍舟競賽是為了撈救投進汨羅江而死的愛國大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蝦、蟹吃飯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媽媽聽了,高興地說:“我女兒懂得真多。”
奶奶見我們談得這麼開心,湊上來說:“你們知道嗎?端午節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聯絡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裸上,成為長命縷。各家要插“無端”營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這倒蠻好玩的”。我和媽媽一起說道。
吃過晚飯,爸爸、媽媽和我去散步。一路上,我念著端午節的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念著念著,爸爸媽媽也加入了其中。
啊!端午節的學問真多。
小學端午節作文3
端午節到了,我們家裡非常熱鬧。原來奶奶和媽媽正在包粽子呢。
我湊上前去一看,包粽子的材料可真多呀!有翠綠翠綠的竹葉,有細長細長的草繩子,還有雪白雪白的糯米,香噴噴的鳥蛋和香菇,有熱氣騰騰的臘腸,還有令人口水直流的豬肉……
再來看看奶奶和媽媽的包粽子PK賽吧。只見奶奶那靈巧的雙手左捏捏,右按按,再把竹葉包緊,繩子一紮,一個粽子就誕生了。不一會兒,一大串粽子就包好了。媽媽也不敢怠慢,只見她加快速度,一串粽子也快要包好了。眼看媽媽就快趕上奶奶了,情急之下,奶奶也加快了速度,把媽媽甩在了後面。結果您不用猜,就知道誰贏了?
粽子包好了,奶奶拿去蒸。三十分鐘後,香噴噴的粽子就新鮮出爐了。我們一家人圍在一起開開心心的地吃起粽子,就連黑騎士也興奮地躥來躥去。
爸爸邊吃粽子還邊給我們講起了端午節的傳說:春秋時期,有一個叫屈原的人,由於自己的國家受到侵略,非常傷心,便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江自盡。人們為了不讓魚蝦去吃屈原的`屍體,便駕著龍舟,往河裡扔粽子。魚蝦吃飽後就不會去咬屈原了。所以,端午節就成了人們紀念屈原的節日。
小學端午節作文4
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每一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瑞陽節、重五節。據說端午節的由來和屈原有關。
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富國強兵,可是遭到了小人的的陷害,被楚懷王趕出都城,流放到異地他鄉。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於是在農曆的五月五日,抱起石頭,跳進了泊羅江。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悲痛欲絕。紛紛來到泊羅江邊打撈屈原的屍體。漁夫們划著船在江上來回尋找,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原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效仿。一位老醫師還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希望蛟龍水獸喝了以後暈倒,就不會去傷害屈原的身體。後來人們怕蛟龍把飯糰吃掉,就用楝樹葉包上飯,外面纏上彩線,變成粽子丟進江裡。
從此,每一年的5月5日,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
小學端午節作文5
在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午、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就是我國二千多年的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掛鍾馗像,掛艾葉,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配香囊等等一些公益性的活動。
端午節的意義就是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這是讓魚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我們這裡的習俗就是,端午節前幾天每家會買粽葉糯米在家中自己包,粽子裡的餡可以放紅棗、火腿、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口味,自行選擇。人們把包好的粽子,五個一紮紮起來,掛在高出這樣可以防餿。南京人在吃粽子的時候大多都喜歡放糖。
現在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到了端午節大家只要到街上,或菜場上都能買到現成包好的粽子,有餡的、無餡的、生熟都有,真方便。
我最喜歡吃粽子了,每逢過節,我都能吃上好幾個,它甜甜的、粘粘的,還有一股清香味,粽子真好吃啊!
小學端午節作文6
今天是端午節。這一天,我和家人都早早地起床,準備包粽子,我們剛洗完臉就拿起昨天準備好的葦葉開始包起了粽子。
瞧!媽媽把糯米在水池中洗了又洗,衝了又衝。奶奶則吧把買回來的豬肉切成一塊一塊的紅燒起來。爺爺和爸爸坐在一邊等活幹,而我卻邊玩邊等著香噴噴的粽子送上嘴。這時媽媽發話了:“小懶豬,快來幫幫忙,不幫的話就沒粽子吃了,嘿嘿!”我嘆著氣很不情願地來到廚房。
“包粽子了!”媽媽一邊吆喝著,一邊用力甩著剛衝完的糯米。快看,爸爸笨手笨腳地把葦葉拿在手上左一翻右一翻就是包不起來,而不一會兒一個個塔形的粽子從奶奶手裡包出來了。“我也要包一個粽子。”手癢癢的我大聲嚷起來......
香噴噴的粽子味兒迎面撲來,這時我和爸爸口水直流三千尺。迫不及待的我們來不及等粽子冷冷就大口咬上去:“哇!好好吃呀!”我和爸爸讚不絕口。
“何駿,何駿。”門外傳來小夥伴的叫聲。我連忙拿起幾個粽子飛快地跑出去和他們一起分享......
啊!多麼快樂的端午節呀!
小學端午節作文7
端午節那天,我和爸爸、媽媽、哥哥一起去上街,街上的人可多了,擠得我的眼鏡都快掉下來了。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滿街都是,真讓人應接不暇,我想要這,想要那,可媽媽什麼都不給我買。端午節前,我就和媽媽說過我要吃粽子的,媽媽非常爽快的答應了,那天媽媽說過逛完街要去學校,領著學生去看中考考場,(因為那是一年一度的大考,有她的學生明天參加考試)順便給我買粽子。到了晚上,我才想起粽子的事,等啊,等啊,非常晚了,媽媽才回來,我忙過去一問,說沒買,說是光顧著催促學生早點休息,等所有的學生都入睡了,超市早已關門。媽媽說:“明天一定買”。
第二天,正巧媽媽不知因什麼事生氣了,我又和媽媽說起粽子的事,媽媽大聲罵道:“整天就知道吃,吃了睡,睡了吃”,說著就匆匆走了,去關照她的學生,好象上考場的是她。
看到粽子的希望離我?來?遠,我心裡刀割一般,雖然有人也沒吃到粽子,但是我每年都吃不上,今年好不容易盼到端午節,卻還是沒吃到粽子,更沒有紀念屈原,我的心永遠不能夠平靜下來。
端午節過去好幾天了,我最終還是沒有吃到粽子。
小學端午節作文8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當端午節到來的時候,人們都會唱起這首有趣的兒歌。
我一直盼望著過端午節,因為我知道,在這個節日裡,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我們就可以吃到香噴噴的粽子了。今天又是端午節了,我心裡洋溢著一種莫名其妙的感覺。早上起來,跑到餐桌前一看,嘿!真怪,桌上放著糯米,粽葉和牛筋草。“這是幹什麼的?難道是要我們自己包粽子?太好了!”我急忙把手洗乾淨,在媽媽的指導下,我拿出兩片粽葉,學著媽媽的樣子折出一個角筒,再在摺好的角筒上放入一些浸泡好的糯米,塞上幾顆棗,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包出形狀來,在用牛筋草纏上。把包好的粽子放到水裡煮著。只聽到粽子在鍋裡敲著小鼓,聽著那動聽的音樂,我興奮極了。
煮好後的粽子,外形很特別,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圓的。粽子的顏色很誘人,它用深綠的粽葉包裹著。我把粽葉剝開,只見潔白如玉的米團裡嵌著幾顆深紅油亮的小棗,紅白綠三色互相襯托出一種美的感覺。咬一口,細膩可口,糯米里包著大棗,吃起來又香又甜,回味無窮。
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粽子,品嚐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我永遠也忘不了這一天!
小學端午節作文9
今天是端午節,我吃過早飯就要出去玩。我拿出羽毛球和球拍,準備和爸爸去打一場羽毛球。我們來到了大院的健身場上,爸爸站在左邊,我站在右邊,一場羽毛球賽就開始了。
先是由爸爸發球,爸爸發的球特別高,這不是有意的在刁難我嗎?我一蹦便把球回了過去,而爸爸出乎意料,所以他沒能把球接著。本想打我弱點的爸爸反讓我領先了一分,接著我發球,我就發到爸爸的反手位,結果爸爸又輸給了我。這樣你來我往的,比分緊緊咬著,我和爸爸不分勝負。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就到了中午的時間,我們只好鳴鑼收兵。
我們剛一到家,飯桌上已經擺上了一盤粽子。我剝開竹葉,輕輕的咬了一口,“哇!好好吃呀!”我讚歎道。裡面白色的糯米特別誘人,再加上裡面的豆沙真是好吃極了!我聽爸爸說,端午吃粽子、賽龍舟等習俗都是為了紀念屈原的。媽媽對我說:“屈原真是太偉大了!他的愛國精神鼓舞著世世代代的人們,吃粽子、划龍舟的習俗也延續到了今天。”我點了點頭。
這個端午節過得真有趣啊!
小學端午節作文10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每當我聽到這首歌謠,就知道端午節快到了。
說起端午節,我還知道一個感人的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人屈原,聽說楚國的都城被敵人佔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於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而死,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訊息,都十分悲痛。把粽子扔到江裡餵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屍體。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粽子的來歷。
說起粽子,我外婆包的粽子可好看啦:綠油油的粽葉,白花花的糯米,有時裡面還夾上紅棗、鹹肉、紅豆,一掰開,香噴噴的,讓人恨不得馬上就咬上一口。
我們這兒的端午節還有一個重大的節目——賽龍舟。幾十個年青人穿著漂亮的服裝,幾人一組,分坐在精美的龍舟上,龍舟整齊地排列在江面上,一聲哨響,他們就奮力向前劃去。一時間,人們的吶喊聲,選手們的號聲,鑼鼓的喧鬧聲,此起彼伏,匯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之外,我們這兒還插艾葉、戴香囊,給小孩子用五味草煮的水洗澡等等,各種習俗都讓人回味無窮。
家鄉的端午節真有趣啊!
小學端午節作文11
相信大家都過過端午節吧,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端午節的習俗分別是: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在屋簷上插艾葉等等,今天,我們家可熱鬧了呢。
今天一大早,我就嚷嚷著要和媽媽去買粽子,媽媽受不住我的百般央求,只好答應了。到了超市,我迫不及待的開啟冰櫃,哇,有眼福了,好多種餡呀。我連忙拿了以下:蜜棗餡的、豬肉餡的、桂花香餡的等等,每個都拿了5個。付了錢,到了家裡,我急忙拿出了全部,讓媽媽給我蒸了蒸。媽媽有事先出去了一趟,我呢,就在家裡好好享受著美味,我先拿了一個蜜棗餡的,把它給剝開,好黏啊,裡面的珍珠數不盡,我把‘’珍珠‘’吃完後,開始吃裡面的蜜棗,紅紅的,軟軟的,又甜甜的,一直甜到心裡。吃完這個粽子後,真是讓人吃了還想吃,於是,我有偷偷地又拿了一個,就這樣,家裡的粽子被我‘’打掃‘’地乾乾淨淨了。媽媽回來了,當然,一看垃圾桶裡就知道怎麼回事了,我呢,也少不了一頓臭罵了,不過,經過這件事情,我再也不敢這樣做了,這一天,我也幹過不少事情。比如,等等。
哎呀,門鈴響了,好像是媽媽回來了,讓她看見我在玩電腦,我就沒有好事發生了,我也不跟你囉嗦了。
小學端午節作文12
端午節到了,你們知道它的來歷嗎?不知道的話,我來告訴大家吧。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又稱重午節。關幹端午節還有一首兒歌:“五月五,是端午摘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的日子。”
然而我覺得端午節更多是為了紀念屈原。相傳春秋戰國時期,中原大地齊、楚、燕、朝、趙、魏、秦七國為雄,他們各國之間為爭奪土地,使中原大地戰火連天。當時,屈原是楚國的左徒官,他勸楚王要仁治,不要聽信小人讒言,可懷王不聽,還聽信讒言革職屈原。悲憤痛心的屈原,便寫下了不朽詩篇——《離騷》和《天問》。公元前278年,楚國被秦國攻破。屈原精神受到極大的打擊。面對國家亡滅,自己卻無能為力。扁抱石投入長江東邊的汨羅江。聞訊趕來的楚州百姓紛紛划船,並拿來粽子投入江中餵魚蛟蝦蟹,讓他們不要吃屈原。
兩千年過去了,但是人屈原的形象仍然留在人們的心裡。如今,每年五月初五日人們都會吃粽子,當然各地人民習慣不同!
端午節是我最喜愛的節日。不僅僅是因為能吃粽子,更是能感受到屈原對祖國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