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一次參觀活動作文9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洩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記一次參觀活動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記一次參觀活動作文1
今天天氣格外好,就好像是太陽公公專門為我們去參觀養蜂基地開了通道。
吃過中飯,媽媽帶我來到牆頭村的養蜂基地,還沒靠近目的地,就看見一群群的蜜蜂在花叢中跳“8”字舞,聽見它們“嗡嗡嗡”地開著音樂演唱會,置身其中彷彿來到了蜜蜂的王國。
當我們的車子駛入養蜂基地後,我和媽媽在養蜂伯伯的指導下穿上了一件白色的防護衣。這件防護衣是一體式的,可以把我們從頭到腳保護起來,以免被蜜蜂蟄傷。防護衣非常輕薄,而且上面還有無數個又密又小的洞眼非常透氣,穿上它你根本不需要擔心會被憋壞。
媽媽穿上防護衣後勇敢地靠近蜂箱。起初,我對這薄如紙的防護衣並沒有特別大的信心,膽怯地一小步一小步往前挪著步子。突然,一隻蜜蜂飛落到我耳旁,我本能地尖叫起來:“啊,蜜蜂!蜜蜂!”媽媽見了,捧腹大笑:“你穿著防護衣怕什麼呀?它不會咬你的!”可我還是非常忐忑,嚇得身體都僵硬了,任由這隻蜜蜂從我頭上爬到手臂上,可是過了很久它都沒有咬我。我想應該是防護衣的作用,於是漸漸地就放大了膽子,靠近蜂箱,四四方方的蜂箱下方有幾個小洞,那是蜜蜂進進出出的家門,養蜂伯伯開啟蜂箱讓我們看清楚了蜂巢的模樣,我不禁讚歎一句:“蜜蜂可真是建築大師呀!”六邊形的蜂窩裡儲藏了好多的蜂蜜,香甜的蜂蜜一直往下流淌著,看了就讓人嘴饞。看著眼前的這番情景,我想到了羅隱寫的那首詩“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說的不正是這些勤勞的小可愛嗎?
參觀結束後,養蜂伯伯送了我們一大罐蜂蜜,當我們走出養蜂基地時,蜜蜂們還在“嗡嗡嗡”地低吟著,好像是在為我們送行呢!
記一次參觀活動作文2
今天早晨,我們和水老師等同學一起去濮塘的馬鞍山市中學生實踐基地參觀“財稅和創新創業教育展館”。
一進門講解員讓我們先看看天花板,再看看地面,問:“猜猜這是什麼成語?”水老師在一旁小聲地提醒:“天、天、天……”可我們沒一個人注意到水老師的口型,只有一位大哥哥搶答道:“天圓地方!”之後講解員問我們這個銅錢上的字怎麼讀,水老師見王子祺站在第一排,就讓她來辨認,王子祺隨口說:“天啟寶通!”講解員說:“不對,是‘天啟通寶’,上、下、右、左,是按這個順序來讀的。”
講解員帶領我們來到第三個展廳,只見她點了一下照相按鈕,5秒之後,一張團體照便清晰地展現在螢幕上。水老師讓劉宇彥哥哥寫留言,只見他一筆一劃地寫了“積極納稅,依法納稅,誠信納稅”等幾個字。講解員還把團體照和留言儲存了起來。大家樂滋滋的,可是我不開心,因為我明明站在鏡頭底下的,可儲存的照片中卻未見我的身影。看看比我高兩個頭的劉宇彥哥哥,我恍然大悟,點了點頭。
我們又來到最後一塊區域,講解員介紹:“這是財政樹。它以古代搖錢樹為藍本,通體雪白,直通藍天,寓意是大家一起發財交稅,一起支撐馬鞍山經濟藍天。”講解員又告訴我們:“這些錢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我們的教育、公共設施、國家安全和醫保所需的經費都來源於稅收。”
經過這次有趣的參觀活動,讓我知道我們的義務教育、公園廣場、綠色腳踏車等等為什麼都是免費的了,長大後我也要為建設美好家園出一份力。
記一次參觀活動作文3
今天,我要和姑姑、姐姐去蘇步青故居遊玩。出門前,我帶上筆和本子,準備記錄一下那裡優美的風景。
在騰蛟鎮政府前下了車,我的眼前一亮,一條白蛇般的石板橋盤在我面前。走在這條長長的石板橋上,陽光正照在我的身上,橋下溪水在歡快地流淌,似乎唱著快樂的歌歡迎我的到來。穿過石板橋,沿著鵝卵石鋪成的小路,一路欣賞著古老的打鐵鋪,聽著店鋪裡傳出來的叮叮噹噹的鐵錘敲打聲,我們來到了蘇步青故居。
故居門前有一片旺盛的菜地,綠油油的菜葉在太陽底下閃閃發光。我被這片綠包圍了,不由自主地把腳邁進了菜地,我深深吸了一口氣,真清新啊。要不是姐姐把我拉出了菜園,我肯定會像只菜蝶,停留在綠的世界裡,忘記了外面的世界。
走進蘇步青故居的大門,院子裡有一間矮矮的木結構平房,屋子裡陳列著很多戰爭時期的炸彈模型和20世紀的生活用品。平房對面有一座高大的蘇步青爺爺的雕像,雕像的底座上刻著蘇步青爺爺的介紹。蘇步青爺爺是一位數學家,他的努力為祖國爭得了榮譽,我要像蘇步青爺爺學習,長大以後也要當一名為國爭光的科學家。
游完蘇步青故居,我們又來到了棋王碑林。棋王碑林是為了紀念百歲棋王、愛國象棋家謝俠遜而建造的。棋王碑林裡有關於百歲老人謝俠遜的介紹。我們在棋盤前玩,一盤沒下完的棋吸引著我,那是周恩來爺爺和謝俠遜老先生對奕《共抒國難》的殘局。我不懂棋局,在棋盤前站了會,又和姐姐去了他們的雕像前。我坐在周恩來爺爺的懷裡,姐姐也來湊熱鬧,我們倆都擠在周恩來爺爺的懷裡看著兩位爺爺專心地下棋,姑姑還給我們拍照留念。
依依不捨地跟雕像爺爺告別時,夕陽正照著棋王碑林,四周青翠的竹林更加翠綠,拾級而下,一幅幅棋盤在夕陽的餘輝中更顯壯觀。我們即將上車離開騰蛟鎮,我的心情卻久久不能平靜。這裡的小橋、溪水,青綠的環境,深深地吸引著我,還有蘇步青和謝俠遜爺爺的事蹟像電影一樣,在我的腦海裡回放。
記一次參觀活動作文4
這個假期裡,我們去了地質科普館進行實踐活動。
因為這是五年級第一次外出活動,所以我們都異常興奮,還沒到起床時間就把衣服穿好了,等待出發。
經過半個小時的車程,我們來到了浦東地質科普館。原以為這裡像個科技館,可到了那裡才發覺跟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樣:這裡不是場館,而更像是公園。由於那裡位於浦東機場附近,所以每三分鐘就有一班飛機從我們頭頂上飛過。
我們先去了“紫藤長廊”,只見長廊的一側有許多牌子,上面有如何在突發事件中自救的知識。之後,我們又去了地震體驗館、火災體驗館等地,進行了對這些災難的體驗。
在所有專案中,最讓我難忘的是叫“定向越野”的專案。
老師安排我們分成6個小組,然後每組發一張地圖,讓我們按照地圖上指定的印章臺去蓋上章,哪組最先完成並回到起點就算勝利。
我們一組有柯智恩、湯榕健、徐小杰和我。我們需要找的是2、4、6、8號章。我們剛出發就看見了一個印章臺,便迅速跑過去一看,是5號章,不是我們所需要的印章。沒辦法,我們只好重新尋找。
突然,我想起在來的路上有一個印章臺,於是我們轉身往回跑。半路上,我們發現有個近道,趕緊沿著近道穿梭,到達盡頭,卻發現“近道”不通。我們沮喪地折回身,突然發現角落裡也有一個印章臺,而且正是我們所需要的8號章——真是瞎貓碰上死耗子。我們興奮地蓋好章。
之後,我們又順利地找到了2號、4號、6號章,勝利女神已經在向我們招手了!我們飛速趕回,只見別的組都沒在場。
“耶,我們是第一名!”
時間過得真快,又到返校的時候了,雖然不想回去,可又有什麼辦法呢?於是,我們帶著滿滿的收穫,依依不捨地離開了科普館。
記一次參觀活動作文5
為了從有限的校園中走出來,在社會實踐中學會交往,學會合作,我們南京浦口外國語學校二(10)班的趙峻睿、郭恆溢、馮禕、邢曼怡、魏成悅、張家嘉、陸彥博。朱浚澤、王馨、王博涵、湯爍琰、陳品潤十一位同學組成了酷兒“萌萌噠”雛鷹小隊,活動是在8月17日上午10點半,雖然天氣非常悶熱,但是我們的學習熱情依舊十分高漲。
一進門,我們先來到了可口可樂博物館,巨大的.可樂瓶展現在博物館的正中,講解員告訴我們,可口可樂最早的創始人是約翰·彭伯頓醫生。他把碳酸水加蘇打水攪在一塊,製成一款深色的糖漿,並具有提神、鎮靜的作用以及減輕頭痛的作用,該飲料即為可口可樂。起初,可口可樂是在藥店出售。聽到這裡,我的嘴巴不自覺地張成了“O”形。講解員看到我的困惑,笑了笑說:“這是一百多年前的事兒了,後來經過多次加工,改良,成為了我們現在所喝的這種黑色碳酸飲料。”博物館裡還展示著各種各樣的可口可樂杯。既有打碎了也能看出是裝可樂的弧形杯,又有在1985年坐上“挑戰者”號飛上太空的航天員專用可樂杯。真令我大開眼界!我們每個人都在可口可樂瓶子上設計繪製了一幅外包裝。
繞過大可樂瓶,我們來到了可口可樂生產車間。只見機械化運作,速度特別快。吹瓶,貼標籤,衝瓶,灌裝,封蓋,噴印日期,液位檢測,裝箱,運輸,每一瓶都要經過十幾道工序,層層檢查,以確保每一瓶飲料的品質,流水線上,一個個可樂空瓶幾秒就被裝滿褐色的可樂液體,再集中流水到下一個機器前,蓋上瓶蓋。我不由得在心裡為可樂工廠豎起了大拇指!就在這時,老師給我們每人送來了一杯可樂,又甜又冰的可樂讓人忘記了夏季的炎熱,感受到可樂給我們帶來的清涼與舒爽!
參觀可口可樂工廠的活動讓我們拓寬了視野,感受到現代科技的偉大與便捷,學到了書本上沒有的知識,大家親自動手繪作飲料瓶子,不僅領略了設計的魅力,還增加了隊員間的凝聚力,收穫頗豐。這真是一次有意義的活動啊!
記一次參觀活動作文6
今天是國慶長假的最後一天,媽媽帶我來參觀廈門科技館。一進去我看到一個大指示牌,廈門科技館分為五個區:海洋搖籃,探索發現,創造文明,和諧發展和兒童未來。我們繼續往裡走,來到一條藍色的“時空隧道”,隧道兩邊有很多名人名言,我最喜歡的是愛因斯坦說的:“知識比想象更重要……”
開始正式的科學之旅,我們先來到了地震知識區。我很想體驗一下地震模擬平臺,可是工作人員說正在維修中,我們只好放棄往前走。繼續下一個環節,媽媽讓我做了一個地震逃生的測試。除了哨子和手機,其他我都答對了。媽媽說,當地震放生時,萬一被困了,哨子可以用來告訴外面的人,我們在哪裡。
接著我們參觀了環保展廳,眼睛大冒險和機器人展廳。最讓我感到新鮮的是,眼睛大冒險裡面的遊戲。第一個遊戲,我被蒙上了眼睛,工作人員拿給我一個字板,我用手摸出了前三個字,最後一個字我摸了好久都摸不出來,後來媽媽拉著我的手按照筆劃摸,才知道這四個字是“水光山色”。
第二個遊戲,我還是被蒙著眼睛,手裡多了一個柺杖,我必須依靠柺杖繞過所有的障礙物,從起點走到終點。雖然困難重重,但我還是順利地到達了終點。這兩個遊戲讓我體會到,盲人的世界真不容易。所以,我要好好保護自己的眼睛。
透過這一次的參觀,讓我近距離地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大開眼界!兩個多小時的參觀時間很快就過去了,我們還剩下最後的“兒童未來”區來不及參觀。媽媽說,給下次留一個期待,期待下一次有趣的“未來之旅”!
記一次參觀活動作文7
清明節那天,陽光燦爛。學校安排我們去參觀蘭溪革命烈士紀念碑。
這一天,我們整隊從學校出發,透過悅濟浮橋,經過中洲公園,沿著新輔濟浮橋步行到了革命烈士紀念碑。
到達革命烈士紀念碑廣場之後,我們按老師的要求迅速集合在革命烈士紀念碑前。先由兩位少先隊員代表向烈士紀念碑敬獻了花圈,我們懷著無比敬畏而崇敬的心情向革命烈士紀念碑三鞠躬,默哀三分鐘,齊誦了毛澤東的《七律·長征》:“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響徹雲霄的朗誦聲給予了我們雄心壯志。接著,我們齊唱了《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最後,少先隊輔導員帶領我們一起進行了莊嚴的宣誓……
之後,我們參觀了蘭溪革命烈士紀念碑。
從溪西橫山北麓拾級而上,經過380級臺階,可以進入紀念碑廣場。廣場坐南朝北,東傍蘭江口,西臨芥子園,雅靜出塵。紀念碑矗立在廣場中央,碑體由3塊風帆狀快板抽象影象組合而成,外飾漢白玉,隱喻蘭溪的革命精神像三江風帆乘風破浪,三江兒女為革命勝利勇往直前。三塊風帆向上匯交於一點,象徵革命烈士為著同一個目標——實現共產主義而奮鬥終生!
紀念碑碑座後的護壁清晰的鐫刻著紀念碑碑文和300多位烈士的英名……
紀念碑正面寫者:“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幾個大字,字型蒼勁有力。凝視著題字,我彷彿看見了革命先烈們為了推翻黑暗的舊社會,為了建立新中國,在戰火紛飛的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衝鋒陷陣的情形,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我想:革命先烈們為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獻出了他們寶貴的生命,多偉大啊!此時此刻,我心潮澎湃,發誓一定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學好本領,努力為祖國的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
記一次參觀活動作文8
流動科技館在我們學校安家一個多月了。盼望著,盼望著,終於我們要去參觀了。聽到老師說下午帶我們去科技館參觀,我們興奮地歡呼起來。站隊了,我們滿懷著期待,按捺著好奇,排著整齊的隊伍向科技館出發。
到達科技館,我們首先觀看了3D電影,在球幕影院裡我們觀看了“蛟龍號”潛水艇如何在海底深處探尋大海的奧秘。讓我們大開眼界,不得不感嘆科學技術的發達。
緊接著,我們來到了生活館,映入眼簾的是一些從未見過的科學儀器,同學們快步奔向各個科學儀器,有轉動生花,平衡測試,雙曲線槽,管中窺豹,旋轉的銀蛋……每一樣都無比的神奇!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旋轉的銀蛋的體驗。只見一個機器裡面是一個半圓的坑,底部有三塊磁鐵,中間躺著一個銀蛋。當我搖動起把手時,銀蛋開始旋轉,我加快速度搖把手,最後原來躺著的銀蛋竟然立起來了!簡直太神奇了,我驚奇地張大了嘴巴。怎麼會這樣呢?我仔細讀起了宣傳板上的介紹。原來,圓盤底下的磁鐵在轉動時產生了磁場,隨著轉速增加磁力越強,銀蛋就會站立起來。啊!原來科技竟如此神奇!
穿過生活館,就來到了光電館!一進門就看到一堆同學蹲在地上。原來是機器人小萌正在做俯臥撐,動作模仿得惟妙惟肖。不一會兒,在老師的指令下,它做起了廣播操,動作規範,比我們做操還要認真。老師說:“你們可以和它聊聊天。”同學們都爭先恐後地跟小萌聊起來“你幾歲啦?”“你從哪兒來的?”……可小萌說:“你說什麼?我沒聽清楚。”聽它這麼說,我們只好一個個輪流問它。有人問:“小萌,你是男孩還是女孩?”只見它不緊不慢地答道:“男和女有什麼關係?只要快樂就行!”哈哈,太逗了,我們笑得前仰後翻。
“叮鈴鈴……”美好的時光總是那麼短暫,參觀結束了,我們依依不捨地走回了教室。有趣奇妙的科技館之行讓我們感受到科學的無窮魅力。
記一次參觀活動作文9
星期六的上午,我們要去看饅頭是怎樣形成的。
我們帶著長長的隊伍來到了臨西縣保險公司對面,那就是山東老面饅頭房。還沒走進去,我就看到了“山東老面饅頭房”幾個櫻桃紅的大字,後面的板上染著白色的顏料。
走進屋裡,我就看到了各種各樣的機器。我還沒仔細看,同學們就都圍了過來。陳師傅見我們來了,也就開始工作了。陳師傅先把白麵倒入了和麵機裡,又放了一些水,打開了開關,和麵機就開始工作了,還發出了“嗡嗡嗡”的聲音,像許多小蜜蜂在吵架似的。
陳師傅用手攪拌著麵糰,接著,又把老面頭放到了裡面,還是用手繼續攪拌。等和麵機裡的麵糰均勻了,就關掉了開關,並拿了出來,但拿出來的麵糰是一團一團的。
王阿姨把這些麵糰切成了一塊兒一塊兒的,放到了饅頭機裡。經過機器的運轉,饅頭變成球形的形狀,看上去像個肉丸子,但它還是很軟,所以還像一個個許多橡皮泥。王阿姨的火眼金睛專門把不合格的球形麵糰拿了出來。又運轉了一次,而合格的球形麵糰又運轉了一次,變形了圓柱形。陳師傅把合格的麵糰放到了籠屜裡。只要不合格,就還會重做。
王阿姨又開動了一臺壓面機。把球形的麵糰按成了餅的形狀。在裡面加了一些紅糖,再用兩隻手捏住兩邊,從上面看也就是個三角形,只要再把邊捏緊,漂亮又好吃的糖包就完成了。看著就覺得好饞人么。
最後,我跟小瑩品嚐了一個白胖胖的大饅頭。摸起來十分柔軟,還很有彈性,這說明了陳師傅做的饅頭就是不一樣。我們把饅頭分成了兩半,嚐了幾口,覺得十分好吃,聞起來還是那麼的香。我們離開這家店時,我扭過頭來再看它一眼。再見,山東老面頭饅頭,下次我還要來這家店的。
饅頭的世界真是太奇妙了,我永遠也忘不了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