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美德> 文明美德伴我成長作文14篇

文明美德伴我成長作文

文明美德伴我成長作文14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文明美德伴我成長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文明美德伴我成長作文 篇1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是高爾基的名言。的確是這樣的,書,可以讓人得到知識,讓人受到啟發。最近,我讀了一本書,這本書是《文明美德伴我成長》。從中學到了許多使我終身受益的知識。

  這本書中的,第一課是“文明古國禮國之邦,”裡面講述了古代世界四大地區,和中華古老文化,到書法藝術《蘭亭集序》,繪畫藝術。又到倉頡造字,倉頡竟有四隻眼睛,讓我大吃一驚。讓我深深體會到正是中華民族勤勞勇敢,寬厚待人,講可禮儀等品格,才創造出了燦爛的中華文化。第二課是“我的祖國真偉大,”裡面介紹了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二十四節氣,和霍志剛叔叔出艙的那一刻的情景描述。第三課是“做祖國的好孩子”有描寫錢學森的,有聞一多寫的“一句話”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還有很多很多。

  不過,在這本書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第十課——《老師,您好。》在這一篇文章中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講述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時,把生命留給孩子們的四川省北川中學的教師把生存的機會留給他的學生們,有張家春老師為孩子們撐起自己的肩膀,還有讓30多名同學逃出去,最後和幾名和幾名同學同甘共苦,最終失去生命的李佳萍老師。我讀了這篇文章後,心底裡,哦——應該是打心眼兒裡佩服這些捨己救人的老師們。他們在平凡的生活,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地奉獻著不平凡的精神。

  本書告訴我們什麼是禮儀?什麼是文明?什麼是美德?雖然,我們從幼兒園就開始受到教育,也可以滔滔不絕大談禮儀,但許多細節視而不見,在校園裡隨處丟棄的飲料瓶,廢紙團都視而不見;還有我們還會經常聽到一些同學隨口而出的髒話。如果你失去了金錢,沒關係,任何東西都不能用金錢來衡量,如果你失去了個人道德,和公眾利益,那你就是一個廢人。所以我們要實踐社會文明從自己的言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別不文明的行為。讓我們的社會走向文明。讓我們,讓文明和美德,手拉手。

  文明美德伴我成長作文 篇2

  如果失去了今天,不怕,你還會有明天;如果失去了財富,不怕,金錢永遠不會只在別人的口袋裡;可是,如果你連美德都做不到,就徹底地失敗了;因為你根本沒有領悟到人生的真諦。

  記得有一次,我在窗邊一邊看大街上人來人往,一邊吃著香蕉,不知不覺一個香蕉很快就被我消滅掉了,回頭一看垃圾桶還在沙發邊上,就不想多走路,隨手就將香蕉皮“嗖”的扔出去了,誰知剛好有一位老奶奶經過,一不小心就踩到了香蕉皮上,差點就摔倒了。我嚇得出了一身冷汗。老奶奶站直身子,抬起頭看看說:“誰家的孩子,怎麼這麼不懂規矩啊?”媽媽在樓上看見了,連忙對老奶奶說:“對不起,對不起,沒摔著吧!我一定好好教育孩子。”一邊回頭趕快讓我給老奶奶認錯。老奶奶一看我嚇得樣子,就說:“沒事,幸虧沒摔著,以後可不敢這樣子了,多危險啊。”等老奶奶走後,媽媽才轉身對我說:“以後可得注意講文明,不能隨手亂扔垃圾,你看萬一老奶奶摔倒了,那該怎麼辦呢?再說了,如果人人都亂扔垃圾,那街道會變成什麼樣子,世界又會變成什麼樣子呢?”媽媽又給我講了好多關於美德的故事,讓我明白了好多道理。

  還有一次,天空下著雨,同學們都帶了雨傘,只有我早上走的時候不聽媽媽的話,不相信會下雨,就沒拿傘。看著同學們一個個都開啟傘走了,就準備淋雨回家,這時一個大姐姐看見我沒傘,就走過來說:“沒帶傘吧?你家在哪,我送你一下吧?”“謝謝”我連忙說謝,我們倆說說笑笑地擠在一個傘下面。不一會兒,就到了我家樓下,我再次真誠的謝過她,她轉身走了,我心裡真的特別感激她,如果沒有她送我,我肯定會淋雨的,說不定還會感冒呢,人家真好,以後我得向她學習。

  同學們,別看幫助別人是一件小事,但做一個美德人,尤其是做一個時時刻刻都講美德的人真的很重要,讓我們大家都趕快行動起來,去做一個講美德的人,讓我們的家園變成美德家園,讓我們的國家變成一個美德國家,讓世界變成一個美德世界吧!

  文明美德伴我成長作文 篇3

  我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講究品德教育、注重個人修養的民族。古人曾說“不學禮,無以立。”《三字經》裡也曾說“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千百年來,我們的文明禮儀之風被一代代優秀的中華兒女傳承和發揚。

  五千年的文明歷史,五千年的文明美德流傳至今。文明美德的佳話比比皆是:孔融四歲而能讓梨;東漢黃香九歲溫席;程門立雪等都在告訴我們關於謙讓、孝順、尊師的文明美德。

  也許有人會問:什麼才是文明美德?其實,文明美德在我們生活中處處可見,文明來源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寒冷的冬天,一句親切的問候就能夠溫暖他人,這是語言的文明;輕輕拾起地上的小紙屑,雖然只是舉手之勞,卻充分顯示了個人的良好行為文明。三國時劉備曾說過“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一個人是否具有良好品德與素質,取決於生活中的點點小事。

  我們小學生,從小要養成文明禮貌、尊敬師長、愛護同學、講究衛生的好習慣。很高興,隨著《文明美德伴我成長》讀本的廣泛深入閱讀,同學們的精神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我校,文明美德處處可見,無論是在校園裡或是在路上,隨處可見許多同學主動向老師問好。學校打架、罵人現象幾乎杜絕。校園裡常常呈現出一片安靜和諧的景象。

  如今在我們班就湧現出許多好人好事,瞧:教室的地面上有紙片,就有同學立即默默地拾起來,放進垃圾桶裡。地面上有灰塵啦,就有同學主動打掃。班裡桌椅壞了,就有同學不聲不響地修好,下課啦就有同學主動幫助老師收拾講桌……

  播下一個動作,便收穫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便收穫一個品格。其實文明美德我們做起來並不難,同學們讓我們從小就養成一個文明的好習慣吧,把“文明”二字時刻放在心裡的一個重要位置, 用我們的口,禮貌地向別人問好、打招呼,管住我們的口,不吵鬧,不說髒話,不隨地吐痰; 用我們的手去幫助有困難的人,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 用我們輕輕的腳步,營造一個寧靜、有序、有著良好氛圍的校園,管住我們的腳,不橫衝直撞,不踢牆壁,不在校園裡狂奔亂跑,相信我們每個人都一定能夠做到。讓文明美德伴著我們大家共同健康成長吧!

  文明美德伴我成長作文 篇4

  文明起始於人類,它隨著人類的推行不斷前進,融入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如:為老人讓座、向教師問好、不隨地吐痰每一個文明的行為,都會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些許閃光點。文明的核心是愛與美。愛包括博愛、關愛、大愛;美包括思想美和行為美。與文明生生相息的,便是所謂的美德。但在我看來,文明與美德其實是一體的。一個民族的文明與美德是展現在該民族每一個人的身上的。作為華夏民族的子女,我們更應好好彰顯本民族的文化精神,養成文明習慣,培養美德,使自己成為一個有品德、有修養、有情操的人。

  中華五千年的歷史長河源遠流長,其中就湧現出眾多有品德、有修養、有情操的人,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孔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等等。他們的人生因講文明,行美德而得以充實,放出光芒。實而,講文明,行美德是他們愛祖國的體現。因為愛國,所以處處為國服務,為國著想。他們時時以一個好人民的標準要求自己,因而受到後人的尊敬。

  然而要成為一個好人民,現今社會的好公民,我們應先知書,認真學習先進文化,繼而便要做到達禮,因為有時候憑禮儀就能看出一個人的修養高低及文明程度。或許有人會問:為什麼是要先知書,後達禮?我想,最好的回答便是溫家寶總理所說過的一句話:讀書決定一個人的修養和境界,關係一個民族的素質和力量,影響一個國家的前途和命運。一個人的修養指的是一個人的氣質以及一個人舉手投足是否合乎環境。然而不同環境下,禮儀也很重要,如,在中國這一文明古國中,與人家交談時,表情要自然,若需中途停止談話,則應先招呼後離開;與人握手時,應目視對方,要按照尊者為先的原則;待客時,應熱情招待,送客時也應送客人出家門並向其道別等等。

  可見,文明不只限於公共場合中要有良好的行為舉止,私人生活中也應如此。

  身為青少年的我們,應以一個好公民,好人民,好學生的準則要求自己。就如少年黃柯一般,自知生命不久矣,還要與父親走遍中國,感謝恩人,死前,還積極要求貢獻眼角膜。同為青少年的我們,應以黃柯為榜樣。講文明,行美德,樹新風,陽光少年你我他。

  文明美德伴我成長作文 篇5

  文明——人類智慧的結晶,是人類改造世界的成果。美德—在一個人民的國家中,是一種推動的樞紐。

  文明美德,從我一出生便伴著我一起走在漫漫人生路上。小時候,爸爸媽媽還有幼兒園的老師就告訴我:富裕並不帶來文明,而文明產生財富。人不能像走獸一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那時的我,只是似懂非懂地點點頭,現在,我已變成一個初學生了,這時,我才真正明白它們的含義。

  一個星期天的下午,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了公園。我想去對面的沙灘哪兒玩,可前面卻是綠油油的草坪,但右邊有一條通向對面的.小路,這可讓我為難過了。心想:如果我踩了小草,它會疼的,而且會影響草坪美觀。於是,我走在了小路上。

  記得那是一天放學後,我因為參加美術小組就沒做值日。媽媽看見我後很驚訝,便奇怪地問我:“你今天不是做值日嗎?怎麼這麼早就出來了?”

  我低下頭,吞吞吐吐地說道:“去參加美術小組了,所以就沒做值日。”心想:完了完了!又要被挨訓了!

  媽媽聽後,語重心長地說:“乖女兒,不是有句話這麼說嘛:‘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聽後,我的頭垂得更低了。於是我就跑回學校做值日去了。在做值日時,我比任何一個人都幹得賣力。組長風趣地說:“你別幹得那麼賣力,不然我們就沒活兒可幹了。”

  星期天的早上,爸爸推著腳踏車送我去上英語課,走到橋頭時,我發現腳踏車快要踩到大頭釘子了,便叫他停了下來,改變“航道”,爸爸高興地說:“謝謝你了。要不然我還要補車胎了,下課後,請你買書。”我高興極了,可又轉念一想:那別人一不注意,釘子豈不是扎進車胎裡了?於是,我又讓爸爸停了下來,撿起釘子扔進車筐,之後,和爸爸一起推車走了。

  美德不是裝飾品,而是美好心靈的表現形式。講文明應當從身邊做起,從細節做起!願文明美德永遠伴我成長!

  文明美德伴我成長作文 篇6

  曾記有這樣一句名言:“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是的,無數事實證明,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

  以前,我是家裡的“小皇帝”,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還經常挑肥揀瘦,這件衣服不好看,那道菜不好吃。現在,自從學校開展“文明美德伴成長活動”後,我懂得“萬事孝為先”,要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現在放學回家,我會主動幫父母倒杯水,敲敲背,倒垃圾,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成了父母的“好幫手”。孔子說“不學禮,無以立”。說到底,禮儀教育並不是一般的禮貌教育,它更是一種素質教育,體現一個人乃至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過去,乘公車,我是爭先恐後地往前擠,搶著好位置;現在我不懂不忙地按秩序上車,上了車之後,還左顧左盼,看看誰更座位。我知道,文明就在心底。

  只要我們每個人邁了文明一小步,就會使整個社會邁出文明的一大步。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忽略了一些細節,往往把學習放在首位,而忽視了社會公德的培養。事實上,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保證我們順利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正確健康人格的基礎。如果我們養成了文明和行為習慣,學習環境就是好的,有序的。現在,我們正處於人生中最關鍵的成長時期,我們在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為將影響到我們自身的素質,而文明的行為就在幫助我們提高自身的素質。一聲“對不起”,就能化解同學之間的衝突,一個友善的微笑,可以溫暖他人的心田;一次真誠的幫助,可以喚起人間的愛心。

  同學們,我們每播下一個動作,將收穫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將收穫一個品格。從現在起,讓我們把文明禮儀放在心上,時時記得記得與文明交談,用它來約束自己的言行。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讓文明美德伴我們成長!

  文明美德伴我成長作文 篇7

  今天,我幾乎是一口氣讀完了《文明美德伴我成長》這本書,因為我早就想看這本書啦,現在終於如願以償。

  透過這本書的閱讀和學習,我知道了中國是世界文明的發源地之一,中華五千年的文明長河源遠流長。大量的考古資料證實,距今幾百萬年前我國境內就有古人類在生活。黃河、長江哺育了華夏民族,勤勞勇敢的華夏民族創造了輝煌燦爛而又獨特的文化,在很多領域都有著引領世界的發明創造。這本書介紹了最早的文字、青銅文化、瓷器、絲綢、書畫藝術,還介紹了造紙術、指南針、火藥、活字印刷術這四大發明等等,太多了,真是不勝列舉,我們的祖國太偉大了。

  這本書還講述了許多精彩有趣的故事,告訴了我們許多做人的道理:比如堅持刻苦學習的鄧亞萍告訴我們只要堅持,就一定能成功;身懷赤子之心堅決回國的錢學森告訴我們要有民族氣節;抗震救災的英雄少年告訴我們面對災難要樂觀堅強,這樣的中華民族是不可戰勝的;希爾頓酒店的創業史讓我們看到了微笑的力量;法網女單冠軍李娜告訴我們要自強不息;周總理和宋慶齡的外交事蹟告訴我們儀容儀表和言行舉止是美好形象的重要展示……

  這本書彷彿把我領進了文明和美德這座城堡,讓我盡情地在城堡裡漫步著,學習著,領悟著。

  其實,從我們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便一直在文明美德的伴隨下像小樹苗一樣茁壯成長。爸爸媽媽教我們學說話,扶我們學走路,用自身的言行給我們樹立榜樣,讓我們養成講衛生、懂禮貌、誠實守信的好習慣;幼兒園的老師帶我們做遊戲,給我們講故事,告訴我們要孝順父母、尊敬師長、友愛同學。如今,我們已是天真爛漫的少年,在小學的教室裡接受著更高一級的教育,小學的老師教我們讀書,教我們寫字,教給我們知識,告訴我們要學會學習並不斷學習,引導我們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教導我們做人,幫助我們養成勤儉節約和獨立自主的好習慣,讓我們懂得責任與擔當,樹立遠大的理想。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傳承文明,踐行美德,把我們的祖國、把這個世界建設得更加美好!

  文明美德伴我成長作文 篇8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都是一個講究品德教育、個人修養的民族,一個甜蜜的微笑,一種執著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寬容,融會成美德讚頌曲上一個個撥動人心的音符。

  千百年來的文明禮儀之風傳承至今,因此我國素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著稱於世。我國勞動人民歷來重視道德修養和文明禮貌,具有悠久的傳統美德。而一個素質高、有教養的現代文明人,必須有良好的文明禮儀。文明禮儀處處可見,常常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小事中,但往往被我們所忽略。所以我們要把文明美德融入到現實生活中去。有一次,我們家來了許多客人,而我卻沒有向那些叔叔阿姨們問好,對他們不理不睬,好像他們不存在似的。媽媽一看我這個樣子,趕忙對我說:快向叔叔阿姨問好呀!我含含糊糊地叫了一聲叔叔阿姨好便回到了陽臺,繼續幹我自己的事情。媽媽見我不甘情願,就過來數落我。我當時小,覺得自己並沒有錯,所以還和媽媽頂了幾句嘴,不過沒一會兒便落了下風。我被媽媽訓得有些委屈淚珠在眼眶裡打著轉,彷彿一眨眼,眼淚就掉了下來。從這件事當中,我明白了:要講文明,懂禮貌,見到客人要問好。同時也知道了:文明就在我們身邊,要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我認為,謙讓是最大的美德。謙讓這個詞語對人們即陌生又熟悉,早在很多年以前,我們的老師就教導我們要學會謙讓,隨著時間的流失,在我們的記憶裡謙讓這個詞已漸漸淡忘了有些人認為只是表面上談談紙上談兵,實際也不用去做的,但他們錯了,生活中你不一定就要做大事,而小事卻置之不理,生活中的一點一滴,你都能做。前進的路已經為我們鋪好,下一步,就是要我們頑強的走下去。讓我們的校園從此綻放美麗,讓我們的社會迸發出文明的火花,讓我們讓文明和美德手拉手,結伴同行!

  關於文明的作文彙總呼喚文明美德之巢文明的另一半我做文明小少年文明伴我成長文明伴我行文明禮儀,人人有責文明伴我成長文明美德伴我成長文明,伴我成長!人人都做文明小天使文明禮儀伴我成長文明之花伴我成長文明美德伴我成長文明禮儀伴我成長素質心靈的魂繁華荒涼文明文明的瑰寶走進古典名著,感受華夏文明文明美德是我成長的搖籃檢視更多相關文章

  文明美德伴我成長作文 篇9

  她,是一個年過八旬的老人;她,是一個勤勞樸實的婦女;她,是一個善良的好婆婆;她,十二年如一日地照顧癱瘓在床的媳婦;她,便是翔安區許厝村的彭秀珍老人。

  1999年夏日裡的一天,天空陰沉沉的,似乎帶有一絲寒意,片刻下起了傾盆大雨,彷彿預示著不幸的降臨:彭秀珍老人的大媳婦出了一場嚴重的車禍,幾乎成了“植物人”,連基本生活都無法自理,同時腦神經也受到了嚴重的損失。從那以後彭秀珍老人便義無反顧地擔起了照顧兒媳的重任。

  記得有一陣子,兒媳經常有事無事地把大便拉在褲子上,被褥上,卻混然不覺。當婆婆發現兒媳的被褥上褲子上都蹭滿屎,屋子裡充滿臭味時,她只是一邊偷偷地落淚,一邊小心翼翼地幫兒媳換上乾淨的衣被。兒媳為有彭秀珍這樣一個好婆婆大為感動,時不時地說出:“媽,你真好。”的話語。也就這一句簡單的話,讓彭秀珍老人感到十分欣慰,心甘情願為兒媳操勞至今。

  大兒子家的家境本來就不富裕,再加上要治療媳婦的病,大兒子一家仍住在低矮、陳舊的老房子中,冬冷夏熱。夏天,老人總是扇不離手,只是她並非為了給自己扇風,而是任由自己汗流浹背地幫媳婦扇風;剛進秋天,彭秀珍就早早地準備好棉襖棉衣棉襪放在床頭,怕兒媳凍著。

  有時,兒媳的胃口不好,每餐只吃口就不吃了。不吃飯?怎麼辦?彭秀珍老人就一邊哄一邊喂,直到兒媳吃完飯為止……

  12餘載,這是一個多麼漫長而又艱辛的歲月啊!“有我在的一天,就不能眼睜睜看著兒子一家被不幸和工作壓力擊垮。”帶著這個堅定的信念,近74歲高齡的彭秀珍老人擔起了這個重擔,從無怨言。現在,彭秀珍老人依舊逢人就說:“兒子兒媳都是兒,。世上哪有不疼兒的娘。”她就是這樣十幾年如一日地照顧兒媳。她的高尚品質感動了廣大人民群眾,被評為了福建省道德模範!

  在這個這社會中,還有不少像彭秀珍一樣的,如:女大學生樊雅婧帶著生病的母親上學、28歲的孫萬力為照顧三個腦癱兄妹四十年,至今仍未結婚、女護士李麗珠為156名老人送終……這些品德高尚的好人好事一直在我們身邊薰陶著我們,陪伴我們成長……

  文明美德伴我成長作文 篇10

  讀了《文明美德伴我成長》以後,我深受啟發,我感覺以前的我多麼的不“文明”。我要深深地檢討一下自己······

  《文明美德伴我成長》分為五個單元,第一個單元是“文明的歷程”,第二個單元是“文明的內涵”,第三個單元是“文明的外延”,第四個單元是“踐行美德”,第五個單元是“復興中華”。每個單元都為我們介紹了一些名人偉跡和一些小故事,當然還有關於我們應該做的事。

  唉,真為以前的行為舉止感到愧疚,我怎麼會做那樣的事?做那樣的事的真的是我嗎?仔細想想,問題的原因還是出於自己;不積極和別人交流,不善於表達,遇到事情縮手縮腳,不積極參加學校活動,不主動和別人問好······這些都是我的不足,那麼我應該怎麼去改變呢?這些問題常常使我煩惱!

  現在,我終於懂得了。我要有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好,抱有樂觀的態度,遇到問題,挫折不消觀對待,不去應付,不草草了事,而是努力克服;和同學,老師常常交流,不懂就問······總之,一句話,每天都要朝氣蓬勃,把自己最好的狀態拿出來,不胡思亂想,該做什麼就做什麼。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而我認為“良好的態度是成功的一半”。因為一個人只有有一個良好的態度,才會認真去做每一件事,才會因為自己的努力得到“豐收”。

  《文明美德伴我成長》也講到了中學生的日常行為規範,不過,我一看,我做到的根本沒有幾點,微乎其微,真為自己感到悲哀;第三單元“文明的外延”說到了尊重;尊重老師,尊重同學······說到這些,我真的感慨萬分,以前,一見到老師就把頭一低,出了校門以後,見到同學也不打招呼。對於這種行為,我決定,我一定要努力改正,做一個文明,尊重別人的人。

  第五單元“復興中華”的“傳承文明”使我感同深受,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知識,做一個有文明懂禮貌的人,長大以後報效祖國。如果以後有機會出國,一定不要忘了自己的祖國,也不要丟中國人的臉。

  總之,我一定要改掉我所有的毛病,長大以後做一個棟樑之材,好好報效祖國,雖沒有“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那麼偉大,但是至少我們不會後悔,不會讓自己的良心受譴責。

  文明美德伴我成長作文 篇11

  講文明、懂禮貌是中國這個有著五千多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的傳統美德。古時候,人人都講文明,禮貌、互相謙讓;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文明似乎離我們越來越遠

  ,到了現在,我們仍要發揚這種良好品質。作為新時代的少年,我們只有學會了講文明、懂禮貌、互相謙讓,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與幫助。

  在我呀呀學語、蹣跚學步的時候,爸爸媽媽就開始教導我:出去碰見叔叔阿姨的時候要問好;離開時要說“再見”;親戚來家做客的時候要主動的打招呼……就因為爸爸媽媽這些刻骨銘心的教導,我在別人眼中始終是一個聽話、懂事的“乖乖女”。

  慢慢的我長大了,可以流利的表達了。媽媽每隔幾個星期就會給我買幾本書。那時,每天晚上我便會纏著媽媽給我講書上的故事:《狼來了》告訴我們做人要誠實不能欺騙別人;從《孔融讓梨》中我們要學習孔融那種謙讓、虛心的良好品質;《列寧的故事》中,告訴我們要勇於承認錯誤、要誠實……

  慢慢步入小學,我接觸到的文明、禮貌就更多了。老師也教育我們做人做事要文明、禮貌、有修養、有涵養。有一次,我在電視上看到了這樣一則新聞,令我感慨萬千。美國是一個通用英語的國家,在這個國家裡有許多的景點和旅遊地區都有一些文明提示語,例如:“請不要在景區內亂扔垃圾”、“請不要在公共場所內吸菸”、“請不要踐踏草坪”……而這些標語大多都是用中文寫的。這是為什麼呢?經過記者的調查訪問,我們得到了這樣的一個答案:這些做了不文明舉動的遊客大多都是來自中國的。看了這則新聞,我想:這些不文明的行為也是國恥啊!

  文明是人類精神的向徵;是美好心靈的展現;是我國這個有著“禮儀之邦”美稱的代表,作為新時代的學生,我們也要繼續發揚講文明、懂禮貌的良好品質,讓文明美德伴我們成長!

  文明美德伴我成長作文 篇12

  美德是一種風,溫暖而輕柔,可以讓我們生命中的微笑時時綻放;文明是一種雨,清新而營養,可以滋潤我們的心田,幫助我們成長;文明美德是萬物中最美麗的陽光,給予我們心靈的慰藉。

  我認為寬容是一種文明美德。有一次,我和劉彥琪去操場玩,我們倆在操場跑來跑去,我一不小心把劉彥琪給推倒了,膝蓋上立刻紅了起來,我趕忙扶起她,幫她吹了吹傷口,對她說了聲“對不起”。可是她卻沒有責怪我,反而親切地對我說了一聲:“沒關係,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說完,我們倆笑了起來,操場裡迴盪著我們倆的笑聲。寬容是用心去理解別人,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這樣,寬容才能浸潤我們的心靈。

  我認為誠實也是一種文明美德。一天,我去書店買作業本,服務員為了讓顧客趕時間,讓我們自己挑選,拿自己要的東西到門口付錢。我拿到作業本後,到門口付了錢,走出書店,我發現我拿了兩本作業本,我心裡很開心,“耶!”我高興地跳了起來,趕緊跑回家。在路上,我看見一個小女孩自言自語地說:“阿姨多找了1角錢,我要還給她。”這時,我的心中有點慚愧了,心裡想:“我不應該把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帶回家。”於是我趕快跑回書店,把不屬於自己的作業本放回了原來的位置上。誠實是一面火紅的旗幟,旗幟不倒,真情永駐。讓我們在生命的海灘拾取誠信的五彩貝殼,留下誠實,來回報的將是一片春光。

  我認為行動更是一種文明美德。有些同學口口聲聲在班上說什麼是文明,什麼是美德,可看見地上有垃圾卻不會彎腰去撿。我覺得無論怎樣高談闊論,也比不上用實際行動來表示好。文明是一種行動,當你看見滿地都垃圾不撿時,這不是文明;當你亂穿行街道時,這也不是文明;當你說髒話,不尊敬長輩時,這更不是文明。文明美德需要的並不是一些禮物,而是你用行動來證明你是一個文明的人。

  文明美德,伴我成長,講文明,懂禮貌,是我們生活中需要的,如果沒有文明美德,我們的生活將不會快樂,只有文明美德,才能伴我們快快樂樂地成長,我們才會有充滿希望的明天!

  文明美德伴我成長作文 篇13

  自古以來,文明美德是不可缺少的。一句問候,幫別人做力所能及的事,不亂扔垃圾,這都是文明的表現。

  記得我小的時候,還不懂得什麼是文明,什麼是美德,但有一次的事令我很難忘。一天,我和媽媽在出去玩的路上,看見了許多環衛工人,我一開始不知道他們是幹什麼的,我很疑惑,大大的眼睛一眨一眨的。於是,我就去問媽媽。“媽媽,這些叔叔阿姨為什麼在掃地呀?”我興奮地問。媽媽一邊看著我,一邊摸摸我的頭,說:“這些是環衛工人,如果沒有他們,我們的城市將會變得很髒,到處都是垃圾。”“原來他們的作用這麼大呀!”我激動地說。我和媽媽接著往前走,去遊樂園的路上,我看見了道路上有許多垃圾,總感覺掃都掃不完。我還看見了一位叔叔,他把吃完的水果,都扔到了地下,旁邊明明有垃圾箱。一個環衛工人,小心翼翼的推著一個裝滿垃圾的小車,他一邊推還一邊揀地上的垃圾。我自言自語道:“這位叔叔怎麼這麼不文明呀!都知道環衛工人這麼辛苦,還不自覺點兒。”我真為環衛工人打抱不平,一個聲音打破了我正在想的事情,原來是一位三十多歲的叔叔。只見,他拿著電話,對著電話裡的說話的人罵罵咧咧,聲音很大,像是怕全世界都聽不到,說的臉紅脖子粗的手還在比劃著什麼,真像一隻張牙舞爪的大怪獸。只要有人從這經過,就得回頭瞧瞧。我生氣地對媽媽說:“這個叔叔太不文明瞭吧。”媽媽瞧了瞧他們,親切地對我說:“孩子,以後你要講文明,好好聽老師的話,知道了嗎?”“嗯。”我使勁的點了點頭。

  我現在長大了,回憶起這件事,還覺得印象深刻,也暗暗鞭策自己,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那麼,在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講文明美德呢?遇到認識的人或者親戚朋友時,應該主動跟他們問候;吃完東西時,應該把垃圾扔進垃圾桶;和別人講話時,應該有禮貌,等等。

  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指出身邊人的錯誤,時刻嚴格要求自己,從自身做起,再帶動其他的人,一起做一個講文明美德的人,讓我們的城市變得更美好,讓全社會的道德素質因我們的努力而提高。

  文明美德伴我成長作文 篇14

  人無信則不立,國無信則不強。這是眾所周知的。中華民族歷來就有的一諾千金的美德。

  做為一個人,要是沒有一顆誠實守信的心,試問他又怎樣可以快樂的在這個社會生活下去呢?試問有誰又會真心與他交往呢?那他註定要孤獨一生。又有誰會相信他呢?哪怕他說的是真的,那他只能永遠生活在被人猜疑,排斥的世界裡。可以想象那是一個多麼黑暗而可怕的世界。

  誠實守信的好習慣不是與生俱來的,他是透過一天天的學習,一點點的積累而成的。這是一種好習慣,它體現了個人的品質與修養。

  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才會被人認可。才不會被人們譴責,才不會被人們排斥,才不會被人們憎恨,才不會被人們猜疑。這樣你就可以快樂的在這個世界生活。就可以享受生活中許多美好事物。做到這點的人才是上等人物。

  聽過這樣的一件事:有兩個非常要好的朋友約好下午6:00去看電影,在某某車站等對方一起去,並且說好不管什麼情況都要赴約。

  結果這天下起了傾盆大雨。其中一人很守信,它已經在車站等待了一個小時甚至幾個小時過去了,可還是不見好朋友的來臨。突然從計程車裡下來一位青年,它喜出望外非常高興,以為自己朋友來了,真是沒想到居然不是的。它驚喜萬分的心頓時變的絕望透頂。

  等了好久都不見他朋友的到來,最終他冒著大雨絕望的走回家。第二天,它接到他朋友的來電,說因為昨天雨太大所以他失約了。他一句話也沒說,沉默了一會兒,把電話掛了。

  因為一場雨,出賣自己的誠實,傷朋友的心,最後失去最後的朋友,失去一份寶貴的友情。值嗎?

  在生活中要誠實守信,一諾千金。說得出就要做得到。這樣就會擁有許多美好的事物,才不會遺失屬於自己的美好。

  同學們!請把“人無信則不立,國無信則不強”銘記於心,時刻反省自己,你們會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