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廣告中學到了語文作文
語文,顧名思義就是指語言文化。語文到底是什麼?僅僅是課本上的文章嗎?不是的,在我們的生活中,語文無處不在。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我從廣告中學到了語文,歡迎閱讀。
篇一:我從廣告中學到了語文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廣告也變成了一隻“燕子”,飛入尋常百姓家。“酒香不怕巷子深”,已經成為過去,廣告成為商家的明智選擇。看著一個個令人眼花繚亂的廣告,你想到過從中也能學到許多語文知識嗎?
一、動人的丰姿
廣告是藝術和科學的融合體,而廣告詞又往往在廣告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廣告詞是語言的精華,簡潔明瞭,琅琅上口,又一步到位,一針見血。這裡面如果沒有語文知識的豐富內涵,又怎能寫出如此讓百姓喜愛、信任的廣告呢?
我特別喜歡看廣告詞。你看,電視上又在播放推銷豐田汽車的廣告詞呢:“車到山前比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這不是古詩句“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改寫嗎?文字簡明,內涵可不簡單:為說質量之高,卻用銷量之大來表明;為說銷量之大,卻用路來間接表明;為說車的適應性強,用“有路必有豐田車”一句,隱含著不管什麼路,豐田車都可以縱橫馳騁,往來自如;為表現自信心很強,用兩個“必有”,語氣堅定,給人可以信賴的感覺。一則廣告,雖然14字中有9個字相同,卻採用了頂真的修辭手法,讀來順口,聽來悅耳,便於記憶和傳播。真是回味無窮啊!
一則好的廣告就是一件藝術品,就是一幅畫,就是一首詩。廣告中的語文,丰姿卓約!
二、迷人的風采
廣告是一門精彩的藝術。好的廣告語更是精心設計的,往往靠其新穎的立意和精心的構思,語意驚人,極富靈性和神韻。廣告語跟語文知識總是息息相關的,常常運用修辭進行創意的表達,從而做到一箭雙鵰之效。
你看,腦白金那條膾炙人口的廣告:“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既然已經說明不收禮了怎麼還收腦白金?這不是自相矛盾了嗎?我百思不得其解。只得去尋找一些資料。從資料中得知這則廣告運用了“舛互”的修辭方法,看似矛盾實不矛盾,而且起到了一種強調作用。這樣做,就是在強調腦白金產品好。這則廣告還運用了頂真手法。沒想到一則小小的廣告盡蘊含了那麼多的知識,真有趣!
事後,為了多瞭解一些廣告,我特意收集了幾條我認為不錯的廣告。這次收集真令我大開眼界。如“聯想”牌電腦的廣告:“如果沒有聯想,世界將會怎樣?”這運用的是雙關手法,這裡的“聯想”一是指人類的思維,二是指電腦的品牌“聯想”,一語雙關,構思巧妙;再如香港一家化妝品公司的廣告:“趁早下‘斑’(班),請勿‘痘’(逗)留。”商家巧妙利用“斑”“班”,“痘”“逗”諧音,抓住了女性愛美的心理,使這則廣告顯得幽默風趣而不乏誘惑力;再看這則:“瀉痢停,瀉痢停,痢疾拉肚,一吃就停!”不用我說,你就知道它運用的是誇張的手法,而且讀起來朗朗上口……
廣告的字裡行間無不流露出語文的多姿多彩。可以說,是語文這座大橋,聯絡了廣告與文學,聯絡了生活與學習……
其實何止是廣告呢?社會處處有語文,語文無處不在,從坐立行走到衣食住行,無時無處不體現著語文知識的存在。它豐富了我的生活和文化的積累,提供了我學習語言的機會。
篇二:我從廣告中學到了語文
語文到底是什麼?僅僅是課本上的文章嗎?不是的,在我們的生活中,語文無處不在。
現代社會中,廣告已與人們結下了不解之緣。廣告作為商業社會的產物,其作用已不單單是商品告示,在某種程度上,它甚至是時尚和流行的象徵,對於公眾的生活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廣告用語中,有一些比較優美的語言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讓人賞心悅目;但大多數都是運用了一些成語的諧音,或是一些或成語的同音異字如:“某當鋪廣告——“當之無愧!”;某帽子公司廣告——“以帽取人!”;“某理髮店廣告——“一毛不拔!”;“某打字機廣告——“不打不相識!”;某眼鏡店廣告——“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為了保護您的`心靈,請為您的窗戶安上玻璃。”等。這使我從中學到了語文,語文不僅是用語言來表述的文化,還是一種交際、經濟發展的工具。
語文給人帶來了美感,但有一些“別出心裁”的廣告用語卻使人找不到語文的美感,感受不到語文的魅力。某些廣告商似是而非的成語新編,如“咳不容緩”、“油備無患”、“鱉來無恙”,牽強附會,無論對產品還是對文字本身,都只有誤導作用,此種廣告用語,應絕對禁用。還有一些廣告宣傳中出現的“極品、神奇、之最”等等最高階用語,利用大眾媒體作名不副實的虛假宣傳,純屬欺騙誤導消費者。但現實中,已被歸為“禁止”使用之列的“極品”及其相類似的稱謂卻頻頻亮相於眾多商品廣告中。這些現象,向社會、廠商和有關管理部門敲響了警鐘:清除文化汙染,規範廣告用語迫在眉睫。
我認為我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從各種各樣的活動中體驗漢語的精妙之處。還要善於發現一些問題,做出準確的判斷,明辨是非,去偽存真。其實在這一過程中,我們的語文素養就得到了提高,就學到了語文。
篇三:我從廣告中學到了語文
語文,顧名思義就是指語言文化。語文到底是什麼?僅僅是課本上的文章嗎?不是的,在我們的生活中,語文無處不在。語文是用語言來表述的文化。語文既是交際工具,又承載了人類文化,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學習語文能夠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
我們要培養我們的語文素養,語文素養的內涵是非常豐富的,它是以語文知識和語文能力為主幹,至少包括語文知識、語文能力、一般智力、社會文化常識和情感意識與個性等五個要素在內的有機複合體。提高語文素養就是要使這五個要素實現辯證統一,得到全面、和諧、充分的發展。學習語文知識,訓練語文能力,開發智力,感受社會文化薰陶和陶冶情意、人格的和諧共振,構成了提高語文素養的基本內涵。我們可以開展校園活動,激發興趣,獵取知識,增智益能。教師發揮創造性,並發動學生出謀獻策,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如:講演比賽、主題辯論會、智力開發競賽、小詩評比、朗誦、辦報比賽、話劇表演、書法比賽,組織畫展等多種競賽和遊戲,在這些活動中,學生既是參加者,又是領導者,主人翁意識強烈,學生感到活潑愉快,受益匪淺。另外,我們還可以搞實踐活動,組織參加第二課堂活動,走出校門,走向社會,在第二課堂活動中,感受語文的魅力。
中國的語言文字,因經濟發展以及民族交融得到了進化。我國現在推廣的標準普通話,是漢民族與東北亞其他民族不斷“切磋”的結果。我們的語言不是一成不變的,尤其在現今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語言變化的速度日趨加快,大量的外來詞語和新名詞不斷湧現,年輕人學得尤其快。伴隨著我國現代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各種廣告也越來越深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走在街上舉目望去,路牌廣告、車載廣告、霓虹燈廣告、商業廣告比比皆是。回到家中,開啟電視、收音機廣告撲面而來。現代社會中,廣告已與人們結下了不解之緣。廣告作為商業社會的產物,其作用已不單單是商品告示,在某種程度上,它甚至是時尚和流行的象徵,對於公眾的生活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某些廣告商似是而非的成語新編,如“咳不容緩”、“油備無患”、“鱉來無恙”,牽強附會,毫無美感,無論對產品還是對文字本身,都只有誤導作用,此種廣告用語,應絕對禁用。廣告可以說是一種商業手段,透過一些花言巧語以及一些名人的代言,加強宣傳力,推銷產品。
廣告用語中,有一些比較優美的語言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讓人賞心悅目;但大多數都是運用了一些成語的諧音,或是一些名言或成語的同音異字如:“某當鋪廣告——“當之無愧!”;某帽子公司廣告——“以帽取人!”;“某理髮店廣告——“一毛不拔!”;“某打字機廣告——“不打不相識!”;某眼鏡店廣告——“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為了保護您的心靈,請為您的窗戶安上玻璃。”等。這使我從中學到了語文,語文不僅是用語言來表述的文化,還是一種交際、經濟發展的工具。
這也使我感到了另一負面問題。語文給人帶來了美感,但這一些普通的廣告用語卻使人找不到語文的美感,感受不到語文的魅力。還有一些廣告宣傳中出現的“極品、神奇、之最”等等最高階用語,利用大眾媒體作名不副實的虛假宣傳。純屬欺騙誤導消費者,故意製造假相或隱瞞事實真相,使消費者產生錯誤認識並作出錯誤行為,這類官司也屢屢發生。事實上,早在1997年8月,國家工商局就在《關於“極品”兩字在廣告用語中是否屬於“最高階”、“最佳”等用語問題的答覆》中認定:“極品”兩字與最高階、最佳用語含義相同,屬於絕對化語言。但現實中,已被歸為“禁止”使用之列的“極品”及其相類似的稱謂卻頻頻亮相於眾多商品及其廣告中。我認為,諸如此類,向社會、廠商和有關管理部門敲響了警鐘:清除社會文化汙染,規範廣告用語迫在眉睫,勢在必行。
我認為我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從各種各樣的活動中發現語文,並且去體驗它,但也要善於發現一些不好的問題,去評論並發表一些不同的見解,在社會中引起共鳴,去制止它。如上文所講,這些商家玷汙了我們的語文,我們應當做出準確的判斷,明辨是非。其實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就體驗了語文,學到了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