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案範文彙編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安全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安全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知道愛護小手,不玩尖利的東西。
2、知道手劃破後簡單的處理和保護方法。
二、活動準備:
手受傷的小熊玩具
三、活動過程:
1、 出示小熊玩具,透過故事匯入:“今天小熊在玩的時候可不小心了,弄傷了自己的手,它自己很疼,都快哭了!”
討論:
(1)這個小熊的手怎麼啦?(出血了)
(2)好好的小手怎麼會出血呢?(被東西劃破了)
(3)什麼東西會把手劃破?為什麼?(玻璃片、針、鐵釘、鐵絲、剪刀等。因為這些東西很尖,很鋒利。)
(4)啟發幼兒回憶:自己的手有沒有被劃破過,手劃破了有哪些不方便。
2、討論怎樣才能使我們的小手不受傷。(平時不玩剪刀、小刀、針、玻璃片、鐵片等尖利的東西。)
小結:我們周圍有很多東西,有的是很尖的,有的是很鋒利的,如果我們去玩這些東西,就會把手劃破,給自己帶來危險和許多不方便。所以小朋友們不要去玩這些東西,以免我們的手受傷,影響我們的活動和生活。
3、討論怎樣保護、處理小熊(或自己)受了傷的手。
(1)如果手不小心被劃破了,能不能用沒有洗過的手去捂傷口?為什麼?(不能,因為沒有洗過的手有細菌,會使傷口感染、化膿。)
(2)手受傷了怎麼辦?(如果擦傷了皮,要先清洗傷口,然後塗上紅藥水或紫藥水;嚴重的要找醫生處理。)
(3)手包紮後還要注意哪些事項?(不能把傷手浸在水裡,不能隨便揭掉包布,要按 時找 老師、醫生換藥等。)
小結:如果我們的小手已經受了傷,就更要好好保護,這樣才能使它快快恢復健康,為我們服務。
安全教案 篇2
一、教學目的:
1、宣傳學習並貫徹我國“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消防工作的基本方針。
2、瞭解消防安全常識,火災撲救常識,重視安全,珍惜身命。
3、掌握滅火方法,自救與逃生的方法,化險為夷,轉危為安。
二、教學活動重點:消防安全常識,撲救常識,滅火方法
三、活動準備:收集一些:消防安全事故、例項。
教學過程:
(一)匯入課程
1、講述1個“火災案例:以引起學生注意力
20xx年4月5日上午,山西省某煤礦第二小學四年級共195名學生,在10名教師帶領下,到七八里外的山上春遊,發生因學生野炊引發大火,當場燒死學生29名,重傷1名,輕傷3名的惡性事故。
2、學生分組討論(56人一小組)“火災案例”,以增強,火災預防意識,安全意識
(二)分組討論消所安全應注意的事項,火災撲救的方法及逃生方法,提出問題引起學生思考:
(1)校園防火應注意什麼?
(2)外出野炊應注意什麼?
(3)發生火災時應如何報警?
(4)火災撲救有哪些方法?
(5)人身著火時如何自救?
(三)學生髮言(一兩個小組代表)
(四)學習教材內容
(1)火災的概念:
火災,就是在時間和窨上失去控制的燃燒。一般說來,引起火災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自然因素菜引起的火災:二是人為因素引起的火災
(2)火災的預防
1.家庭防火
安全使用液化石油氣
安全用電及家電器
安全使用爐火
2.學校防火
禁止學生攜帶煙花、爆等易然、易燃、易爆物品進入學校
實驗用的易燃,易爆物品要有嚴格的使用,保管制度,並在專門庫存放,隨用隨領,用完產即清理。
要建立切實可行的消防制度,關鍵部位要設定滅火器材
3、山林防火
要杜絕人為火種(吸菸、野炊、舉行火晚會)
要採取一定的保障措施,如防止汽車漏氣,扔菸頭引起火災
(3)火災初發時應急措施
1.報警
記住火警電話:“119”,同時說明失為地點,由什麼引起火災。
說明報警人的姓名,電話號碼等。
2.初起火災的撲救措施
若是因用電不錄引起火災,應迅速切斷電器電源。
火場的具體情況,可餘用隔離法,冷卻法,室息法,抑制法舊種方法滅火救火時不要貿然開門窗,以免空氣對流,加速火勢蔓延
消防隊到達後,起火單位和在場的人員應及時向指揮員介紹已查明的場情況
(4)火場自救與逃生:
1.加強安全自救的觀念
2.冷靜選擇逃生路線:脫離險境時,應冷靜觀察周圍的火情,選擇最安全路線
3.不盲目跳樓一從各個安全通道,安全門及,防火梯敬
安全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明白耳朵能夠聽見聲音,明白耳朵的重要性。
2、透過教師的講解以及群眾討論,掌握一些保護耳朵的方法。
3、構成必須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耳朵謎語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匯入。
師:小朋友,我們來猜個謎語,看看小朋友聰明不聰明。
師:左一片,右一片,到老不見面。
二、引導幼兒創編故事。
1、師:你的耳朵長在哪裡呀?
2、師:請小朋友摸摸自己的耳朵,再看看身旁小朋友的耳朵,說一說:耳朵是什麼樣貌的?
3、師:誰來說說,耳朵有什麼用?沒有耳朵會怎樣樣呢?
三、討論保護耳朵的方法。
1、師:耳朵能夠聽見聲音,耳朵很重要,我們就應怎樣保護自己的耳朵呢?
(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大膽地交流已有的經驗。)
2、教師小結:不能往耳朵裡放東西,不能隨意地挖耳朵,輕輕地和別人說話,不要對著耳朵喊叫,聽到很響的聲音時,要張大嘴巴或快快地走開,有水進入耳朵,用棉球吸乾,耳朵不舒服要及時去醫院。
四、遊戲:請你猜猜我是誰。
1、師:我們來玩一個遊戲,看看你的耳朵靈不靈!
2、介紹遊戲玩法:請一幼兒彎腰趴在教師腿上,蒙上眼睛,再請一個幼兒走到他身後輕輕拍他,同時說:“請你猜猜我是誰?”說完立即回到自己的位置,然後請趴在腿上的幼兒站起來猜一猜,拍他的人是誰?幼兒猜出後,再換幼兒繼續玩猜人遊戲。
(遊戲玩熟後,能夠讓說話的人變換聲調,加深遊戲的難度。)
安全教案 篇4
“端午節”即將來臨,為保證學生能夠過一個有意義的假期,平安返校。學校利用晨會以及班主任利用班隊會課時間對學生進行假期安全教育或透過校訊通爭取家校配合共同教育學生、使家長切實履行監管職責。
一、防溺水教育。為了防止學生溺水事故的發生,學校作出以下“六不”規定:
1.不準私自下河游泳
2.不擅自與他人結伴遊泳;
3.不在無家長或教師帶領的情況下游泳;
4.不到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水域游泳;
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熟悉水性的學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二、防交通安全教育。時刻要牢記交通安全,時刻遵守交通法規。對交通安全作出“六不”:
1.不闖紅燈;
2.不騎無剎車裝置的腳踏車<未滿12週歲不能騎車>;
3.不騎車載人;
4.不乘坐無牌無證和超速超員車輛;
5.不跨越道路隔離護欄;
6.不在道路上追車嬉戲或拋物擊車。
三、防拐騙教育。放假期間學生不允許私自外出,如確實需要外出,必須由家長帶領,或者經家長同意後方可外出,必須注意隨時和家長聯絡。出門在外時不和陌生人說話,不接受陌生人的東西,更不能和陌生人走。
另外,各班級還要教育學生注意不玩火、不觸控帶電物體、不亂動煤氣、汽油等易燃物和一切有危險的物品。注意飲食衛生,不吃“三無”食品,防中毒事故發生等。
安全教案 篇5
活動前評析:
大班幼兒已經對數字有一定的概念,並且非常流暢地能從1數到30,在3月份,結合“3.15消費者維權日”這個主題,引導幼兒認識食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透過一系列活動,激發幼兒對數字的興趣,並透過與其他幼兒的合作、交流,明白食品衛生、安全的重要性,學會在日常生活中保護好自己。同時讓幼兒明白如果在生活中自己的消費權益受到侵害時,要學會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活動目標:
1、瞭解食品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方面的常識,學會保護自己的健康。
2、能用數字和語言適當的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3、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食品與保質期的`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4、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5、培養幼兒動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毛絨小狗玩具、多媒體課件、食品、兒歌錄音等。
活動過程實錄:
(一)故事匯入
1、師:小狗汪汪是個可愛的小傢伙,她呀,特別愛喝牛奶,每天都要喝一袋呢。今天家裡沒有牛奶了,小狗汪汪見媽媽忙,就自己去路邊超市買了一袋,可是剛喝了不一會啊,汪汪肚子疼了,哎呦呦、哎呦呦,肚子好疼哦……。
2、提問:小朋友,汪汪為什麼肚子疼呀?
牛奶壞了,汪汪拉肚了。
3、提問:為什麼牛奶壞了呢?
時間長了,牛奶變質了。
4、師總結:對了,肯定是牛奶壞了,牛奶不能喝了,因為小汪汪沒有檢視牛奶的生產日期,不知道是否過保質期呢。
(透過一個短短的小故事,創設情境,引出今天的活動重點:食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引出簡捷、直接切入本活動的重點內容。)
(二)檢驗保質期
師:今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來來看看,這些食品是哪天生產的,有沒有過保質期。
1、出示圖:麵包,生產日期:20xx0410,保質期:5天
提問:20xx0410是指哪年、哪月、哪天?
20xx年4月10日
提問:保質期是5天,我們該從20xx0410的哪個數字開始數數呢?怎麼數呀?
從10日往後數,數5天。
提問:為什麼從10日數?
保質期是5天,所以從表示“天”的數字開始數。
提問:請問這個是否過期了呀?能不能吃了?為什麼呢?
沒有過期。從10日往後數5天,11、12、13、14、15日,今天是4月12日,能吃的。
2、出示圖:汪汪煎卷,生產日期:20xx0116,保質期:9個月(讓幼兒探究保質期是“月”的計算方法)
3、出示圖:綠茶,生產日期:20xx0212,保質期1年(在教學過程中讓幼兒明白如何推算保質期是“年”的數數方法)
4、總結:看來食品的保質期對我們的健康非常重要,我們在生活中要學會保護好自己的健康。
(透過多媒體課件,引導幼兒看圖,認識生產日期、保質期,學會借用手指推算出食品是否過期。在這個活動環節裡,有目的的出示了“5天、9個月、一年”這樣的數字,讓幼兒明白有關天、月、年的計算方法。)
(三)自主探索活動
1、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在食品的什麼地方可以找到?
通常印在食品的包裝袋或包裝盒上。
2、今天小朋友們來做一名檢驗員,看看這些食品的生產日期是哪天,保質期是多長時間,有沒有過期。(讓小朋友檢驗食品,討論)
(1)牛奶(2)高樂高(3)鴨珍(4)銅鑼燒
3、分別讓小朋友議一議,說一說,探討一下食品的保質期。
(這個環節是幼兒探索、交流、合作的過程,利用形象的食品包裝,看一看、找一找、算一算、說一說、議一議,將本活動的重難點內容進行內化,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四)遊戲活動:看圖《猜一猜》
1、藍莓派:猜猜這個藍莓派是那天生產的?保質期是幾天?
(對猜對的小朋友給予獎勵,及時鼓勵幼兒參與教學活動。)
2、巧克力3、飲料4、真果粒
(遊戲活動是幼兒喜愛的活動,也是幼兒教學活動的中心,在這個環節安排遊戲活動,既是幼兒學習活動的特點必須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也是鞏固、加深本課活動重點內容,使本課所學得到反饋。幼兒不僅樂於參與,也讓學習成果得到展示。)
(五)擴充套件活動:檢驗的常識
1、提出問題:有些物品不僅要看保質期,更要看具體的食品質量。即使在保質期時間之內,如果出現問題,也不能吃了。那麼什麼情況下不能吃呢?
黴變的、出現餿味了,變顏色了,包裝袋漲袋了、瓶蓋的安全紐氣壓有響聲……等等,都要好好的檢驗一下。
2、檢驗的方法有哪些呢?
看保質期、看顏色、聞味道、按瓶蓋……
3、總結:在不放心食品質量的前提下,記住千萬不可以像小狗汪汪那樣粗心地喝了變質的牛奶哦!還有我們以後去超市買東西,一定要先檢視商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要學會保護好自己,做個合格的檢驗員。
(擴充套件知識這個環節的安排,將活動內容提升了一個高度,不僅拓展了幼兒的知識面,還關注幼兒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
(六)延伸活動
1、聽兒歌《12315》,如果買了過期的或假冒偽劣的商品,我們應該怎麼辦?
退貨、找商家賠償、撥打消費者維權電話12315
2、合著兒歌的節拍,邊說兒歌邊去班級的遊戲區域“小小超市”去查驗食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
(雖然是個小小的兒歌,也是對幼兒知識的提升。在這裡設計這首兒歌,不僅可以活躍幼兒的活動氣氛,更為幼兒知識的再擴充套件提供一個輕鬆、和諧的學習機會,做到知識在更新,但過程卻不枯燥,非常符合幼兒的認知規律。)
教師評析:
本次教學活動,透過認識食品的生產日期、保質期,在遊戲活動中,利用手指數數的方式,讓幼兒推算食品的保質期時間,利用“看一看、找一找,猜一猜、”等遊戲活動,引導幼兒積極參加小組討論、探索,培養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學習用多種方式表現、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特別是最後兩個活動環節“檢驗常識”和“《12315》兒歌”的設計,為幼兒搭建了一個“立體的、多面的”生活知識平臺,豐富了幼兒活動的內涵。
正如《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裡指出的: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於身心發展的經驗。
教學反思:
1、 整節課上下來,孩子積極性較高,因為平時涉及這方面的問題較少,孩子興趣較濃。
2、 但是時間沒有控制好,導致課還沒有上完,就有孩子請假解便,我多不好意思的。
3、 孩子們在推算食品保質期時比較困難,這是我的疏忽。我雖然佈置家長帶孩子到超市調查各種食品的保質期,但是我們農村幼兒的家長不重視,根本沒有完成老師交給的任務。我應該自己帶孩子到超市做調查。
4、 上完課我才想起有些食品包裝盒上沒有註明保質期,這就需要根據生產日期和安全日期推算保質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