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燈作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母親的燈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第一次進城,母親去送他。通往城裡的過路車每天只有一班,他和母親在路邊等了很久。母親一直替他扛著那個大大的揹包,她把揹包從左肩換到右肩,從右肩換到左肩,再從左肩換到右肩。他對母親說,把揹包放下來歇一歇吧。母親搖搖頭說,我揹著就行了。剛下過雨,路還沒有乾透,他知道母親怕弄髒了他的揹包。
揹包雖然廉價,卻是新買來的。母親想讓他乾乾淨淨地進城,母親不想讓她的兒子被城裡人嘲笑。
車很久不來,疲憊的母親將揹包抱到胸前。揹包敞開一條縫隙,裡面竟然露出一個小小的紙燈籠。那是家裡唯一的燈籠,是晚上走夜路時用的。
他問母親,你把燈籠塞進揹包裡幹什麼?母親說萬一你在城裡走夜路,這燈籠就用得上了。他說不是跟你說過嗎?城裡的街道有路燈。母親說我知道城裡的街道有路燈,可是萬一趕上停電呢?咱們的村子裡也有電燈,還不是一兩天就停一次電?母親用村裡的邏輯來分析城裡的景狀,他知道自己不可能說服母親。他想他只能帶上這個燈籠,然後在到達城裡以後,把它當成一件裝飾品掛在床頭。車來了,他從母親手裡接過揹包,擠上了車。揹包裡有一個他註定不會用上的燈籠,那是母親的燈。
他很快在城裡紮下了根,又買了很寬敞的房子。幾年後他走在街上,沒有人能夠看出來他曾經是個鄉下人。他接來了母親,教母親用燃氣灶,教母親開關電視機,教母親去超市買東西,教母親認識馬路上的燈,母親當然很不習慣。母親解決問題的辦法是不去用燃氣灶,不去動電視機,只去農貿市場買菜,儘量少出門,儘量少經過燈。那個燈籠掛在書房的一角,燈籠裡有一根從未點著過的蠟燭。燈籠土氣並且陳舊,與那個書房的整體格調極不協調。
他常常嘲笑母親的迂。在夜裡,他和母親站在窗前,看城市的夜景。他問母親,你來到城裡這些日子,見過停電嗎?母親笑一笑。他說,城裡根本沒有白天和黑天之分。甚至夜裡因為有燈光,反而比白天還亮,還繁華。再說,即使真碰上停電,這麼平坦的馬路,又能有什麼事呢?母親再笑一笑。他想,母親的微笑等同於默認了自己毫無根據的多慮。
幾天後的晚上,他接到一個電話。是公司突然接到一筆業務,他需要馬上去公司一趟。他匆匆整理一下公文包,又從鞋櫃裡取出自己的鞋子。這時母親從書房裡出來,他看到,母親的'手裡,竟然提著那個小小的燈籠!帶上燈籠,母親說,萬一趕上停電好用。
他說怎麼可能停電呢?你去視窗看看,現在外面不是沒有停電嗎?
可是,萬一你回家的時候停電了呢?
可是我要打出租車回來的。
可是我知道出租車只能停在小區門口。你仍然要走一小段路的。
可是那段路上有路燈啊。
可是萬一正好趕上停電呢?
可是這麼長時間,你見過停電嗎?
可是萬一今天晚上正好被你趕上了呢?
他愣愣地站了一會兒,終於哽咽。他接過母親手裡的燈,匆匆下樓。他不敢回頭,他怕眼淚被母親看見。
他提著那個燈籠去公司,將燈籠掛在桌邊,然後開始工作。不斷有同事們問他,你買這個工藝品幹什麼?他總是認真地對他們說,這不是工藝品,這是母親的燈。
燈裡有濃濃的牽掛和愛,以及母親對兒子那看似多餘的永遠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