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手擀麵作文
我小時候家庭還不富裕,母親白天總是像男子一樣靠辛勤勞動掙工分,儘管她無論颳風下雨從沒有耽誤過一天功夫,但我家總是缺糧戶。記憶中在母親做的飯菜中,我最最難忘的就是她做的手擀麵。那味道到如今還令我回憶無窮。
記憶中,母親年輕又利索。她擀麵條的樣子在我的腦海中烙下很深的烙印。廚房裡母親總是把案板收拾得一塵不染,然後輕輕撒上一把麵粉,再把和得光溜溜如拳頭般大的圓錐形的麵糰放在案板上揉。邊揉邊撒面,防止麵糰粘在案板上。有時候母親能揉麵揉得出一頭汗。夏季的時候,還在肩膀上搭一條毛巾以便擦汗。我勸媽少揉一會,媽媽說:面越揉越硬,面硬擀出來的麵條才有筋骨,好吃。麵糰揉勻以後,就拿出掛在牆上的擀麵杖擀。麵糰就會慢慢地變成一張大大的薄餅。母親低著頭,雙手按著擀杖兩頭,上下左右有節奏地推動著。時而攤開面團撒麵粉,時而把面片卷在擀杖上再擀。二尺長的擀杖在媽媽手中揮舞,一會兒上一會下,一會兒左一會兒右。案板發出吱嚀吱嚀有節奏的聲音。我倚在廚房的門框上,看母親擀麵條,父親燒火,父親把大鍋裡的水燒得“哧哧”響冒起白煙時,母親的手擀麵也擀好了。她用刀將薄薄的疊成多層的薄面片切成均勻的細麵條,然後在麵條上撒上面粉,將麵條拉起,麵條有擀麵杖那麼長。母親將它下到鍋裡,撒上一把青菜。麵條煮好以後,用自家釀製的黃豆瓣醬澆在麵條上,我就呼嚕呼嚕地吃喝起來。
後來,隔壁鄰居家買了一輛軋麵條機,還可以製作餛飩皮。每次母親可以自己動手去鄰居家軋麵條。雖然還是人工操作,但畢竟比擀麵條省力得多。到了後來,人工軋麵條機變成了電動的,省時省力。
前些天因為我突發急性腸胃炎,沒有一點食慾,也不能吃什麼東西,母親又親自為我擀制面條,當手擀麵端到我面前時,我頓時食慾大增,吃得滿頭大汗。而母親也是滿頭大汗。她是擀麵條熱的'。吃著媽媽做的手擀麵,彷彿又回到了兒時,只是那時母親還是一位不到三十來歲的年齡。如今卻是早已年過半百的女性。吃著那浮著油花,飄著肉香的手擀麵,我內心說不出的感動,我知道,手擀麵裡凝聚著太多的母愛成份。這一生我永遠也還不完母親的恩情和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