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歷史典故> 二月二龍抬頭的典故

二月二龍抬頭的典故

二月二龍抬頭的典故

  導語:二月二,龍抬頭,你知道這是哪裡來的典故嗎?今天小編給您帶來二月二龍抬頭的典故,歡迎您的閱讀!

  龍抬頭(二月二)又被稱為“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龍抬頭是每年,農曆二月初二,俗稱青龍節,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它是中國城鄉的一個傳統節日。慶祝“龍頭節”,以示敬龍祈雨,讓老天佑保豐收。二月二,相傳是土地公公的生日,稱“土地誕”,為給土地公公“暖壽”,有的地方有舉辦“土地會”的習俗:家家湊錢為土地神祝賀生日,到土地廟燒香祭祀,敲鑼鼓,放鞭炮。在廣西中北部壯族地區也有“二月二龍抬頭,八月二龍收尾”的說法。

  在我國北方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神話故事。說武則天當上皇帝,惹惱了玉皇大帝,傳諭四海龍王,三年內不得向人間降雨。不久,司管天河的龍王聽見民間人家的哭聲,看見餓死人的慘景,擔心人間生路斷絕,便違抗玉帝的旨意,為人間降了一次雨。玉帝得知,把龍王打下凡間,壓在一座大山下受罪,山上立碑:“龍王降雨犯天規,當受人間千秋罪;要想重登靈霄閣,除非金豆開花時。”人們為了拯救龍王,到處找開花的`金豆。到次年農曆二月初二,人們正在翻曬玉米種子時,想到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開了花不就是金豆開花嗎?於是家家戶戶爆玉米花,並在院子裡設案焚香,供上開了花的“金豆”。(傳說有誤,武則天是唐朝時期人物,玉米是明朝才傳入中國的,那時哪裡來玉米種子?) 龍王抬頭一看,知道百姓救它,便大聲向玉帝喊道:“金豆開花了,快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間家家戶戶院裡金豆花開放,只好傳諭,詔龍王回到天庭,繼續給人間興雲佈雨。從此,民間形成習慣,每到二月初二這一天,就爆玉米花吃。 這種“天上人間,融為一體”的民間故事,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從另一個角度也反映出古代農業受天氣制約的現實以及耕者渴望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美好願望。但據資料記載,“二月二,龍抬頭”與古代天文學對星辰執行的認識和農業節氣有關。 古代天文學觀天模式,在周天黃道確定28個星座,稱為28宿。古人將這28個星宿按照東南西北分成4宮,每宮7宿,並按照它們的形象將4宮附會為4種動物。其中東宮7宿被想想象一條南北伸展的巨龍,由30顆恆星組成。 恆星是相對不動的,當地球公轉的位置使巨龍星座與太陽處在同一方向時,太陽的光芒就會淹沒掉星光,人們就會看不到天上的那條巨龍;而過一段時間以後,地球的位置移動了,巨龍星座又會重新出現,週而復始,古人發現了這個規律,並以它來判斷時令。當被稱為“龍角”的東宮7宿的第一宿出現在地平線的時候,正值春天來臨,所以,古人將它的出現作為春天到來的標誌。此時,恰逢我國農曆二月雨水節氣前後,由此產生了“二月二,龍抬頭”的說法。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有詩云:“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時生;輕衫細馬春年少,十字津頭一字行。”

  蛇,往往被當做小龍來代喻,萬物復甦的春天,冬眠的蛇開始甦醒了,抬起頭顱爬出洞外呼吸春天的風,並開始進行覓食。 蛇出洞,基本都是在二月初二前後這段時間,所以才有“二月二龍抬頭”之說。二月二為何大家爭相剃頭?大家知道在二月二龍抬頭的這一天,我們有一個著名的民俗習慣,叫做“正月剃頭要等到二月二”,那麼為什麼又會衍生出這樣中風俗出來呢?其實這點並不難解釋,翻開日曆,我們就可以看到二月初二是一個大財日,再加上這一天又和乾卦與“龍抬頭”有關,寓意極佳(應該大致是象徵著龍騰虎躍,一飛沖天這麼個意思),所以長久以來我們中國人就發展出了這樣一個剃髮的這麼一個習慣,大家都認為要是在這一天理髮,就代表著你一年之內都會財運亨通。所以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大家都會在這一天爭相去理髮店剃髮了。

  其實回過頭來想想,咱們中國古人還是蠻有意思的,就透過一個簡簡單單的剃髮這麼一個習俗,就把“天、地、人”這麼三項都給統一了起來,不可謂是不別出心裁啊。讀完上述內容,我們對“二月二”這一天應該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其實總的來說“二月二龍抬頭”並沒有聽起來的那麼神秘,只是中國古人不斷觀察總結,再聯絡自己的想象總結出的這麼一句俗語。

  在這一天剃髮習俗的來由也沒有想象的那麼“高大上”,只是人們對於自己將來一年事業發展走勢的一個美好希冀,希望自己在今年能夠財源廣進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