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臘八節> 做臘八蒜的作文

做臘八蒜的作文

做臘八蒜的作文

  臘八蒜泡好以後,顏色就像翡翠一樣通體碧綠,特別好看,而且吃著酸辣可口。以下是小編收集的關於《做臘八蒜的》,僅供大家閱讀參考!

  做臘八蒜的作文

  今年的臘八節真的是一個難忘的日子,因為我和媽媽一起醃製了臘八蒜,說幹就幹,我們開始動手啦!

  媽媽買了紫皮蒜和米醋,找到兩個空瓶子,用熱水洗乾淨晾乾。晚上我和媽媽、小姑、妹妹一起剝蒜,一個個小蒜瓣就像一個個小娃娃,白白的,可愛極了。把蒜瓣洗乾淨後控幹水份,裝入瓶子裡,再倒上米醋,用保鮮袋把瓶口封好,到過年的時候就可以吃上真正的臘八蒜了。我和妹妹每人泡了一瓶,可以觀察它們顏色變化的過程。媽媽告訴我,臘八蒜泡好以後,顏色就像翡翠一樣通體碧綠,特別好看,而且吃著酸辣可口。真想讓它們快點泡好!

  體驗泡臘八蒜的臘八節讓人難忘啊,真的感覺有快過新年的味道了,而且我覺得自己動手最快樂。祝大家臘八節快樂!

  做臘八蒜的作文

  不知不覺臘月到了,又是開始泡臘八蒜的時候了。

  泡臘八蒜是北方,尤其是華北地區的一個習俗。顧名思義,就是在陰曆臘月初八的這天來泡製蒜。其實材料非常簡單,就是醋和大蒜瓣兒。做法也是極其簡單的,將剝了皮的蒜瓣兒放到一個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類的容器裡面,然後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個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會變綠。最後會變得通體碧綠的,如同翡翠碧玉。

  關於這簡單的物件兒的由來,據說也是有點兒說頭兒的。進入臘月,年關將至。做生意的也都要清算一下收支,算算賬,準備過年。這個時候不管是欠別人的,還是別人欠的,也都該瞭解一下了。但是快要過年了,總也不能殺將到人家家裡大喊:“欠債還錢”。中國人總講個面子和彩頭。於是收債的就會泡上一些臘八蒜送人。欠債的收到了自然心照不宣:年關了,一年的債務該清算清算了。“蒜”,“算”同音嗎。北京有句老話說:“臘八粥、臘八蒜,放賬的送信兒,欠債的還錢。”用臘八蒜當作催債提示,倒也算是難得的苦心。呵呵!不過這種催債的禮物倒也不是每個欠債的能夠收到的。比如黃世仁就不會白白的再搭上幾兩醋和蒜給楊白勞。

  臘八蒜是不是真的這麼來的,是值得研究的。不過臘八蒜的好吃倒是實實在在的。經過醋的浸泡以後,蒜的辣味兒去掉了很多。如果蒜選得好,比如用紫皮的.蒜,泡出來的臘八蒜還會格外的脆口兒。而醋的味道中也平添了很多蒜香。也算是相得益彰吧。臘月初八泡上,天寒地凍的時節裡,快的只要一週,蒜就能泡好。即使一週的時間不夠,再多些的時間也一樣會好。一般是不會耽誤農曆除夕吃餃子的。除夕時盛一盤熱騰騰的餃子,沾著滿是蒜香的醋,時不時地再來上一塊兒湛青翠綠的臘八蒜。這景象想一想都會讓人口水不止,垂涎欲滴。

  臘八蒜有沒有做成功,主要取決於是不是變綠了。選擇臘月初八開始泡,除了是因為臨近年關,正好為過年吃餃子準備以外,臘月裡天寒地凍的也是原因。說來也是奇妙,用醋來醃製蒜倒也不稀奇,其他季節也可以做,比如糖蒜,以及日本醋蒜。但是這臘八蒜必須是在天寒地凍的時節泡製,因為其他時候泡根本泡不出來那通體的綠來,而且味道也不能彼此相融。臘八蒜的好看好吃,想必不是簡單的醋和蒜的化學物質的作用,也許還有一些物理作用。

  做臘八蒜的作文

  臘八蒜,同學們一定聽過吧,我這個不喜歡蒜的味道的人,在每年過春節吃餃子時,都要吃上幾口臘八蒜,沾上臘八醋。媽媽泡製的臘八醋和臘八蒜是那麼的美味,那碧綠碧綠的顏色、辣辣的醋和酸酸的蒜,都會給春節的餃子增添濃濃的北京味。

  今天是臘八,是我們準備做臘八蒜的日子了,媽媽端出早已準備好的大蒜,讓我和她一起泡臘八蒜。

  我們先把大蒜頭掰成小瓣,然後再將小蒜瓣的皮剝開。小蒜瓣的皮真不好剝,勁小了剝不開,勁使大了就會摳破蒜瓣。我們剝了好長時間,慢慢的我熟練多了,不但剝去了外皮,還將薄薄的內膜也剝得乾乾淨淨。媽媽取來了一隻大口瓶讓我把剝好的蒜都裝進去,然後媽媽把醋倒進瓶口,把瓶裡的蒜全都沒過後,擰緊瓶蓋,放在背光陽臺上。媽媽說:“等到春節吃餃子時它就會綠了。”

  從那天起,我每天都好奇地跑到陽臺去看“它怎麼還不綠呢?”我想,今年的臘八蒜一定特別好吃,因為這是我親手剝的。等哥哥春節回來,我一定讓他好好嚐嚐,看看我有多棒!

  做臘八蒜的作文

  在我的家鄉冀南一帶不僅有到臘月初八喝臘八粥的習慣,更有醃製臘八蒜的風俗。

  說起臘八蒜,當地流行這樣的說法,說早年我們這做生意的人很多,每年到年底這上門要帳是很磨不開面子的事。有一個精明的生意人,靈機一動,在臘八這天,就醃製了很多小罐子的蒜,到年底要帳時,帶上一小罐子臘八蒜,來到欠帳人的家裡,問問過年缺什麼?短什麼?就是不提要帳的事情,臨了,掏出小罐子,說,要過年了,也沒什麼帶的,帶了罐臘八蒜,過年好好吃頓餃子。因為“蒜”與“算”同音,欠帳人自然想到大家也是辛苦了一年了,也到了該算帳的時候了,於是就主動算了帳。此事一傳十,十傳百,就盛行開來。然而這臘八蒜延續到今天,已淡去了原本要帳的意義,取而代之的則是為春節的喜慶氣氛增添的喜慶色彩。

  小時候,到了臘八這天,吃了臘八粥之後,就會在母親的召喚下,圍坐在母親身邊,高興地剝著蒜,因為在我幼小的心裡,知道這醃了臘八蒜,就意味著要過年了,又能放鞭炮,穿新衣,吃餃子了。

  我的母親在醃蒜時,先是洗好罈子,然後把剝了皮的蒜放進去,再倒上醋,蓋上罈子蓋,用泥巴封嚴,放到一個角落裡,最後和我們說,必須到年三十晚上才能開壇。到了三十晚上,開啟罈子,一股蒜的清香立刻溢滿整個屋子,辣中有香,香中有酸,酸中有辣,那特別的香氣,讓人直流口水。再看那蒜,個個綠的像玉石,白中帶綠,綠中吐翠,咬開一個,仔細看,原來那綠色的春天早已來到了蒜的內心,只等人間春來早了。我曾問過母親,這醃的蒜為什麼必須在年三十才能開啟呢?母親說:“傻孩子,大年五更櫃子抽屜都不能開,開啟蒜罈子財氣不是更跑了嗎?”這時我才明白,這罈子裡有母親對新的一年美好期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