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手藝-初中記敘文900字_初三記敘文
相信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特別是其中的記敘文,更是常見,記敘文是以記敘、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以寫人物的經歷和事物發展變化為主要內容的一種文體形式。如何寫記敘文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姥姥的手藝-初中記敘文900字_初三記敘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週末,翻箱倒櫃,大掃除,翻出了許多遺忘的衣物,其中就有姥姥手工縫製的一個書包。
姥姥是個閒不住的人,不論冬夏,手裡總要幹著點活兒。記憶中,姥姥頭髮花白,耳不聾眼不花,80多歲,穿針引線從不帶花鏡。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姥姥坐在炕上,手裡拾掇著一些零碎活兒,做個小被,縫件花衫,總之不閒著。在姥姥手裡就沒有沒用的東西,什麼廢棄的舊衣物,經過姥姥的手,都會再次發揮它最大的價值。
姐姐會裁剪衣服,剪下來的布頭、布尖,本來是做廢棄物扔掉的,過過苦日子的姥姥,一條也不讓扔,用口袋裝好,通通給姥姥馱去。姥姥像得寶貝一樣高興。姥姥先把這些布頭兒分類,大點的放一起,小點的放一塊,這些布頭兒按著大小,被姥姥派去了不同的去向。巴掌大的布姥姥再次修剪成大小一樣的正方形,點上蠟燭,用火燎下布邊,這樣就不脫線了。姥姥一塊一塊剪,一邊一邊燎,漸漸地,活笸籮冒出了尖,布頭兒堆成了山,姥姥穿好針線,把一塊一塊零散的正方形拼接在一起,毫無用處的布頭經過姥姥的手,又成了一塊方格子布。布縫得夠用了,姥姥或會做成褥子面,或為兒女家做成冬天擋風的棉簾子。
姥姥沒上過學,卻把幾何圖形運用的如此嫻熟。
再小一點的布,在姥姥手中依然有用。姥姥會把它們剪成一個個等腰三角形,兩個等腰三角形,又拼成一個小正方形,一個個小正方形合在一起,又成了另一種幾何圖案的布。這種布,姥姥就用來給各家孩子縫製上學的書包。我收拾出來的這個小書包,不記得姥姥是給我們姐妹誰做的了。正面有32個大約拇指長的三角形拼成的一個正方形,可能覺得不夠大,又在四邊分別縫製黃、粉、褐、白四條布,最外邊用一圈兒白色的布條做成波浪線的.花邊。反面不知是因為背在裡面看不見,還是布頭大,圖案變成了一個個完整的正方形,顏色單一,大多數是豆沙色,只有中間的那一小塊用了棗紅色,用來裝飾的花邊也不是純白的了,是深、中、淺粉三色對接的,書包的帶子用了兩層雪白的綢緞布。書包柔軟、精緻,背起來十分舒服。我拿起書包給兒子看,告訴他這是姥姥用手縫製的。兒子說:“真難看呀!”
是呀,真難看呀!可就是這麼難看的書包,那會揹著去上學,招來多少羨慕的眼神。那會兒的書包大多是當兵的用的那種綠色書包,其實早已不是綠色,洗的已經蒼白。這樣一個書包,一代一代傳下去,突然你的書包與眾不同,顏色多樣,全班的女生都會看著你的書包發呆的。現在這種書包成了古董,給孩子也不會用。
“媽,扔了吧!”兒子說。
“扔了吧?你倒說的輕巧。”
這書包意味著什麼,代表著什麼,恐怕只有我這個用過的人才知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