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初三作文> 初三的那些事兒作文

初三的那些事兒作文

初三的那些事兒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初三的那些事兒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初三的那些事兒作文1

  寒假裡,我們上了色彩班,色彩班的那些事兒啊,真是好玩極了!

  “哦——吃飯啦!”我叫道。

  “可把我給累死了!”劉笑同伸了個懶腰。

  “來,快來搬桌子!”康老師喊道。

  ……

  吃完飯,我們一群人一窩蜂似地衝出去,奔向小賣部,各自從兜兒裡掏出零錢。

  “我要薯片!燒烤味兒的!”

  “檸檬味兒糖多少錢?”

  “有旺仔小饅頭嗎?”

  小賣部裡亂成一團,大家爭先恐後,生怕東西被搶光似的。我們買完東西,從人聲鼎沸的小賣部擠出來,一溜煙地跑回畫室。

  ……

  畫室裡寂靜無聲,掉一根針都能聽見。這時,只聽一聲慘叫:“天吶!我的褲子!”

  同學們的目光齊刷刷地投向了戴子衡,只見他的黑褲子上塗上了三色顏料:紅、黃、白。

  “哈哈哈哈哈哈”一陣鬨堂大笑。

  “哈哈哈哈,小戴,你可笑死我了!”我笑著說,“話說你褲子怎麼搞的?”

  “我哪知道?一坐下去就有了!”戴子衡悲傷地回答。

  “really?”我驚訝道。

  “那你回家怎麼辦?”劉笑同問。

  戴子衡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說:“媽,你殺了我吧!”

  又爆發一陣大笑。

  “我估計行不通。”我說。

  “那我就這麼說,”戴子衡說,“我走著走著,一坨顏料飛過來,我正要落坐的一剎那,啪地一聲,顏料落在了我的椅子上,我想要躲閃,已經來不及。說時遲,那時快,我一屁股就坐在顏料上了。”

  第二天戴子衡上課,穿了一條新褲子,並學著她媽的語氣:“混小子,你給我聽好了!你再坐一次顏料試試?小心你砸爛你的屁股!”話音未落,劉笑同的顏料“譁”地潑到了小戴的褲子上。

  “我不是故意的!”劉笑同嚇呆了。

  小戴剛才還在眉飛色舞,轉眼的工夫,竟“嗚嗚”地哭了起來。

  色彩班每天早八點上課,晚五點下課,早晨六點多就起床,到家晚上六點多,匆匆吃過晚飯,還要寫學校的作業。那些天好艱苦啊,全憑班上這些開心的事熬過來的!

初三的那些事兒作文2

  穿過老屋,便到了我們家的後院。後院雖小,但他就像魯迅先生的百草園一樣,充滿了我童年美好的回憶。

  我們家的後院早在老祖先在的時候便有了,是我們家的一大文物。不要看它小,後院就像麻雀一樣五臟俱全。什麼雞棚、鴨棚、水井、石板臺樣樣都有。後院的每一件東西都描繪下我的身影。

  小的時候,我是個孩子王,最喜歡的事情就是自己當小老師,讓小夥伴但學生,我來給他們上課。我們去喜歡去的地方就是我們家的後院。有時只要拿上一張小板凳,叫上幾個小夥伴便可以在後院玩上半天。有一樣東西不得不提,那就是我“教書”時用的粉筆。那可是真的粉筆,我的好姐姐有時會從學校個我帶一些粉筆頭,拿到粉筆的我特別高興,還經常把粉筆包在一張白底碎花布裡,然後塞在後院的石頭縫裡,等下次再用。

  水井應該是我在後院最喜歡的建築了。小的時候,我常常站在水井邊看井裡的水。說也奇怪,後院水井裡的水冬暖夏涼。特別是在夏天的時候,打上一桶水,把手和腳都泡到水裡,絲絲涼意鑽入心底,就像大自然給我們最清新最舒暢的感覺。聽奶奶說,早在太姥姥還健在的時候,井中的水就這麼神奇了,後來荒廢了一段年月,直到爸媽結婚,奶奶又找人把水井洗乾淨,重新引水。所以這口井既是古井也是新井。若要問年齡,長的說不準,短的就是爸媽結婚多少年,井就多少歲。

  我們家的後院還種滿了絲瓜。因為絲瓜都種在頭頂上,到了成熟的季節,抬頭一看,一根根碧綠肥大的絲瓜就像葫蘆一樣掛滿了藤蔓。再加上陸地上奶奶養的小雞小鴨,好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如今,我們早已搬出了老屋,我自然就離開了後院。只有奶奶和爺爺倆個人還住在那裡。偶爾會去看望他們時,我還會情不自禁的跑到後院去瞧瞧望望。但昔日的景象早已不復存在。那些美好的記憶也只能靠我自己細細的去回憶。願勞務和後院在我的祝福下能永遠屹立在這片美好的土地上。

初三的那些事兒作文3

  記憶深處,有一間很老很老的屋子,屋後的小巷裡,藏著童年的幸福……

  ——題記

  奶奶家屋後,有一條小巷,小巷兩邊住著性格迥異的人,我曾經喜歡在那條並不是很寬的小巷子裡閒逛,體會小巷子裡的幸福。

  在那條寬不足兩米的小巷裡,會有不少的糾紛,也會有很多的幫助和笑聲。這裡住著的大多都是五六十歲的`人,而那時的我卻只有六歲。對於我來說,這些爺爺奶奶的脾氣都好奇怪。前一天,還在為別家的腳踏車劃花了自家的花盆而忿忿不平,而今天,就可以一起分享自家種的蔥,還推推嚷嚷的說不要錢的。

  一次,我不小心把手裡的水彩筆甩到了隔壁阿婆家曬的棉被上,紅色的痕跡在白色的被子上顯得十分醒目,我不自覺得“啊”了一聲。之後,便可以很清楚的聽到樓上的阿婆正拄著柺杖下樓,知道自己闖了禍,可是阿婆要我認錯時,我卻一直說我只是不小心而已,還莫名其妙的說了一句“這個有什麼關係,被子又不會蓋不暖”。氣的她拄著柺杖要去屋裡想媽媽告狀,可是媽媽很生氣地要我道歉時,她卻說“算了算了,小孩子脾氣就是會倔一點的”我自然覺得奇怪,既然不是為了讓我道歉,還找媽媽幹什麼?

  第二天,居然是那個婆婆來接我回家,還說我媽媽有事。我心裡自然是不願意,一路上死都不肯讓她拉我的手……回到小巷後,那些沒事坐在門口的老人就會毫無緣由的笑著說:這丫頭倔得像小牛一樣。氣的我好幾天不和他們講話,連招呼也不打了,出門看到他們就把頭扭到一邊去。

  可是他們還是會是不是來串門,帶一些說是他們的孩子帶來的小吃或者小玩意,我總等他們走後才去拿。現在才知道,他們的孩子給他們買的都是一些營養品,哪裡會買這些東西呢……小巷子裡的老人,媽媽說他們都很孤單,所以會時常來看看我,逗逗我……現在想來,小巷子裡,也充滿了幸福。有屬於隔壁婆婆的,屬於那些喜歡坐在家門口曬太陽的,也屬於我!

  在這條小巷裡,大家一起約定曬被子,一起分享自家的勞動果實,一起享受幸福。

  小巷子裡的那些事兒,叫做幸福!

初三的那些事兒作文4

  我初二,對於初三,我也只能望“三”興嘆:家長橫眉豎眼,老師唾沫亂飛,同學相互安慰……別偷偷樂,明年你也是這樣。初三,必定是個不安分的年代,雖談不上兵荒馬亂,橫屍遍地,但如果把初三比作一艘船,船外,初二的最後一點掙扎過去了。

  也許是那時的喧鬧教給初三一副低調的生活態度,如果你對生活囂張,試卷就對你囂張,但背後永遠藏著核武器爆發那般危力,像“第二炮兵”,名字簡單人行!這艘比初二還老的瘋船太不安分,長劍佩腰,滿腦奇想,縱橫考壇,問天索地,最終投身中考江,一時把那裡的江水弄出了味,什麼味?硝煙的味。初三的大考小考排成了串擠滿了。

  抑揚有致的答題聲飄浮在船下回旋的江面上,撞在溼露露的山岩間,憤賁而倉涼,哪門子悲啊?憑啥人家初二椎赳赳,氣昂昂,踏向舜帝陵,而初三隻能嘴巴撅個老高能掛個油瓶,頂著筆桿仰望蒼穹,蒼涼又是哪門子事啊?夕陽西下,餘照在“八年寒鋒為一搏,六月試鋒現真我”的紅色大字上,再用電烙鐵狠狠烙在初三的那些戰士心中,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雨寸草不生,晃在考場中沉默,就在考場中覆滅,你在他的馬蹄下,他在你的長矛中,血染戰袍戰後,只能“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初三山河可以是橫屍遍野的疆場,也可以是車來船往的樂土,當然好學生屬於後者;可以任封建權勢者們把考分之火燃亮和熄滅,也可以庇佑球場上那群瘋小子們的生命偉力縱橫馳騁,當然到初三,不會有哪個老師到球場上嚷嚷,他們的目標聚集到能拿分的“尖子”身上,再一個當然,差學生屬於後者。

  可憐的初三多麼勞累,清晨剛剛送走了滿教室老師追著打著的喧囂,夜晚,還得迎接屏咬凝視試卷的壓仰。只是,時間一長,初三累了,泛了,厭了,倦了,還得靠“張老大”打打氣,鼓著一肚子氣繼續行駛,打進去的是鼓氣(鼓動初三的氣),發生了化學反應後鼓著的是一肚子嘔氣。余光中詩云:酒入豪腸,七分釀成月光,剩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盛唐意思講嗎?初三愁只能借酒消愁(當然不是真酒,飲料或水代表酒出席便可),好學生在月光下還得“刻”會兒,剩下的學生只能氣勢洶洶兩眼怒成燈籠,瞪著試卷,考卷這麼一飄下來,盛的盛。衰的衰,這樣一算下來,只剩下半邊初三的天空。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