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春節> 我家鄉的春節的作文(通用10篇)

我家鄉的春節的作文

我家鄉的春節的作文(通用10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家鄉的春節的作文(通用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我家鄉的春節的作文1

  每年春節回老家時,高速公路上都會堵成長長的車龍,成了名副其實的低速公路。但今年春節我們提前三天回老家,避開了車流的高峰,只用了二個小時就輕輕鬆鬆地回到了老家。

  除夕當天,爺爺奶奶為年夜飯忙碌著,媽媽負責帶小妹妹,而我和爸爸則開始貼春聯。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每年春節都是我和爸爸一起貼春聯,我一直是爸爸的小助手,我計劃著等我長到一米六時,讓爸爸當我的助手。春聯貼好燈籠掛好後,滿院都是紅通通、喜氣洋洋的。我再往巷子裡瞅瞅,發現不知什麼時候左鄰右舍全都貼好春聯掛好燈籠,整條巷子頓時映紅了天空,讓上覺得渾身暖洋洋的。晚飯後,我們開始敬香、放鞭炮,整個村子不時傳來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天空也不時亮起絢爛的煙花。八點整我們全家開始收看春節聯歡晚會,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節目就是開車子那個小品,我們全家都被逗的哈哈大笑。當然,睡覺前,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會給我我小妹妹每人包一個大紅包,並叮囑大年初一見人一定要講吉利的話。

  大年初一我被鞭炮聲吵醒了,便早早起床,穿上新衣新鞋,給爺爺奶媽爸爸媽媽拜年,講了好多吉利的話,然後洗臉刷牙後開始敬香、放鞭炮。吃過早飯後,我便把爸爸媽媽的手機搶過來開始搶微信紅包、發紅包,忙得我的手痠痛痠痛的。

  大年初三,爸爸媽媽帶上妹妹和我一起去外婆家拜年。外婆、舅舅、舅媽每個人都給我和妹妹妹包了一個大大的紅包。我呢?當然少不了講了許多討人喜歡的吉利話。大我十五歲已經工作的哥哥也給我買了一大堆我愛吃的零食,我可開心呢!一晃就大年初九了,這個年過的可真快,我多麼希望每天都在過年啊!

  我眼中的春節就是跟爸爸媽媽回到老家,跟家裡的人團聚在一起,喜氣洋洋,開開心心的玩、吃好吃的、收長輩的紅包、拜年。哈哈!

  我家鄉的春節的作文2

  “三!二!一!新年快樂!”伴隨著最後一聲鐘響,新年喜氣洋洋地到來了。人們的微信、QQ也都在一瞬間不停地閃動,新春的祝福洋溢在人們的指間,也盪漾在人們的心頭。

  春節真是一個與眾不同的節日,空氣裡雖帶著濃濃的寒意,但又夾著一絲絲暖融融的氣息。聽,大街小巷都是一片歡笑聲人們的腳步也變得輕快起來。沿街的玻璃一個比一個亮,大紅的燈籠一個賽一個豔。對了,在這一天裡,怎麼少得了鞭炮的響聲呢,這響聲,把平日裡那熱鬧的大街變得更是喜氣洋洋,讓人特別振奮。

  看,一群小朋友正蹦蹦跳跳地放煙花呢,伴隨著他們的倒數聲,幾隻五顏六色的煙花齊刷刷地衝向天空,綻開一朵朵漂亮的花。看著天空中多彩的煙花,小朋友們都拍手歡呼起來,煙霧雖然在叫聲中慢慢消散,但我想,那一份快樂,一定會永遠地留在他們的心中。而這一份快樂之中,不僅有煙花的絢麗,更有那令他們如痴如醉的與年相關的神話傳說。

  這不,那棵村裡頭最大的榕樹下面,已經聚著一群小朋友了。原來,他們在聽一位老爺爺講述關於“年”的故事呢。故事還是那些故事,但年復一年的講述,卻並沒有磨滅故事的精彩。老人講得十分生動,小朋友們聽得還是那般津津有味。那神奇的神話世界啊,讓我們如此留戀,這童年的歲月,這新年的憧憬。

  此刻,當新年的鐘聲響起時,各家各戶也都燃起了禮花。色色俱全的禮花飛向天空,真是漂亮極了!瞧,紅的、紫的、黑的、黃的,數不勝數的顏色,把天空裝點得絢麗多彩。而那一盞盞飄向天際的孔明燈,更是寄寓著人們美好的希望。

  我愛春節,愛她的喜氣洋洋,愛她的五彩繽紛,愛她的大地回春。

  我家鄉的春節的作文3

  春節,是一年中最喜慶的節日;春節,代表著新的一年已經來到了我們的身邊。許多人享受著春節短短的七天假,享受春節給人們帶來的樂趣。在佛山,許多人會選擇去逛花街,我們家也不例外。

  對於我們家來說,逛花街就跟散步差不多,從我們小區的北門出發,穿過亞洲藝術公園,大概走15分鐘的時間就到了花街的中心地段。一進入花街,就看到有許多商鋪:有賣迎春花的,有賣小積木的,有賣公仔的,也有賣許多各色的小玩意兒的。琳琅滿目的商品真是擺滿了各個商鋪的貨架。來逛花街的人絡繹不絕,有一些是小孩子,有一些是大人,還有一些是老人。小孩們都牽著父母的手,臉上洋溢著開心的笑容。我和媽媽好不容易擠進逛花市的人群裡,開始我們今年的“花街之旅”。

  當我們準備走進一家花店看花時,卻再次被眼前的人們給擋在了店門口。好一個熱鬧的景象!不會連盆花都看不到吧!我心裡想著。於是,我和媽媽在店鋪門口等了一會兒,等到人們都走出來的.時候,我們才能進去看花。店裡的花、小樹也是各種各樣的:百合花,水仙花,桃花,橘樹,發財樹……怪不得這些店鋪那麼討人們喜歡。禪城的花市除了可以做買賣,還可以讓你嚐盡佛山特色小吃。我們還沒走到美食區,一陣香味就已經撲鼻而來,讓我們不得不走近看一看。一進去,就已經看到大大小小的招牌掛在鋪子上,而每家店鋪前都排滿了人。不僅如此,連在小吃店旁的就餐區也坐滿了人。他們坐在那邊,有聲有笑,享受著美味的美食。放眼望去,有賣順德陳村粉的,也有賣印度飛餅的,還有賣盲公餅的,雙皮奶的。許多廚師在每年的花市都可以大顯廚藝,好好展示一番。我們買了碗陳村粉嚐了嚐,微笑著跟媽媽說:“這果然是家鄉的味道!”媽媽也在品嚐了後連手稱讚。隨著那12點的鐘聲,人們也就逐漸離去。望著那閃爍在夜空中的星星,我想也許是新的一年到了,人們開始裝扮他們絢麗多彩的生活了。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春節,熱鬧而又有趣的春節!春節的花市不僅延續了佛山人古老的傳統,還為佛山人帶來了一些新的元素,愛心捐贈就是其中之一。這是個難忘的春節!這個春節魅力無限!

  我家鄉的春節的作文4

  上海,一座繁華的城市,在本應該熱熱鬧鬧,紅紅火火的節日——春節,卻顯得些許冷清,有點安靜。但是,在以前,上海的景象跟現在卻是截然不同。

  在曾經,路上是人聲鼎沸,車水馬龍,各種各樣的叫賣聲不斷。家家門口貼上了紅色的對聯和“福”字,喚作“貼門紅”。走進屋子時,只見裡面煥然一新,桌子上擺滿了美味佳餚,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圍在桌子旁,大口大口地吃著桌子上飯菜,那叫作“團圓飯”。還有,還有,在過年,小孩子們頂喜歡的莫過於收壓歲錢了,“壓歲”諧音為“壓祟”,壓住一年的晦氣,怎能叫人不開心呢?自然是心裡樂開了花。那煙花,也是必不可少,各式各樣,五光十色,令人欣喜,興奮,入神……

  回到現在,雖然沒有了令人興奮不已的煙火,但其它程式依舊沒有變化。在屋內外,我和爸爸貼上了那鮮紅色的對聯,將“福”字倒過來貼,諧音“福到了”,以求吉祥;桌子已經拆開,變得更大。上面的佳餚令人垂涎三尺:有清蒸鱸魚,是“年年有餘”,有紅燒肉,是“鴻運當頭”,還有糕點,是“步步高昇”等等,香氣撲鼻,五花八門,有什麼事比一家人團團圓圓吃頓飯更美好呢?自然沒有。收壓歲錢則是讓我興高采烈,看著自己小金庫裡的錢越來越多,我心裡來不及偷著樂呢!雖然沒有了煙花,但是當聽到炮竹響起,還是會立刻衝到窗前觀看,雖然每次都沒有看到天空的大幕裡出現色彩,心中未免失落,但是每次心中都會積蓄更多的期盼與興奮。

  現在的家鄉的春節,雖外表冷清,但心中卻是熱烈!我愛家鄉的春節!

  我家鄉的春節的作文5

  春節是人們一年中最忙碌,最快樂的時候,而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過春節的特點,今天我來介紹我家鄉的春節是怎樣過的。

  臘八那天最令人開心的不過是熬臘八粥了。一大早,我和媽媽就去菜市場買做臘八粥的材料了,我們買了一點糯米,還買了紅豆,綠豆,紅棗,枸杞等各種乾果和各種豆,我們先把鍋給洗乾淨,再把糯米和各種豆和乾果洗乾淨。一起放進鍋裡,再加上適量的水和糖開小火慢熬一個小時,臘八粥就大功告成了!我趕緊盛了一碗,嘗一口,甜甜的,可真好喝。

  除夕到了,家家的鞭炮聲,可謂是日夜不絕。而今年我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親手放一次鞭炮。爸爸從家裡搬來一箱鞭炮,並放在家門前的空地上。爸爸先替我把導火線拉出來,再把打火機遞給我並拍拍我的肩膀,然後興奮地說道:“加油!老爸看好你!”我從爸爸手中接過打火機,走到鞭炮旁,拉住那根導火線,我開啟打火機並點燃了導火線。我捂上耳朵,趕緊跑到一旁。“碰”的一聲,鞭炮響了。我站在旁邊看著我親手放的鞭炮,心裡充滿了自豪的喜悅。

  元宵招著手向我們走來,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吃湯圓的時候了。我和媽媽精心挑選好了兩袋湯圓:一袋芝麻的,一袋肉的。我把鍋刷乾淨,倒入熱水煮開。等水開了,就開始下湯圓了。我先下芝麻湯圓,一個個湯圓乒乒乓乓地跳下了鍋。過了一會兒,湯圓都浮了起來。我猜測應該是湯圓熟了。我趕緊盛了一個嚐嚐鮮,一口咬下去,滿嘴都是芝麻香,芝麻的香氣在口舌尖散開。甜甜的,味道棒極了!

  一眨眼間春節就過去了。美好的日子在我的心頭縈繞,揮之不去。我期待著下一個春節。

  我家鄉的春節的作文6

  春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一年當中最熱鬧、最忙碌、最特別的節日。然而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除夕了。

  除夕這天,一大早人們都早早起來,家家戶戶都掛起了紅燈籠。整條街道張燈結綵,紅紅火火,一派熱鬧、喜慶的氛圍。

  早飯過後,一些中老年人和孩子們聚攏到村委會門口的廣場,抄起鑼鼓,走街串巷,一路上敲鑼打鼓好不熱鬧!他們經過十字路口時,總會停留下來,猛敲一陣,惹得周圍的大人小孩出來圍觀,他們反而越敲越起勁!大人們看一會兒就各自散去,而孩子們卻緊跟不捨,跟著他們走過大街小巷。此時的小孩子們也不怕累,只是陶醉地跟在後面看。隊伍越來越長,像一條尾巴。等他們再回到村委會門口時,廣場都水洩不通了。人與人摩肩接踵,鑼鼓聲震耳欲聾,人們沉浸在歡樂之中。

  青壯年們早飯過後,都去集市上採購年貨。集市上人山人海,吆喝聲此起彼伏。各樣年貨應有盡有,擺在集市道路兩旁,一眼望不到邊。人們大包小包地購買,個個滿載而歸。

  午飯後,人們稍作休息。大約到了四五點鐘,各家裡的男人們都拿著香蠟鞭炮去自家墳地,請祖先回家一同過年。留在家裡的婦女們都貼對聯,貼福字,供奉門神、土地、龍王、財神等各路神仙。等請回祖先,供上供桌,行了禮,小孩子才能各自去玩。

  晚飯時,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團圓飯,看春節聯歡晚會,家家燈火通明,共同守歲。等到午夜,各家各戶燃放鞭炮,有的人家放花炮,天空中五彩斑斕。

  “爆竹聲中一歲除”,這就是家鄉的春節,熱鬧而又喜慶。

  我家鄉的春節的作文7

  春節是個熱鬧非凡的節日,也是個辭舊迎新的日子,更是我們小孩子們期待的日子,因為我們可以穿新衣,拿紅包。。。。還有那鞭炮的聲音,那餃子的味道,也深深的吸引著我。

  大年夜的晚上,我剛吃過年夜飯,就聽見外面“碰碰碰”的聲音響個不停。我連忙出去一看,只見天空中的煙花就像各色的星星一樣,不停地眨眼睛。有的煙花像幾顆流星,閃著耀眼的光彩,在漆黑的天空上一掠而過;有的煙花像閃亮的照明彈一樣,把天空照的亮堂堂的,這些漂亮的煙花呈現在我眼前,好美啊!我連忙叫爸爸也給我放。爸爸拿出煙花,放在外面的空地上,點燃導火線。哇!真不敢想象,原來煙花綻放是這麼美麗和神奇,簡直就是一幅五彩的畫!五彩斑斕,絢麗多姿,奇形怪狀的煙花絡繹不絕地在天空綻放,讓我和爸媽看得眼花繚亂。

  接下來我最高興做的事就是貼“春聯”!今年的春聯對我來說特別有意義,因為今年的春聯是我自己寫的,“馬年事事如人意,羊歲時時報福音”,媽媽說春聯都是吉祥話,是人們祈求在新得一年裡能過上快樂幸福的日子。我們全家一起裝飾屋子,在客廳裡,我掛了一個紅豔豔的小燈籠,爸爸又在別的屋子裡掛了些五光十色的小彩燈,一閃一閃,一亮一亮,有的是小禮物形的,有的是花骨朵形的,還有的帶著細細的尖兒。它們有的紅豔豔,紅得像冬天的糖葫蘆一樣,有的黃澄澄。。。。。我心想:“新的一年來臨了。我暗暗地許下心願,希望在新的一年裡我的學習成績能更進一層樓。

  初一,初二我們就要各家走訪親戚,四處問好,拜年,串門子。我起床後,先向爺爺奶奶拜年,祝福他們健康長壽,萬事如意,然後爺爺奶奶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給我,代表歲歲平安。拜年也是親戚朋友之間互相表達祝願的一種方式。春節代表了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和豐富民風民俗,春節在中國人的心中有著不可缺少的地位。

  我家鄉的春節的作文8

  新年到,永珍更新,處處都是一片歡聲笑語。我的家鄉——佛山自然也不例外,可不是,大人小孩紛紛換上新衣裳,迎接這一年中最重要的時刻。

  除夕早上,家家戶戶門口都貼上了大紅的對聯或在門口帖福字,說起這個福字可是有講究的,“福”字的解釋是“福氣”、“福運”。春節貼“福”字,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近些年來,不分南北,春節流行倒貼福字。在中國傳統民俗中確有倒貼福字的說法,取其“倒”和“到”的諧音,意為“福到”了。

  到了晚上,是吃年夜飯的時候,親朋好友坐在一起津津有味吃著火鍋,餃子在鍋裡翻來覆去,而在大快朵頤時電視機放上精彩好看的春節聯歡晚會,聊著天,唱著歌,飲著酒,整間屋子裡都是歡聲笑語,充斥著歡樂。

  吃完飯,領了期待已久的紅包後我們興沖沖地衝下樓,鞭炮聲和轟天雷響成一片,如同一首激昂鬥志的戰歌在耳邊迴響,各地鞭炮聲此起彼落的互相呼應著聲音,震耳欲聾,響徹雲霄,心情激動,像是參加一場盛大的晚會,炫麗的火花在天空中滑過一道金光,竄天猴帶著我們的開心和歡樂飛上了天。此時此刻,天空已成了一副精美絕倫的畫,一副令人賞心悅目的畫,煙花如同一支支靈動的畫筆在畫卷上描繪著家鄉的春節,“咦?”畫卷俏皮一笑隨即搖身一變,化作佛山五顏六色的衣裳,城市的燈光如同晶瑩的寶石鑲在衣裳上,佛山披上這件美麗的衣裳向世人展現自己那獨特的魅力。

  午夜的鐘聲悄然響起,帶著依依不捨的心情送走了客人和朋友們,我也因玩累了睡在了床上。我想:家鄉的春節真漂亮,今天過得真充實。舊的一年已經圓滿畫上句號,新的一年也帶著美好和幸福蒞臨人間。春節,寄託著人們的希望,我希望:家鄉會變得更加漂亮。”

  我家鄉的春節的作文9

  在我的記憶中,家鄉的春節就像一部放也放不完的紀錄片,年年一樣卻又年年不同。

  小年的前兩天,我們一家開著車回到那坐落在桐柏山腳下的老家,這裡地處湖北隨州,是個美麗的地方。小年的晚上,我們恰好趕到家鄉。鄉里的親戚正在吃飯,對我們這些“遠到之客”感到詫異,他們紛紛停下手中的碗筷來接待我們。不過大家噓寒問暖之後,那種陌生感煙消雲散,在一起其樂融融的,畢竟都是一家人。

  過了小年,就要為除夕做準備了。大人們忙著買酒、瓜子、鞭炮等;而小孩子則忙著放炮玩,村裡面常常有幾聲炮聲,彷彿在著急地呼喚著新年的到來。

  五天、四天、三天……我扳著指頭數著日子,急不可耐地等著除夕的到來。年二十七晚上,媽媽和奶奶忙著包包子。在這裡,每家的包子都有獨特的記號。比如我家的:圓頭的是豆沙包,多個疙瘩在頭上的是肉包。媽媽在包的時候,我已經垂涎三尺了。剛出爐的包子,個個白白胖胖的,透著一股喜慶,讓我捨不得下嘴。那些包子和我一起靜靜地等著除夕的黎明。

  除夕的上午要到鎮上趕集,這時候的鎮上人山人海。可臨近中午,這些賣東西的人像約好了一樣都早早的收攤,準備回家吃年飯。老話說的好: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我們也盡興而歸。

  我們家鄉的習俗與別的地方不大相同。我們的中午飯很隆重,並不是大家口中的年夜飯,因為之前吃年夜飯吃太多了,影響了腸胃工作,往往有小孩子在大年初一拉肚子,後來就改成在中午吃了。我們在飯前會放一串長長的鞭炮,十二點準時點。等那串長長的鞭炮爆發了一陣震耳欲聾的響聲平靜下來,緊接著,碗筷相撞的聲音、祝酒的聲音和聊天的聲音此起彼伏。這樣的年飯一直吃到了下午。

  除夕少不了的一件事就是看春晚。大人小孩們嗑著瓜子,津津有味地看著春晚精彩絕倫的節目,在歡笑聲中告別過去的一年。

  正月初一,穿上新衣服後,我放了一個小鞭炮,然後就在村裡亂轉悠。按照老家的習俗,初一到十四都是走人家串親戚的。其實就是很多親朋好友一起去有紅白喜事的人家裡吃一頓飯。我跟爸爸媽媽一起走了人家,還收到了不少紅包呢!

  初三我們就要回家了,我們惜別了鄉里的親戚,踏上了歸程,但家鄉的春節久久令我回味。

  我家鄉的春節的作文10

  我的家鄉在安徽省的渦陽縣,我們那裡的春節習俗與別的地方不同,想知道嗎?那我就告訴你吧!

  在我們那裡春節是老百姓最看重的節日。家家戶戶的鍋內於除夕夜先兌好水,篦子上放包子、饅頭,據說是不能空鍋。不僅如此,媽媽每次都會在水缸裡打滿清水,還在水缸裡放上大蔥、蒜苗、還有菠菜,然後還要說一句吉祥話:“做人要誠實,守信,一青二白,清清白白。”

  農曆正月初一,要早起,開門放三聲“大雷子”,謂開門炮。男人要先起,在中堂設香燭,給灶王爺上香,準備早飯。據說女人一年四季做飯做家務,很辛苦,今天晚起會兒享享福,所以這日早餐就交給了男人。

  在太陽出來前不能倒水;當日不能掃地,否則老人常說會把好運與財運趕走的。也不能用剪刀,這些工具是“破”,也是破運,破財的意思,不吉利。家人起床不催叫,全家起來後換新衣,拜天地尊長。早上一定要吃一口蒜,一口饅頭,寓意新的一年身體健康平安。

  早上不吃葷,吃“扁食”。扁食是我們那裡對形狀像月牙兒的素餃子的俗稱,裡面的餡兒是韭菜、雞蛋、粉絲、麻花拌在一起的,放上佐料再加上香油,那味道真叫一個香。做的時候韭菜要切碎,雞蛋要在鍋裡炒熟,粉絲要切碎,麻花要用擀麵杖壓碎,餃子皮要溫水和麵擀成的。

  年初一吃完飯後要親鄰互相走動好給長輩拜年,行磕頭禮,這是最開心的時候,因為會收到很多紅包;初二開始走親串友;初三走姑姑家;初四走岳丈家,這是爸爸的說法,其實就是跟著媽媽回姥姥家。這天媽媽的臉像花兒一樣美,因為小公主要回家了;初五就不能走了。親戚回過來拜年一般要相隔一日,否則被稱為"拜跟腳子年。”

  這就是我家鄉過春節的習俗,不知道你家鄉的習俗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