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國傳統作文(通用15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國傳統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傳統作文 篇1
傳統在大多數人心目中,是一種古老的習俗。更認為現在是沒有這個必要去繼續這種所謂的傳統。其實,“傳統”是一個大標題,它不單止指習俗,它還包含了傳統的節日、思想、道德以及制度等。其中,節日和習俗有著密切的關連,大部分的習俗是源於不同的節日,更有些習俗是源於一些傳說。
說起華人傳統的習俗,不可以不提起中國節日。如新年,世界各地的華人都懂得去探親或到朋友家拜年和吃團年飯。這是什麼?這就是新年的傳統習俗,華人的傳統習俗。這證明了“傳統”並不古老,它甚至可以是現代文化的新革命!但隨著人們日新月異的資訊科技發展,人們開始隊不同的傳統有所淡忘,甚至忽略。中國節日的歷史源遠流長,傳統的習俗也在古時候廣泛流傳,而在中國不同的省份也有著大同小異的節日習俗。很多華人對簡單的傳統節日都有所瞭解,但大部分都只是一知半解;比如說每年的第一天是元旦,在表面上是對的,但中國的歷法有兩種:陽曆和陰曆,它們代表的日子卻相差甚遠。所以正確來說:每年的陽曆一月一日才是元旦正日。
不同的歷法計算是傳統的一部分,那就和中國傳統的制度有關了。古時候的中國主要以農業為生,所以中國就有了“農曆”,又名“陰曆”.它代表了耕種的時段,為農民帶來了不少的方便。中國傳統的道德應該是最令我們引以為傲的。因為我們華人很重視對長輩們的尊重。這造就成被稱為“禮儀之邦”的中國。中國傳統的思想都比較保守,例如“纏足”,在古時候的中國是很流行的,甚至到現在還有,但都是老一輩的婦人才繼續這種習俗。“纏足”在古時候的中國標誌著“美”,所以家家戶戶的女孩子從幼兒時就要把雙腳用布纏起來,纏得越小的腳被公認為越美。
現在人人平等,不論男或女,都有著平等的機會。古時的中國女性是不可以上學讀書的,只可以在家裡學不同的手藝,以備嫁到男家後做好好妻子的本分。同時,中國重視男性,因為他們可以去當兵、做一些勞動力大的事。甚至在中國的一些少數民族,他們還有著對性別的歧視。所有事情都有好和壞的一面,中國的傳統也不例外,但傳統對於華人來說,是很重要的。試想一下,如果中國沒有了傳統,我們還會因為我們是華人而感到驕傲嗎?
“傳統”是具有特點的社會因素,它代表了一個民族,代表了一個社會,它更代表了一個國家。華人的傳統將會世代相傳。雖然會被淡忘和忽略,甚至改變,但它的存在是永恆的!
中國傳統作文 篇2
戲曲是我國的國粹,戲曲頻道弘揚了傳統的戲曲藝術,宣傳了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的國粹文化。星期天,原本對戲曲知識一無所知的我在媽媽的帶領下觀看了央視十一套的節目。
開啟電視,很巧,播放的正是京劇《趙氏孤兒》,只見裡面的人物個個都畫了一張大花臉,不由得讓我嚇了一大跳。“大花臉”中最凶神惡煞的應該是屠岸賈了,只見他瞪著牛一般大小的銅鈴眼,兇相畢露的大聲詢問程嬰:“趙氏孤兒在哪裡?快快交出”飾演程嬰的演員說道“不知大人此話何來,我年過五旬,何來嬰兒?”……雖然裡面的人兒個個演的活靈活現、唱的字正腔圓繪聲繪色,可我一點都不想看,心裡轉滿了動畫片。看看時間,才5分鐘!心裡立刻冒出了一個問題:為什麼看動畫片時時間過得那麼快,而看戲曲時間卻過得那麼慢呢?在前十分鐘裡,我幾乎是盯著鍾過的,我何嘗不想在分針上加個火箭推進器呢!“哈欠”!瞧,我都打哈欠了,上眼皮似乎變成了鐵,不停地與下眼皮打架。最後下眼皮招架不住,不僅投降,還讓瞌睡蟲爬上了身。一直處於半睡半醒狀態的我,不知過了多久一個激靈醒過來,不行,還要寫作文呢!我抬起頭,這時程嬰的妻子出場了。她上來唱了一段,然後詢問程嬰“孩子呢”?程嬰一時語塞,屠岸賈大叫“拉下去”。這時劇情似乎更加曲折,我也逐漸被這曲折的劇情給吸引住了,雙目也緊緊地、聚精會神的盯著電視螢幕,比看我最喜歡的動畫片還要認真幾倍呢。我在心裡默默的想:真沒想到,我竟然會喜歡上看戲,甚至連喜怒哀樂都和劇中人物們連在了一起。當看到白髮老人公孫杵為保趙氏孤兒被屠岸賈殘忍殺害的那一段,我的心陡然一緊,為這位正直善良的老人被殺害而感到一陣悲哀。很快,一個小時不知不覺過去了,我戀戀不捨的關掉電視,心想,有機會還要再好好領會領會戲曲博大精深的內涵哇!
小小的戲曲舞臺,卻能演繹出無數精彩的故事,更為廣大的戲迷們帶來了精彩的藝術享受和精神需求!戲曲,真不愧為中華民族的國粹啊!
中國傳統作文 篇3
“砰!砰!砰!”一陣急促的鞭炮聲把我從夢鄉中驚醒,只聽窗外小朋友喊道:“過年了!過年了!”我高興地從床上蹦了下來,三步並二步地跑到了爸爸媽媽的房間裡,也喊道:“過年了!懶蟲們起床了,準備做團圓飯了!”
經過我的一陣忙活,終於把所有的懶蟲都叫了起來。在奶奶的指揮下,我們開始了團圓飯的製作。
在我的強烈要求下,奶奶也給我分配了一項任務,那就是和麵。奶奶告訴我:“包餃子面太硬了不行,太軟也不行。太硬擀不動,太軟包不上。”奶奶還說:“面硬了要放水,面軟了要放面。”我心裡想:“奶奶真嘮叨!這個道理誰都懂!和麵是多簡單的事呀!”
說幹就幹,我拿來了一個和麵盆,先放了一些麵粉,然後倒入了水,這時我心裡想:“沒有奶奶說的那麼難!”我用手把水和麵攪拌在一起,揉了揉,覺得面太軟了,我想起了奶奶說的話:“面軟了要放面。”於是我往和麵盆裡又放了一些麵粉,然後又揉了揉,感覺面太硬了,我又想起了奶奶說的話:“面硬了要放水。”
由於我總是掌握不好水和麵的比例,最後我只能求助奶奶,看來要想和好面並不簡單。在奶奶的幫助下,我終於和好了麵糰。我自豪地把麵糰舉得高高的,大聲地對爸爸媽媽說:“看,這是我和奶奶共同和好的麵糰,它可是軟硬適中,世界上最好的麵糰。”話剛說完,爸爸媽媽就哈哈大笑起來,說:“讓我們來看一看我們家的小花貓做的麵糰是不是世界上最好的?”
大家都摸了摸麵糰,最後一致認為這麵糰是世界上最好的麵糰,這讓我很興奮。
歡樂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一眨眼的功夫就到了下午,我們的團圓飯也做完了。有我愛吃的糖醋鯉魚、紅燒茄子、鍋包肉,奶奶愛喝的養生湯、爺爺愛吃的餡餅、爸爸愛吃的木須肉等等一大桌菜,真是豐富極了,讓人垂涎欲滴!
隨著爺爺的一聲令下:“吃吧!”不一會,滿滿的一桌子菜就被我們消滅了。這真是一個難忘的團年飯!
中國傳統作文 篇4
“兒子,快到7:20了,快調到戲曲頻道,看戲!”我聽了戀戀不捨地看了《喜羊羊與灰太狼》最後一眼,然後很不情願的調到了戲曲頻道。
唉~這都要怪吳老師出了著了個這麼刁難人的任務——聽一小時的戲曲。哎,有辦法了,“哎喲,肚子疼,”老媽冷笑道:“別裝了,快聽戲吧!”啊,失敗了,萬般無奈之下,我只好乖乖的坐在電視機前看戲了。開始了,演員剛一唱,我身上的雞皮疙瘩就緊急集合,連續不斷。我真不知道,這麼難聽的東西也能被稱之為“國粹”,真是難以想象。這聲音難聽就不說了,再看看這臉畫的怎麼和妖怪差不多呢?看得我心驚肉跳的。5分鐘過去了,我實在受不了了,便向老媽求起情來:“媽媽,你看,我這幾天表現也不錯,也看了一會兒了,能不能就此結束啊?”我陪著笑臉對老媽說。而老媽也不溫不火的對我說:“不行啊,這是你們吳老師佈置作業,一定要一個小時的,現在離一個小時還早著呢?我得做好監督工作,要不然我就是不負責任的家長了。”唉~詭計又被老媽識破了,沒輒了,看來,逃是逃不掉的了,那我就拖延時間,我一邊看一邊東摸摸西看看,就等著一個小時趕快熬過去。這時候,老媽突然對我說:“張若懷,你就在這給我認認真真的看,我就在這裡既陪著你看也監督你,你定下心來看,也許,會有意向不到的收穫。”見此情景,我只好耐著性子,硬著頭皮認真地看了起來。過了一會兒,我漸漸地被戲曲中的故事情節吸引住了,這部戲的名字叫“趙氏孤兒”,說的是一些正義的俠士為了保護一個忠誠的宰相的後代而捨生忘死的故事。再接著,我又被演員那生動的表演給吸引住了,只見那些演員表演得活靈活現,雙眼炯炯有神,看著看著,我不知不覺也在一邊手舞足蹈的學了起來。可是,我的表演實在太差勁了,看起來是那麼的笨拙,呆板。這時候,我才深深地體會到:所謂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的真正的含義啊!這一招一式是經過怎樣的刻苦訓練才練成的啊?不由得從我心底油然而生出對這些演員的敬意。就在這不知不覺中,一個小時過去了,而我還在那裡津津有味地看著。
第一次看戲,可真令人難忘!我從最初的不情願,到後面的津津有味地看完。這次看戲使我明白了:任何事情只要你去嘗試,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中國傳統作文 篇5
剪紙是中國的傳統藝術,扇子既是中國的古老工具,又是我們杭州的三絕之一。今天我來到扇博物館大飽了眼福。
走進展廳門口,一把特大號的長柄羽毛扇擋住了我的去路,藍色的羽毛在燈光下閃閃發光,耀眼極了。走上樓梯,來到二樓展廳,映入眼簾的是大大小小,形狀各異,五彩繽紛的扇子,令人眼花繚亂,好像來到了扇子世界。
這邊是特大號的牛皮紙扇,聽說這把扇子是王星記的工匠們用了六十六張牛皮紙拼起來,又在上面畫了西湖全景圖。我想:這麼大把扇子,一定用了能工巧匠們的不少心血,中國古代的藝術太偉大了。
俗語話說:王星記的黑紙扇,一把扇子半把傘。意思是說,王星記的黑紙扇還可以擋雨,真是讓人稱奇。
一會我們還去了剪紙,原來這個剪紙和我們平常剪得不太一樣,是在模板上剪的。我想:太簡單了,開始剪了,沒想到,一下子就剪破了,還好經過補救,一條栩栩如生的金魚就剪成了。
今天的扇博物館之旅,真是讓我大開眼界,知道了中國有這麼多的傳統藝術。
中國傳統作文 篇6
春節,是中國最盛大、最重要的節日。在春節,有許多傳統習俗。
拜年
大年初一,我和爸爸媽媽早早地接了外婆,同她一起去親戚家拜年。街上洋溢著喜慶的氣氛,無論是街道上還是人們身上,都是一片熱鬧的紅。雖然確實不一定比其他節日熱鬧(人們也有到外省去與父母團圓的),但人們臉上的笑容,絕對比以往溫暖。
到了舅舅家,門前已經貼上了新的春聯。走進去,舅舅和舅媽正在房裡,大家互相道著:“新年好啊!”許久未見的人們便寒暄了起來。外婆帶我去看了舅爺爺和舅奶奶。在我眼裡,老人家總是樸實且親切的,上來就會誇我:“長好高了啊!”然後摸摸我的頭。而且還總是塞壓歲錢給我。
這樣的時候,外婆總是會在一旁說:“哎呀,給什麼給!”然後是一場關於“給還是不給”的“拉鋸戰”。“一點心意,你就讓孩子收著。”“真的不用,你拿著你拿著。”“大過年的,當然要給啊,你拿著。”……無論怎樣,最後應該都是給的一方獲勝(我想這種“拉鋸戰”應該也是拜年的一部分)。
後來,我們要去下一個地方拜年了。臨走時,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再說一遍早就說過的話,“新年好啊!”
貼春聯
我和爸爸媽媽端詳著門前去年的春聯,走進了房間。爸爸拿了新的春聯,媽媽拿了椅子,我拿了透明膠和剪刀。果然,我們十分默契。
爸爸踩上椅子,撕下以前的春聯;我剪下一段透明膠遞給他。
春聯換好了。
辭舊迎新,換上了新春聯,一年也就有了新氣象。我看著紅棕色的大門,果然,鮮豔亮麗的大紅與即將褪色的暗紅完全不同,但總感覺還缺了點什麼。
我跑進屋,拿出一個“福”字,倒著貼在了門上。“倒福,福到。”我點了點頭,十分滿意。
轉過身,我看到同一樓層另外兩戶的門前,也是大紅的春聯和倒著的“福”字,屋裡小孩的玩鬧聲傳了出來,還有歡快的新年音樂飄出來。我的嘴角微微上揚,暖融融的氣氛充溢於每個人心中。
看春晚
雖然看春晚不能算是傳統意義上的春節習俗,但是在大年三十的晚上,與全家一起聚在電視機前看春晚,已經是全國人民約定俗成的事了。
晚上7點,我和爸爸媽媽終於到了爺爺奶奶家。一進門,飯菜的香氣從客廳傳到了門口,似是在歡迎我。爺爺從廚房探出頭來:“我們家小神獸終於回來啦!”我衝向桌邊,看到一大盆剛出鍋的金黃的肉丸子,拿起一個就往嘴裡塞,邊嚼邊回答:“我回……嘶,好燙!”媽媽瞪向我,奶奶和姑姑則衝著我笑。
一桌子菜終於齊了。我們坐上桌,開啟電視,熟悉的主持人的聲音響起。相聲小品滑稽搞笑,歌曲舞蹈婉轉優美,……一片其樂融融中,我們一邊吃著菜,一邊看著電視上的節目愉快談笑。
春節,多麼溫暖的節日,多麼熱鬧的節日!
中國傳統作文 篇7
中國的傳統藝術豐富多彩,有剪紙,陶瓷、中國結、泥人面塑,還有糖畫等等。在這些傳統藝術之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糖畫了。
糖畫,顧名思義,就是以糖做成的畫,它亦糖亦畫,可觀可食。民間俗稱“倒糖人兒”“倒糖餅兒”或“糖燈影兒”。這一頗具四川地方特色的工藝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相傳它是在古代“糖丞相”製作技藝的基礎上演化而來的。
記得以前我上幼兒園的時候,幼兒園門口就有賣糖畫的藝人,賣糖畫的人身邊總是密密麻麻的圍滿了人,人們不約而同地都被這種奇妙的藝術所吸引。我也讓爺爺給我買過糖畫。賣糖畫的老爺爺先拿出一個輪盤,輪盤上有一根指標,指標的四周繪製了一些動物的圖案,老爺爺讓我自己撥動指標,指標轉到哪個圖案,老爺爺就為我製作哪種圖案。我轉到了一個蝴蝶圖案。只見製作糖畫的老爺爺以勺子為“筆”、糖稀為“墨”,將糖稀在石墨板上快速勾勒一氣呵成,不到兩分鐘一隻翩翩起舞的糖蝴蝶就在老爺爺的“筆”下躍然紙上。這時,老爺爺在圖案的中軸上,放上一根細長的竹籤,等到糖稀完全冷卻,老爺爺小心翼翼地用一把鏟子,將糖畫輕輕地剷起來,遞到我的手中。老爺爺製作出來的糖畫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我將金黃透明的蝴蝶糖畫拿在手中,在大家羨慕的目光中,小心翼翼地走出人群,半天也捨不得吃掉這美麗的藝術品。
但是到了現在,街上已經很少見到賣糖畫的藝人了。爸爸媽媽說,現在會做糖畫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我真希望學習這門傳統藝術人漸漸多起來,將這顆中國傳統藝術中的璀璨明珠世世代代流傳下去!
油畫、水彩、雕塑、文學……這些藝術形式世界上名家眾多,是屬於全世界的。然而,剪紙這門獨特的藝術形式,卻是中國特有的。剪紙藝術的歷史淵遠流長,可以追溯到一千五百年前的北朝,許多古詩都有提及。這門藝術並不只屬於名人名士,而是一種人人都須掌握的手工藝術,而且深得百姓喜愛。
剪紙是一種鏤空藝術,紋樣大致分為人物、鳥獸、文字、器用、鱗介、花木、果菜、昆蟲、山水等,其寓意也不盡相同,有祝福、怯邪、勸勉、除惡、警戒、趣味等各類表現題材。人們在過節或慶祝活動時,剪紙充當著必不可少的角色。它不僅僅用於烘托氣氛,更帶著普通百姓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寄託與憧憬。
剪紙的製作方式可繁可簡,技法多種多樣,如撕紙、燒燙、拼色、染色、勾描,多種多樣的技法使得剪紙的表現力有了無限的深度和廣度。它細可如春蠶吐絲,粗可如大筆揮抹。由於剪紙具有多樣性,讓剪紙藝術比起書法、水墨畫中近平民,更具有親和力,也讓剪紙藝術變得更具備創造和發展的`空間。
宋朝是剪紙藝術的普及期,在寧代,便出現許許多多的剪紙行業與剪紙名家,他們的出現,將剪紙藝術推向了鼎盛時期——明清時代。那,剪紙是每個女孩必須掌握的,還成為了人們評價新娘的標準之一。
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剪紙藝術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如今,剪紙藝術仍舊有人掌握,可剪紙終究變成了一種藝術,它已經與我們相距甚遠,而且漸行漸遠。
還有多少曾經家喻戶曉的藝術被我們遺忘在了角落?它們是否會有一天躺在博物館展臺背後,被我們備感陌生地注視?
中國傳統作文 篇8
我獨衷熱愛於皮影戲,不是因為其他的什麼原因,而是由於它的樸素風氣在我的心中震撼,它具有我們中華民族最傳統藝術,其豐富的文化內涵著實讓人感嘆。
中原人傑地靈,黃河世代從這裡流過,在這裡孕育了燦爛的黃河文化,也孕育了智慧勤勞的人民。千百年來,皮影藝術盛行於中國城鄉,逐漸在各地形成了許多富有地方特色的流派,成為我國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如果我們繼續深入的對皮影藝術的社會文化含義,即以宗教信仰為線索來討論其形成及演出的象徵作用,以音樂唱腔、角色行當與戲目劇本來討論其在中國戲曲史上的地位和影響,或以大眾的民俗生活為基礎來討論其演出的社會意義,就會發現在中國的皮影藝術中,蘊含著相當豐富的文化內涵。
除了歷史價值外,皮影更具有很高的文化藝術價值。首先,皮影戲中的人物、景物的造型與製作,屬於我國的民間美術範疇,本身就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它的藝術風格,在民族藝苑裡也是獨樹一幟。它為了適應皮影戲的幕影表現形式,採取了抽象與寫實相結合的手法,對人物及場面景物進行了大膽的平面化、藝術化、卡通化、戲曲化的綜合處理。其臉譜與服飾造型生動而形象,誇張而幽默。或純樸而粗獷,或細膩而浪漫。再加上雕功之流暢,著色之豔麗,通體透剔和四肢靈活的工藝製作效果,著實能使人賞心悅目,愛不釋手。第二,皮影戲音樂,是在不同地區分別融匯當地民族器樂、民間曲調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的唱腔豐富,韻律優美,板式靈活多變,在我國音樂領域裡自成一體。它與其他樂種也起著互相取補、互相促進與提高的作用。
此外,由於皮影藝術在我國還處於搶救階段,它現在的價位還是屬於較低的水平,所以我們應盡力保護好祖國的文化,即使力量是多麼的單薄,只要心中還湧動著民族的熱血,民族的璀璨藝術將永遠在人們心中閃爍。
中國傳統作文 篇9
中國的傳統文化可多了!我一下子還說不完,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中國的陶瓷藝術吧!
中國傳統陶瓷藝術,尤見裝飾匠心。中國傳統陶瓷裝飾形式,大體上有刻鏤、堆貼、模印、釉色、化妝土、彩繪六型別。圖案紋樣裝飾於陶器早在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中的彩陶上就已出現。先民們感受生活的自然現象創造出波拆紋、圓形紋、編織紋等圖案,以二方連裝飾形式呈現在陶瓷器物上,在西安半坡遺址出土一件繪有精美的人面和魚紋的彩陶盆是新石器時代彩陶中的精品。陶器上的紋飾體現了先輩們對於自然和人自身觀察的結果,陶工們對於點、線、面的熟練融合,對於花紋繁密的組合,以及對於旋紋與孤線的審美感,不但表明了他們對於自然和人類自身有了一定的認識,而且還表明了自然界已經脫離了他們的原貌,增加了人的思想和人的想象力,以及人對自然的美化和崇拜。商、周時代是以青銅器為時代標誌的歷史階段,這一時期的陶瓷紋飾和青銅器飾相似,刻紋白陶的燒製成功是製陶工藝上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它用高嶺土製坯,燒成的溫度達1000多攝度,素潔可愛的造型與優美的紋飾相結合,逗人喜愛。追溯中國歷史各個時期的陶瓷產品,陶瓷裝飾有兩大特點:一類是以適合陶瓷器皿上進行工藝轉換表現形式;另一類是以中國繪畫形式在陶瓷器皿上進行工藝轉換表現形式。
中國傳統的藝術——陶瓷的故事是多麼有趣啊!陶瓷還是我國最為大的創造呢!
中國傳統作文 篇10
時間在歲月中流過,黎明破曉,霞光四照,那時間寶物依舊無可泯滅,亙古至今,文人墨客無不對那筆酣墨飽的文學留下其詩歌賦詞,讚頌至今。而從古至今,流傳而來,沉澱的瑰寶——中國十大國粹,無一不積攢著傳統文化。而書法,作為其中國十大國粹之首,自是頗有一番韻味的。
書法,舉手投足間,都有那古人書寫字的意境。常一拿起筆間,便認為自己儼然是位書法家,大筆一揮,卻沒有想象之中的秀字,可見,這書法也不是那麼好書寫的。一筆一畫間,從筆尖處微微盪開書法的韻味來,不禁令人書寫下千百年來的古詩。同樣都是古人所傳下的文化,其文化氣息也瀰漫在教室之中,久久未散。
書法書法不但要寫,也要會賞析。令我無法忘懷的是那楷書四大家之一—顏真卿的《顏勤禮碑》。端詳其著作,字字恢宏雄壯、大氣磅礴,彷彿站在“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大瀑布前。一點一畫之間,無不筋肉豐滿,渾厚有力。如同那瀑布若千萬匹白馬從斷崖上傾瀉而來,勢不可當。有的白馬仰大長嘯,震耳欲聾;有的白馬奮起奔騰,一躍而起。“譁—譁—”的響聲響徹雲霄,抽象雲霧間,飄揚在空中,如那急轉直下的橫折般。
從斷崖傾瀉而來的瀑布,如同一隻張牙舞爪的白龍,噴吐著氣息籠罩著整個瀑布,飛衝直下,這般氣勢浩大,無不凝聚在一筆一畫之中,促就輝煌字型。急流而下,激起一層又一層浪花,正如那一撇,撇得渾厚有力,無法割捨。點點浪花被巨龍騰空而起,濺起點點晶瑩剔透的露珠,又散落在瀑布之中,正如那畫龍點睛的一筆--點也是極具筋肉豐滿,渾厚有力的。一筆一點之間無不令我深深薰陶其書法魅力。
書法,中國十大國粹之首,確實名不虛傳。其一點一畫間,無不凝聚著古人文化的結晶,願我們繼續弘揚下去!
中國傳統作文 篇11
中國有許多傳統文化,如,春節貼“福”字、正月十五吃元宵,八月十五吃月餅??但我非常最喜歡過的還是端午節。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過端午節時,我們家家戶戶都把葦葉洗乾淨,準備好糯米和各種餡,有肉的、豆沙的、紅豆的……然後用粽子葉把糯米和餡包在一起,做成三角形的,長方形的,保佑平安無事。肉粽是我的最愛,大老遠就能聞到它的香氣,那真叫一個香啊。傳說端午節包粽子是因為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愛國詩人屈原投江殉難後,人們打撈數日仍不見他屍首,為了屈原的屍首不被魚蝦吃掉,人們就用葦葉包起飯糰投入江水。這個習俗流傳下來就成了“包粽子”。
吃完粽子,大人、小孩們都早早的來到河邊觀看龍舟比賽。一大早的河岸邊,早就是人山人海,水洩不通,熱鬧非凡了,一派喜氣洋洋的節日場面。“預備,開始!”隨著裁判員的一聲令下,各色各樣的“龍”如箭離弦,順流而下,它們都在你追我趕,力爭上游,誰也不甘落後,真是激動人心。龍舟上的健兒們都狠勁猛劃,奮力衝刺,希望成為成為了群龍之首,奪取冠軍。岸上的人們為他們加油、擊掌喝彩。
端午節還有大人給小孩子在手腕、腳腕上系五彩繩的習俗,小孩子系五彩繩是為了拴住他們,不失去他們,保佑他們平安無事健康成長。
端午節真是一個熱鬧、喜氣洋洋的節日,我期待著下一個端午節趕快來臨。
中國傳統作文 篇12
這兩個星期,我收集了許多中國傳統文化的資料。有對聯、十二生肖、剪紙,還有中國傳統節日的圖片和文字等。其中,我最喜歡傳統節日的資料,因為我對傳統節日很感興趣。
在我感興趣的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歡春節,因為它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在農曆的正月初一,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新年”。每年過年,街上掛滿了紅紅的燈籠,飄飄的彩旗。媽媽做了豐盛的晚餐。外面不時傳來“噼裡啪啦”的鞭炮聲。每個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大人們露出了幸福的笑容。爸爸給我買了許多禮花和鞭炮。到了晚上,我就拿出禮花出門和小朋友一起放,我們玩得非常高興。到了春節晚會開始,我才戀戀不捨地回家,與家人一起一邊吃水果,一邊觀看晚會,精彩的節目把我們逗得哈哈大笑。
我還喜歡“重陽節”。農曆九月九日,是中國古老的節日。重陽節又稱“老人節”。這天放學,和爸爸媽媽準備了一份禮物去看望爺爺,非常開心。因為知道,尊老愛幼是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中國的傳統節日真是豐富多彩,它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我瞭解的傳統節日還有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等。這些傳統節日同樣給我們帶來了快樂和幸福,所以我們要記住這些節日,並永遠繼承下去。中國傳統文化更是光輝燦爛,作為新一代的我們,要加強學習,大力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作文 篇13
中秋節的月亮特別圓,特別美,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到院子裡去賞月。
吃過晚飯,我們到院子裡賞月。那個時候月亮還沒有出來,我們一邊說笑話一邊吃月餅等月亮。到了八點多的樣子,月亮漸漸地升起來了,這個時候的月亮是橘黃色的,有些昏黃模糊。過了一會兒,月亮慢慢升上了天空,像個又大又圓的大玉盤。月亮是那樣的潔白,是那樣的明亮,天空就像一塊黑布,月亮在黑布裡面顯得更潔白更明亮。
每逢佳節倍思親,我突然想起了李白的詩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在離家鄉很遠的叔叔阿姨們一定很想家吧,我對著月亮祈禱,祝福他們平安、幸福。
夜深了,我們睡覺了,我希望月亮能和我一起入夢。
今天,是農曆八月十五中秋佳節,家家戶戶喜氣洋洋,熱熱鬧鬧,呈現一片歡樂的節日氣氛。
到了晚上,我家做了一座豐盛的晚餐。有雞、魚、蛋等山珍海味,但是我最喜歡吃爸爸親手做的鹽水鴨和紅燒雞腿,我吃得津津有味,全家人一起慶祝今天這快樂的節日。
吃過晚飯,我們全家人坐在屋頂的平臺上,觀看著十五中秋節像圓盤的月亮。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說說笑笑,談古論今,猜猜謎語,說說笑話,十分高興。我一邊吃月餅,一邊喝水,感到今天的月餅比平時甜得多呀! 在這中秋的夜晚,讓我想起在遠方不能回家的人們,想起了在南方打工的二叔,祝願他節日快樂。
今天中秋之夜的月亮特別圓,多麼迷人呀!
中國傳統作文 篇14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是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在清明節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而有趣的,人們會舉行馬球比賽、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盪鞦韆也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的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丫枝為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小朋友們所喜愛。
踏青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風箏,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中國傳統作文 篇15
中國的傳統文化豐富多彩,源遠流長。其中 我最喜歡元宵節,因為元宵節大家都歡聚一堂,十分熱鬧。
農曆正月十五的晚上,大街上人山人海,路旁有賣小吃的,猜燈謎的,還有賣棉衣的,應有盡有。電線杆上、店鋪的牌子上都掛上了大燈籠,紅的、黃的、綠的??五顏六色的燈籠閃閃發光,光彩奪目。廣場的舞臺上正在表演節目,有的唱歌,有的跳舞,還有的正在表演小品哩!大家都看得入神了。
媽媽正在家裡忙著包湯圓。大家一起吃著團圓飯,我心裡暖暖的,想:要是每天都是元宵節那該多好啊!吃完晚飯,我迫不及待地拉著外婆的手去逛街。我們還一起猜燈謎、賞花燈??天已經很晚了,我們也依依不捨地回家了。街上的人們也漸漸遠去,只剩下一片黑色紗布般的夜空和一輪白玉盤似的月亮,還有一些眨著眼的小星星了。
元宵節只是中國傳統節日中的其中一個,還有很多很多的節日!啊!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真是豐富多彩,博大精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