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人說夢成語故事
痴人說夢成語故事1
【成語故事】
宋·釋惠洪《冷齋夜話》卷九里有一個故事: 傳說唐高宗時,有個和尚遊歷於江淮之間,行跡奇異。 有人問他道:“汝(你)何姓?”他隨口答道:“姓何。”又問他:“你是何國人?” 他又隨口說道:“何國人。”後來唐代的李邕要為和尚寫碑文,因為不理解和尚的話, 所以也就寫作:“大師姓何,何國人”惠洪記敘此事之後評論李邕之言說,“此正所謂對痴人說夢耳。” 後來人們引“痴人說夢”來比喻說話荒唐,違背常理。
【出處】此正所謂對痴人說夢也。宋·釋惠洪《冷齋夜話》卷九
【解釋】痴:傻。原指對痴人說夢話而痴人信以為真。比喻憑藉荒唐的想象胡言亂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於譏諷人
【相近詞】白日做夢、痴心妄想、荒誕不經
【反義詞】切中事理、循規蹈矩
【成語例句】
在這樣一個令今天的人們看似痴人說夢的時代裡,什麼樣的事能夠發生,什麼樣的事又不能夠發生,這是無法預料的。
一個從未看過電影的人,提筆就寫出個高妙絕倫的電影指令碼,無異痴人說夢。
可要使這種境界不變為痴人說夢,不變為太虛幻境,就要腳踏實地,這個"實地"就是世界自身的客觀性和規律性。
痴人說夢成語故事2
【成語名字】痴人說夢
【漢語拼音】chī rén shuō mèng
【近義詞】:痴人說夢、痴兒說夢
【反義詞】:切中事理、循規蹈矩
【成語出處】宋、釋惠洪《冷齋夜話》卷九:“此正所謂對痴人說夢也。”
【成語解釋】本作痴人前說夢,意指對傻子說夢話,多生誤會。
後轉為痴人說夢,比喻愚者所說的不合實際之空談。
【痴人說夢造句】
1、封神演義˙第五十三回:“鄧將軍,你這篇言詞,真如痴人說夢。”
2、鏡花緣˙第十八回:“甚至此書一出,群書皆廢,何至如此?可謂痴人說夢。”
【痴人說夢的成語故事】
唐高宗的時候,有個和尚,修行很高,言談舉止十分奇異。一次,他到長江、淮河一帶雲遊。有人問他:“你姓何?”他回答說:“我姓何。”這人又問:“何國人?”他又回答:“何國人。”和尚死後,李邕(yōng)為他作碑文,因不懂他所說的話的意思,只好根據他當年的回答寫道:“大師姓何,何國人。”此事被後人當成笑話,認為和尚原來好比“對痴人說夢”,而痴人竟會信以為真。
成語“痴人說夢”即由此而來。原意是對傻子說夢話而傻子還信以為真,後來人們用以比喻說話荒唐,違背常理,完全不切實際。
痴人說夢成語故事3
【注音】chī rén shuō mèng
【出處】此正所謂對痴人說夢也。 宋·釋惠洪《冷齋夜話》卷九
【解釋】痴:傻。原指對痴人說夢話而痴人信以為真。比喻憑藉荒唐的想象胡言亂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於譏諷人
【結構】主謂式
【相近詞】白日做夢、痴心妄想、荒誕不經
【反義詞】切中事理、循規蹈矩
【同韻詞】使心作倖、神閒氣定、臨危致命、華袞之贈、萬籟俱靜、眼不見為淨、霞明玉映、蒙以養正、譎而不正、雲心月性、......
【年代】古代
【燈謎】《西廂記》做枕頭
【邂逅語】玉匣記當枕頭
【日文】痴人(ちじん)のたわごと
【成語故事】從前一個外國和尚到一座中國廟裡燒香,廟裡的小和尚問他何姓及來自何國,外國和尚不懂他的話,跟著說何姓何國人。小和尚向住持報告外面來了何國一個姓何的'和尚。眾和尚紛紛出來看熱鬧,搞得大家啼笑皆非
【成語示例】子牙笑曰:“鄧將軍,你這篇言詞,真如痴人說夢。”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五十三回
【成語例句】
◎ 在這樣一個令今天的人們看似痴人說夢的時代裡,什麼樣的事能夠發生,什麼樣的事又不能夠發生,這是無法預料的。
◎ 一個從未看過電影的人,提筆就寫出個高妙絕倫的電影指令碼,無異痴人說夢。
◎ 所以,原來人們關於"光年與時間"的認識,是不正確的,那些"進入到過去時間裡旅行"之類的說法與想法,都是無稽之談,都是痴人說夢,都是根本不存在的事。
◎ 可要使這種境界不變為痴人說夢,不變為太虛幻境,就要腳踏實地,這個"實地"就是世界自身的客觀性和規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