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隔離感受作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居家隔離感受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居家隔離感受作文1
昨天進行了第二輪核酸檢測。組織有序,速度很快,要歸功於所有工作人員。無論是身穿隔離服的“大白”,還是站在路邊烈日下的志願者,都非常辛苦。
今天早上,收到社群的簡訊:因二輪檢測結果未出,企業暫不安排職工上班,今天一天不要出小區。
大半天就在等待檢測結果中度過了。
中午,接到了社群民警的電話,詢問是否去過幾個地方,家人有沒有去過。後來,又收到了簡訊,依舊是和這幾個地方有關的,如去過,主動上報;如知情,可舉報。
現在,最重要的就是找到去過這些地方的人。
午飯吃的洋蔥、土豆,小妞說,想念學校的炒洋蔥了,那是和牛柳一起炒的。我們這一盤,只切了一小根臘腸。肉也有,前幾天買的,切成小塊凍上了,忘了提前拿出來。
居家隔離,有的吃就不錯了,在有限的食材中嘗試多一點的做法,也算是改善伙食了。
說到屯菜,這個季節,也許只有土豆、洋蔥最適合。土豆做法多,可切絲切條切片切塊,可炒可炸可燉可蒸,怎麼都不會難吃;洋蔥呢,也易儲存,營養價值高,還可殺菌,可惜我們買少了。
晚上,看到朋友圈裡的一個小影片,某小區工作者講述他們的防疫工作,他嗓音沙啞,看上去有些疲憊。影片最後,他說最希望小區居民能夠理解志願者,不要提過分的要求,比如買紅酒、巧克力……
不知道多少人和我一樣,看到這裡心裡很難受。
小區封閉,為的是什麼?
抗擊疫情,難道只是醫生、社群工作者和志願者的事?
他們衝鋒陷陣,辛苦勞累,有的甚至中暑倒下,你卻想要享受生活,把隔離當旅遊度假?真的叫人想不通。
將心比心,無論何時,對他人多些尊重、理解,是做人的根本。災難面前,沒有誰是局外人,隔離者耐心等待,也是在做貢獻了。
居家隔離感受作文2
7天集中隔離生活,是不平凡的經歷,對我而言,更是充滿溫暖和愛的日子。因為隔離,讓我和父母、老師彼此聯絡更加緊密。
第一天傍晚,隨著行李來的還有媽媽寫給我的一封長長的信。她和我開玩笑說,“是不是因為寒假沒把《海底兩萬裡》讀完,所以凡爾納打算再給你放一次寒假?”看到這句話,我笑了,我彷彿看到媽媽在桌前寫信的模樣,我明白,她是想用幽默幫我打敗心中的孤獨怪獸呀。當天晚上,我就想,一定要把這段時光安排好,讓媽媽放心。
白熾燈照亮桌上的書,一長串英文單詞,難解的數學題,生物書裡的專有名詞,都被我耐心的勾勾畫畫。屋裡是那樣寂靜,只偶爾傳來空調的轟隆聲。《木蘭詩》中寫到,“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今夜,我終於體會到了木蘭的心境,卻也更加懂得木蘭“萬里赴戎機”的決心!
早晨不到7點,我就看到李老師在微信同學群裡發“早安”,我知道老師要開啟一天的班級管理了。記得2.26我們開影片班會,最後一首歌讓李老師破防了,看著老師含著淚合著歌曲為我們唱歌,我非常心疼她,也更加愛她!勇敢的人,不是不落淚,而是願意含著淚繼續奔跑。一段歲月靜好,總有人默默守護,李老師就是隔離期間我們共同的媽媽。隔離生活,有了老師的愛,似乎有了更多的亮色。
人生每一天的日子,都是珍貴的限量版。難得獨處,我有了更多的思考。我叩問自己,學習的目標是什麼?夢想的終極目標又是什麼?曾經盲目追求的,對於我的學習是否真正有意義?我不想隨波逐流了,13歲的我必須承擔應有的責任!只有學會轉變,持續努力,才能夠實現最初的夢想。感謝這段限量版的日子,讓我明白:遠方還有我的夢想。
此刻,我坐在書房,聽著線上課堂里老師生動的`講解,奮力記著筆記。在我心中,灑進的春日暖陽,有如燦爛的未來。
居家隔離感受作文3
2022年,一場戰疫在泉州晉江悄然打響,上一秒還見車水馬龍的街道,下一秒竟能悄愴幽邃,全城靜謐著,徒留自覺宅家中的人們。
眼望泉州晉江,這時它少了平日裡的熱鬧,卻又多了些暖心的故事。
“記住要保持室內通風。一定要勤洗手。切出門一定一定要戴口罩……”在沒有喧囂的馬路上,這高昂的聲音顯得十分的突兀。陽光刺眼的下午,一輛皮卡車上放著喇叭,喇叭裡傳來的是關於疫情防範施。閩南語和普通話一遍又一遍地輪流重複著。皮卡穿過一條條曲折的道路,聲音也緊跟著傳進了經過的每家每戶。日復一日,聲音總是在那個合宜的時間裡傳來。不經意間,溫暖伴著那令人親近的家鄉話縈繞在心畔。面對病毒,人們似乎少了些恐慌。
“寧願長點膘,也不往外飄。口罩還是呼吸機,你老看著二選一”……從自家視窗望出去,外面掛著的橫幅標語赫然入目,據偶爾外出買菜的家人說,在小區門前、超市、村囗等等地方,你都能看到類似這樣的宣傳標語橫幅。詼諧的話句和顯眼的紅色令人過目不忘。對比那些生硬無味的警示語,這些防範標語顯然更幽默,更有人情味。看到這些深入人心的文字關切,我更堅定了防疫信念一一居家抗疫,做好防護,打好防疫戰,真是對自己負責,也是為國家做貢獻啊!
小小的木偶個個戴上口罩,表演者們也戴著口罩,講述著木偶們的故事一一《親母拜年》。那一個個喜人的木偶在電視機前,唱著、跳著、打鬧著。讓人看了好不快活。在面對足不出戶的情況下,晉江市掌巾木偶藝術保護傳承中心用最接地氣的方法給閩南人們科普防疫知識,寓教於樂,給宅在家的我們帶來笑聲,對於晉江來講,這份禮物太過於有意思了。看到這些喜聞樂見的科普方式,不覺間在長了不少防疫知識的同時竟也驅散了心中多日的那服煩燥,在特殊時期裡,宅在家裡的厭倦感似乎沒那麼濃烈了。
春光正好。戰疫勝景如春風般吹遍神州,櫻花已綻,刺桐蕊盛放,花紅似火。未來如此可期,我們終將迎來那陽興普照、紅紅火火的美好日子。
居家隔離感受作文4
在夜晚,天空中繁星點點,閃耀的星星閃爍著,我的心願如同那星星一般閃爍於天空,雖然不明亮,但也包含了我想疫情早結束的赤子之心。
星期六上午,電視播報了一條新聞,說上海的疫情更加嚴重,確診人數也許多,上海早已封城,人們在城中物資缺乏,吃也吃不飽。有些人的親戚被封在上海,一個人十分孤單,看到這裡我不禁站了起來,眼睛瞪得如銅鈴一般大,嘴巴張得可以吞下10個雞蛋。我先是震驚,懷疑,無奈,嘆息。“唉什麼時候疫情才可以結束呀?不只是上海,其他地區也都物資缺乏,生活艱難。”我皺著眉頭,手捏著額,嘆息著說。
接著我也跟媽媽說著此事,她說:“正是因為這疫情,導致多少家庭無法團聚,有些家庭都已支離破碎了,但是現在有些人不管不顧,隨著確診人群為所欲為,他們想幹嘛就幹嘛。”“啊!”聽了媽媽的話我不禁大驚失色。
我在趴在桌前,發現爺爺的一條影片,他說他那兒雖然沒有上海嚴重,卻也封城,我看著爺爺,他的頭髮亂蓬蓬,頭髮中黑裡透著許多白髮,他的一笑,發現他臉上又粗糙又有許多皺紋,他的衣服皺巴巴,旁邊也只有幾棵大白菜,我鼻子一酸,眼淚在眼眶打轉,終於眼淚如同斷了線的珍珠落了下來。我又再想:現在的隔離,就是為了將來更好地在一起,不就是和我們的國家一起在抗疫嗎?為在前線的戰士們,白衣天使們少一份負擔,多一些自信嗎?我的心中湧起了一股自豪的情感,突如其來的疫情也催促著我們快快成長。
我雖然不是前線奮鬥的醫護人員,也不懂醫術,但我們宅在家中,少出門,勤洗手,並且給醫護人員加油,他們看見我們為他們加油一定會充滿信心,我們現在雖然疫情沒解除,但我堅信在不久的未來,新冠終會被打敗!
有一座城叫眾志成城,有一種心,叫萬眾一心;有一種精神叫迎難而讓,讓我們一起加油!
居家隔離感受作文5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題記
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人間。這句話出自於愛的奉獻。
今年是2022年,我本以為這會是平安幸福的一年,可是發生災難,打破了平靜的生活。對,這個災難就是新型冠狀病毒。可是病毒再強大也不能戰勝我們祖國,儘管街道寂靜,封閉的城卻凝聚了全國人民的愛。這個春天,人們的視線聚焦新冠狀病毒,上海疫情的爆發。
因為這段時間是病毒感染的高峰期,所以隔離在家裡也是最安全的選擇。所以我們不得不停課呆在家裡上網課,隔離在家的幾天,我感受到了病毒的可怕,大街小巷原本熱鬧,大街小巷現在變得冷冷清清,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擋住了出走的腳步,讓我們不得不一個個變成了宅家群眾。
這個春天,人們的視線聚焦在上海。令人感動的是全國人民都在盡力奉獻自己的力量。一批自願者主動請纓,願赴上海,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匯出了一筆筆資金。物資隊伍一刻也不停歇,一批批醫療物資送往上海。那些遠在海外的華人同樣從各地給上海送來了口罩。無論海內外,還是各個國家,都將援手伸向了上海。所有的人都安安靜靜宅在家裡與外界隔離,抵抗病毒等待病毒的消失。
值得慶幸的是,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並非是一人在那裡孤軍奮戰,而是無數像鍾南山院士一樣的逆行者們再一次攜手同行,並肩作戰。從風光旖旎的荊楚之地,到萬里河山的大中華,從2019年的武漢到2022年的上海,無數的醫者用大愛無疆的心靈溫暖了命懸一線的患者。
我們不能與奮戰在一線的醫生、護士等醫務人員並肩,沒有辦法去和奮戰在抗疫一線的救援人員並肩,同樣不能與奮戰在一線的支援上海的志願者們並肩,但我們可以儘自己所能做好自己能做的每一份事:不聚餐不串門,勤洗手,多通風,出門帶口罩,加強防護。希望疫情早日結束,幸福的未來快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