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地理下冊課件
第五章中國的地理差異
一、地理差異顯著
1、自然環境差異顯著:(地、氣、水、生、土)
(1)氣溫:自南往北,緯度逐漸升高,氣溫逐漸降低。
(2)降水: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3)地勢:自西向東,呈階梯狀分佈,逐級下降。
2、人文環境差異顯著:(衣、食、住、行、言)
農業具有西牧東耕、南稻北麥的分佈特點;人口、城市、交通線表現為東密西疏的分佈特點;經濟發展水平東部高,西部低。
二、四大地理區域
⑴1月0℃等溫線經過的地方
⑵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秦嶺——淮河一線代表的地理意義:
⑶800毫米等降水量線經過的地方
⑷溼潤地區與半溼潤地區的分界線
⑸旱地農業與水田農業的分界線
⑹亞熱帶季風氣候與溫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
⑺北方地區與南方地區的分界線
第六章北方地區
一、自然特徵
1、黑土地、黃土地:
(1)位置:北方地區大體位於大興安嶺、青藏高原以東,內蒙古高原以南,秦嶺—淮河以北,東臨渤海和黃海。
(2)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東北平原被稱為“黑土地”,華北平原和黃土高原被稱為“黃土地”。
(3)氣候:地跨中溫帶和暖溫帶,大部分屬溫帶季風氣候,屬於半溼潤區。
2、重要的旱作農業區:
(1)發展優勢:平原面積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連片。
(2)農作物糧食作物:小麥、玉米、穀子;經濟作物:甜菜、棉花、大豆
(3)黃土地農業發展
制約條件措施發展方向
灌溉水源不足,春旱嚴重跨流域調水如南水北調等節水農業
華北地區春旱的主要原因(1)春季少雨;(2)春季升溫快,蒸發量大;(3)春季正值華北地區冬小麥返青和玉米、棉花出苗,農業用水量較大。
二、“白山黑水”——東北三省
1、自然環境
(1)位置、範圍:東北三省包括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
(2)地形:以山地和平原為主。“山環水繞、沃野千里”
(3)氣候:冷溼。大部分地區冬季漫長嚴寒,夏季短促溫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較多
2、農業發展——從“北大荒”到“北大倉”:
(1)發展條件
有利: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雨熱同期的氣候
不利:春秋季節易發生低溫凍害
(2)作物熟制:一年一熟。
(3)主要農作物:盛產小麥、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國機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糧最多的糧食生產基地。
(4)問題與措施:墾荒擴大耕地,造成溼地面積銳減、生態環境惡化,為此停止開荒、建立自然保護區。
3、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
三、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黃土高原
1、文明的搖籃:(1)位置、範圍:東起太行山脈,西至烏鞘嶺,北連內蒙古高原(大致以長城為界),南抵秦嶺;主要包括山西省和陝西省的大部分,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南部,甘肅省的東南部。
(2)富有特色的“黃土風情”:窯洞信天游
2、風吹來的黃土地貌景觀:黃土塬、黃土峁、黃土梁、川地(見圖)
3、嚴重的水土流失:
(1)原因
(2)危害:土壤肥力下降,破壞了農田和村莊,自然災害加劇,生態環境惡化;泥沙下洩導致河流含沙量劇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庫,給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困難。
4、水土保持:
(1)生物措施:植樹種草(2)工程措施:建梯田、修擋土壩。
(3)合理安排生產活動。例如,陡坡地退耕還林、還草,合理放牧。
四、祖國的首都——北京
1、基本概況:
(1)地理位置:位於華北平原的西北角,西面和北面背靠群山。
(2)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
(3)城市職能:北京是全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
2、歷史悠久的古城:
旅遊名勝:長城、明清故宮、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頤和園、天壇等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另外還有四合院、衚衕、牌樓等。
3、現代化的大都市:
(1)重點功能區:中央商務區(CBD)、中關村、金融街、王府井商業街。
(2)現代化交通網:形成了航空、公路、鐵路四通八達的現代化立體交通網路;市區形成了環形加放射狀的快速道路網,是全國最大的鐵路交通樞紐和國際航空港。
(3)建設目標:“國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
第七章南方地區
1、氣候溼熱的紅土地:
(1)位置:南方地區位於_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東面和南面分別瀕臨東海和南海。
(2)地形:複雜多樣,東西差異明顯。西部以高原和盆地為主;東部有交錯分佈的平原_、低山和丘陵,沿江是平原和三角洲。
(3)氣候:屬於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暖溼潤是該地區氣候的主要特徵。
2、重要的水田農業區:
(1)發展條件:氣候溼熱,發展農業的水熱條件優越,耕地多為水田;平原地區,地勢低平,河湖密佈,灌溉條件良好
(2)農作物
主要糧食作物:水稻
經濟作物:棉花、油菜、茶、竹、甘蔗、橡膠
水果:柑橘、香蕉、菠蘿
二、“魚米之鄉”——長江三角洲地區
1、江海交匯之地:
(1)位置、範圍:長江三角洲地區位於長江的下游地區,瀕臨黃海和東海;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蘇省南部、浙江省北部地區。
(2)位置的重要性:地處江海交匯之地;同時又是我國南北海上航運的中樞;並透過遠洋航線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得天獨厚的江海之利。
2、我國最大的城市群:
(1)目前,長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城市分佈最密集、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的地區,是我國最大的城市群。
(2)上海市:①特點: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我國最大的城市,最重要的綜合性工業城市;②對經濟發展的作用:不僅對長江三角洲地區,而且對長江流域乃至全國都有輻射帶動作用。
3、水鄉的文化特色與旅遊:
(1)文化特色:
①馳名中外的名勝古蹟,如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蘇州園林、杭州西湖等;
②別具特色的'水鄉風貌,如江蘇的周莊、同裡,浙江的烏鎮、西塘等;
③傳統的戲曲文化、茶文化、絲綢文化和飲食文化等。
(2)旅遊業發展的有利條件:
①豐富的人文旅遊資源;②便捷的交通;③較為完善的服務設施。
三、“東方明珠”——香港和澳門
2、港澳與祖國內地的密切聯絡:
(1)經濟發展條件:
①不利條件:地狹人稠、自然資源匱乏。
②有利條件:發揮地理位置優勢,依託祖國內地強有力的支援。
(2)經濟特點——經濟繁榮,被譽為“東方明珠”。
①香港: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貿易中心、資訊服務中心及航運中心。
②澳門:旅遊業是支柱產業。
(1)“上天”——建設高層建築;
(2)“下海”——填海造地香港地狹人稠,城市建設用地擴充套件方式:
四、祖國的神聖領土——臺灣省
1、自然地理概況:
(1)範圍:包括A臺灣島以及附近的B澎湖列島、C釣魚島等許多小島。
(2)地理位置:
①緯度:北迴歸線穿過中南部,地跨亞熱帶和熱帶。
②海陸:北臨東海,東臨太平洋,南臨南海,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
(3)地形:山地佔2/3,平原分佈在西部沿海地區。地勢中部高,東西低。
氣候:屬於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夏秋多臺風和暴雨。
河流:短急,水能豐富
2、人口、城市
(1)分佈特徵:人口主要分佈在西部平原地區。
(2)主要城市:①臺北②臺中③高雄。
3、外向型經濟:
(1)發展過程:
初級——普通工業——高附加值
(2)外向型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
①大量受過教育和培訓的勞動力;②海島多港口;③吸收外資;
④大力建設出口加工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