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800字> 2022優秀高考作文800字

優秀高考作文

2022優秀高考作文800字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透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優秀高考作文800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週年之際,中央廣播電視總檯推出微紀錄片,介紹一組在不同行業奮發有為的人物。他們選擇了自己熱愛的行業,也選擇了事業創新發展的方向,展示出開啟未來的力量。

  有位科學家強調,實現北斗導航系統服務於各行各業,“需要新方法、新思維、新知識”。她致力於科技攻關,還從事科普教育,培育青少年的科學素養。有位攝影家認為,“真正屬於我們的東西,是民族的,血脈的,永不過時”。他選擇了從民族傳統中汲取養分,透過照片增強年輕人對中國文化的認同。有位建築家主張,要改變“千城一面”的模式,必須賦予建築以理想和精神。他一直努力建造“再過幾代人仍然感覺美好”的建築作品。

  復興中學團委將組織以“選擇·創造·未來”為主題的徵文活動,請結合以上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認識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資訊;不少於800字。

  範文:創新

  大凡作出卓越貢獻的人都有一顆善於洞察生活的頭腦,他們不會忽視生活中任何一個異常的元素,他們會將這作為難得的機遇,深入研究,從而有所開拓、有所創造。

  總是有一種驅動力促使人們去探究未知世界裡的謎團。別涅迪克由一隻裂而不碎的燒瓶研製出裂而不碎的安全玻璃,主要得益於他對科學的敏感。達爾文由美洲和歐洲兩地生物的異同而提出生物進化論,更得益於他不捨的探索。

  總有一個方向促使人們向它發出挑戰。奧斯特始終堅信電與磁之間一定存在某種聯絡,於是他一遍又一遍地閉合切斷電源,最終發現了電磁互相轉換的原理,也正是藉著這個原理才使人們對電磁波有了新的認識和利用。敢於堅守一個方向努力拼搏的人們往往成為創造的寵兒,因為創造的成果也要感激他們那種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奮鬥精神。

  總是堅信鳳凰涅盤之後一切會更加美好。居里夫人憑藉著對科學的熱愛和生活賜予她的靈感,讓她從瀝青中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鐳。雖然她為此付出了美好而寶貴的時光,但她無怨無悔。為了科學,為了創造,縱使紅顏變成了白髮,但只要有創造性的成果來回報殫精竭慮的付出,也可以無悔矣。

  總是陶醉於深秋裡片片灼熱的紅葉能在風霜中快樂地吟唱。達·芬奇為了畫那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雞蛋,也能嘔心瀝血,孜孜不倦,由畫雞蛋而開創了全新的繪畫生涯。經歷了歲月風霜的考驗,他採擷到的紅葉是永不褪色的。

  總是堅信有追求就有快樂,有追求就有創造。“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與助手先後用了6年時間做了3000多個雜交組合,都不曾得到滿意的雜交品種。為了找到遠源的雄性不育稻,他與助手征程萬里,像神農嘗百草一樣,日復一日地在一簇簇野草堆裡搜尋。憑藉著這份執著與追求,一塊沼澤地裡的希望找到了他,既而開創了震驚世界的第一次“綠色革命”。可以說袁隆平就是那位飛上天空摘到星星的偉人,因為他堅信只要有執著追求的激情與行動,就會有創造的果實。

  總是堅守理想的人沒有什麼可以阻止他達到創造的高峰。愛迪生說創造是99%的汗水加上1%的靈感,他為了發明電燈做了1600多次實驗,沒有一次不是以失敗告終。但是,因為站在執著追求的至高點上,他成功了,他為世界創造出的光明劃破了黑暗的籠罩。他不在意追求過程中的每一次挫折,他堅信機遇就藏在執著的身後,有堅持不懈的追求就會有成功的創造。

  其實,每個人都有遠大的理想與抱負,只是缺少那份堅持不懈的毅力和執著追求的恆心。要是兩項兼得,幸運女神就會眷顧垂青,還怕創造不出成果?

  科技創新

  我們的社會在進步,時代也在不斷地變化,我們要適應這個社會,走在社會的前沿,只有開拓創新,才能來應對各種變化和挑戰。

  鄭板橋的字型非隸非楷,非古非今,他曾經臨摹他人的作品,後經多次修改,集行楷之精華,創造出了自成一派的“板橋體”,可以說是開拓了屬於自己的獨特風格,“不可無一,不可有二”更是對他的獨特字型的肯定評價。這就是一種開拓創新,“板橋體”的創作體現了鄭板橋的開拓創新精神,更是告訴了我們開拓創新的重要性。

  也許有人會問:“那麼安分守己、循規蹈矩就有錯嗎?”如果光從本義上來講,安分守己和循規蹈矩並無壞處,而是一種遵守規則的良好態度,但一旦沉默過長時間,開創不了新的思維,就會使思想僵化,也無法取得進步,逐漸會被別人超越或社會所淘汰。就像清朝末期中國閉關鎖國,只顧自我發展,切斷了與外國文明和經濟的交流,剛愎自用,最終導致中國落後被列強欺壓,成為半封建半殖民的傀儡之國。所以,開拓創新是我們取得思想進步和社會發展的關鍵。

  開拓創新,有時需要打破常規,甚至頂著社會和公眾的輿論壓力。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正是一個開拓創新的典範,在當時“上帝創造了世界和萬物”的“真理”一直被大眾們堅信時,他不顧宗教信仰和社會以及生物學界的輿論壓力,抱著對這個“真理”的懷疑開始環球航行,不斷採集樣本和研究生物之間的差異,最終完成了《物種起源》的手稿,這在生物學界引起了軒然大波,他證明了“上帝造出了萬物”的荒謬,同時也為他的著作《進化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達爾文作為一個普通的人,並沒有豐厚的研究資金,也沒有的社會地位,有的只是那勇於實踐、開拓創新和敢於打破常規的精神,再加之不懈的努力,在巨大的社會壓力下,他依然成功了。從達爾文的事蹟中可以看出,開拓創新的力量是多麼強大,並且它引導了達爾文走向成功的道路,為世人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作為一名學生,我想,雖不可能像達爾文那樣大膽對社會公認的真理提出挑戰,也不可能像鄭板橋一樣創造出自成一派的“板橋體”,但我所能做的就是在學習的方法和思想上開拓創新,取得進步。我必須擺脫原先安分守己和得過且過的想法,爭取大膽嘗試,向同學和老師請教,提出自己的獨特見解,更要在面對是用多角度和創新的方法去思考,這樣才會讓自己在學習之路上走得更順暢和穩健。

  心有多大,你的舞臺就有多大,拘泥而膽小隻會縮小你的舞臺,我們不能在細小的鋼絲上跳艱難的芭蕾舞,而是要在廣闊的大舞臺上跳屬於自己豪放的鬥牛舞。將來我會踏上變化萬千的社會,要面對種種機遇和挑戰,我要去做一個開拓創新的人,暢想未來,勇於實踐,相信自己一定能因此而成功。

  大眾創業,科技創新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角已然吹響神州,科技創新,技術創造的時態已然蓬勃興起,發展新動能,培育新產業的目標已然深入人心,改革舊機制,創造新業態的趨勢已然引領潮流。近年來,我國在科技事業上取得了長足的提高,從航天技術到衛星導航,從量子科學到核電技術,從網路技術到基礎設施,從航母下海到深海探測,從克隆技術到轉基因食品,各類技術創新的捷報頻頻傳來,各科技創新的成果源源湧來。而這些輝煌的成就,偉大的變革,無不讓人民倍感振奮和自豪,無不讓世界倍感驚奇和驚豔!

  可是不可避免的是,最近幾年,對於技術創新究竟是福還是禍,人們一向進行著激烈的討論,當然,不一樣的人對這個敏感的問題有不一樣的看法,就我個人而言,技術創新在新世紀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始終認為,技術創新對我們來說是一大福音。

  首先,技術創新使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方便,無論是在交通方面還是在通訊方面。例如,以技術創新為依託,現代通訊技術在不斷提高和發展,與此同時,現代通訊技術的種類也越來越多,異常是智慧手機作為現代社會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對我們的生活有著深遠的影響,而人們也漸漸習慣於以這種便捷的方式進行溝通交流和資訊搜尋。

  其次,技術創新在農業方面,尤其是在轉基因食品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我們不得不說轉基因食品就像是開啟的潘多拉盒子,因為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生物技術創新。例如,對於植物和動物來說,轉基因食品擺脫了四季限制,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作物產量,打破了地域限制,破解了物種障礙,所以,我認為,轉基因方面的技術創新是新世紀的'重大突破。

  最終一點,技術創新已經成為了企業發展的不懈動力和強大支撐;技術創新已然成為了公司可持續發展的源泉和活力。例如,阿里巴巴集團經過技術創新不僅僅提高了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競爭力,並且漸漸的擴大了經營規模,慢慢的囊括了不一樣行業,直到今日,我們每一天都在和阿里會面,與支付寶見面,與淘寶邂逅,與馬雲爸爸打交道。

  總之,我認為在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技術創新不僅僅給個人帶來了多方面的發展機遇,給企業帶來了多型別的經濟型別,也讓國家增強了國際影響力和國際話語權,所以我堅信,技術創新是人類的一大福音。

  創新,是不竭的動力

  從人類學會直立行走開始,從人類學會製造並使用工具來幫忙自我開始,人類的禮貌便拉開了帷幕,於是,人類便開始不斷地創新,創新科學技術,創新政治制度,創新文學藝術,創新成為人類禮貌的助推器。

  科技創新,讓我們的生活學習更便利。

  以書籍的演變史為例。三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把文字刻在龜甲和獸骨上,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創造。為克服甲骨文材料不易得的缺點,春秋戰國時期發明了竹簡和木牘。為克服竹簡木牘笨重的缺點,春秋末期人們發明了輕便的帛書。絲絹價貴,東漢蔡倫發明造紙術,破布漁網樹皮製成既輕且賤的紙,手抄紙書飛入尋常百姓家。唐朝發明雕版印刷術,大大提高了制書效率,降低了書的成本。如今,縮微圖書越發微小易存,整個大英國書館的所有藏書,可儲存在指甲蓋大小的電腦晶片上。

  制度創新,讓我們的社會更進步。

  我們這天之所以有如此便捷、優越的生活環境,是無數科學工作者智慧的結晶。難以想像,沒有科學,我們的生活會變成怎樣。我們不會忘記封建迷信怎樣毒害了一代又一代人,不會忘記“落後就要捱打”的深刻教訓。建國以來,我國的科學技術有了很大的發展,試看:三峽大壩電站的電流已照亮近半個中國;青藏鐵路的修建,必將大大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當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調工程”的宏偉藍圖也已徐徐展開;“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也已圓滿成功……

  也許你要說這些科技發展的成果離我們的現實生活太遠,那我們不妨看看你最熟悉的家吧。

  從早期的收音機、腳踏車、縫紉機,發展為如今的彩電、電腦、汽車等等高科技產品,科學正悄悄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網路帶來了資訊時代,通訊帶來了便捷溝通,我們在享受這些便利時也應對著科技的挑戰。在科技改變我們物質生活的同時,我們更為看重的就應是科學帶給我們的挑戰與機遇——精神追求的改變。

  古往今來,多少仁人志士棄家庭乃至生命於不顧,追求探索著真理。楚國的屈原,漢代的蘇軾,唐代的杜甫,宋代的岳飛、陸游,清代的林則徐,無以不是以國家職責為重的典範。中華民族正是由這些“脊樑”支撐著,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我相信,我們的祖國是不斷髮展和創新的,我們的祖國也必須會更加繁榮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