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草堂遊記作文800字(精選9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杜甫草堂遊記作文800字(精選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杜甫草堂遊記作文800字1
今天,是我來到四川的第二天。一大早,我們就坐著小車車來到了遠近聞名的“杜甫草堂”。
大家知道杜甫是誰嗎?他是一位偉大的詩人,我十分崇拜他。我之所以崇拜他,並不是因為他寫了很多詩,而是因為他憂國憂民,上思報效國家,下憂百姓疾苦,即使在屋漏衾寒之際,心心念唸的仍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我們這列“小火車”隨著人群進入了草堂。依次穿過大廨、詩史堂、柴門和工部祠,便來到了杜甫住的房子——茅屋。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如今的草堂,不見杜甫身影,也不見迎客的繁花,只有一條長滿青苔的石子小路,無聲地凝視來往的遊人。遊人如織,或滿臉含笑,自拍留念打卡;或一臉凝重,眉頭緊鎖,輕輕撫摸這裡的一草一木,碑石題字;最惹眼的是我們這些從廣州遠道而來的小學生,靜靜地立在茅屋前,專注地聽老師追溯草堂過往,杜甫晚年人生歷程。
據說,安史之亂餘波平息後,杜甫一家來到成都後,在好友嚴武的幫助下,住進了茅屋。我不禁仔細端詳茅屋。茅屋給我的第一印象是破爛——屋頂上的幾塊茅草不知飛到了哪去,發黃的牆壁被劃破了,露出了條條竹子。屋子裡面,也是一片冷清。唯一的優勢是,屋子裡還是挺大的。
時光倒回到風雨飄搖時的唐朝,在八月的一個深秋,狂風怒號,颳走了屋頂上的幾層茅草。茅草到處亂飛,有的掉進了池塘,有的掛上了柳梢。一群兒童將茅草搶走了,杜甫因為年邁了追不上,倚著竹杖獨自嘆息。過了一會兒,天上下起了雨,雨水像麻線一樣,不停地往下漏。妻兒又餓又冷,唯一可以禦寒的是一床蓋了多年的布衾,又冷又硬的被子,早就被孩子蹬破了……杜甫晚年的生活可真是悽苦啊!可是即使這樣,他仍不忘憂心天下寒士,在這裡寫出了膾炙人口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作品,怪不得人們叫他“詩聖”!
涼風拂面,打斷了這場時空穿梭之旅。我心絃微動,流瀉下一時的感受:晨!漫步草堂翠幕蔭,鳴蟬盡,群雁綺霞中。
依依不捨地走出草堂,我在心裡默默跟杜甫說再見。但是他憂國憂民的精神正在我心裡生根、發芽,也將在無數個少年的心裡長成一棵棵參天大樹。
杜甫草堂遊記作文800字2
杜甫草堂坐落於成都市西郊浣花溪畔。一進大門,我呆住了,眼前一派生氣,綠的樹,綠的竹,還有一簇簇鮮豔的花,耳邊迴盪著鳥兒婉轉清脆的鳴叫。看,花從裡時而成雙成對地飛出兩隻彩蝶,我不由得想起杜甫的詩句:“流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沿著小路繼續走,兩邊是青青的翠竹和正在拔節的竹筍,恰是一道美景。接著到了草堂舊址,據瞭解杜甫在此住了近四年,留下了240餘首古詩,比如膾炙人口的《春夜喜雨》、《絕句》、《江畔獨步尋花》等著名詩作就是在此寫成的。
來到水檻,站在水檻上。聽著樹梢和竹葉發出的沙沙聲;聞著那竹子淡淡的幽芳;看著水檻下那一泓碧水;摸著,那斑駁的木攔,置身於這靜謐的環境,使我聯想到當年杜甫一定也是經常在此憑欄遠眺,吟詩垂釣。
跟爸爸往前走,便可以看到四層塔狀的“一覽亭”。塔裡都是賣紀念品的,一把把精緻的綸羽扇,一片片銅製的書籤,一雙雙牛骨做的小花鞋,一塊塊奇異的小石頭,真是太精美了!登上“一覽亭”的最頂部,把草堂盡收眼底,橋、湖、花、樹、竹,還有遊人留下的倩影渾然構成一幅美輪美奐的畫面。大型假山造型。那崢嶸的巒峰,險峻的峭壁,深幽的溝壑,飛瀉的清泉,真是匠心獨運,巧奪天工,令人叫絕。
然後,來到工部祠,據瞭解得知,杜甫曾是朝廷的檢校工部員外郎,所以取名為工部祠。工部祠古樸、簡潔、莊嚴,內有三尊塑像,正中是杜甫的,左右兩邊分別是陸游和黃庭堅的。在工部祠的院子裡,種有臘梅、桂花、茶花等,為工部祠增添了幾分幽雅。兩棵羅漢松分別在臺階下,聽說有兩百多歲了。這兩株參天古松如巨傘濃廕庇日,如衛士堅守陣地,十分引人注目。只是未到時候,臘梅還沒開,想必隆冬一到,花朵綻放,冰清玉潔,香氣沁人心脾。詩聖杜甫不也像梅花、蒼松,一生飽經風霜憂國憂民,高風亮節嗎?
最後,欣賞了著名的“少陵草堂”碑亭,已是夕陽西下了。
一片天,一席風,一抹晚霞,一絲清泉,一座涼亭,一副好心情。
啊,風景怡人的杜甫草堂喲!
杜甫草堂遊記作文800字3
人人聽說過杜甫,他的詩詞天下聞名,可是很少有人知道杜甫當年流落到成都的'故事,更不知道那首《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是講哪裡的故事。這次,我便來到了成都的杜甫草堂,一探杜甫生活的遺蹟。
走進景區,放眼一看,這哪裡是杜甫草堂?分明是一座美麗的公園。兩旁的花兒開得奼紫嫣紅,陽光被枝葉分散,星星點點地落在地面上,像是夜晚的星星悄悄地在白天跑出來了。
綠茵叢中,便是杜甫的遺蹟。瞧,那塊石碑,上面刻著“杜甫草堂”四個大字,是清朝皇室果郡王親筆提寫的。我懷著好奇和崇敬的心情,上前細細地察看了一番,旁邊那個方方正正的小房子,別看它不起眼,裡面卻可以看到用世界各國文字印成的杜甫詩集,很多都已經是孤本。走上去,慢慢尋味一番,就會發現杜甫的詩,是全球人民的精神盛宴。
穿過一條條小徑,走過一片片草地,就來到一個稍稍大點的平臺,這裡似乎沒什麼風景,可這裡有杜甫千詩的石碑。來往的行人都會在這塊石碑前照個相。千年之前,杜甫就是在這寫下無數精彩詩歌的嗎?
終於到了“草堂”,這裡有泥土和茅草混和而成的牆壁,走在裡面,冷風直嗖嗖地穿過窗戶,讓人感到絲絲的冷意。啊!這就是當年杜甫寫下《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地方嗎?當年的屋頂,真的被秋風所刮破嗎?這精彩的詩句,不斷地在我眼前浮現。啊!小小的茅屋,你居然是那麼多優秀詩歌的誕生地,我仰望著你,也仰望著我們心中的詩聖。
再往前走,忽然冒出來一座白白方方的房子。這是唐代老百姓的房屋遺址。裡面僅有唯數不多的幾個瓦罐,一個井,一個土灶,面積不足二十平方米,是老百姓生活的場所。這麼小的地方,也許就有四五口人居住。杜甫當年就是在這種環境下創作詩歌的嗎?我不禁敬佩起杜甫來,他的毅力是那麼頑強,居然在這種環境下寫下那麼多流傳千古的詩歌。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噢,在杜甫的故居,吟誦杜甫的詩歌,我似乎穿越了時空,回到千百年前那個撲朔迷離的唐代,在窗內寫下筆筆惆悵!
杜甫草堂遊記作文800字4
春是生機的,春是五彩的,春是遊覽的好天氣,好時光。三月二十日,同學們興高采烈的踏上春遊之旅。一上車,同學們如同頑皮的小鳥嘰嘰喳喳鬧個不停,車裡一下樂開了花。
我們遊覽的地點是杜甫草堂,它位於二環路浣花公園旁,整個草堂大約有二百七十多畝。大門前有一個用水泥做的罩壁,做得精美極了。進入大門,我們走過一條林蔭小道來到大雅堂,大雅堂裡塑刻的各朝著名詩人:正中央是杜甫,旁邊是李白、王維、白居易、陳子昂等。走出大雅堂,我們來到花徑,花徑兩旁是一道紅牆,紅牆邊上有各種各樣的竹子:綿竹、茅竹,青絲竹。
走出花徑,就能看到杜甫以前居住的茅屋。我們還在茅屋前背誦了(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這首詩深深表達了杜甫在草堂生活環境的辛苦,詩中那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土俱歡顏”深深表達了杜甫對生活的理想和追求,一句“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反映了詩人的忘我精神,千百年來一直令人感動不已。茅屋裡設有中客廳,廚房,書房,臥房等。
來到史詩堂,就能看到杜甫的銅像,那是我國著名雕塑家劉開渠所雕刻的,這個雕像很清瘦,最能表達出杜甫一身的艱難曲折,在銅像旁,還有朱德撰寫的對聯“草堂留後世,詩聖著千秋”。聽導遊阿姨介紹:成都的杜甫草堂是公元759年冬天,杜甫為避“安史之亂”,攜家由隴右入蜀,靠親友支助在浣花溪修建茅屋居住,因為成都是遠離戰亂的中原,草堂又地處郊外,所以杜甫在這裡寫下了具有田園風情的著名詩歌,如(堂成)、(江村)、(春夜喜雨)等。杜甫一生寫了XX多首詩,在草堂就完成了240首,杜甫草堂共收集了1000多首,這些詩歌創作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文學財富,所以,後世把杜甫草堂譽為文學史上的一塊聖地。
再往裡走,還有大廨、工部祠、柴門、唐代遺址等景區,它們各有特色,展示出不同的魅力,讓人留戀往返。短短的時間過去了,透過這次的遊覽,讓我們對中國詩人的才華讚歎不已,也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們依依不捨的走出來,和杜甫草堂說聲再見吧!
杜甫草堂遊記作文800字5
春天是生機的,春天是五彩的,春天是遊覽的好天氣,好時光。三月二十日,同學們興高采烈的踏上春遊之旅。一上車,同學們如同頑皮的小鳥嘰嘰喳喳鬧個不停,車裡一下樂開了花。
我們遊覽的地點是杜甫草堂,它位於二環路浣花公園旁,整個草堂大約有二百七十多畝。大門前有一個用水泥做的罩壁,做得精美極了。
進入大門,我們走過一條林蔭小道來到大雅堂,大雅堂裡塑刻的各朝著名詩人:正中央是杜甫,旁邊是李白、王維、白居易、陳子昂等。走出大雅堂,我們來到花徑,花徑兩旁是一道紅牆,紅牆邊上有各種各樣的竹子:綿竹、茅竹,青絲竹。走出花徑,就能看到杜甫以前居住的茅屋。我們還在茅屋前背誦了(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這首詩深深表達了杜甫在草堂生活環境的辛苦,詩中那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土俱歡顏”深深表達了杜甫對生活的理想和追求,一句“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反映了詩人的忘我精神,千百年來一直令人感動不已。
茅屋裡設有中客廳,廚房,書房,臥房等。來到史詩堂,就能看到杜甫的銅像,那是我國著名雕塑家劉開渠所雕刻的,這個雕像很清瘦,最能表達出杜甫一身的艱難曲折,在銅像旁,還有撰寫的對聯“草堂留後世,詩聖著千秋”。聽導遊阿姨介紹:成都的杜甫草堂是公元759年冬天,杜甫為避“安史之亂”,攜家由隴右入蜀,靠親友支助在浣花溪修建茅屋居住,因為成都是遠離戰亂的中原,草堂又地處郊外,所以杜甫在這裡寫下了具有田園風情的著名詩歌,如(堂成)、(江村)、(春天夜喜雨)等。杜甫一生寫了XX多首詩,在草堂就完成了240首,杜甫草堂共收集了1000多首,這些詩歌創作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文學財富,所以,後世把杜甫草堂譽為文學史上的一塊聖地。
再往裡走,還有大廨、工部祠、柴門、唐代遺址等景區,它們各有特色,展示出不同的魅力,讓人留戀往返。短短的時間過去了,透過這次的遊覽,讓我們對中國詩人的才華讚歎不已,也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們依依不捨的走出來,和杜甫草堂說聲再見吧!
杜甫草堂遊記作文800字6
在那遙遠的四川成都,有一個美麗的地方——杜甫草堂,一直吸引著我。今年春天,我終於可以一睹它的風采了。
杜甫草堂的美景真是名不虛傳。一進們,幾棵高大的柳樹像士兵似的站在門口,守衛著杜甫草堂。那翠綠翠綠的柳條,像是一道道綠色的飛流直下的瀑布,向下流去。微風一吹,柳條就會搖擺幾下,我知道這是它在和我們打招呼呢。
那小巧玲瓏的柳葉,像是一隻只明亮的眼睛,正好奇地看著我們呢!柳樹下有兩隻黃鸝鳥,黃色的羽毛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其中一隻身上有著許多黑色的小斑點,像穿了一件花衣裳,變得更神氣了。你看!它揚起那高傲的頭,不時的往草地遠處眺望,好像和我一樣也在欣賞風景。另一隻黃鸝鳥則悄無聲息地飛上樹梢,用那優美的歌聲吸引著我們的目光。黃鸝鳥,唱吧!小河為你伴奏;黃鸝鳥,唱吧!柳樹為你指揮;黃鸝鳥,唱吧!全世界為你歡呼!美妙的旋律裡只有一個個優美的音符,一曲《杜甫草堂之歌》蕩氣迴腸。
黃鸝鳥的歌唱完了,我也從歌的世界中驚醒過來,更吸引眼球的景物又出現了:白鷺身體潔白如玉,嘴巴又尖又長,整整齊齊地排著隊,好像在給我們做列隊表演。有人認為美中不足的是它們不會唱歌,可是他們自己本身不就是一首動聽的歌嗎?天空蔚藍蔚藍的,藍得發亮,就像一個大舞臺。白鷺展翅飛上藍天,在天空中形成了一道新的風景線:黃鸝在空中歌唱,白鷺在給他們伴舞……多麼美好的一幅景象啊!
“深夜知雪重,時聞折竹聲。”當我進入杜甫草堂,站在窗前往西嶺山望去,哇!西嶺山變成了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山上的雪為西嶺山蓋上了一層厚厚的棉被。近看,那雪十分的潔白,像奶油一樣,讓人不由得想咬口。遠看,它就像一位穿著婚紗的美人,在雲端若隱若現。
門前那一葉葉小舟,是不是從東吳漂過來的呢?如果是的話,那東吳的人又去哪裡了呢?為什麼只留下這一葉葉孤單的小舟?
杜甫草堂是杜甫的天堂,是美麗的自然莊園,是黃鸝唱歌,白鷺伴舞的地方。杜甫草堂是一幅天然的畫卷,它將永遠留在我的心中。
杜甫草堂遊記作文800字7
杜甫草堂位於成都市西郊浣花溪,它有著“詩聖之地”的美稱,在1500年後的今天,這裡仍是一片鳥語花香、山清水秀之地。它是唐代詩聖杜甫在朋友的幫助下修建的一個草堂,歷代文人墨客前來瞻仰這一聖地數不勝數,杜甫建在成都,這是作為成都人的我十分自豪。所以今天我就來到了這夢寐以求的聖地。
來到這裡,只見一個碩大而醒目的牌子“杜甫草堂”映入我的眼簾,進入草堂寺的山門,就像進入了一個人間仙境一般,這裡的陽光、綠樹、青□任何地方更閃亮。我穿梭在彎彎曲曲的石徑小道上,兩旁綠樹成蔭的古樹為我護航,感到了它的幽靜以及它的神秘。
在園中漫步,處處都是一片翠綠,陽光透過樹葉穿到了地面,斑斑點點的撒在地上,心想:杜甫的故居真美啊。看見四周有音響機,放著一些清雅、優美的音樂。進大門往右拐,看見一幅楹聯“萬里橋西宅,百花潭北莊”。
牆上寫著“草堂”抬頭一看,一位石像正坐在亭子上,呀,這不杜甫嗎?他雕刻的如真人一般,坐在石椅上,兩手停留在半空中,正在與對面兩位朋友交談什麼。看見杜甫那憂愁的神態和直視的雙眼,彷彿在向我傾訴衷腸。
遊客們逐漸增加,他們有的拿出相機拍照,有的拿出筆紙畫畫,隨後,一群群參觀者來到這裡,擋住了我的視線,好不容易從人群中擠了出來,看見他身後那用到操作的房子,長滿青苔的石椅。沒想到詩聖杜甫在簡陋的地方川創作了一部部詩集讓我十分敬佩與崇敬。我走到杜甫身邊,看見牆上刻著一行行文字,一位老遊客告訴我說:“公元前759年冬天,杜甫為避"安史之亂"靠親友的幫助,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修建茅屋。
這成了他詩歌創作的天地,如《堂成》、《江村》、《春夜喜雨》。但是杜甫畢竟是一位有遠大抱負,愛國的詩人,因此憂國憂民的詩歌作品仍是他創作的一部分。當聽完故事,我感慨萬分,一位隱居的詩人,心中仍不忘祖國、不忘勞苦大眾,用自己的真情實感來反映勞苦大眾的心聲,用自己的豪言壯語來讚美民族英雄,用冷漠的態度來唾罵叛國賊。走出杜甫草堂,我受益非淺。風景如畫的杜甫草堂啊!讓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杜甫草堂遊記作文800字8
國慶節到了!碰巧幹爹去成都出差,媽媽就決定讓我和乾爹一起去成都,聽到這個訊息,我非常高興,因為又可以去旅遊了!
坐高鐵和飛機到成都後,遊了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三個地方。其中,杜甫草堂讓我的感受最深,決定寫出來了。
我們進去杜甫草堂後,先看到一個很大的坑,裡面有很多東西。導遊阿姨詳細的介紹了那坑的歷史,說那原來是當年杜甫生活的村落的遺址。從挖掘的村落的遺址可以看到當年所謂盛唐時期人們生活狀況,也可以想象出當年杜甫落難時生活的窘迫。當然也就不難想到杜甫為何能在這裡寫出《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這樣的千古名篇了。在遺址的展館裡面,陳列了很多歷史資料,還有許多文物,比如鏡子、棋子、碗等等,這些都很破舊,都快看不出來了。
接下來,就是去看杜甫的茅屋。到了那裡,我發現那草屋很新,不像破舊的樣子。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山寨版的茅屋。導遊阿姨說由於杜甫後來走了,草屋年久失修,已經倒塌了,這是按照杜甫後來書裡寫的造的。旁邊還有課很高很高的樹,我努力拍下照,但是它太高了,我怎麼拍都拍不下來,我想這是否是因為杜甫的偉大,滋養了這些樹木呢?
最後,就是去看杜甫的雕像了。這尊雕像是一個清癯的老人,坐在椅子上,眼睛閉著,好像在孕育著筆底波瀾。這個塑像太有韻意了,世紀商都復當年在成都飄零之時,只有四十多歲,我想雕塑家之所以將他塑造得如此年老,主要是為了體現生活對杜甫的磨難。旁邊還有很多詩人的資料,比如李白、屈原、杜牧等。這些偉大的詩人是我們中華文化的寶貴財富。
參觀結束了,我走出大門,心裡還在回想剛才的情景。這次杜甫故居之旅,讓我知道了許多知識和文化。我尤其欣賞杜甫的胸襟和文筆《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裡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遊杜甫草堂,追古思今,“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詩人已逝,浩氣長存。緬懷先賢,我不由的感受我們現在生活的無憂無慮,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讓我們的人生無愧於這美好的時代。
杜甫草堂,下次有機會,我一定還來!
杜甫草堂遊記作文800字9
我們今天來到了位於四川省成都市的杜甫草堂,現在是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了。一走進去就給人一種身心愉快的感覺。杜甫草堂非常的大,總面積近300畝。
我們走進了大門,正門對面,有一座院子,正中上方寫著“大”,在院子裡面有一座杜甫的雕像。看到這雕像時我彷彿看見了當年杜甫在這裡吟詩作賦。
我們走進正門來到了一處迴廊,其間有流水縈迴,小橋勾連,竹樹掩映,顯得既莊嚴肅穆、古撲典雅,又幽深靜謐,秀麗清朗,充滿了神秘和美麗。走過迴廊,我們又來到了工部祠的東側“少陵草堂”碑亭。這座草堂象徵著杜甫的茅屋,令人遐想,已成為成都市的著名景觀。就連一些外國遊客也不嫌路程的遙遠來到這裡參觀。
這個草堂有很多的花草樹木,綠化非常好,蔚為壯觀的大樹像一位位衛士每日都守護在這裡。小草也給每天來這裡參觀的遊客們問好。當然也有那可愛的小鳥。
這時,我又聯想到了當年杜甫勞累了一天,聽到這小鳥那清脆婉轉的鳴叫聲和那花草的香味一定會感到精神抖擻,所有的勞累都會消失。即使夏天天氣非常炎熱也不用怕,因為有這蔚為壯觀的大樹,杜甫可以在大樹下吟詩作賦,絕不會感到炎熱和煩悶。
爸爸還給我講了許多關於杜甫草堂的歷史:杜甫離開成都後,草堂便不存在,五代前蜀時詩人韋莊尋得草堂遺址,重結茅舍,使之得以儲存,杜甫草堂是經宋、元、明、清多次修復而成,其中最大的兩次重修是在公元1500年(明弘治十三年)和公元1811年(清嘉慶十六年),基本上奠定了今日的草堂的規模和佈局。
我們邊走邊說,來到了茅屋。茅屋位於碑亭北面,佔地一萬平方米,建築面積xx平方米,主體建築五開門,四座配房,竹條夾牆,裹以黃泥,頂屋系茅草遮苫,再輔以竹籬、菜園、藥圃,使整個建築古真誠中透露出濃濃的文化色彩。人們漫步在其中,既可發思古之幽情,又可享受悅目清心的樂趣。
中國的歷史文明不得不讓我驚訝,中國古代的人民是多麼的聰明啊!杜甫草堂是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中國偉大的歷史,我為我是一箇中國人而感到無比的自豪和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