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年味作文

感受年味作文9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感受年味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感受年味作文1

  以前每到年三十晚上,我們家會依循每年的慣例——在外打工的兒女們回家過年。只要爺爺住在哪個長輩家,那麼其他叔叔、伯伯都會攜著老小聚集在哪個長輩家。

  大年三十,一家人團聚的時光。幾杯酒下肚,長輩們聊得最多的就是那些舊時光。他們在以前受過什麼罪,嚐了什麼苦,聽得人一下就知道他們是想讓我們這些小輩知道過去的那些年,日子有多難熬,也是要我們知道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這樣的話題,在這樣一個一家團圓的日子更值得探討。

  這就是,年味。

  記得小時候,也只有在過年時才能奢望有一件新衣服,並且也只能在大年三十的那一天穿上。年夜飯總是一年裡最豐富的一餐,吃飯時,親大家互相交談,敬酒。偶爾,長輩們會塞給小輩們一個大大的紅包。那時還不會推諉,拿過來就往街上跑,心裡樂得彷彿這紅包裡的十塊錢能買下世界上所有東西似的。

  這就是,年味。

  過年,家裡最常做得,就是殺雞。捨不得殺自己養的,就會去擠滿人的集市上藉著過年砍半天價,買來一隻,回來一家人動手殺。有一次,每年都負責殺雞的爺爺突然讓爸爸來殺雞。爸爸手忙腳亂折騰了一通也沒殺著。爺爺無奈,只能拿上菜刀自己動手——一刀見血。之後拔毛,清洗,掏內臟。也就是這時候,家裡養著的幾條大狼狗能吃到很多肉。

  這就是,年味。

  然而,這個年……

  媽媽問我吃什麼時,我道:“隨便買點什麼吧!”後來,我突然想到在老家時奶奶問我吃什麼時,自己卻恨不得把所有的食物名稱都講出來。可是,現在……

  年味,哪去了?

感受年味作文2

  這快到春節了,不能總窩在家裡吧,不如出去感受一下節日的氣氛。對,去尋找年味!

  這不,剛出門,就遇見鄰居在放鞭炮。對於這個,我已感覺不到很新鮮了,不過,看看旁邊那小弟弟小妹妹們,早已捂住耳朵,盯著鞭炮,期待著那驚心動魄的時刻,這不禁使我想起了我的童年,時光走的真快啊!

  喲,這是什麼味啊?尋味而去,原來是鄰里們架起鍋灶,炸食物呢。這食物,學名我說不上來,管它叫“貓耳朵”,吃起來又香又脆。這時,我都不捨得走了。不行,我還要去尋找年味呢。

  走著走著,看見一群人圍在一起,幹什麼呢?原來是在寫春聯。最令我歎服的是那位小學生,別看人家個頭還沒我高,可那毛筆字寫的,真讓我自愧不如啊!

  找了這麼多,可都是一些傳統習俗,有沒有點具有時代特色的啊?去街市找找吧。

  哎呀,這人可真夠多的啊,這應該也算是春節的一個特色吧。這路邊的小攤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年貨,有的甚至開始賣花燈了。各個商場的促銷活動開展的更是熱火朝天,那歡慶的音樂,不停地在耳邊響起。

  咦,那是幹什麼的,這麼熱鬧。走近一看,原來是一些小朋友在參加義演,歌聲,笑聲,音樂聲,不僅使我感覺到,這年味越來越濃了。

  我還是感到一些可惜,因為沒有見到傳統的舞龍舞獅表演,可能是還沒有到春節當天的緣故吧。不過,令我沒想到的是,一些書店也在搞活動。我也忍不住走了進去,但這裡卻很安靜,即使人很多。這裡陳列著許多新書,讓人愛不釋手。最後,我也買了兩本書回去了。

  看來啊,年味是充足的,關鍵是要自己去尋找,今天這一行還真找到了不少年味。春節,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璀璨的瑰寶。我們愛春節,不僅是因為熱鬧,更因為它寄託了我們對新的一年的美好憧憬。

感受年味作文3

  新年的鐘聲敲響,昨夜已成舊年,今日已成新年。

  這年可真是暖。一日的降臨,太陽密密地撒佈在身上,這可真是個好徵兆。

  明朗的天氣,使人將去年所經歷的一切不好的事情都一掃而光,乘著好日子,出門曬曬太陽。世紀廣場上游人如織,有溫州人,也有新溫州人,也有來踏青的人們。雖然不屬同地,卻如此融洽的相處著。紙鳶為蔚藍的天空而點綴。廣場前張燈結綵,引得人紛紛在前面拍照。溫暖的場景,讓人不禁感覺到年味如此濃重。

  夜幕的降臨,不禁是最振奮人心的時刻了。建築物頓時都亮了起來。鞭炮“咻”地升了上去,“嘭”的一聲炸亮麗的火花。趕緊拿出照相機,捕捉這美麗的場景。

  新年可真是熱鬧,可再溫暖熱鬧,還是跟自己的家人在一塊兒才是最好。每次的分歲酒都不用長桌,而是用圓桌,大家圍繞地坐著,因為這樣大家就沒有輩分之分,更能融洽的一起相處。大家談笑這自己的所見所聞,這種感覺比任何事物更加美好了。

  不過最開心的當然還是小孩子拿紅包了,說句吉祥話,一份紅包。拿到了就歡喜地蹦跳著,說要將它存起來,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夢想著存多了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不用再伸手向爸爸媽媽要了。

  紅燈籠懸掛在窗前,回憶著去年所經歷的高興事,悲傷事。酸甜苦辣,五味雜糧,交織著。但過去的畢竟已經過去了,人應該展望未來。新年,一個新的開始,一個新的起始點,給自己一個重新的自己,忘記煩惱,紅紅火火地鬧新春。

  這個春節佈滿了年味,因為有愛,使我們更加快樂充實。

感受年味作文4

  “爺爺奶奶,新年好!”一大清早我們就出發前往山東煙臺。下午時分,我們來到了爺爺奶奶家。

  爺爺和奶奶聞聲樂呵呵的走出來,引我們進了家門。屋子裡喜氣洋洋的掛著紅燈籠,貼著紅窗花。我爸媽還拿出我寫的紅紙對聯貼在大門上家裡充滿了過年的喜慶。

  我們就坐在茶几邊,吃著桌子上的年貨。這時奶奶招呼我們:“你們三個人閒著呢,來,一起包餃子!”這天是大年三十,照北方習俗,三十的晚上得吃自家包的餃子。

  爺爺的面已經活好了大半,黏糊糊的麵糊糊不一會兒就讓他揉成了筋道的麵糰。我和爸爸一起鋪好灶臺,撒上白花花的麵粉,奶奶拿出一盆滿滿當當的蝦仁韭菜餡準備工作就緒。我挽起袖子:開始包餃子了!

  我們各有各的分工:爺爺搓麵糰,爸爸擀皮,媽媽和奶奶包餡,我負責當個替補,哪人手不夠就來幫忙。手上忙活著,口裡也沒閒著。聊聊天,嘮嘮嗑,講話聲,走動聲,以及幹活時發出的雜七雜八的聲音,使家裡沉浸在一片忙碌而快活的氣氛中。

  包完餃子已到傍晚。一盤盤的皮薄餡厚的餃子被放入蒸籠中。“開鍋爐了!”爺爺一聲吆喝,開啟蒸籠蓋子,白色的蒸汽便忍不住噴薄而出。冒著熱氣的水靈靈的餃子一拿到桌子上就立刻成了餐桌上的主角。我輕輕咬破餃子皮,鼓鼓的蝦仁便露了出來,紅嫩嫩的看著真是好吃,配上油綠的韭菜,引得我一口吃下整個餃子。

  “慢點吃,還有呢。”奶奶看著我笑著說道。

  享受完晚餐,開啟春晚,聽著外面的鞭炮聲,全家人靠在一排沙發上其樂融融的聊著天。覺得無聊了,拿出兩副撲克玩。

  在歡樂中我們聽到熟悉的那句話:新年的鐘聲敲響了!窗外頓時百花齊放,鞭炮聲此起彼伏。此時此刻我感受到的是濃濃的年味。我們團聚在一起辭去了舊的一年,迎來了新的`春天……

感受年味作文5

  新年的鐘聲敲響,昨夜已成舊年,今日已成新年。

  這年可真是暖。一日的降臨,太陽密密地撒佈在身上,這可真是個好徵兆。

  明朗的天氣,使人把去年所經歷的一切不好的事情都一掃而光,乘著好日子,出門曬曬太陽。世紀廣場上游人如織,有溫州人,也有新溫州人,也有來踏青的人們。雖然不屬同地,卻如此融洽的相處著。紙鳶為蔚藍的天空而點綴。廣場前張燈結綵,引得人紛紛在前面拍照。溫暖的場景,讓人不禁感覺到年味如此濃重。

  夜幕的降臨,不禁是最振奮人心的時刻了。建築物頓時都亮了起來。鞭炮“咻”地升了上去,“嘭”的一聲炸亮麗的火花。趕緊拿出照相機,捕捉這美麗的場景。

  新年可真是熱鬧,可再溫暖熱鬧,還是跟自身的家人在一塊兒才是最好。每次的分歲酒都不用長桌,而是用圓桌,大家圍繞地坐著,因為這樣大家就沒有輩分之分,更能融洽的一起相處。大家談笑這自身的所見所聞,這種感覺比任何事物更加美好了。

  不過最開心的當然還是小孩子拿紅包了,說句吉祥話,一份紅包。拿到了就歡喜地蹦跳著,說要把它存起來,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夢想著存多了去買自身喜歡的東西,不用再伸手向爸爸媽媽要了。

  紅燈籠懸掛在窗前,回憶著去年所經歷的高興事,悲傷事。酸甜苦辣,五味雜糧,交織著。但過去的畢竟已經過去了,人應該展望未來。新年,一個新的開始,一個新的起始點,給自身一個重新的自身,忘記煩惱,紅紅火火地鬧新春。

  這個春節佈滿了年味,因為有愛,使我們更加快樂充實。

感受年味作文6

  年末是一年的結束,也是新一年的開始。春節最初大一家團聚的習俗也漸漸淡化了。有如此便捷的網路,我們也可以隨時聯絡上遠處的朋友與親人,團聚也並不像以往那麼困難。

  我想,這大概就是年味越來越淡的原因吧!

  這十幾個我經歷的春節似乎都大同小異,我早已忘記自己親手接到第一份紅包的喜悅,也已經不記得感受到的第一份年味。

  萎了記住,留下這些珍貴的瞬間,他們選擇了拍照。大家坐在一起,卻只顧著用手機不停地拍,反而加大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一大家子人聚集在一起,等著最終的年夜飯。吃的也都是家的味道。

  與其說是過節,倒不如說是一個家庭聚會。除了紅包以外,好想再也沒有其他的年味了。

  但,我發現我好像忽略了什麼。

  到了年夜飯,一家人,不論多忙,都圍在桌子的周圍。大家有說有笑,或調侃,或感慨,回顧著逝去的一年,展望著新的一年。每個人的臉上都充滿著幸福與喜悅。

  這就是過年。

  在我看來,過年,因人而異,並不在於延續了多少傳統,關鍵是團圓的喜悅與真誠。因為有對家的思念與牽掛,不論多忙,大家都會聚在一起。也許傳統已被大多數人淡忘,但這份情卻一直傳遞了下來,感染者每一個人。

  這就是年味。

  過年時,往日繁華的街上已經沒有幾個人。大街上的景象遠不如聖誕節之類的其他節日熱鬧,但,大家都已回到各自家中,體會著家的溫暖,享受這屬於自己的獨特年味。

  貼服字,寫春聯,送紅包,團聚……這樣的傳統習俗往往生活中還是十分值得大家珍惜的。雖然在時間的推移之下,大家逐漸忘記了那一份最初的傳統習俗,但這些傳統仍然值得我們的傳承。

  若干年後的春節,不知道還會不會見到門口大大的福字,不知道還會不會聽見清脆的爆竹聲。

  但,團團圓圓的喜悅一定會一直傳承下去。

感受年味作文7

  清晨,東方出現了瑰麗的朝霞,空氣中瀰漫著輕紗似的薄霧,廚房裡飄來陣陣淡香。陽光輕撫著臉頰,浮現出絲絲微笑。

  除夕的早晨總是令人激動的。忽然,一個遲鈍而又焦急的身影向我走來:她左手託著一盆麵粉,右手抱著一碗香噴噴的肉餡,笑眯眯的說:“暢暢,快來包餃子囉!”我順手拿出案板,興奮的把麵糰捧出來。奶奶拍拍我的肩,說:“不急不急,我來和麵,你來包。”說著,奶奶用力搓揉著麵糰,待變成細長的圓柱體後,便切成幾小塊,再用木棒按壓,變成圓餅狀。全程不過三分鐘,令我驚訝不已。接著是我的表演時間了:我一手拿著麵餅,一手用筷子挑起肉餡放在中央,將兩端沾點水再壓緊,重複著這些動作,不一會兒,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一盤餃子包好了。

  我如釋重負的觀賞著這一排排圓滾滾的餃子:它們有的站的筆直,好似士兵一般;有的正努力的挺起腰,不讓自己倒下;還有的好似頑皮的小孩,姿態百出……突然,腦子裡浮現出爺爺的身影:“暢暢,餃子很頑皮的,你要這樣,它們才會聽你的話……'我的眼眶微紅,笑著自言自語道:“爺爺,這次的餃子一定有那種味道!”

  夜幕降臨,我滿心歡喜的把餃子倒進鍋裡。餃子滾動著,發出“咕咕”的聲音,直冒熱氣。不久,亮晶晶的餃子出鍋了,香氣撲面而來,讓我垂涎欲滴。在一連串的鞭炮聲後,我迫不及待的夾起餃子就往嘴裡送,剛一咬汁液便噴湧而出,酥麻的味道刺激著舌頭,一口下去,口腔裡便傳來陣陣香氣,直入心房。我激動得拼命點頭,露出欣喜的神情,心想:兩年了,終於做到了!

  我端起一碟餃子走進爺爺的房間,看著照片上那個慈愛的面孔,眼淚再也止不住的流下來,我輕聲說道:“爺爺,我做到了,你也嘗一下,好嗎。”我站在窗前,微風撩起髮絲,看著樓下小孩們在鞭炮周圍追逐的身影,自言自語道:20xx終於來了,爺爺,你看到了嗎?

  深夜,我躺在床上,帶著這獨特的味道,進入了夢鄉。

感受年味作文8

  今年,我們是回老家龍巖過年的。除夕的前一天早上,聽說家裡要殺豬,可把我高興得跑裡跑外。那頭家養的肥豬毛色是黑的,又肥又壯,肚子鼓鼓的,幾乎要貼到地面了。這是專門為過年飼養的。節前農村家家戶戶少不了殺豬這擋事。

  一大早,兩位殺豬師傅來了,一個高,一個矮。三下兩下把豬趕進籠子裡,又把籠子抬到院子外面。殺豬過年可是喜慶的事,除了家人,還有不少鄰居的大人,小孩都來圍觀。開始殺豬了,高個子師傅拿起鋒利的鉤子,鉤子豬的脖子,矮個子師傅用尖刀,說時遲,那時快朝豬的喉嚨裡刺去,刺得又準又有力。豬大聲地慘叫著,嚇得我急忙用雙手捂住耳朵。鮮血從刀口裡井噴而出,流入事先準備好的鋁盆裡。

  漸漸地,豬叫聲變小了,豬閉上了眼 ,躺在籠子裡一動不動了。兩位殺豬高手一起把豬從豬籠子裡拖了出來,放進裝著滾燙開水的大木盆裡,一邊燙毛,一邊拿起刀“刷刷”地颳起豬毛來。不一會兒,黑豬變成了“白豬”。第一次看殺豬的我,睜大眼,咧著嘴,傻愣愣地看得發呆。緊接著,兩位師傅把豬抬進院子裡,放在長方形桌上。高個子師傅用刀往豬肚子上一劃,豬的五臟六腑就露出了“原本面目”。矮個子師傅將豬的五臟六腑一一掏出,扔進盆子裡。這下,豬頭也保不住了。高個子師傅揮起刀,往豬脖子砍,三下五除二,將肥豬給“斬首”了。

  接著,矮個子師傅也舉起刀一砍一砍地,把整條豬很快劈成了兩半,剔出了豬的脊骨,輕鬆地把骨肉分開了,並將豬肉扔進另一個大鋁盆裡,還把四條豬腿也剁了下來。

  不到半個時辰,一頭近三百多斤重的大肥豬就全部屠宰完畢。

  圍觀的人們又說又笑,有的在誇獎殺豬師傅的精湛手藝;有的在稱讚我爺爺養的豬是那麼肥壯;有的在數數,統計全村過年宰了多少頭豬;還有的在交流怎麼灌香腸、燻臘肉呢。

  這是從小在城市長大的我,第一次看到殺豬,親身體驗了老家農村的生活,感受到濃濃的年味!

感受年味作文9

  恐怕是許多人過年時的感覺。不必說有著傳統過年記憶的老人們,連才上小學的小表弟,都一臉無聊地說,過年就剩了兩件事有意思,放鞭炮與壓歲錢。看來,年味兒還真是淡了。

  有人說,過年最大的主題是團圓,這話沒錯。春節期間,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個團圓飯,喝杯團圓酒,談談工作的事情,聊聊生活的煩惱,體會著家的溫馨,親情的溫暖,一種幸福感油然而生。但春節畢竟是春節,如果僅此而已的話,與一般的節假日也就沒啥區別了。過年,要過出年味兒來才好。

  過年是一種民俗,一種文化,它是幾千年民族文化傳統的積澱。爺爺說,以前過年,那可是有一整套的習俗,一進臘月,各家就開始忙活起來,初八吃臘八粥,二十三過小年,準備果品送灶王爺“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二十四掃塵日,全家大掃除,還要在床腳點燈,驅鬼辟邪。年三十,講究就更多了,貼門神,貼年畫,貼窗花,祭祖宗,祭天地,祭神靈,一直到正月十五過完元宵節,鬧完花燈,年才算過完。

  眼下的生活,那些傳統習俗似乎已經成了遙遠的回憶,帶點年味兒的活動似乎只剩下了貼個春聯,放放鞭炮,看看春晚,真正的年味兒好像只有跟著旅遊團到遙遠封閉的鄉村才能看得到。

  過年是一種文化,年味兒需要載體。當以前只有在過年才能吃到的年貨現在每天在超市裡都堆積如山的時候,我們更需要文化層面的年、民俗意義的年。迎來送往、喝酒聚會的間隙,可以去聽聽家鄉戲,看看大秧歌;興之所至,也可以拿出毛筆來試著寫幾副春聯,跟老人們學學剪紙,或者什麼都不做,只是坐在火爐旁聽爺爺講“過去的故事”,你也可以感覺到年味兒正一點點地從老人臉上的皺紋裡,從噼啪作響的灶火中滲透出來,洋溢在你的周圍——那就是過年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