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800字> 家鄉的新年作文800字(精選11篇)

家鄉的新年作文

家鄉的新年作文800字(精選11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鄉的新年作文800字(精選11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鄉的新年作文1

  我在這個幸福的寒假中,玩地非常高興。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奶奶悄悄地把我衝到房間裡對我說道:“如果,你的作業做完了我們就要回老家過年。”因為我們的老家過年都會放煙花、炮竹、鞭炮、……我一聽見了這幸福的這件事就手舞足蹈,高興地跳躍了一起。連忙說道:“好,我馬上寫完。”我就滑行道房間裡急忙集中力量時間寫出作業,我天天都不去哪裡完玩,總是在家裡寫出作業,作業終於寫完了。過了幾天我們就回家鄉過年了。

  過年了,每個甜美小朋友、大人、女孩的眼睛都閃閃發光,神采飛揚,臉上絲著幸福、快樂的笑容。過年了,每人都穿著自己美麗的衣服,穿著自己美麗的衣服。過年了,大路上的人都穿著美麗的衣裳。有的小女孩穿著美麗的小裙子有如像一個個美麗的小仙女。我們大的孩子穿著美麗的衣服,美麗的褲子,真像一位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我的媽媽穿上了新衣服,顯得年長了。有的小男孩穿著上新衣服,再也不像小孩了,真像一位青年。晚上我們在湖邊放煙花,一個煙花從菜地的旁邊一溜煙地飛來出來。在黑乎乎的天上炸出了,煙花像一朵朵奼紫嫣紅的花。過年了,每的人的臉上的嘴都合不上了。我們在湖邊的拜為老爺,每一家都有一張桌子。上邊擺著香噴噴的魚,又肥又香雞,香噴噴的鴨,……還有桌上還擺著金色的金塔,那是用紙砌的,別說了每家每戶的人都回疊,連五歲的小孩子都會砌。砌那種金塔有很多種,比如有龍風的、菠蘿的、……有的小男孩和小女孩在湖邊放鞭炮,有的在玩炮竹呢!

  我們有時候騎著單車到我們寄居的地方的上面看大戲。我們寄居的地方的上面也是賣菜的地方。上面有做到皮影戲,還有京戲。我們的上面過年都掛著五光十色的燈籠,連大人也拿著燈籠,再大路上回頭。大路的花燈有如像燈的海洋。還有的是我們每一個孩子的手上都拿著千奇百怪,千姿百態的燈籠。

  我的家鄉過新年多麼的繁華呀!

  多麼的美麗呀!

  家鄉的新年作文2

  我的家鄉在珠海,每次過新年的時候,大年三十到初六我們都會在珠海好好過上這七天,因為奶奶,姥姥和姥爺都是80多歲了,他們都在珠海住。我們年三十,初一的時候吃了團圓飯,初三晚上唱了卡拉OK,還打了三次羽毛球,不過我還是最喜歡初五搞的家庭聚會。

  家庭聚會一共有十八人參加。我的年齡是最小,我奶奶的年齡是最大的。首先我很榮幸能讀到新年祝福詞:“新春共飲團圓酒,家家幸福加新年。在生命的旅途中,感謝你們的扶持和安慰,讓我們在疲憊時停留在愛的港灣,沐浴著溫暖的目光,在困難時聽到不懈的激勵、在滿足前理解淡然的和諧之美。新年新祝福,祝願長輩們在心的一年裡身體健康、心情愉快、生活幸福!”別人聽了都說我不僅讀得感情好,而且說祝福詞也寫得好,我聽了像比吃了蜜還甜。現在聚會開始了,聚會不僅有好玩兒的遊戲,還有一些精彩的表演呢!第一個節目是頂氣球遊戲,規則是這樣的:可以用頭頂,也可以吹氣球。不能用腳踢,不能用手拍。犯規的話就罰做俯臥撐十個。誰先得到三分誰就贏。雖然我沒有參加這個精彩的遊戲,但是我還是很高興。第一個節目結束了,紅隊(也就是四姨那隊)勝出了,我真替紅隊感到高興,同時也替藍隊(二姨那隊)感到惋惜。第二個節目是葫蘆絲表演,這葫蘆絲是由我堂姐吹的。她吹了一曲名叫“景頗山”的歌兒,吹得可好聽了,彷彿我們就在山上聽鳥歌唱。第三個節目是傳桔子游戲,每兩人一組來玩。遊戲規則是:把橘子放在兩個人的肩上或者下巴上,橘子掉下來的一組就輸。他們傳的都沒有掉下來。後來我表演了小提琴“同一首歌”大家都隨著琴聲唱了起來,把聚會推向了高潮。還有一些小節目就不一一介紹了。最後大家合完影后便依依不捨的離開了。

  我真喜歡在家鄉過新年啊!

  家鄉的新年作文3

  在我們這裡,進了臘月,就有很多人陸陸續續地從外地趕回來過春節。從臘月二十開始,人們就忙著準備過年吃地、穿地、用地……整條大街一派繁忙地景象。

  這時候,一些小孩子就開始買鞭炮了,隨著“砰砰”地鞭炮聲,我們迎來了臘月二十九。這天,許多人早已在自家地門上貼好了門神和年畫,以求來年幸福安康。照大人地說法,這天是春節前地一次彩排。天一擦黑,就會聽到一些零零星星地鞭炮聲,我卻因膽小隻能在別人燃放爆竹時,蹲在一旁聚精會神地看著。雖然如此,我也和他們一樣快樂,因為新年已經在我們小孩心中拉開了序幕。

  臘月三十到了,人們一大早就匆匆吃了早飯,顧不上休息,女人們便又開始準備豐盛地大餐——團圓飯,整條大街瀰漫著酒肉地香味。男人們便帶上孩子去祭拜過世地親人。下午,紅紅地燈籠掛起來了,紅紅地對聯貼起來了,到處一派喜慶祥和地景象。晚上,一家人圍坐在一起,邊吃著火鍋,邊說著祝福地話語,臉上洋溢著幸福地笑容。吃過晚飯,大人們坐在電視機前觀看《央視春節聯歡晚會》,我們小孩卻顧不上這些,拿上自己買地煙花和爆竹,興高采烈地玩了起來。晚上十二時了,除夕地另一個高潮到了,鞭炮聲、煙花聲此起彼伏,把整條大街照得跟白天一樣明亮,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第二天凌晨。

  初一早上,當你一覺醒來往外看時,映入眼簾地是一些昨夜燃放地爆竹紙皮,凌亂地躺在大街上。各家店鋪在這時已經關門了,人們忙著去親戚家拜年或在家中接待客人,忙得不亦樂乎,走親訪友地拜年活動一直要持續到正月十五。

  一眨眼,元宵節到了,本該是春節地另一個高潮,但在我們這兒卻顯得特別冷清,人們隨便準備幾個菜(當然酒肉是少不了地)吃了便是。因為大人們已經上班了,我們小孩也要忙著上學。

  正月十六,到了殘燈末廟,春節結束了。學生該去上學了,大人們也都忙活去了,整條大街又恢復了往日地平靜。

  家鄉的新年作文4

  在爆竹聲中,我們迎來了中國人最盛大的節日——除夕,家家喜氣洋洋,掛上紅紅的燈籠,貼上紅紅的春聯,一片節日的氣氛……

  今天,人們都把大門洗刷乾淨,貼上紅彤彤的對聯。爸爸搬來梯子,架在門口,我在下面遞對聯,撕膠布,不一會就把對聯貼好了。我又興致勃勃地把燈籠給掛了起來,把外婆精心剪的窗花貼好。站在門口看看,屋子被裝點得喜氣洋洋,充滿了濃濃的年味兒。

  外婆、大姨、媽媽都鑽進了廚房,準備著晚上的年夜飯。她們洗菜的洗菜,切肉的切肉,蒸魚、炒蝦、炸雞腿……香味兒燻得人們心裡美滋滋的。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就到了晚上,全家人歡聚一堂,吃著豐盛的佳餚,喝著香醇的美酒,談笑風生,其樂融融。有的滔滔不絕地講著這一年辛辛苦苦的365天;還有的投入遐想,盼望著馬年更加順利。總之,大家顯得無比高興,有的,笑得嘴巴都合不攏;有的,笑得眼睛眯成一條縫;有的,仰著頭望著天花板傻笑;還有的,笑得打嗝……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最高興的還是我們小朋友了,在飯桌旁又蹦又跳,那高興勁兒就別提了。一會兒衝出家門,放著絢麗的煙花;一會兒又黏黏地纏上大人要壓歲錢;還有的忙著和大人一起貼春聯、剪窗花……那濃郁的年味兒一直縈繞在我的心頭。

  “當……當……”新年的鐘聲敲響了,就在這時,周圍的鞭炮聲也隨之響起來,照亮了外面漆黑的夜空。鞭炮聲,笑聲響成了一片簡直就是一段有聲有色的“交響樂”,把大自然所有的聲音都交織在一起,連天上的星星都忘記了睡眠,停下來觀看!我看著窗外,把劃過的煙火當做流星,許下了新年裡的新願望。我相信,在新的一年裡,我一定會有更大的進步,會有更大的收穫。

  耀眼的禮花在空中閃爍,鞭炮聲聲震耳欲聾,家家戶戶燈火通明,那五彩繽紛的煙花映紅了大地,映紅了天空。我愛家鄉的新年!

  家鄉的新年作文5

  我國曆史悠久,民風民俗多種多樣,下面就走進家鄉的新年。

  新年顧名思義,辭舊迎新元日中有一句“爆竹聲中辭舊歲,梅花點點報新春”紅的爆竹帶來濃濃的年味兒。新年的味兒是一股濃濃的硫磺味兒,賣場,新年是從第一串迎春的暴竹中炸出來的。從12月23號小年開始就進入了新年的氣氛和各家各戶也忙了起來,為了新年的準備大魚大肉,別買的緊了起來,小村裡的硫璜味兒也濃起來了,年味也瀰漫開來了。

  大年三十除夕夜一家人團聚在一桌前。在“敬爺”的桌前放滿了佳餚——整隻的雞整隻的魚三碗米飯筷子朝一個方向放著。然後長輩們就在鼎裡,旁邊點了幾炷紅紅的蠟燭。隨後在火盆裡燒紙錢,只見他弓的身子跪在火盆鞋,點著之後祈禱幾句起伏的話,保佑家人,財源不斷……隨後扣三個頭終於開飯了,過年少不了餃子,大魚和大肉魚意為著年年有魚餃子,因外形長得酷似元寶所以用來祈財……過年起福運氣藏在元寶的肚裡——在眾多元寶中幾個別放了硬幣,如果誰吃到了就有一年用不完的好運!雖然只是封建迷信,但過年就要有個過年的樣。我想,可能這樣才更有年味吧!吃過年夜飯,家裡的燈全都亮了起來。家裡的門也都打開了來,12點到了,全家人都坐在電視機前看春晚我這號雖然春晚不怎麼好看,但這就是年!

  正月初一早上剛睜開蒙矓眼“今年對聯你包了”聽到句話,我傻眼了——我從來沒有貼過對聯,他說:“我們幫你”還好不是我一個人的活,可真幹起來,“左邊一點”“過了”“右邊高了”“還是高”“你怎麼這麼笨?”這就是“幫忙”?一個人指揮,兩個人扶梯子,剩下人全看我出醜。雖然在梯子上,有種居高臨下的感覺,可我怎麼也感覺不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可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拜年是中華民族的“優良”的“傳統美德。”要零花錢還好,只是這個拜……“學他都這麼大了有自尊心了,還是不用拜了吧。”出面幫我圓場的正是在我犯錯說我小,偶爾說我大的爺爺,也許這可能就是年傳統的年。

  正月十五宵節看過觀燈展,吃過湯圓,新年就向我們招手,因為它就在不遠的明天。

  家鄉的新年作文6

  “噼噼叭叭”,陣陣清脆的鞭炮聲迎來了大年初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給親戚們拜年。

  “砰砰砰”,我們敲響了大姨家的門。門開了,大姨抱著妹妹笑吟吟地迎了出來。“大姨,妹妹,新年好!”我一進門就向大姨祝賀新年。大家互相問候著新年,大姨忙著給我們泡茶水,拿出了很多好吃的,最重要的是給了我一個二百塊錢的紅包呢!這時,我發現伯伯沒有在家,我便問“大姨,伯伯呢”“唉,他呀,整天就知道忙工作,家裡什麼都不管。這不,大年初一都到單位值班去了。”她假裝生氣地說。可我才不相信她真的生氣了呢,她臉上還帶著微笑呢。

  告別了大姨和妹妹,我們又踏上了去老家的火車。我外公外婆還有另一個大姨家在婁底,所以我們要向婁底進發了~!坐了兩個半小時的火車,終於到了婁底火車站。我外公家就是火車站旁邊,我三步並作兩步往外公家跑去。一進門,外公就迎上來了。“外公,恭喜發財,紅包拿來!”外公笑得合不攏嘴,連忙給了我一個紅包,我開啟一看,嗨,又有二百元!呵呵,我今年可是收入可觀呀!

  在外公家吃了中飯,我們又來到了大姨家,哥哥早就等在樓下了,正在放鞭炮呢!看見哥哥是我最開心的事了,因為他總是能想出很多好玩的鬼點子。他迫不及待地拉著我一起到他家玩起賽車遊戲,好刺激啊!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就到了快天黑的時候。大姨的廚藝在我們家族中可是最好的了,所以肯定要留下來品嚐她為我們準備的豐盛晚餐啦!面對著一桌子香噴噴的飯菜,我們一大家子圍坐在桌邊,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我真的感到了“生活比蜜甜”的滋味呢!

  過年真好,我不禁開始盼望明年的新年了!

  家鄉的新年作文7

  我們家鄉春節別有一番風味,從春節前幾天到正月十五,每天都很精彩。

  春節前幾天,家家都很忙,即使是在貧困的家庭裡,這幾天也要買很多東西。大人們要買過年的吃的、穿的、喝得、用的——店鋪多數過年不開門。小孩子就首先要買爆竹。等到萬事俱備,之欠東風時,就盼著春節到來了。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人們盼呀盼終於把春節給盼來了。春節真熱鬧。大家都要穿新衣,還要貼紅紅的的對聯和吉祥的年畫。中午要吃團圓飯,在吃團圓飯前,還要放鞭炮,那天除了萬不得已,都要趕回家吃這頓飯。

  吃完團圓飯,除夕夜也悄悄地來了。我們這裡除夕要守歲,雖然不用守一整夜,但不過十二點不能睡覺。午夜時分,家家都要“除天行”,也就是要放鞭炮,放禮花。漆黑的天空一下子變得亮了起來,好像白天一樣,鞭炮聲震耳欲聾,經久不絕古老的小鎮便洋溢在濃濃的節日氛圍中。

  正月初一的早上家家都要吃餃子,餃子也叫”元寶“預示著招財進寶。街道也不像以前那樣人來人往,車水馬龍但不時從門縫裡飄出的飯菜香味和人們的歡聲笑語訴說著人們的幸福美滿。

  正月初二要給自己的長輩和親戚拜年,去時一般會帶上一些禮品,表達祝福之意。

  正月十五元宵節又是家鄉春節期間的一個重要節日,家家都要吃元宵。吃元宵表示我們大家團團圓圓,和和美美。

  家鄉的春節是快樂的,最快樂的也是我們小孩子了。我們可以拿到許多的壓歲錢,又不用做作業,還能自由自在的放鞭炮,每一聲震耳欲聾的鞭炮聲,都伴隨著我們的歡笑。

  家鄉的春節是快樂的,我愛家鄉的春節。

  家鄉的新年作文8

  家鄉的新年可謂是精彩不斷啊!下面我就為大家回顧一下在家鄉過新年的日子吧!

  ——年三十

  早上,每家每戶都傳出了新年歌的聲音,使得整個村子都喜氣洋洋的,令人倍感精神。爺爺開始殺雞,奶奶和媽媽開始為拜神一事做準備,爸爸則在裝飾家裡。出發。媽媽擔著扁擔,兩個籃裡一共裝著雞、麵條、糖果餅乾、芋頭、酒杯、酒壺、白酒、煎堆等。還有一個提著的籃子,裡面裝著爆竹、香、燭、元寶。媽媽在前,我跟在後。到目的地時,先裝酒,再燒香、燭,最後是放鞭炮。拜神是祈禱自己在新的一年裡心想事成。天剛黑,就開始吃年夜飯了,桌上的飯菜應有盡有,吃得我們津津有味。大家臉上盡是笑容,一切顯得那麼和諧。傍晚,爸爸把早已準備好的煙花搬到空地準備放煙花。美麗的煙花在一眼望不到邊的天空上盡情綻放,盡情玩耍。五顏六色、五光十色,啊,新年是彩色的!

  ——年初一

  清晨,一感受到陽光的撫摸,我就立刻下了床。因為今天我們要去拿紅包。門外的小夥伴已經等急了,我趕緊換上新年的服裝,穿上我夢寐以求的鞋子,趕緊和小夥伴挨家挨戶地拿紅包。每進一家,我們總會甜甜地跟主人打招呼,有些人更是大膽直接地向主人喊:“恭喜發財,紅包拿來!”這時主人總會樂呵呵地把紅包交到我們手上,我們總會樂呵呵地接過紅包。回到家已是中午了,我們就要吃齋和湯圓,齋指筍乾、粉絲、蘑菇、木耳、青菜。還有湯圓,是自己家做的哦!吃完後,我們全家會到一些長輩家裡拜年,向他們表示新年的祝賀。啊,新年是彩色的!

  ——年初二

  早晨,噼裡啪啦的爆竹又要“大顯身手”了。“噼裡啪啦——噼裡啪啦——”大聲得就像雷公公似的,害得每一個過路人都得捂住耳朵,直繞路走。紅紅火火的爆竹終於放完了。現在“獅子”來了,一大陣鑼聲鼓聲都傳來了。爸爸把168元貼在了一張紅紙上,放在一個盆裡,盆裡還有橘子等其他東西。“獅子”開始上下舞動,時而步子變小變慢,時而步子變大變快,引人入勝。我們直拍掌叫好。啊,新年是彩色的!

  我的家鄉——肇慶的新年就是如此的豐富多彩,你也來這裡過一過新年吧!

  家鄉的新年作文9

  “新年到啦!新年到啦!”本來想睡一個飽飽的懶覺的,誰知,卻被外面噼裡啪啦的炮竹聲給吵醒了,害得我起了一個大早。今年我們全家一起回湖南省藍山縣老家過年。我的老家有一個習俗,就是大年三十的早上,家家戶戶都要起個大早,在自己家門口放鞭炮。

  春節那天,我們吃完早餐,伯母、媽媽、爸爸、姑爺……都在準備年夜飯,爸爸要我和一些小朋友一起幫他貼對聯。爸爸告訴我是這樣看對聯的,如果面對著門看對聯,右邊就是上聯,左邊就是下聯。我們要貼的對聯是:“虎躍龍騰迎喜氣”和“人壽年豐接平安”。爸爸要我們判斷哪條是上聯,哪條是下聯,我們都在紛紛議論,有些人說“人壽年豐接平安”是上聯,有些人說“虎躍龍騰迎喜氣”是下聯。但是我覺得“人壽年豐接平安”應該是上聯,我們都很盼望爸爸公佈答案。爸爸說:“虎躍龍騰迎喜氣”是上聯,“人壽年豐接平安”是下聯,再加上橫聯“吉祥如意”,這才是一幅完整的對聯。爸爸還告訴我們,如果要判斷哪條是上聯或下聯的話,要看每條對聯的尾字,一般第三聲和第四聲的都是上聯,第一聲和第二聲的是下聯。”我現在終於明白了,原來貼對聯還有這麼多學問。爸爸還鼓勵我今後自己寫對聯來貼。

  大年三十,我們玩了一天,長輩們卻為了晚上的年夜飯忙了一天。直到傍晚,長輩們精心準備的年夜飯,樓上樓下都已經飄滿著誘人的.香味了。“開飯啦!開飯啦!”聽見喊吃飯的聲音,我們馬上跑到廚房準備碗筷,因為弟子規有句話“父母呼,應勿緩”嘛。香噴噴的菜擺滿了整張桌子,哇!有鴨肉、雞肉、豆腐、魚、狗肉、肉丸子……菜式應有盡有,太多太多了,說也說不完,也讓大家覺得吃也吃不完。

  吃完了年夜飯,我和幾個小朋友一起去放鞭炮,我們幾個玩的可開心了!我們放了各種各樣的煙花,漂亮極了!八點整,大家一起盼望的春節聯歡晚會終於開始了,我們全家津津有味地看起來,但沒過幾分鐘,突然,有線電視訊號中斷了,這讓我們都很焦急,伯伯還打電話給有線電視臺的人問情況,媽媽跑去上網找新浪網直播,但都沒找到一個合適的片段,後來過了差不多一個鐘才調整過來,我們才繼續看節目。我有些節目都沒看到,真有點遺憾。後來看的晚會,每種節目各有各的特色,都很精彩,特別是劉謙的魔術表演,讓大家都非常驚訝,真的是太神奇了!如果能親自請教他,那該多好啊!

  大年三十,一家團圓,開開心心過大年!今年的春節讓我過得很充實,也很有意義,我既學到了知識,又玩得開心!

  家鄉的新年作文10

  中華,一個無比龐大的古國,擁有五千年的歷史,各地民風民俗更是千奇百怪,引人入勝。春節,更是一場最為盛大的節日。這個節日裡,各地都充斥著各樣的風俗,下面就介紹一些我家鄉的風俗吧!

  我爸爸是義烏人,三十那天,我們回家鄉過年,剛進門,便吃下了兩個甜水雞蛋,以示日子越過越甜。吃完兩個雞蛋,我的肚子卻已經直喊飽了,可是緊接著一個熱乎乎的的東西又塞進了我手中,低頭一看,這才發現,一個寫著“福”字的饅頭,周身的親人們對我盈盈的笑著說:“快吃快吃,越快福越厚!”,等吃完這個饅頭,下面的魚和肉便只有看的份了。奶奶早準備了年夜飯,飯桌上有一條完整而漂亮的魚,這魚顏色鮮亮,身形完整,還略帶著幾分富貴相,代表大富大貴、年年有餘。一隻羊頭被放在中間,羊的眼睛似乎還在亮著,正分外有神的盯著那尊在寫有金字的紅燭下散出燦燦金輝的佛像。接著每個人點上三柱香拜祖宗,拜完祖宗後,時間在不知不覺間指向了晚八點,瞬間幾十家的“開門紅”飛速升入空中,綻出一個個整齊的“福”字。放眼望去,整個村莊上煙花起伏,閃爍的火花就如萬家燈火般。家家戶戶的房子上已被掛滿了綵帶、燈籠,好不熱鬧。

  整個村莊都浸在一片血紅的喜悅之海當中。屋子裡的餐桌上擺滿了花生、瓜子、糖之類的食品,還有,雞、鴨、魚、肉更是必不可少的,一家人坐在一起喝酒吃飯,好不熱鬧。夜裡十二點,當春節晚會進入高潮的時候,熱騰騰的餃子也出鍋了,我們點燃了煙花爆竹,鞭炮聲聲中,五顏六色的煙花沖天而起,夜空中一時繁星點點、美輪美奐,十分好看。我們放完了煙花爆竹,就一邊津津有味地吃著餃子,一邊看著春節聯歡晚會,一家人高興極了。春節餃子要在除夕晚上包成,子時(半夜十二點)吃,這時正是農曆正月初一的開始,取“更子”之意,“交”“餃”諧音,故稱“餃子”。還將餃子裡面包上硬幣,吃到的人便會交好運。

  新年民俗各地雖然不同,但都包涵了家人團員,新年新福的寓意,對每個人來說,意義非凡,我喜歡家鄉的春節。

  家鄉的新年作文11

  我的老家,是一間不大的二層的小屋子。有客廳,飯廳,廚房等一切必備的房間,算得上一個標誌的屋子了。新年,我都是在這個小屋子裡過的。

  每逢新年前五、六天,我必會從距北和五百多公里的廣州會到北和,也就是我的老家。開啟那陳舊的木門,走進去,擦擦地,準會有一層厚厚的灰塵堆積在你的指尖。這時,我們一家人便會開始大掃除,把家裡打掃的一塵不染,閃閃發亮。

  一聲清脆的鞭炮聲,打破了黎明的寂靜,叫醒了沉睡的家畜,新的一年開始了!人人都穿著嶄新的衣服,成人們在外面乘涼,小孩子們則拿著一根根或一條條的鞭炮,在外面放著。我也會去外面的小賣部買幾盒“火柴炮”——那是一種跟火柴差不多用法的鞭炮。只要往盒身的旁邊擦一擦,便會噴出粉紅的火花,往外一丟,不久,便炸開了。放著放著,有時候還會砸到老家地板上,搞得地板變得黑乎乎的。我們也要放大鞭炮了。奶奶在二樓掛下一串長長的鞭炮,我父親站在外面,拿著火機,準備點燃。我們把窗戶關得嚴嚴實實,連一絲風都進不來。“嘶”,父親趕緊跑回屋子裡,關上門。連吸一口氣都來不及,鞭炮就“噼裡啪啦”地炸響開來,聲音傳進我們的耳裡。“蹦”的一聲,最後一個大炮炸響開來,結束了。開啟門,一看,地上全是紅紅的鞭炮屑。

  轉眼,就是初三了。今天,是我表弟的生日。吃完晚飯,一個大大的蛋糕端了上來。開啟罩子,插上幾根小小的蠟燭,點燃,關了燈,紅紅的火苗發出微弱的亮光,隨著微風搖擺。表弟撥出一口氣,蠟燭熄了,就可以分蛋糕了。我總要吃個兩三塊。“放煙花啦!”一聽,我馬上奔了出去。望著天空,黃色的煙火從盒裡躍出,直直地飛向天空,它還沒飛向雲端,就“啪”的一聲炸開,一個白色的圓,周圍掛著一條條綵線,待人們欣賞完它的美麗,便會化作火星,或直直地落下,或隨風飄散。不過幾秒,盒子裡就會再次躍出一條煙火,向雲端飛去。煙火的亮光撒在每一個人的臉上,我清楚地看到,每個人的臉上,都會洋溢著歡樂,幸福的神情。

  短短的七天很快就過去了,我們也要回家了。我上了車,透過玻璃,看著那已陪伴我十二年的小屋,心頭總會酸酸的。車開了,視線裡,老家離我越來越遠,越來越遠,直到已看不到它的身影。

  我長大了,但我的老家的新年卻一直都沒有變。我的老家的新年是永遠的,是幸福的,快樂的。我會把它藏在記憶的深處,直到我離開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