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家鄉的小吃作文500字
歲月的齒輪靜靜地轉動,帶走了時光,卻帶不走我對家鄉的那份深深的依戀。下面我們來看看寫家鄉的小吃作文500字,歡迎閱讀借鑑。
篇一:家鄉的小吃
我的家鄉椒江有許多令人垂涎三尺的特色小吃。有香噴噴的蛋餅,香香脆脆的泡蝦,又又辣又鮮的薑湯面,還有那令人暖到心裡的薑汁調蛋……家鄉的小吃數也數不盡,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青團。
青團是一種三月清明時的特產。它的外形有的像大大的餃子,有的像圓圓的球。正宗的青團可講究了,碧綠的粉團外包著一種帶著鋸齒的樹葉,葉子通常有三片。撕開葉子,清晰的葉脈印在綠粉團上,葉子留下的清香味卻瀰漫在青團裡。青團那惹人喜愛的顏色來自哪裡呢?哈!原來青團除了米粉外,還夾著一種叫“青”的野草。這種草開著黃色的球狀小花,葉瓣下會有一層白白的茸毛。
我們上次去找春天的時候,媽媽和阿姨就在田野裡發現了一大片的“青”呢!但是在青團的粉團上,你是看不到這種草的,因為它已經經過了煮爛,搗碎,最後揉和在米粉裡了,留下來的,只有那碧綠的顏色和那無比清香的氣味。青團的味道有兩種,一種甜,一種鹹。甜的裡面有甜甜的豆沙泥和香香的桂花。鹹的就更豐富了,它裡面有脆脆的春筍,新鮮的肉丁,軟軟的豆腐丁和紅紅的蘿蔔粒,咬一口香噴噴的油汁會直接打動你的味蕾。
要說青團最好吃的是哪家店呢?我外婆家。但是隻供品嚐絕不外賣哦!每年的清明節,外婆就會花好幾天時間去準備這些食材。等到清明那一天,我們大家都去外婆家幫忙做青團。媽媽的一個常住江蘇的阿公也會在這一天趕回來做青團。
青團,這一年只吃一次的美味小吃,它那無比清香的美味留在我的唇齒間,也印在我深深的腦海裡。
篇二:家鄉的小吃
我出生在北京,對北京的小吃比較感興趣。前幾年來,爸爸經常騎著腳踏車帶我逛衚衕,經常會看到小吃店。
今天,我進了一家小吃店,許多老北京的泥人,重現了大街上東西的情景。有的人在賣炸糕,有的人在賣冰糖葫蘆,還有的人在賣茶湯的,好像回到了過去。我走到了櫃檯前,看見了許多小吃,有驢打滾、有糖火燒、有艾窩窩、有面茶、有豆麵丸子湯、還有芝麻火燒。我們要的是:糖火燒、豆麵丸子湯和芝麻火燒。
糖火燒看起來是圓形的,沒有什麼特別之處。我咬上一口,會感覺到特別甜,像是吃了一口蜜一樣。再咬上一口,就更甜了,像是泡在蜜罐了一樣。糖火燒還有一段來歷呢?相傳遠在明朝年間,有個叫劉大順的回民,來到了通州開了一個店,然後用料也特別講究,油要通州的小磨香油,桂花要天津的甜桂花。我看到了這段來歷知道了糖火燒為什麼那麼甜了。因為它的用料都是上等的,所以這麼甜。
接下來說說豆麵丸子湯。豆麵丸子湯的丸子也是圓的,可咬上一口,你就會清楚的看到裡面有粉條,吃在嘴裡滑滑的。再放上點韭菜,醬豆腐湯和麻醬,我感覺味道會更好。這時候,再咬上一口,會感覺比以前更入味了。接下來再說說豆麵丸子湯怎麼做?首先泡粉條,不要泡的太軟,然後把粉條和豆麵拌在一起,再加上適量的水攪拌均勻,再把面做成丸子的形狀炸,就開始煮,直到煮成奶白色為止。
最後來說芝麻燒餅。芝麻燒餅也是圓的,咬上一口特別柔軟,再吃上一口芝麻那麼香。我感覺這就是一種享受,心裡特別舒服。
從小吃上看,老北京人的手怎麼這樣巧,做出了這麼可口的小吃。我愛家鄉北京!
篇三:家鄉的小吃
螺螄粉是我們柳州著名的風味小吃,凡是吃過的人都會讚不絕口!
聽媽媽說,螺螄粉是這樣由來的:傳說,有個農民幹活兒回來,從田裡摸了幾顆田螺拿回家煮湯喝,發現這湯很是美味,就加了些米粉共同煮著吃。香味引來了鄰居們,於是螺螄粉就這樣流傳開了。
不過現在的螺螄粉可不像故事裡的那麼簡單。現在的螺螄粉加了好幾種配料呢!有金燦燦的腐竹,脆口的木耳,綠色的青菜,炸得香香的花生,躲得碎碎的肉丁……再淋上鮮紅的辣椒油。哇,別說看上去很有食慾了,就連聽上去都讓人垂涎三尺!螺螄粉不僅看相好看,味道也甚是鮮美。用筷子夾起雪白的米粉,一口吃下去,那種滋味簡直爽呆了!再細細品嚐其他的配菜,雖然沒有米粉那麼好吃,但還是很別具美味的。最百吃不厭的在於那熱氣騰騰的.螺螄湯,不顧有多辣,只要一口氣喝下,你就會覺得丁點辣味都沒有,而是滿口餘香的鮮味。吃上一碗螺螄粉,簡直就是美味享受!
我最記得那次我和同學去吃螺螄粉,“咻”的一聲,滿汁的湯水濺得我倆的衣服到處都是。我和同學看見自己的衣服都濺上了湯汁,都不約而同地哈哈大笑起來。從此,我給螺螄粉取了個別名,叫“開心樂滿懷”。
“好聽聽不過劉三姐的歌,好看看不過桂林的灕江美,好吃吃不過柳州的螺螄粉。”這是我在吃了那麼多次螺螄粉後得出的結論。聽完我對螺螄粉的介紹,你也趕緊嘗一嘗這美味的螺螄粉吧!
篇四:家鄉的小吃
朋友,你聽說過“米茶”嗎?如果沒有聽說,請讓我來告訴你吧。
“米茶”是我的家鄉夏季的特色小吃。它是將大米放在鍋中炒至金黃色然後用適量的水煮制而成。煮好的“米茶”呈淡黃色,湯汁中開著粒粒米花,似茶非茶,似粥非粥。
“米茶”既可熱飲又可冷藏後食用。熱飲時和品茶有異曲同工之妙。品茶講究的是一看二聞三品:看茶色,聞茶香,品茶味。品“米茶”也一樣,將煮好的“米茶”盛在白瓷碗中,一看湯色淡黃,二聞米香清鬱,三品滋味甘甜。“米茶”不僅能解渴生津,還能飽肚充飢。如果在炎熱的夏天,當你飢渴時喝上一碗“米茶”那才愜意呢。更特別的是由於米茶在製作過程中,米中所含澱粉部分被破壞變成了活性炭。而活性炭可以把附在胃腸裡的脂肪吸走,排除體外。因此,它既能消暑解渴又能護胃。所以一到夏天,“米茶”變成了家鄉尋常百姓家的必備之物。
家鄉的人們對“米茶”情有獨鍾,除了它的食用價值外,據說還有一個頗具特色的傳說。相傳明朝憲宗朱見深第四子朱佑元冊封為興王,食邑湖廣安陸府。他有一個妃子,懷孕後茶米不思,見山珍海味就噁心。興王召來多名廚師,調出各種口味的飯食菜餚,但都不合妃子的口味。興王大怒,要大開殺戒。
有一位廚師情急生智,從家裡端來自己食用的“米茶”獻給興王,妃子見“米茶”果然食慾大振。興王大悅,“米茶”正式從民間登入宮廷。從此,“米茶”就成了荊楚大地(主要是鍾祥、沙洋、京山、天門等部分地方)有名的特色小吃。由於米茶能解渴生津,降脂護胃,遠行打工的家鄉人把米茶帶到了廣州、深圳等地。據說在廣州深圳還掀起了“米茶”熱。
篇五:家鄉的小吃
北京的烤鴨,西安的羊肉泡饃,雲南的過橋米線,山西的麵食……樣樣都是美滋美味,令人垂涎三尺。可我卻對臭豆腐情有獨鍾。
臭豆腐不僅湯味好,看相也好。一塊塊金黃色的方塊油炸豆腐浸在棕黃色的湯裡,一片片綠色的香菜末、碎花生散落其間,不看不知道,一看就讓人口水直流三千尺呀!
臭豆腐的做法十分簡單:有客人來了,取一些方塊的白色豆腐放在鍋裡炸,直至炸成金黃的就撈出來,放在碗裡,再倒上一些已事先調製好的濃湯,撒上已切好的香菜末和碎花生,喜歡吃辣的客人還可以澆上幾勺紅紅的辣油。接著,一碗色香味俱全的臭豆腐就大功告成了。
由於我的特殊愛好,媽媽經常帶我去小攤吃臭豆腐。而我一吃就是好幾碗。我吃的時候,先要舔一舔臭豆腐的表面,因為我要嘗一嘗臭豆腐表面的汁,然後一口又一口地吃,而不是一口就吞下去,因為那樣才可以好幾次都吃到臭豆腐的味兒,才可解我的饞。媽媽看著我狼吞虎嚥的樣子,常常說:“我傢什麼時候鬧過饑荒呀!我女兒怎麼這麼能吃?”我一聽,邊吃邊笑著說:“因為臭豆腐實在太好吃了,飽了眼福,不飽我的口服呀!”
哎呀,不行,不行,我不能說了,再說呀,我的口水都要只留五千尺了!我還是先去吃碗臭豆腐解解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