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青春的3000字作文
青春是帶露的花朵,清純靚麗;青春是流淌的小溪,清澈、活潑;青春是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充滿著希望;青春是美麗撩人的風景,絢爛多姿青春是一生最值得回憶的美好時光。以下是小編為您帶來的關於青春的3000字,歡迎欣賞與借鑑。
關於青春的3000字作文一:
無論何種年代,青春都只是雍腫在旅行包上的一袋流浪,一紮久違的不知。當旅行的你開始背起它行走時,你就註定有了不同於樂於安靜寂寞的人那樣嫻靜的心理。因為通常是旅行給了你奔波的享受感,給了你流浪的超越感。而青春,究竟只是深掩於那些享受感和超越感之外的。
青春只是在旅行的時候才會有光彩的。什麼是讀萬卷書,什麼又是行萬里路?當你真正這樣履行了的時候,當你真正的坐擁萬卷書曲行萬里路的時候,你便會知道,那個曾經幼稚的你其實已經遠去,因為青春來了。
在古人的想象意境裡,他們似乎是很喜歡旅行的,這或多或少的可以從某些古老的文字裡讀出來。然而,旅行歸旅行,我們終究是這樣美其名曰的。古人真正的旅行想必不是好過的,我們更多的時候可以現實地稱之為“流浪的旅行”更為貼切些。
那個高傲的不能自已的李太白曾經也是在面壁讀書的,他有沒有讀過萬卷的詩書我們是不知道的,我們只知道那個詩人是很聰明的,他有著詩仙的稱謂。所以他甚至是自己在叫囂著,他已經讀過一萬卷書了。也正是這樣的叫囂才使的青春年少的他“仗劍去國,辭親遠行”的信念變得那麼豪情萬丈起來。難怪,以他的性格,唱起“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詩句出來,這又是多麼順理成章的事情啊。
稍後而來的杜子美,是沒有李太白那種浪漫和瀟灑的。我在想那個杜子美一定是太過憂心的了,他將所有過目的詩書都讀得太過透徹,以至於在他心裡是容不得哪怕一點的不如意之事。所以當他在看到昔日那個汪洋恣肆的大唐王朝由盛轉衰之時,杜大詩人會是痛心的那麼久,那麼深。杜詩人在青春年少的時候也是走過很多山河風光的,年少的詩人也曾留下了自己絕美的妙語佳音在那片溫情燦爛的土地上;實際上,杜詩人在整個顛沛流離的半生裡都是在流浪的旅行裡度過的。或許詩人在流浪的時候是看過詩書的,文人樣的他也是需要引經據典的,偶爾借古籍發洩或感嘆是詩人的特長:又或許,詩人也未曾看過詩書,他更善於用自己獨特的文字去安慰自己洗滌他人。因而杜大詩人的詩不僅僅是流浪的詩,更是歷史裡的詩!
青春來的和走的履程便是如此巧妙又如此奇異的和流浪粘在一起,和旅行粘在一起,和書粘在一起。我有太多時候總將自己也歸納在那旅行和書裡了。只是在那旅行和書裡,我找不到李太白,也找不到杜子美。
我在顧及自己的青春與流浪的關係時,時常是糊塗的。我的流浪不是由我做主,我的青春也是在偏離該有的旅途。
我想,在很多時候的很多地點,我的青春都是在流浪的,在做無意義的流浪。因為很多時候,我自己也不清楚,到底何謂流浪,又何謂安穩。也許流浪久了的習慣叫做安穩,也許,安穩久了的習慣它也叫做流浪。
行走在建設一路蒼老的香樟街頭,很容易忘卻此一年模糊的時刻。就彷彿這座城市的四月和五月的變換是和我無關的,我只是四月的乞兒,五月的棄兒。四月沒有陽光,五月沒有雨水。流浪不走,青春也不光臨。
我很喜歡獨自行走在這座城市的街頭。街頭有比巷尾發生更多事情的可能,讓人可以記住,其實流浪才是這座城市的主調。
我也喜歡那種略帶清冷的漂泊感,那種清晨的黃葉從枝上旋轉落下的瞬間。葉子,大樹,不驕不躁,似乎所有的清冷都是零落的葉子彌散開來的。很多人知道,那不是葉子的彌散,我也知道。
你可以去放鬆那種漂泊,當然你也可以去壓迫那種漂泊。這個世界的輕鬆和壓迫的感覺都是屬於你一個人的,無論眾寡。一群人的時候,你可以去流浪,當然一個人的時候,你也可以去品味詩書。
青春便是這樣,既是悄悄又是公開的與流浪扯上了關係,與詩書扯上了關係。
旅行在這個四月裡扮演的角色是綠色的,四月裡有那麼多的綠色都纖薄的渲染在旅行的青彩裡。四月的青春因此也染上了帶有希望的綠色,很喜歡在那種有綠的希望的光裡,執一頁白舊的書紙,看漆黑的文字,褶皺的卷角,一圈又一圈。
書卷很多時候是多情的,比青春還要多情。雖晨昏憂樂,足以旦夕相親。
書卷的多情又似乎是有些寡姓的,有些薄情的味道,在很多時候,我只是一個人傻傻地看著書。我不知道書卷裡那些我並不可以參透了的與流浪與青春與旅行相關的有些暖有些冷的固執文字它們到底是由何處而來的。文字是在冷的書卷裡,是在熱的人的心裡。
在很多年前的某個午後,我曾反覆於悶熱的環境裡讀一本書,那是沒有目的沒有心情的在讀;然後很多年後,當我再次看到那本書時,我沒有記起與那本書有關的一點東西;我只知道,我有一肚子的苦水都撒在那本書之外的記憶裡了。
閉門讀書的感覺畢竟不是友好的,那就好像是一個頑固的人與整個世界為敵一樣。一般閉門讀書的人也都是些苦讀有恆之人,譬如匡衡,譬如孫敬。他們的青春在很大程度上是淪落於虛掩的門庭之內的。
那個匡衡據說還是鑿壁借光的,我無法想象得出在這樣一種苦悶環境裡成長的人,他會有什麼樣的心理去面對他成名之後的旅途。或許啊,匡衡日後的.旅途裡便只有“書”了;這該是多麼悲哀的事情哪。
青春,旅行,還有詩書就這樣莫名的牽扯到一起了。我在安靜的時候愛去思索這些已經在我生命裡過去了很久的東西,它們就如殘留的煙雲般,有些許張揚,有些許幻想,有些許安逸;可它們又都是徹底飄浮遠了的,在我去留無意之時,在我寵辱不驚之時;它們又總是輕巧乖張的在吸引那個早已拋卻了淡淡風情的我。
青春已經遠了,我早已聽君訴說;旅行已經遠了,我也在淺償輒止的浮圖裡看明;我現在留有的也只是那一卷卷猶記在心裡的寂寞詩書。
想想李太白,想想杜子美,我覺得他們總是過去了的那麼久遠。然而,他們畢竟還是留給過我們詩書留給過我們無限的河山風景的。我看不到他們的芳華青春,我只知道,那些流傳了千年的輝煌詩篇和濃濃的詩情畫意。
我愛讀李太白的,當然我也喜讀杜子美的詩歌。在傳統的審美價值裡李太白和杜子美的詩歌都是不分伯仲的。李太白有李太白的高遠飄逸,杜子美有杜子美的沉鬱深刻。所有的愛讀書之人想必也不會將他們區分的多透徹,然而,我在看待他們的詩歌作品時仍是不免要加上所謂的“旅行”一詞去區分的。
記得杜子美在一首詩裡唱得好,說“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他還在另外一首詩裡這樣說到“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而從這大概就可以區分出吧,一位詩人的品格,一種詩風的特色。大詩人在用一種我們每個普通人都可以領悟到的意境書寫詩詞,那是他青春歲月裡最張揚最芳華的句子。
可到底,千年後的我們,不是大詩人,也沒有大詩人該有的那種敏捷才思,善感多愁;我們只是一個個普通的人,普通到有時候我們甚至連各自芳華的青春過往都不能記憶完全的人。
我們的青春最終是過去了的,我們卻也不可以記憶完全;有些故事的發展便是這樣玩笑,沒有答案,也永遠找不出答案。
青春有時候不與時間相關,只與地點相關,只與合適的時間和適合的人相關。譬如說,生長在青春芳華里的那些短暫的記憶,短暫的風景,短暫的路人。
在很多個偶然的命運輪迴裡,我們其實什麼都做不了的。就好像,我們寫不出那些優美的詩歌來,我們也做不出類似匡衡那樣的聖賢做出的聖賢之事來。我們可以做的或許只是,品讀一本書,行進一段旅遊。然而就是這些個簡單而古樸的事情,我們卻在用一生的光景去履行。
我們是在年輕的時候開始履行那些我們鍾愛不已的風景,我們是在弱不禁風的一天天裡學會的。我們開始讀書,我們開始旅行,最後我們開始用讀書和旅行去記錄我們曾經最珍愛的--青春!
關於青春的3000字作文二:
青春,筆畫十七畫,廣泛指青年時代壯麗的時光;也用於比喻百年老廠恢復了青春;指少年、青年人的年齡;春天草木茂盛呈青蔥色,所以春天稱青春。
我不想用華麗的詞藻去描寫青春,也不會用多彩的畫筆描繪青春。
青春是人生中最美麗的一道風景,是一生中最真切的回憶。青春一定是像五月的朝陽,充滿活力;也一定像破土的新芽,充滿生機,更像歡騰的小溪,流淌著我們的歡樂。青春是熾熱的火炬,青春是璀璨的夜空,在青春漫長的季節裡,我們一直努力地向前奔跑。
此時的我們,正處於這嬌嫩如花骨朵一般的年紀,眉目之間都帶著涉世未深的天真。乾淨而純粹的笑容間,流露出年少的純真無邪;有時我們故作沉思,彷彿看透這個世界一般,但那眉宇間的稚嫩,終究無法和經歷過無數大風大浪的人相比。
這時候的我們,愛追逐燦爛的太陽;愛探索大自然的奧秘;愛幻想外星人和飛碟的神奇;愛金庸、三毛的著作;但我們更愛憧憬明天,更愛嚮往未來。年輕的我們,心中都藏著一個玫瑰色的夢;年輕的我們都學會瀟灑地走,給青春留下壯麗的日出。
但我們還是太過於青澀,曾經開口說出的某些話往往都不曾經過大腦;我們還是太過於幼稚,不停的抱怨著自己曾經看過的動漫是多麼的腦殘,但一到放假依舊看的樂此不疲;我們還是太過於善良,基本上屬於在街上走一圈,身上所有的零錢都能貢獻給路邊乞丐的型別。
我們口中叫喊著青春是又來揮霍的,所以我們嬌縱放肆,但我們卻又開始嚮往成熟。
就自己而言,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愛上那苦澀的滋味的?是從何時起,將最愛的奶茶換成甜膩的摩卡,再換成充滿奶香的拿鐵,現在,我開始愛上了那香濃醇滑的Espresso。儘管18歲以下儘量不要飲用或是少飲用,因為它的副作用為攝取過多的咖啡因,容易發生耳鳴心肌亢進,但我依舊喜歡那無法言語的苦澀。
記得有人問過,為何你如此愛著難喝的咖啡?我笑了笑,Espresso的作用和其他咖啡一樣,無非就是用苦澀的滋味提提神,但它的效果更強;但在你失敗時,落魄時,無助時,Espresso無法言語的苦澀,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讓你認清這個世界的陰暗與醜陋。提問的人是朋友的哥哥,你能夠想象他那時看我的眼神,他的眼裡充滿了無數複雜的情緒交織在一起的驚奇,不解以及……憤怒。
浮生阡陌,即便我們正處在最美的年紀,終究也只是過客。
看著現在的孩子,那份純真已不再擁有,他們的眼裡充斥著的是所謂的叛逆與不羈。
淺栗色梨花捲與各式各樣的美瞳流行於校園中時,有誰還記得那屬於東方古典美人的黑髮黑眸;小腳校褲充斥在校道上時,有時還記得那遭我們嫌棄卻依舊覺得舒服的校服;蘋果綠的腮紅成為潮流時,有時還記得那抹優雅的桃紅色……
人人都會經歷戀愛、結婚、生子的過程,或早或晚的區別。
現在的孩子,硬將這個過程提早了近十年。看到了多少個12、3歲的孩子,手裡抱著一個剛出生不久的奶娃娃。每每看到此情此景,我總會嘆息,人生苦短,何必如此折磨自己。也許你再等等,等到你十八歲的時候,會出現一個比現在更好的男生,他會比現在這個百倍的疼你、愛你、哄你,不會讓你受一點委屈,更不會讓你像現在這樣,一個人孤零零的走在街上,還要飽受世人的眼光。
沒有人永遠十七歲,但永遠有人十七歲。
我常常在思索我們的青春,它真是一個奇形怪狀的玩意兒,短短的身子偏偏拖了一個長長的尾巴,像翅膀一樣招搖著,久久不肯離去。十七歲時青春的尾巴,短暫而灰敗;像一首鋼琴曲的最後一個音符那樣,無論用上多麼高亢的調,結局都是消失與離開。
十七歲的故事,總是在晴朗的天氣裡,用最歡樂的口氣開頭,就好像講故事的人,真的不知道,結局會有多憂傷似的。
我們年輕,不必深沉的感嘆,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我們年輕,可以放聲高歌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我們笑靨如花,看花開花落逐流水;我們溫情滿懷,看月缺月圓逝無聲。當殘花枯瘦黃葉堆積,我們依然能在逝去的芬芳裡一展青春的氣息,抑或在紅日西下霞滿天的傍晚,執伊人之手,在高高傲立的山峰,看時光從頭頂緩緩滑過,這不是揮霍,而是在感受青春的繽紛。
時間太瘦,指縫太寬,青春總是不經意的從我的指縫間溜走,伸手緊握,抓住的只是空氣。
在佈滿藤蔓的圍牆上,青春緩慢的攀行,回頭下望,是散落一地的音符,被記憶沉吟著輾過,又被風捲起。天高雲淡,僅有幾縷羽白的絲雲,在天空中游走,把青春的沉澱塞進時間的罅隙,時間捲起所有太過純淨的美好,卻平淡如白開水。
人生一世,白雲悠悠,漂走的事多少滄桑與眼淚;人生苦短,汗淚流盡,沉澱的又是多少往事與回憶。
青春終將散場,唯獨記憶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