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總結> 課堂實踐的活動總結範文

課堂實踐的活動總結

課堂實踐的活動總結範文

  不知不覺中一個豐富多彩的活動結束了,我們一定都增加了不少生閱歷,不如來好好的做個總結。千萬不能認為活動總結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課堂實踐的活動總結範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課堂實踐的活動總結1

  一、努力加強理論學習。

  認真學習新課程理念、數學課程標準,透過學習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對新教材、新理念的認識。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還觀看了一些名師課堂,學習吳正憲老師、魏書生老師、馬雲鵬教授等名師的教學風格,領會他們的課堂中蘊含的教學理念。

  進行課題研究首先需要理論的指導、理論的學習、理論的普及。因此,我們採用了個人自學與集體學習,必讀內容與選學內容相結合的辦法組織教師定期認真學習有關專著和文章。同時還讓教師對本課題的研究方案作深入的解讀,進一步明確本課題實施的基本要求、基本程式及基本規律。在組織集中學理論的同時,還要求教師對有關研究性學習的理論著作和實際案例進行自學,對相關資訊進行摘錄,並寫出心得體會,透過學習,努力從理論層面上引導教師對實驗課題產生背景、科學依據、教育思想、實踐價值全面把握,實現教育思想、教育觀念的轉變。

  二、立足課堂,積極開展課題研究活動,以“教研”促“科研”。

  課題研究課體現著我們課題研究組的思想和研究活動的進展,因此我們把課堂教學作為研究的主陣地,在上好研究課上下功夫。本學期我們都安排了每月一次的課題研究研討活動,我們採取的研究方法是:以大學年組為單位,對教材先進行梳理,進行個人備課,再在教研組內進行討論修改,然後立足課堂進行實踐,集體評議時,執教老師要按照課題思想,說明為什麼這樣上,一名老師作中心評課,其他老師再集體評議,使每次研討課都能讓課題組的所有教師得到收穫和提高。

  三、紮實研究。

  1、教學內容生活化的研究。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說過:“人們對數學早就產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難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脫離實際”。教學中,在不違背教學宗旨的基礎上,應儘量最佳化以“生活”為背景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從中感受數學是從生活中而來的。如:在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位置與方向》活動課中,從學生熟悉的校園的位置與方向展開教學,從而使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並應用於生活,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體驗到數學的魅力。

  2、備課生活化

  我認為學生的學習材料不能只依賴於現有教學教材,而應開闢教材、拓展教材,把教材中所要表達的思想透過多種形式讓學生去感知。因此要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生活素材。如:教學《統計》時,我就向提供了我班學生出生月份的資料,然後讓學生進行統計。在教學《年、月、日》時我又讓學生收集相關年月日的資訊資料,課堂中再反饋。這一部分的材料提供相對老師提供的材料要簡單,但對學生而言它更具有吸引力,而且調查者本身更是一種學習與生活聯絡的過程。

  3、對家庭作業設計的研究。課堂練習是教師檢測學生學習情況的重要途徑,要使課堂教學生活化,使學生把數學知識成功的實踐到生活中去,教師的前提就是要精心的設計課堂練習。我們需要從學生的實際生活中挖掘開放性的素材,練習題的設計要具有開放性,要是學生感興趣的,要能直接反映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去,練習的形式要多樣化。

  我覺得在這樣的作業中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現實生活中去,體驗到數學從生活中來,並運用於生活。從這個作業中看到學生根據自己所蒐集的資訊,利用已學的知識加以計算,既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又增加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選擇、處理資訊的能力。因此,我覺得教師設計的習題應儘可能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絡起來,使數學知識學以致用,儘量避免讓學生被動接受、死記硬背的無意義的練習。這樣才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思維創造性。

  四、研究成效。

  1、優化了教材內容呈現方式,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這些內容要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內容的呈現應採取不同的表達方式,以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於是我們採用對話、圖文、表格、資訊、漫畫、遊戲等形式呈現教材內容,使教材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使原先感覺較模糊、抽象的問題變得直觀形象,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了學生進一步探究的`慾望。

  2、轉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了數學學習的能力。

  透過多種方式呈現教材,構建以學習者為中心、以學生自主學習為基礎的新型教學過程,引導學生把靜態的知識結論建立在動態的思考之上,把抽象的數學概念、規則建立在形象的感知之上,將教材內容生活化、動態化、情境化、形象化。大力推進教學活動由教向學的轉變,使學生體驗知識的發生和發展過程,使學生更真切地感受到數學自身的魅力,逐漸進入學習數學的角色。學生透過主動參與、積極思考,與人合作交流等活動,可以獲得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和興趣,理解數學的基本思想和方法,體會數學的探索過程,體會數學與自然、社會和人類生活的聯絡,從而獲得知識、能力、情感的全面發展。

  3、改變了教師的教學方式,提高了教育教學水平。

  透過對教材內容呈現方式的研究,使每一位課題組成員對現行教材的編排體系和設計意圖有一個整體的把握,並從實際出發進行重組和最佳化,從而更好地服務於教學,同時也提高了教師自身的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使教師由“教學型”向“思考型”、“研究型”轉變。透過課題研究過程,培養了一批富有教學經驗,富有教改意識,熱心教育科研的青年教師,他們已成為我校的科研的中堅力量。

  五、取得的成效和反思

  我能根據在課題研究中所學的理論知識和在教學實踐中的經驗,積極在上完課後進行及時的反思。寫了案例《面積和麵積單位》當然還存在很多的不足。

  1、自己的教育理論有待提高。自己發現了一些問題,卻沒有及時總結、形成書面材料,使一些可貴的發現就從身邊溜走了。

  2、缺少豐富的活動充實研究。

  3、數學生活實踐課的開展要走向課堂外、走向社會,那麼如何取得老師與老師,老師與家長,學校與社會的合作,這還有待於進一步的完善。

  4、在研究中我們有這樣一種感覺:目前雖然對教材內容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最佳化,但是總覺得這種形式只是一種表面現象,只能對學生的視覺產生刺激,讓學生感覺好奇和新鮮而已,不能從根本上達到學生內心需求,不能從更深層次上去使學生進入一種內在的、不由自主的學習和探究狀態。

  總之,我們的課題研究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已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也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還有待進一步完善,我們課題組成員有決心和信心繼續努力,相信我們的課題研究工作一定會取得豐碩的成果。

  課堂實踐的活動總結2

  社會實踐實踐活動給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我們,多了一個瞭解、接觸社會的機會。只有透過實踐我們才能發現自己身上的不足,才能使我們學有所用,為今後走出校門,踏進社會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個假期我沒有選擇自己的專業去實踐,而且能夠在報關這一領域的實踐也是挺難的。還好,在校課餘時間我上了個會計培訓班,對會計這方面還算了解點,所以就跟在阿姨身邊學習會計。

  在此過程中,我學到了再書本上學習不到的知識,它讓你開拓視野,瞭解社會,體味生活,也對會計這一方面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對於企業來說,會計工作是一項重要的管理制度,是要為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而服務的。

  我實習的單位是一家物流公司,這是我第一次到公司裡實習,心情既緊張又期待。上班的第一天,我就早早地來到了公司。到了之後,阿姨就帶我熟悉一下公司的環境,認識了一下公司的同事,之後我就來到財務科的辦公室了,跟著阿姨學習。

  阿姨拿了一些資料說:這是我第一天來,先得給我熟悉一下最基本的東西。我拿著這些資料真不知道該從何看起。從看這些資料就能體會到會計工作真不簡單,有許多的步驟。我心想這份工作到底要怎麼做啊,怎麼這麼麻煩呢,有點不知所措……

  實踐的第一天,雖然沒做什麼事但我瞭解到會計這一工作是有很多步驟的,有許多的業務要處理。所以工作是一定要耐心和細心,不能出錯。

  接著,我開始接觸一些關於運費的單據、發票等,根據這些要計算收入與支出的總金額。這些事可能看起來蠻簡單,但是一旦哪個資料出了錯,就會造成嚴重的後果,馬虎不得,需要認真對待。

  資料算好後,就要開始學習登現金日記賬了。對於字跡一定要書寫工整、清晰不能潦草,這些注意點我在書本上也學到過。可是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先用鉛筆在上面登記,給阿姨過目後我才會用黑色水筆重新登記,保證不出錯。

  接著幾天,我都會學到更進一步的知識:開始登記其他賬簿的一些科目。之後呢,等登記賬簿學會後。每天都會重複同樣的事,但我並沒有馬虎對待,反而更加認真。因為我知道這是鍛鍊自己的一個好機會,一定要好好珍惜。

  其實,今年的這個暑假對我來說非常的特別。因為,除了去公司實習,在這期間,我還很榮幸地代表學校去參加了蘇州市的“三話”比賽。比賽前也參加過不少的培訓課,先是參加吳中區的選拔後,再有幸地能參加蘇州市的比賽。這也是我暑假的又一次社會實踐。

  所以這個暑假對我來說意義非凡,也很特別,雖然我沒能像同學那樣有機會出去旅遊,去放鬆自己,反而自己被烈日曬得變黑了點。但我過得特別充實,從中也學到了許多、受益匪淺。

  在社會上要善於與別人溝通是需要長期的練習。以前沒有工作的機會,使我與別人對話時不會應變,會使談話時有冷場,這是很尷尬的。人在社會中都會融入社會這個團體中,人與人之間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過程中更加融洽,事半功倍。別人給你的意見,你要聽取、耐心、虛心地接受。

  在工作上還要有自信。自信不是麻木的自誇,而是對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社會經驗缺乏,學歷不足等種種原因會使自己缺乏自信。其實有誰一生下來句什麼都會的,只要有自信,就能克服心理障礙,那一切就變得容易解決了。

  知識的積累也是非常重要的。知識猶如人的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體就會衰弱,人缺少了知識,頭腦就要枯竭。

  社會是另一個學習和受教育的大課堂總之這次實踐讓我學會了很多東西,給予我了很多啟發。但實踐也只是個過程,真正的目的是要我們改變思想觀念,學會學習,這樣才能不斷的進步。

  不管做什麼事情都一定要認真仔細,決不能走馬觀花,要對自己負責。尤其是一些看上去不起眼的小事,更是不能馬虎的。正所謂細節決定成敗,往往是一些細節上的工夫,決定著事情完成的質量。

  課堂實踐的活動總結3

  透過又一學期的課題研究,全體課題組成員在前一年的基礎上更加明確“博愛小學”這塊教育土壤的特質和優勢,對課堂教學的研究始終關注“三性”,(學習的自主性、生活性和發展性),在課堂教學中倡簡、務實、求真,讓課堂迴歸本色,並結合自身特點進行補充、修正,提煉出博愛課堂百條建議若干條,努力建立帶有博愛特色的課堂文化。在組長杭燕的帶領下,順利通過了區中期評估。現總結如下。

  一、以學促長,以思促改

  在這一學期內課題組理論學習以集中學習和分散學習相結合、討論和自學相結合的形式互動進行:一方面帶領各成員重溫了《新課程標準》,並學習了《基於生命——課堂生活重建探索》,透過認真學習並解讀與課題研究相關的理論書籍和論文,形成重視理論學習的氛圍;另一方面各成員也從自身需求出發,有針對性地自主學習理論文章和專著,主動訂閱了《江蘇教育》、《江蘇教育研究》、《小學教學設計》等有關學科方面的雜誌,平時自學研討,作好摘記,寫下心得體會,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完善自身知識結構。

  課題組重視開展學習討論活動,用先進教育理念支撐教育課程改革的實施。王曦寧、顧娟、李霞、徐珍、李玲、餘頡六位課題組成員在沙龍活動中,毫無保留地把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總結的經驗、好辦法拿出來與大家共享,激起了課題組全體教師的深思“如何用理性的目光看待教育中的問題”,“用科學的方法來設計教育教學的細節”。

  二、切實研究、提高實效

  1、保質保量的開好研究課

  研究課是驗證課題理論假設,探索理論在實踐中如何具體操作的重要方式,是課題的生命所在。課題組各學科成員在充分學習理論的基礎上,經過集體備課,深入課堂開展課堂教學研討活動,進一步探討教材內容的最佳化策略。課題組成員徐珍、沈琛老師以解決問題的策略為研討主題在一年一度的常州小數年會上分別進行了六年級的“替換”、“假設”策略教學,充分展示了教學智慧以及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注重學生學習能力培養的教學理念,博得了各位專家和在座老師的一致好評。同時,課題組還組織成員透過對博愛課堂教學行為進行觀察、分析、診斷,進行多角度解讀和共同研究,將具體的教學行為與理論實際聯絡起來思考,反過來又指導實踐,提升教師教育實踐的合理性。

  2、加強各年級課題研究氛圍。

  學科組是課題研究的基層組織,加強學科組的學術研究氛圍,是進行創新教學實踐的有效途徑。本學期各學科組的課題研究做到了三定:定時間、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並且在活動過程中做到個人鑽研與集思廣益相結合,積極探討教材的重點、難點、知識背景、教學方法等,探索創新教學的新舉措。

  3、完善管理、規範過程。

  為了避免研究過程空殼化,課題組對課題成員加強了管理力度,督促每個成員的職責、研究內容,明確課題目標,按課題組計劃認真實施,課題組年青教師實施課題管理電子化,成為課題部落格網站的充實者,做到起初有計劃,期中有階段,期末有總結,把研究滲透到課堂教學中去,按資料檔案制度、階段彙報制度嚴格實施到位。

  三、勤於總結,不斷提高

  課題組成員不僅在實際教學中結合研究課題,進行最佳化課堂教學的探索,而且在平時課堂中滲透,做有心人,收集整理教材中相關內容,將教研活動與課題研究緊密結合。更透過及時反思,認真記錄課題研究中的相關體會,注重總結與提煉,寫出了高質量的論文。丁雪的《互動電子白板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獲區優秀教育論文英語類二等獎,張麗的《數學課要“動起來”還要“靜下去”》、陸欣的《從“預設成泡影”到“快樂並收穫著”》獲區優秀教育論文數學類二等獎、章婷蘭的《為孩子的明天開啟一扇窗戶》獲區優秀教育論文語文類三等獎,王婷的《合作學習在小學陶藝教學中的應用》、楊敏的《將綜合材料融入陶藝創作》獲區優秀教育論文美術類三等獎。

  回顧一學期的課題研究工作,有收穫亦有不足,如所歸納的博愛課堂教學建議,有些還不夠科學,有些缺乏創新,總體來說在系統性方面還有待加強,下學期我們將更加努力,促成課題研究不斷深入,為教育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學生素質的更全面發展而盡我們的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