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總結> 網路教研工作總結(精選5篇)

網路教研工作總結

網路教研工作總結(精選5篇)

  時間一晃而過,一段時間的工作活動告一段落了,這是一段珍貴的工作時光,我們收穫良多,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工作總結了。我們該怎麼去寫工作總結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網路教研工作總結(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網路教研工作總結1

  網路教研這個新生事物,為教師搭建了開放、平等、互動的學習研討平臺。網路為教研打開了一個敞開、明亮的世界。雖然對於我們農村小學的老師們來說,參加網路教研還處於摸著石頭過河的狀態,但是透過半年多的努力,對於每個參與教師來說算得上收穫頗豐:大家在網路這個平臺上學習了很多東西,從心靈到教研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鍛鍊,與其它兄弟學校基本實現了資源的交流與共享。實踐證明:網路教研已經成為教師專業成長的新途徑!現就我校一年來的網路教研工作總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措施到位

  學校積極響應聯校教研室的倡議,有計劃地開展網路教學研究活動。為做好學校網路教學研究工作,切實加強對學校網路教學研究工作管理,學校把網路教學研究工作列入議事日程,校長親自抓,學校教教研組長及資訊科技教師具體分工負責組織實施。成立了網路教研領導小組、網路技術指導小組及各絡教研小組,然後有序組織教師開展網路教研活動。

  二、齊抓共管,制度保證

  工作要落實,制度須先行。學校首先制訂了一系列網路教研製度,以明確的制度保障網路教研工作的實效性。主要有《網路教研製度》、《網路教研領導小組職責》、《教師網路教研要求》……在制度保障的前提下,成立了學校網路教學研究管理領導小組,完善了網路研究管理模式,明確了網路研究管理職責。提拔電腦技術操作熟練的一線老師擔任組長,結合各組實際擬訂網路教學研究計劃,從人力上為學校網路教研工作開設了綠色通道。

  三、組織實施,不斷完善

  為了滿足教師對教學問題隨時探討和及時瞭解教研資訊的要求,拓寬校本教研途徑、創新校本教研形式,我校利用區教育資訊網建立開放、動態的網路教研平臺,為教師參與教研提供更為便捷的方式,加強教師之間的交流,促進教師教學教研水平的提高。

  1、樹立新觀念,加強學習,提高網路教研的水平。

  學校經常組織教師學習相關的網路知識,使教師們樹立正確的觀念,提高網路教研的能力和實效。

  (1)資源觀念。買書是有限的,而透過電腦上網可以進入一個無限的空間,可以從中獲得豐富的教學資源,可以學到很多先進的教學經驗,可以瞭解到很多的教學動態和資訊,這些資源的獲取和發揮的作用,將對我們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起到很大的幫助。

  (2)教研觀念。其實,網路教研與常規教研是一回事,網路教研是利用網路優勢對常規教研的包含和放大,是基於網路的常規教研。它可以解決常規教研中的資源短缺,侷限於一些孤立、零碎的教研活動,沒法做到與常規教學同步跟進等的問題,使常規教學與教研活動融為一體。網路教研能促使教研活動更富有生機活力,與教學同步,進而提高教研活動的水平和實效。

  (3)共建合作觀。網路教研要體現高度的合作性。透過網路教研共享集體的智慧,充分發揮、運用各自的力量和資源。每個人都要參與,一方面可以從中得到體驗、感悟和收穫,另一方面也要關心和幫助別人,在關心、幫助別人的同時使自己獲得提高。

  2、抓住時機,適時培訓,提高教師參與網路教研的能力。

  由於我校絕大部分教師,尤其是中老年教師,因計算機水平有限,操作能力較差,故參與網路教研面臨很大困難。先後進行了瀏覽網頁、查詢下載教學資料、課件製作、遠端教育資源應用的培訓。要求教師們在參加各類培訓、聽課後,認真撰寫培訓心得並上網交流。包括在思想上、學習上的困惑和問題,也及時釋出,以便迅速得到大家的關注和幫助,求得解答,使學習效率得到提高。

  3、積極參與網路教研活動,保證網路教研的實效性。

  “網路教研”實施的關鍵是實現“互動”。只有透過互動才能實現教育資源、人力資源、智力資源的共享。學校及時組織教師積極參與上級主管部門及其他兄弟學校開展的各項網路教研活動,使教師在互動中得到提高。學校網際網路開通後,更是為網路教研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發動教師利用“部落格”所提供的現成模板,搭建現成的網頁框架,設定新增、刪除欄目,讓教師在最短的時間,以最簡潔的方式製作個人主頁;讓教師利用“成長部落格”將自己日常教學中的生活感悟、教學心得、教案設計、課堂實錄、課件等上傳發表,超越傳統時空侷限(課堂範疇、講課時間等),促進教師個人隱性知識顯性化;同時,將凝聚了教師智慧與心血的文章,上傳到網路,與全國同行一起分享和交流,又可以得到更多的教師意見和建議,對教師們的專業提升很有幫助。

  四、評價激勵,正確導向

  學校制定了相應的評價獎勵制度,對網路教研積極分子給予一定的`獎勵,為以後教師的網路教研樹立榜樣。每次活動,學校都要有專人記錄,納入到教師量化考核工作中,確保了網路教研正常進行。

  一年來,我校的網路教研活動取得了一定成效,在聯校網站上釋出文章、心得體會、經驗交流的教師很多。我們在網路教研工作方面還是剛剛起步,需要在實踐中繼續探索,積累經驗,我們會更加努力,向同行展示更多的作品,與同行們共同分享。

  網路教研工作總結2

  “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網路的無限裨益為教研開拓了一個全新的空間,為教師們搭建了一個比現場教研更廣闊的交流與研討的平臺。

  網路教研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需要,也是新時期小學校本教研的主要工作之一,每位老師把自己親手設計的教案展示在教育資訊網上,讓其他老師參與交流,並提出合理化的建議;在本校,教師們積極參加遠端教育教學活動,展示教學風采,課後,每個聽課老師積極交流溝通,對自己與他人的教學經驗與過程進行評價、交流。上課老師也對本課進行自評,形成多維的互動對話,由“孤軍作戰”到“共同創造”,在集體討論中發現新的教學靈感,這種新型的教研方式不僅是引發教師以敞亮的心態參與其中,也是老師之間展開平等、積極、自由的互動與溝通。

  透過這種研討活動,實現了教師原有理念的建構與重建,促進了教師間的專業的共同發展,同時也促進了我校校本教研的紮實開展。

  總結自己一年來參與網路教研的經歷,受益頗豐。

  一、樹立新觀念,加強學習,提高教研水平。

  網路教研與現場教研一樣都是教學研究的有效形式,不僅省去了舟車的勞頓,還克服了時間、經費、地域等因素的阻礙。教師可以在這一空間自由地、真誠地、充分地交流,細細品讀其他教師及專家上傳的教案、反思、課例、體會、敘事文章等,獲取豐富的教學資源,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及時瞭解各種教學動態與資訊。為此,我要求自己每週至少3次登陸教科所網站,“貼著地面行走”公共部落格,公共郵箱;“貼著地面行走”公共部落格上的所有文章必讀,並從中選擇一片文章或教案進行細細品讀,同時做好學習筆記。在參與網路教研的過程中,我充分體驗到了參與的快樂,更從中學到了很多優秀的教學理念、育人方法、教學手段,自己的教學與教研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二、積極利用公共部落格平臺發表教案與反思,並及時關注其他老師的跟帖評議,進行再反思再改進。

  一年來,在“貼著地面行走”的公共部落格中本人先後發表了下列案例及反思:《難報三春暉》、《我對誰負責,誰對我負責》、《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我國的人口現狀與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合作!競爭!求雙贏》。此外本人所承擔的《初中思想政治學科‘同課異構’教學策略實驗研究》的子課題《初中思想政治學科校本教研實驗研究》的結題報告也透過此部落格得以發表。

  三、在參與和學習過程中的一些困惑與問題

  1.在參與網路教研中遇到一些困惑。如:主持網路教研,應“如何主持”?

  2.跟帖評論較少,尤其是缺乏專家、特教們的跟帖評論。作為一名青年教師,在自己專業成長的道路上我深深地渴望能夠更多地得到專家的指點,與專家進行更多的交流。雖然在公共部落格上也有看到石向東老師、李紅勤老師等特教們的文章,但並未看到他們在青年教師們的教案與反思後發表評論。因此,在我們的網路教研平臺中能否擴大專家、特教與我們青年教師的交流面?甚至可否上傳一些名師們的課堂實錄與教案反思呢?這樣能讓我們更充分、更深入地領略名師們的課堂教學風采。甚至能否設立一個“教學困惑”專區,讓教師們將自己平時在教學情境中發現的問題與產生的困惑釋出於中,其他教師及專家進行跟帖討論、答疑解惑、出謀劃策。

  總之,透過網路教研,我學會了很多教學方法,吸取了一些優秀的教學經驗,提升了教學理念,發展了教學技能。實踐證明:網路教研是我們青年教師專業化成長的又一有效途徑!讓我們更有效地參與網路教研,讓網路教研走進你我心中。

  網路教研工作總結3

  網路教學是教師交流的平臺,是瞭解教學動態的視窗。是教師提高的專業能力的有效途徑。我積極參與網路教學,拓展了知識空間,學會了更多解決問題的方法,網路使我的教學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下面把我的學習與工作所得總結如下:

  一網路教學使我快速成長起來

  為了適應現代的教學,我建立了教學部落格。在部落格中發表自己的教學反思,教學案例與同行們共同探討,把教學中的點點滴滴記錄在部落格中,外出學習時,有一位專家曾說過,記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每一天都寫點什麼,我們的語言就不會貧乏,我們的素質就會很快提高,如果每天都有一個好的辦法解決教學中的問題,我們老師就會想出很多很多個辦法,透過網路平臺進行交流,相互交流合作,取長補短,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網路給我的教學注入新鮮的血液,使我感到數學教學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充滿勃勃生機。

  二利用網路加強與外界的接觸與交流,

  學習的過程是交流與合作的過程,數學教學工作不僅是教授書本知識,而是指導學生學會正確的分析、歸納、總結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數感、符合感、空間感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從而感受數學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這樣需要我們有更多更好的方法和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有時對學生出現的一些問題,自己缺乏經驗,無法解決,這時非常的苦悶與彷徨,我們就可以利用網路尋求幫助。借鑑同行們的寶貴經驗,很多數學的概念,從小學到初中,從正數到負數,有的概念我們很難區分。例如:質數和偶數,從小學到初中,數的概念擴大了負二是不是偶數,負三是不是質數,這個問題太簡單,可誰也叫不準,我們數學組的教師展開了激烈的爭論,正確答案已經知道,可還是覺得不踏實,這時有人提議,上網查一查。問題在我們心中更加清晰了,可見網路使我們的教研氣氛更濃了。對我們的教學起到傳幫帶的作用。

  三網路使我學到了很多教學經驗。

  網路有如一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一本書,藉助網路我與同行們傾心交流,當自己遇到困難時,可以發帖到教育論壇上,閱讀者有相關資料或有能力解決問題,會給予答覆,或是表明自己的觀點,這樣會促使我們更快的在教學中成長起來,在網路上探討改變了交流方式,在網上暢所欲言,增強了我們的自信心,與同行交流心得,探討共同的話題,在交流中產生思想碰撞,在交流中深入研討,在交流中解決工作中的問題。在交流中開拓視野,增長見識,豐富資訊。網路教研使我更有信心迎接明天的挑戰。

  四網路教研使我找到教學中的缺點與不足。

  在教學過程中,總會遇到一些自己突破不了的問題。例如:在講到平移時,平移是有方向的,這個問題令我很苦惱。於是上網向同行求援。一位同行給出建議,讓小孩子上講臺表演。老師讓小孩子齊步走,小孩可能會走,問同學們她走的對不對,如果小孩子沒走,問他為什麼沒走,她可能會說不知道往哪裡走,這樣就突破了平移的方向,走的孩子可能撞牆還沒有停下來,這就說明平移是有距離的。初接觸網路我覺得自己很無知,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已經成熟起來了。並能幫助其他老師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五個人成績:

  1、2005年論文《授之以漁之思考》發表於新課程改革第十期。

  2、2006年被評為長春市優秀班集體指導教師。

  3、2008年被評為百名優秀班主任。

  4、2008年被評為長春市級數學骨幹教師。

  5、多次在學校講引路課、示範課。受到老師和領導的好評。由於經常進行教研與學習,學習到許多先進的方法,使我所教學科成績優異,得到學生、家長的認可。

  總之,參與網路教研使我受益匪淺,使我有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的感覺,我希望同行們都能主動的參與網路教研。當千千萬萬個孩子從我們課堂走出時,我們能有幸福感成就感。

  網路教研工作總結4

  不愧是東光德學校好教師,班主任的負責,科任老師的密切配合,都時時刻刻為之內心觸動著。

  一、教師:

  早上都能及時開啟打卡模式,進行一天的工作。

  班主任:每天按時提醒學生健康打卡,做好提前準備進直播間,分享直播連結,進行班級內部直播學習的知識落實與督促,在班級直播時能進行師生之間的良好互動,及時幫助學生答疑解惑,並及時在家校本里批閱學生作業。

  語文老師:每天提醒學生按時晨誦打卡,直播打卡,作業打卡,閱讀打卡,寫字打卡,很是辛苦,我看在眼裡,記在心間。尤其是語文是一項特別複雜的學科,老師們不厭其煩,幫助學生快速掌握要領,重難點,完成每節課任務。

  英語老師:原引群老師輔導年級較多,但依然高度負責,利用自己午休時間輔導學生,甚至進行直播答疑解惑。姚婷婷老師既是第一年當班主任,也是認真積極完成各項工作,兩個班英語工作也是非常負責,利用中午時間幫助學生完成學習。任省苗老師,是咱們中年級較大的大姐,她的負責,兢兢業業,也積極跟上新時代步伐,每天班級內部直播講解重點,短語,句子,給學生交代清楚。

  二、學生:

  大部分家長還是積極配合老師完成各項打卡任務,但也有家長不會操作,不能及時上交。

  三、困惑方面:

  1、老師們思考:

  如何讓咱們班級內部直播更為有效,為我們教學徹底服務。(像市局老師直播學習)

  如何佈置適合學生作業,能激起學生打卡興趣。

  個別學生不能及時進直播間或提交作業,我們老師如何溝通,起到作用。

  佈置作業方面:清楚明瞭告知家長(拍照,影片,音訊等,)避免家長提交混亂。

  2、校委會成員關注深入還是較少,應該掌握第一手資料。

  3、如何讓釘釘線上教學,激起老師工作的熱情,更好服務於教學知識落實,值得思考。

  老師們有什麼好的建議與意見,都可以與我聯絡,共同為了孩子,為了教學,為了學校,努力,加油吧!

  網路教研工作總結5

  經過歷時一個月的網路教研,全體語文教師對於“新課改環境下,如何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有了更為深入的研究,對於建立高效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應用進行了有效的實踐。在本次網路教研活動中我們收穫良多:

  一、資源共享,凝聚集體智慧。

  過去的“閉門造車”和“孤軍奮戰”早已跟不上時代的潮流,組成教師團隊集思廣益,博採眾長,充分發揮了每位教師的能動性,令教師們透過網路教研這一平臺產生思維的碰撞,開拓新思路,創新好方法。

  二、集思廣益,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人的精力有限,人的知識有限,人的能力有限,“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集體網路教研讓大家在相互交流中學習,取長補短,優勢互補,讓大家都有了收穫,共同成長。對於“小組合作學習”我們也在探索實踐階段,在教學過程中遇到了不少“疑難雜症”,以一己之力解決起來很是迷茫。可有了網路教研團隊,遇到問題可及時丟擲,自然有“高人支招”,或“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大家一起研究突破的方案,總讓人得豁然開朗之感。

  三、節省時間,提高教學效果。

  實踐“小組合作學習”遇到“瓶頸”,若教師獨立思考,花的時間多,任務重,壓力大。而使用網路教研可以大大縮短時間,減輕教師忙於備課的壓力,使教師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上課,有足夠的時間去反思、去修改。教師之間的專業切磋、協調與合作,互相學習,彼此支援,共同分享經驗。具有不同見解合理進行探討,提出改進意見,提高了“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活動開展的效率。

  四、積極實踐,提高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每一次探討教研問題,教師們希望把自己最優秀的一面呈現給大家,自然會翻閱大量的資料,做好充足的準備,將自己的真知灼見與大家分享。網路教研讓教師們都積極地參與,學習新課標,研讀課本,分析學生,尋求創新。在網路教研期間,**老師等先後就“小組合作學習”上了研討課。圍繞幾位教師的課例,大家踴躍發言,各抒己見,可謂百家爭鳴,百花齊放。這段時間透過理論的學習、實踐的探究,網路教研每一位教師業務水平、工作積極性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