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總結> 校本課程總結(通用22篇)

校本課程總結

校本課程總結(通用22篇)

  總結就是對一個時期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回顧和分析的書面材料,它可以使我們更有效率,快快來寫一份總結吧。那麼總結應該包括什麼內容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校本課程總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校本課程總結 篇1

  本學期的校本課程,我們主要針對學生各學科學習中,讓學生透過剪紙繪簡筆畫,知識競答、演講故事、手抄小報等形式。宣講霍元甲等愛國武術家的故事,學習他們練武強國,以武衛國,以武耀邦的愛國精神,讓學生處處體會到武學的博大精深,武學的愛國情緒,從而勉勵他們從小樹立為國爭光的思想境界,達到“以武”的作用。

  一、貫徹新課改精神,進行學科整合,開展豐富多彩的綜合實踐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新課改方案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定為國家必修課程,又增加了兩門課程:技術、人文與社會,這是教學改革的重大舉措。透過設計和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模式,培養了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學生關注社會、關心國家命運、積極參加社會實踐的愛國主義精神,提升了全面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以適應每個學生終身發展的要求。在此基礎上,我校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校本課程緊密結合,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奠定了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

  二、關注社會生活熱點,貼近學生生活實際,進行有益的社會調查活動,使文化課知識得到有益的應用。

  學生生活在現實世界中,存在於他人之中,世界之中。教育就需要使學生具有強烈的現實感、生活感。這種現實感、生活感的獲得與體驗,是其存在和生活的直接目的。在處理與自然、社會關係的程序中,逐步認識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這就需要學生自己去研究生活、研究世界。為了幫助學生實現這個期望,我校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注意引導學生從生活實踐中挖掘素材,提出有實際社會意義的研究性課題,來探索和解決一些具體問題。

  三、重視活動課程的引導,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創新能力,使實踐與理論緊密結合,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式。

  綜合實踐活動的精髓在於“實踐”二字。學生在校期間,大量時間用於課堂師生的交流活動,而自主動手的機會偏少。隨著綜合實踐活動廣泛的開展,拓寬了學生動手的空間,為學生自主動手、獨立製作、體現個性化特徵的設計提供了時間的保障。本著為全社會培養有知識、有能力、有理想的建設人材的目標,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定,很有必要。利用有限的工具、場地、時間,使學生動手機會得以落實,使學生能在課堂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簡單的作品設計和製作過程,精心製成了許多的精緻作品,展示了新一代學生的風貌,使執教的教師們欣喜地看到祖國花朵的聰穎和才智。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學武修身,做人,報國”是我們不變的追求。我校以“體驗武術,快樂成長”為核心的特色化教學模式,以課程改革為紐帶,統整學校教育內容,以武術促德、智、體和諧發展,達到“輔德、益智、健體、促勞、尚美”的目的,相信我們會在充滿音符的萬里工空中飛得更高、更遠、更有力。

  校本課程總結 篇2

  校本課程——國樂飄香的教學工作已經開展三年多了。下面我將自己這學期校本課程的教學工作做一個總結。

  首先是自己擔任教學的琵琶教學。琵琶是最重要的民族樂器之一,屬於絃樂器族內的彈撥樂器類。琵琶的音色清澈、明亮,中國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著名詩句“大珠小珠落玉盤”,形象而生動地說明了琵琶的音質特點。其演奏技巧相當複雜,不同的演奏技巧可以模仿許多聲音效果(如潺潺流水乃至戰場上的人喊馬嘶等等),十分逼真。

  由於琵琶技法相當複雜,面對的學生又大多是低年級的學生,而且每個學生的接受情況也不一樣,教學上也遇到了相當多的困難,我自己不斷摸索不同的教學方法來適應每一個學生,透過一年多的教學工作,看到孩子們由連琴都不知道該怎麼拿,到現在能上臺演出,學習了琵琶的彈、挑、輪指、雙彈、分等五種指法,並逐漸對琵琶越來越感興趣,在迎接中央教科所的客人到我校參觀時獲得了一致好評。

  另外,對有基礎的幾個學生,透過這學期的學習,不僅完成了《送我一支玫瑰花》、《大浪淘沙》兩首準備新年晚會演出的樂曲,還完成了《歡樂的日子》、《金蛇狂舞》、《陽春白雪》等曲目以及一系列練習曲的學習。

  另外,校民樂隊在本學期學習了合奏曲《康定情歌》、《美國民歌二首》,其中二胡的同學和琵琶的同學排練的民樂連奏——《華夏神韻》(包括《南泥灣》、《賽馬》、《茉莉花》)參加了學校各項活動的演出,演出獲得了圓滿成功,並獲得了好評。

  當然,孩子們的演奏水平及演奏技法僅僅能說是比以前有了一定進步,以後的路還很長,也還會遇到的困難,還需要我和孩子們一起努力,一起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演奏水平,並期待著早日取得優異的成績。

  校本課程總結 篇3

  優美的古詩是我國遺傳下來的文化瑰寶。為了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增強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瞭解和熱愛,培養他們對生活積極的態度,我們就把“古詩誦讀”定為我們一年級的校本課程。根據此課題,我們制定了詳細的方案,並認真實施,下面就對我們這個學期的實施進行總結。

  一、整合古詩,統一教材內容。

  由於以前古詩教材不統一,每個年級自選教材,不利於學生系統學習,也給期末的總結及彙報帶來了不便。為了使以後校本課程更好的開發和利用,現在我校根據學生特點選擇出適合我們學生背誦的古詩,確定了教學內容。

  二、採用多種形式教學古詩

  我們在進行古詩誦讀教學中,分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以老師教為主,第二階段以學生自學為主。在第一階段中我們主要採取“入境+吟誦”的方法:既指導老師帶領學生進入古詩的意境,在意境中使學生享受到古詩畫面的美,並讓學生粗略瞭解詩的大意,然後,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去學習吟誦古詩,從吟誦中感受古詩的韻律美、節奏美。我們在指導學生學古詩的時候,還注重培養學生的誦讀能力,教學生一些朗誦技巧,比如朗讀的節奏語音的長短、語速的快慢、語調的高低,以及朗讀的語感情變化和朗讀重音的把握等,不斷提高學生的吟讀的能力,強化記憶背誦。

  在第一階段結束後我們還舉行了古詩誦讀比賽。我們本著人人參於的原則先進行小組比賽,小組優勝者參加班級比賽,每班再評選出5名同學參加年級比賽,評出一、二、三等獎,進行鼓勵。除了“優勝獎”,還有“智慧獎”……..學生學古詩的興趣日益高漲。

  因此我們及時把課程進行到第二階段,開展《我做小老師》的活動。讓學生自己查詢喜歡的古詩,理解意思,並以生動有趣的形式教給其他學生。在這個階段候老師代表我們組上了一節校本課程的彙報課。課上新穎的活動形式深深吸引著每一個孩子,孩子們踴躍展現著自己的古詩才華。課下老師們又在我校論壇上進行了熱烈的研討,總結了經驗和不足。

  但實施過程中也存在不少問題,比如古詩記錄本的設計不夠合理;學古詩時有的學生理解了詩的意思,頭腦中也能形成畫面,但卻畫不出來,這就需要學生的整體素質不斷提高。還有就是學過的古詩會背串……這些都是下一步我們急待解決的問題。總之,在這個學期的工作當中,我們有收穫也有不足。古詩誦讀作為一個新開發課程,在實施過程中必然會存在很多困難。但我們會不斷探索、研究,並大膽創新,使這一課程更加完善,在下學期再上一個新臺階。

  校本課程總結 篇4

  為了更好地響應素質教育,深化藝術改革,我校於今年將電子琴這一器樂引進校本課程,拓展了音樂實踐的思路。在電子琴配套設施的前提條件下,開展興趣活動班,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生活,近一步提高學生的藝術素質,提供有利條件。對電子琴興趣班的培訓效果進行總結:

  一、電子琴教學的趣味性促進學生的興趣。

  一開始,針對學生剛開始接觸電子琴並且音樂基礎薄弱,本學期重點內容具體有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A、利用電子琴的美妙音色,感覺各音符的音高和音準。

  B、瞭解電子琴鍵盤構成及組位。

  C、透過相對位置C大調概念,熟悉琴鍵音階。

  D、強調正確的坐姿、手型及手指觸鍵。

  "興趣是一種特殊的意識傾向,是動機產生的重要原因。"八年級的學生不一定優於七年級的學生,隨著課業的加重,八年級學生在活動中的專注度似乎不及七年級的同學,所以興趣的拓展顯得更為重要。有了興趣學生才能樂學、主動學、認真學,在學習中獲得成功體驗,更易於激發他們濃厚穩定的興趣,使整個心理活動積極化,有助於磨練他們的意志,培養能力。

  電子琴本身的趣味性,激發了學生學琴的興趣,教師電子琴教學方法的改革把剛剛開始的按學生依據接受能力程度來劃分不同學層,因材施教,程度好的同學在鍵盤基本練習上展開作品的練習及音色節奏的協奏;程度為零或初學的同學主要基礎練習、鍵盤基本功練習。當然為更好的保持學生學琴練琴的興趣;鼓勵他們運用掌握的音色更改等效果進行練習,表現、抒發自己的情感,爭取成功,從而達到穩定學生學琴興趣,磨練學生意志,培養學生能力的目的。電子琴教學中各類音樂的陶冶,特別是讓他們彈奏自己熟悉的旋律如《小星星》等兒童歌曲,雖然當時學生的演奏比較生硬,斷句現象也很普遍,但當某個學生在演奏時,會唱的學生都會情不自禁地在旁邊哼唱。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藝術興趣,使其情趣、愛好更為廣泛。學生不僅愛好音樂、藝術,科技也為他們喜好。

  二、電子琴教學的實踐性促進學生音樂能力的提高。

  器樂教學的最大價值是促進了學生對音樂感受、體驗、表現、鑑賞和創造力的發展,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在電子琴教學中,學生利用電子琴試奏、試唱,掌握節奏、掌握音準;自彈自唱,熟悉樂譜;小組協作,分組分角色表演表現音樂,從中較好地獲得節奏感、音高感、和聲感和勇於創造、大膽創新的音樂能力。電子琴教學為學生積累了大量的音樂語言如:旋律、節奏、音色等。還可透過欣賞、表現音樂作品的音樂形象,培養他們對音樂的鑑賞能力。

  電子琴教學實驗活動,使學生透過自主學習,獲得了良好的學習方法,掌握了更多的音樂知識,同時還掌握了一定的音樂基本技能,提高了學生體驗音樂、表現音樂及大膽創新的能力。

  三、收穫和思索:

  透過這幾個月興趣班的開展使老師、學生都有進步提高。"青少年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上。"有關研究證明:大腦兩半球對人體運動和感官支配管理是交叉的,既支配左右手運動的是人的左右腦。演奏電子琴動手操作的特點,常常是雙手並用密切配合,協調運動,再加上學生在演奏時要看樂譜、識譜、要邊彈邊唱、有時要聽節奏、要選音色,在演奏中還要背譜,這一切要在同一時間裡準確有序地進行,在演奏中學生的手、腦、眼、口、耳等多個器官都在協同工作中,透過演奏培養了學生的注意力、辨別力、理解力、記憶力等。由此看來,電子琴進課堂,能調節左右腦,使人腦潛能得到開發,這種效果在一般音樂課上是不能達到的。

  但活動開展中也有困惑,首先就是練習時間太短促,有練琴多年經驗的同學都知道,彈奏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鍵盤最基礎的基本練習曲,每本大概要1-2年時間的練習,每天1-4小時。我們現在每週一節40分鐘,一學期14-15周左右,每學期總活動練習10小時左右,僅相當於正常琴童3-4天的練習度。除了教師依據學生層次靈活精選練習曲進行鍵盤基礎練習外,學生在家每天堅持1-2小時練習才有較好的鞏固與提高,但似乎能做到的學生不多,除了客觀條件,還有學生的主觀安排與選擇。所以教師多學習多探索多實踐很重要,在以後的活動中更進一步的對分層教育教學更高效的展開。

  校本課程總結 篇5

  透過器樂教學,不僅使學生大大提高了審美情操、審美意識,而且潛在的智力因素也不斷得到新的開掘。融樂理知識、演奏技能、音樂欣賞為一體的小學器樂教學,是從小提高學生審美意識的一個重要教育手段。這種寓樂於教的教學方法,既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又能提高學生的審美情操,因而將在學生整體素質的形成中起著不可估量的潛移默化的作用。

  興趣是帶有濃厚感情色彩的心理活動,只要對某個事物有興趣,就會激發孩子們主動學習的熱情,學習在不至於成為沉重的負擔。課堂上能用生動的形式將所要學的知識技能裝扮起來,製造輕鬆的氛圍、創設富有情趣的音樂情境,就會激發學生的興趣帶著濃郁的求知慾走進課堂。

  本學期三、四年級器樂班的同學,在演奏方面都有很大進步。特別是曹晨菲、牛欣瑤、梅洋等同學,能用揚琴彈奏金蛇狂舞,學古箏的王昕等同學也基本能演奏,但是吹笛子的同學進步不大,希望下學期能有更大進步。

  合作學習的課堂組織的形式要合理化,器樂合奏首先要學會合作學習,小組學習與個人獨立學習是課堂的主要組織方式。根據器樂學科的具體特點,使成員間相互激勵與促進,形成競爭與合作並存的學習關係。

  但這個學期的校本課時有限,學生的練習時間太少,希望下學期能讓學生有更大的提高。

  校本課程總結 篇6

  每所學校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歷史背景、外部條件和內部條件,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自己學校的優勢和風格,進而透過校本課程開發形成特色。社會在發展,課程在進步校本課程就是在我校課題的指引下,結合我校的傳統和優勢以及學生的興趣和需要而開設的。近年來我校的校本課程一直在實踐和探索,本學期總結如下:

  一、在學習中提高,強化理論修養。

  校本課程不是教學層面上的一種教學活動,而是課程層面上的一種具有獨立形態的課程,是最能體現學生特色、滿足學生個性差異的發展性課程。面對校本課程的挑戰,我們對教師進行了校本課程的培訓。因為我們感覺,教師真正的成長不在於崗前培訓和脫產培訓,主要是在教學實踐中培養起來的。新的教育思想和新的教育觀念必須也只有在課程改革和教育教學實驗的探索之中才能逐步確立,教師專業能力的體現最初發生在課堂上,最終形成於研究之中。為了確保校本課程的順利進行,我們向全校老師徵集了學習指導課案例。

  二、在實踐中感悟,提高校本課程課堂教學質量。

  長期以來,我們的教學常常是靠教師的“一支粉筆、一張嘴。”學生從中得不到收穫。而學習指導課本身所固有的特性,靠死記硬背、靠灌輸學生是根本無法接受的。因此我們要求教師根據教材內容精心創設生活化的課堂情境,採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達到形真、情切、理寓其中。尤其更要創設生活化、問題化的課堂情境,使學生更容易接受。

  三、在評價中成長,建立校本課程特色。

  我校根據校本課程的特點,明確了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察學生達到目標

  程度,更是為了對我們的教學情況進行反饋和分析,以利於改進教學,有效促進學生的發展.在實施評價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創造性地開展研究工作,追求有教師個性的、有班級及課程特色的、兒童喜聞樂見的評價方式、評價工具與評價方法的創新。嘗試“寄語型評語”、“心理健康建議”等具有人性色彩和時代特色的新型評價方式,以實現新課程評價的最大效益。

  總之,在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學生的個性發展是目標,教師的專業發展是條件,學校的特色形成是結果。我校雖然在校本課程開發上紮實地開展工作,但與先進學校相比,還有一定的距離。我們會不斷努力,充分發揮教師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加強校本課程的開發和研討,不斷提升我校校本課程的水平,使校本課程學習指導課真正能成為童話中的點金術,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服務。

  校本課程總結 篇7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一個學期要過去了,望著同學們在這個學期的進步我感到非常的開心。童話之約是一門簡單又有趣的課程,教學中可引導兒童透過童話認識現實,豐富他們的想象力和增強他們的鑑別力。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孩子們聽了很多的童話故事,對童話故事也有了更深刻的體會,現總結如下:

  一、在神話般的情景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根據兒童易想象的特點,喜愛神奇的事物,童心向善等特點,可以把童話故事與教育教學相結合,以激發兒童的興趣,在有趣的故事中慢慢體會童話的美感,而在操作時,因為有了情景的匯入,有了夥伴的陪伴,使單純的聽故事的呆板課堂演變成盡情發揮的地方,讓孩子能快樂地參與到活動中去,進一步增強了兒童的興趣,收到了寓教於樂的效果。

  二、特殊的故事情節啟發兒童對現實的感知。

  童話的起源可追溯到遠古的時代,那是人類的童年時期,人們還根據歷史上曾發生過的事件演繹出了許多帶有神奇色彩的民間傳說。這些傳說能夠激發兒童對現實的感知,使他們以兒童的視角在童話故事中獲得巨大的成長。

  三、營造環境激發兒童傾聽熱情

  童話故事的傾聽需要營造一個寬鬆自由的環境,讓兒童展開想象的翅膀,把他們所感受的事物用其特有的天真表現出來,在他們的心四、展示兒童風采在童話之約的課堂上,我充分發揮孩子喜愛繪畫的天性,讓孩子在聽完故事後衝分發揮想象製作寫繪作品,並對他們的作品給予積極的表揚和評比。再一個就是發展孩子們的自我展示慾望,讓孩子們課下收集童話故事到課堂上進行展示,這樣就進一步激發了他們的聽故事熱忱,使他們對童話故事發生了更濃厚的興趣。

  對於每一次的兒童童話故事講演我們都認真對待,儘管有時他們顯得稚嫩甚至滑稽,但卻凝聚了每個孩子認真的努力和真摯的情感,因此,定期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評點是必不可少的。在評點時,可以先聽聽各個孩子的看法,再由老師當著所有兒童指出畫的可取之處,並給予鼓勵表揚,讓孩子互相學習,互相交流,互相促進。

  校本課程總結 篇8

  校本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這意味著要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公平的學習校本課程的機會和有效的指導。同時,它充分考慮到學生在性別、天資、興趣、生活環境、文化背景、民族、地區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在課程、教材、教學、評價等方面鼓勵多樣性和靈活性。為了能更好的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現將本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取得的成績及主要做法:

  認清新課程改革的目標。從思想上重視課程改革目標的能動性。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1、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教育戰線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實施校本課程新課程標準,除了要用新的教學理念武裝自己以外,最重要的是在校本課程的教學中參考和滲透“新課標”的要求。認真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同時培訓材料,明確目標和任務,理清新課程的結構、理念。

  2、學生是校本課程學習的主體。學生對周圍的世界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欲,學習校本課程應該是他們主動參與和能動的過程。把校本課程課程建立在滿足學生髮展需要和已有經驗的基礎之上,提供他們能直接參與的各種問題,比單純的講授訓練更有效。教師真正做到校本課程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領者和親密的夥伴,對學生在校本課程學習活動中的表現給予了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並以自己的教學行為對學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3、嚴格設計好每一節課的學生實驗與課堂演示實驗。實驗是探究式教學與探究式學習的最主要的載體之一,依靠實驗,一些客觀的校本課程現實能夠轉變了學習探究的校本課程規律,從而使學習在校本課程的實驗操作過程中體會著校本課程規律有存在,體驗著校本課程知識的形成。

  4、創造性的挖掘課程教學資料,佈置探究式的課外作業。

  為了結合探究性學習方式的要求,轉變評價方式與知識的形成的方式,我充分挖掘教材資源,使課外作業儘可能地有探究性的課題。雖然那些課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課題,但是透過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生在校本課程學習的興趣與探究能力上有長足的進步。

  二、存在的不足及今後努力的方向

  1、在今後的教學中,儘可能在課堂上創設一個民主、和諧、開放的教學氛圍。以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設計符合學生年齡特徵的教學法進行課堂教學,採取一切手段調動學生學習校本課程的積極性和興趣。

  2、充分利用好學校的校本課程實驗室,儘可能的去校本課程實驗室上課,做到“精講多練”,多透過實驗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得到收穫。

  3、注重學生課外的拓展研究,不只停留在課堂教學內,將學生帶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會中去,將校本課程課的學習從課堂延伸擴充套件到活動課程,擴充套件到家庭和社會。

  在教學工作中難免有缺陷,但我會力爭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揚優點,改正缺點,開拓前進,為學校的建設與發展奉獻自己的力量!

  校本課程總結 篇9

  本學期,我擔任一年級二班的班主任,並執教語文、硬筆書法及繪本課程三門課程。轉眼一學期過去,作為一名初次教一年級的“新人”,我覺得很忙碌,很辛苦,但也不乏快樂。

  語文方面。嚴格按照教學計劃上課,精心設計教學程式、課內外作業。課前都精心準備,從來不打“無準備之仗”。教學中總是採用學生感興趣的方法,做遊戲、講故事、猜謎語、開展活動等,讓學生輕鬆快樂地學習知識。還不怕麻煩,製作各種教具,輔助教學,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為了能更好地立足課堂搞好教學,平時注重自己業務能力的提高,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聽課評課活動,平時利用空餘時間隨時隨地進行教研,開展探討性的交流和反思。

  硬筆書法。寫字教學是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的難點。能讓每一個學生寫一手好字,是我最大的心願。學生的字寫得好壞美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他的語文水平,也可以體現其文化素養。所以,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特別注意對學生寫字的要求。首先,要讓學生寫好字,作為他們的語文老師,我更注重自己在課堂板書、給學生的留言等方面給學生做一個很好的示範。其次,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寫字教程,引導學生學會讀帖、描紅,臨寫。既從技能方面要求學生,又從習慣方面要求學生。特別是習慣方面的要求,如怎樣握筆,保持怎樣的寫字姿勢,這些往往容易忽略,而恰恰正是這影響了學生的寫字質量的提高,甚至影響到用眼衛生和骨胳發育。因此,在抓好學生寫好字的同時,我更注重學生有良好的寫字習慣。

  校本課程。每週三下午校本課程講繪本故事時,我一般會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書。()講的時候,我特別注意字音、語速、語調、語感等方面,讀出自己的感受,引發學生開啟想象的翅膀,然後再進行繪本創作。本學期,我們學習的繪本故事有《吃黑夜的大象》、《城裡最漂亮的巨人》《母雞蘿絲去散步》《蚯蚓的日記》《想吃蘋果的鼠小弟》等。

  以上就是我在本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由於經驗尚淺,許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裡,做好工作計劃,使工作有條理,能在各位領導老師的指導下,取得更好成績。

  校本課程總結 篇10

  為了順應課程改革的發展需要,為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了滿足全體小學生的興趣愛好,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我承擔著學校開發的校本課程,校本課程總結。我始終以勤勤懇懇、踏踏實實的態度來對待我的工作,以"師德"規範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以"當一名好老師"作為自己工作的座右銘。為了總結經驗,汲取教訓,推進下步工作,現將本學期校本課程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精心編制教材內容,提高教學水平。

  為了有效促進校本課程有序執行,健康發展,在學期初依據新課改有關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相關理論,結合本校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了校本課程實驗教材的內容。

  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設計水平,我積極參加各種學習培訓,我認真拜讀了《在新課程改革中活化自己的角色》等文章,努力使自己不被新課改的浪潮所淹沒。同時非常重視對學生的全面培養。因為我深信良好的品行是每個人身上最美的東西,針對社會這一大氣候和學生這一小氣候我把學生的德育、美育工作放到了最重要的地位。在工作中,我積極、主動、勤懇、責任性較強,樂於接受學校佈置的各項工作。

  二、在教育教學上,探究方法,嚴謹執教

  (一)注重課堂教學研究,探究校本課程教學方法。

  把學生教好,讓學生成功,是每位教師最大的心願、最高的榮譽。作為一名校本課程教師,最緊迫的問題是具有新的教學理念,立足課堂,加強校本課程教法研究。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渠道。在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更快地掌握禮儀的基本內容,就不能使用單一的說教法,教者不但要探索教法,還要注重方法的總結和積累。在備課中,力圖體現校本課程的綜合性、開放性、實踐性、體驗性,把語文、數學、科學、美術課、音樂等整合進校本課程,圍繞“影視文化、禮儀文化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這教學目標,有的課堂讓學生觀察寫話,品析優美的文章,有的課堂讓學生想象繪畫,有的課堂讓學生歌唱,欣賞名曲。

  (二)注重學習,嚴謹執教

  對於課程改革環境下的教師,光有一桶水是不夠的,應該不斷補充,成為擁有“自來水”的新型教師。在工作中,我深知學習的重要性,抓住一切機會認真學習,在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在校內,虛心、主動地學習資訊科技,豐富教學手段,抓住學校安排外出聽課的機會,虛心學習,不恥下問,及時消化,吸取別人的精華,在自己的教學中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提高。平時向書本學習、向身邊有經驗的老師學習,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總之,在這一學年中,我不僅在業務能力上,還是在教育教學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我平時工作中出現需改進的地方也較多,如理論知識不夠,論文精品意識不強;電腦知識長進不快。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揚長補短,不斷努力。

  總之,在這個學期的工作當中,有收穫也有不足。影視和禮儀作為一個新開發課程,在實施過程中必然會存在很多困難。但我會不斷探索、研究,並大膽創新,使這一課程更加完善,在下學期再上一個新臺階。

  校本課程總結 篇11

  在學校各級領導的領導和支援下,經過田徑隊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本學期較好地完成了田徑校本課程的教學。現將本學期田徑校本課程教學總結如下:

  一、快樂體育、快樂鍛鍊

  在學生原有學習的基礎上,他們能自覺的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並能自己完成田徑訓練的常規練習。由於田徑訓練的枯燥性,所以這學期制定了本學期的訓練指導思想,在玩中學,在遊戲中練,多開設新技術的學習,多開展遊戲,使學生們在上課的時候快樂,從而有堅持訓練的信心。

  二、進行訓前體測,制定訓練計劃。

  在課程開始,我對每一位學生都進行了體能測試,從靈敏到速度、耐力和力量幾個方面去綜合考核每一位學生的情況,進行摸底。透過體測瞭解學生的體質情況,總體來看並不是很樂觀,我制定了本學期的訓練計劃。

  三、課程小結

  結合我校學生的特點及身體素質情況,為使校本課程活動內容豐富多彩,我在教學訓練中重點抓學生的基本動作,培養學生興趣為主,以遊戲、分組比賽的形式來激發學生的活動興趣,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掌握基本動作要領,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在活動過程中注意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學生之間出現矛盾或一些不文明行為,及時對學生進行教育,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發展,達到開展校本課程活動的目的。

  一個學期下來,學生透過田徑校本課程的學習,各方面能力都有所提高。在訓練之餘我還幫助學生解決困難,給學生做思想工作,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使學生得到了全面健康的發展。

  校本課程總結 篇12

  為了豐富學生的學校生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讓學生的學校生活豐富多彩,絢麗多姿,為學生供給展現本事才華的廣闊舞臺,20xx年泰安市實驗學校西校區在校領導的支援下積極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校本課程,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景進行研究和開發,打造了一道精神文化大餐。

  一、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與大力支援,為校本課程供給了保障。

  開學初學校領導就高度重視校本課程的開發,在教務處薛主任的精心安排下,將校本課程納入了這學期的工作計劃,由尚念奉主任和張桂安教師負責具體實施。學校教師積極參與,召開專題會議,進取協調組織學生選課,保證了校本課程的順利進行。

  二、經過校本課程,讓學生的學校生活絢麗多彩,成為學校生活的一道靚麗的風景。

  本次課程精心挑選和準備,選出了蛋糕製作、弓箭製作、拉丁舞、生物探秘與實踐、沙畫製作、素描、陶藝、圍棋、音樂、約讀書坊、籃球、排球、太極拳等專案。同學們能夠根據自我的興趣愛好進行選課,大大培養了學生的興趣,鍛鍊了學生的動手本事,學到了很多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校本課程帶給他們的是對初中生活的完美回憶與眷戀。

  三、校本課程讓教師們更好地發展。

  校本課程實施過程中,學校教師全程參與,發揮自我的特長和才能,在教書育人的同時,豐富了自我的生活,開闊了視野。經過和孩子們一齊努力合作,加深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感情,更好地和學生們進行溝通和交流,讓學生們體會到了教師帶給他們的溫暖和感動,從而更好地理解教師。

  四、經過校本課程,構成了學校特色。

  課程開發結合學校實際情景開展,構成了具有泰安市實驗學校西校區特色的課程,家長們對校本課程的認可,社會對課程的高度評價,讓我們更加堅定了我們的方向,讓我們學校資源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和利用。

  在學校領導的支援和薛主任的精心安排下,教師們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本學期的校本課程圓滿結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教師和學生們回顧來時的路,收穫滿滿,滿臉幸福。校本課程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實踐本事,給學生供給了一個舞臺,讓學生盡情地展現自我的才華,增強了學生的自信。我們以後也會不斷地探索和創新,讓校本課程成為我們學校的一道特色文化大餐,一場文化的盛宴。

  校本課程總結 篇13

  本學期,我擔任了一、三、六年級的校本課程教學工作,其中包括《簡筆畫》、《貼畫》、《剪刻紙》。轉眼一學期已悄然接近尾聲,為了進一步明確今後工作的努力方向,更加紮實有效地開展今後的校本課程教學活動,現總結如下:

  本學期,我嚴格執行課程計劃,並認真、耐心地向學生傳授美術方法和技巧,碰上學得慢的學生,我細緻地進行個別指導,手把手地教,面對面的輔導,邊教邊思索著如何讓學生又快又好的掌握基本技能,如何讓我們的學生喜愛校本課程的學習內容。在課堂上,我精心設計活動環節,讓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共同收穫,體驗快樂。根據學校的特點、條件以及所教學生的基礎等情況,精心備課,設計教學的每一環節,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讓學生在玩和快樂中發現新知識,學習新知識,使課堂生動、活躍、豐富多彩。提高了學生動腦動手的能力,讓學生透過自己努力獲得知識技能,豐富了學生的智識,增加了新的體驗,真正的提高了孩子們動腦、動手的能力,促進學生身、心、智、德的全面發展。

  一年級:

  一年級的《簡筆畫》看似簡單,但對於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我首先強調學生學習繪畫時的坐姿、握筆的方式以及畫筆的擺放等問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於繪畫的基礎部分,我精心設計每個環節,突出重難點,耐心輔導。同時,我鼓勵學生,在繪畫中可以新增自己的想象,不必和老師的範畫一模一樣,應該有自己的獨特想法,一次來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大膽創新的意識。

  孩子們的作品活潑、生動,色彩豔麗,他們用畫筆展現著自己五彩斑斕的世界。

  三年級:

  三年級的《貼畫》主要以彩紙貼畫為主,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教學內容進行了調整,由簡到繁、從易到難,先以簡單的毛毛蟲圓形等簡單的入手,再到學生自己設計圖案,到最後有小組自己設計並製作漂亮的紙貼畫。我們還將棉花貼在了紙上,做成了漂亮、實用的裝飾物,讓學生懂得學以致用,用創意妝點生活的樂趣。

  六年級:

  六年級的《剪刻紙》上升到剪和刻的技巧上,難度加大。在課上,由於要用到剪刀和刻刀,我特別注意安全教育,讓學生懂得保護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本學期的剪刻紙,主要以簡單的圖片為主。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我在網路上搜集大量剪刻紙的圖片及影片,並將這些傳統的藝術帶到課堂上,讓學生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欣賞剪刻紙的美,感受其獨特的魅力,並激發他們製作的慾望。每逢上課的時候,總會有學生說,老師快發放剪刀吧,我都著急了。平日裡特別調皮的孩子在校本課上積極參與,在剪刻的過程到中很認真的完成每一個作品。可見他們對剪刻紙的喜歡程度。

  當然,我們還有許多困難與問題學要解決,但是,我有決心,有信心,一定戰勝困難解決問題。讓校本課程的教學工作開展的豐富多彩,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

  校本課程總結 篇14

  一個學期的語文教學已經結束了,現已進入期末複習,回顧一學期的探索與嘗試,酸甜苦辣樣樣都有。如何傳知、如何解惑、如何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如何在課堂教學中貫穿讀這一主線。諸多思路,到了清理一下的時候了。

  一、求新求異,讓學生愛上語文課。

  語文是一門充滿思想、充滿人文精神、充滿智慧的學科。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中,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成為教師關注的熱點,如何引領學生在學習新知的基礎上討論、交流、探究學習心得已成為課題的主流。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興趣盎然,讓學生學有主見,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既享受學習的樂趣,又能發展原有的語文素養。

  二、注意新課匯入新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譬如,在匯入新課,讓學生一上課就能置身於一種輕鬆和諧的環境氛圍中,而又不知不覺地學語文。我們要根據不同的課型,設計不同的匯入方式。可以用多媒體展示課文的畫面讓學生進入情景;也可用講述故事的方式匯入,採用激發興趣、設計懸念……引發設計,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性,開啟學生學習之門。

  三、培養積極探究習慣,發展求異思維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者對語言意義、語言情感、語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與學生的生活經歷、知識積累、認識能力、理解水平有關。為此,在語文教學中,構建語義的理解、體會,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質疑,各抒己見。在思考辯論中,教師穿針引線,巧妙點撥,以促進學生在激烈的爭辯中,在思維的碰撞中,得到語言的昇華和靈性的開發。教師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後,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的積累等發表不同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透過辯論,讓學生進一步認識自然,懂得知識是無窮的,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體會學習是無止境的道理。倡導活躍的課堂氣氛,開放的課周舜欽

  校本課程總結 篇15

  我學區於11月7日起至11月12日對下面的三所學校的校本課程進行了檢查,下面對檢查情況作如下總結:

  這三所學校具有的共同優點是:

  1.校本開發方案制定清晰,新增的校本課程都有審批表。

  2.各位教師的校本課程都能制定出綱要,同時能制定出相應的教學工作計劃。在這幾方面做得較好的教師有:東雙營小學的付少雷、宋君,王各莊小學的馬肖華,馬昌營小學的孫英浩、張長永,他們的校本課程綱要與審批表制定的詳細認真,有相應的備課,在備課中能體現出學生活動情況。

  不足:

  1.有的教師有校本課程綱要,但制定的與其它校本課程綱要雷同,不太符合自己的校本課程需求。

  2.有的教師的校本課程審批表中的課程目標與課程綱要中的課程目標不一致。

  3.在進行校本課程介紹時,大話套話很多,學生在理解為什麼開展這門課程上較難。

  4.在對校本課程進行評價上大多數教師的評價可操作性欠佳。

  整體改進意見:

  1.學區加大對校本課程的輔導,讓每位教師理解到校本課程的重要性。

  2.各科校本課程綱要中的課程目標(學生的學習目標,培養目標,並非教師的發展目標)與審批表中的目標要一致,在自己制定校本課程計劃時也要注意到教學目標與他們不要脫離。教學目標的制定要體現三維目標,教學設計環節齊全、層次清楚,體現教法和學法,教學方式恰當,尤其要強調的是教學方法要突出以活動教學為主,教學過程詳細、實用。數量多少以該校本課程的課時安排及當時檢查的時間而定,至少提前備出一兩課時。

  3.審批表中的課程實施計劃、方式與綱要中的實施計劃方式要一致,可以比綱要簡單些。

  4.在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不要套話大話,要具有操作性。

  5.各校審批表中的意見要填寫,具體的日期要寫好。

  校本課程總結 篇16

  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我國試行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這標誌著我國課程改革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校本課程作為“三級課程”的結構,其開發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不僅可以彌補國家課程開發的不足,有利於形成學校特色,滿足“個性化”的學校發展,還有利於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和學生主體性的發展,真正滿足學生生存與發展的需要。

  為進一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有關精神,實現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為學生終身發展打基礎的目標。我們在高一年級開展化學課校本課程。

  在資料的收集和應用上我們注意了以下問題:一是資料的科學性要經得起推敲;二是資訊具有前沿性,選取與課程有關的最新資訊;三是資訊資料具有廣泛性。收集資料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培訓教師,對教師的培訓要立足於校本培訓。內容重點在兩個方面:一是對教師進行課程理論的培訓,讓教師初步掌握課程的一些基本原理,明確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常識、課程探究等基本理論,為課程開發提供理論依據;二是對教師進行專業知識培訓,不斷拓寬其知識面,重新構建教師知識結構,為課程的開發提供理論知識能力和智力上的支援。

  經過一學期的組織和實施,我們對校本課程的實施者和受施者兩個方面進行階段診斷評價:

  (1)、對課程開發實施者的評價。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評從價:一是學生參加的人數,二是學生實際接受的效果,三是領導與教師聽課後的評價,四是學生問卷調查的結果,五是教師採取的授課方式及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情況。學校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從以上幾個方面入手,研究各佔多大的權重,最後把幾個方面的因素綜合起來考慮,形成對課程開發者的最終評價。

  (2)、對學生的評價。校本課程中對學生的評價主要採取等級制。學期末,檢查學生作業,展出學生的作品等活動,集中展示校本課程活動成果。

  在實施中我們也遇到了一下困難:

  第一,校本課程課堂中的學生是可以自由流動的,這樣增強了學生的自主性,也是對老師的一種監督,對於初中的學生來說是個好事,但是高中的校本課程是要記入學分的,這樣流動的課堂老師應該怎樣高效率地評定學生的成績呢?點名太浪費時間,簽名又出現每次有的學生退出又有新的'學生進來,最後的學分表不好整理。

  第二,校本課程是學生選擇老師,提高了教學難度,怎樣抓住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同時完成教學任務是一個難題。如我的手工製作課,理論知識講的少了有些學生掌握不了,講的多了學生的製作時間就短了,沒有作品就降低了成就感,興趣也就降低了。在上課過程中我力圖給學生創造一個輕鬆的學習環境,但是過於輕鬆的環境學生又容易放鬆,怎樣才能把握好這個尺度又是一個問題。

  不管怎麼說,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關係到學生的發展,我們會透過協商和協調解決以上問題,把我們化學科的校本課程開展地多姿多彩!

  校本課程總結 篇17

  隨著全國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校本課程的研究和建設也方興未艾,我鎮緊跟時代的步伐,在校本課程建設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近年來我鎮的校本課程一直在實踐和探索中前進,現將我校的校本課程實施情況作簡要總結。

  一、課程開發的內容。

  鍾弟興:《愛護環》校本課程的開發不僅要體現在學生對進行簡單的環保意識教育上,尤其要讓學生明白:作為一名學生,一個小公民,必須勇敢地站起來,呼籲大家:保護環境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緩的地步,人人責無旁貨!讓人類共同攜手,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愛護我們的地球母親,拒絕汙染,保護生態環境,讓土地從貧瘠變為富饒,讓地球美景重現,讓人類不再有苦難和傷痛!陳友娣:《鄉土.人文篇》對於學校教育而言,教材的重要性不僅僅體現在講解上,而且還體現在讓學生主動去了解身邊人、過去人的過去,身邊人與過去人的經歷、智慧、品格,以此陶冶學生的思想,這是一般課本所不具備的。

  二、透過校本課程建設,提高了教師的業務能力。

  校本課程不是教學層面上的一種教學活動,而是課程層面上的一種具有獨立形態的課程,是最能體現學校特色、滿足學生個性差異的發展性課程。面對新課程的挑戰,我們對教師進行了校本課程的培訓。

  實踐證明,教師的成長不在於上崗前的培訓和脫產培訓,主要是在教學實踐中培養起來的。新的教育思想和新的教育觀念必須也只有在課程改革和教育教學實驗的探索之中才能逐步確立,教師專業能力的體現發生在課堂上,形成於教學研究之中。由此可見,把教師的教學實踐與教學研究、培訓有機地融為一體,能促進教師持續發展,不斷提升教師素質。我們的具體做法是:

  ①建立一個高水平的教學研究集體。制定切實可行的教科研計劃。鼓勵支援教師積極參加各種培訓活動。

  ②開展拜師工程活動,促進青年教師儘快成長。

  ③對教師進行資訊科技的使用培訓,使校本教研工作能夠藉助資訊科技手段在全體教師中更好地開展。

  ④要求教師制定自我學習計劃,自問、自省,找出自己的優缺點,確定現實狀況和未來發展目標,也就是要求每個老師定“自培規劃”。編寫出版校本課程教材

  為了確保校本課程的順利進行,我們向全鎮老師徵集了學習指導課案例。學習指導課教材的編寫是一個全新的內容,除了組織老師學習外,各學校下發了校本學習輔導課程教材的編寫提綱。其中編寫理念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積極的學習心態,促進學生主動地參與學習,有利學校課程建設發展,形成學校課程體系。

  三、在實踐中感悟,提高校本課程課堂教學質量。

  (1)加強校本課程的研討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以及新課程設定的要求,為了讓校本課程逐步走向成熟,我鎮充分利用業務學習和教研組活動的時間,把研討校本課程提上議程,使廣大教師樹立“以人的發展為本”的新課程理念,進一步明確校本課程的目標和課程內容。

  (2)注重校本課程的指導

  各學校行政領導為了及時瞭解掌握實施狀況,設立了行政與實驗老師的對話制度,每兩週舉行一次校本課程沙龍。新的教育理念,在碰撞和交流中達到構建。而且在校本課程研究中,老師們也達成了共識,即高質量的課堂教學效果是每一個上課老師追求的目標,沒有高質量的課堂教學效果,學習指導課說得再好也只是紙上談兵。長期以來,我們的教學常常是靠教師的“一支粉筆、一張嘴。”學生從中得到的收穫有限。因此我們要求教師根據教材內容精心創設生活化的課堂情境和編寫的教材內容,採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達到形真、情切、理寓其中。

  社會在發展,課程在進步。我鎮雖然在校本課程開發上紮實地開展工作,但與先進鎮相比,還有一定的距離。我們會不斷努力,充分發揮教師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加強校本課程的開發和研討,不斷提升我鎮校本課程的水平,使校本課程成為教師成長的大舞臺。

  校本課程總結 篇18

  一學期的校本課程教學即將結束,在一學期的學習過程中,孩子們在古詩詞誦讀中瞭解了古詩詞的精髓,激發了誦讀古詩詞的興趣,陶冶了學生們的高雅情趣,在交通安全教育的各項活動中意識到了交通安全的重要性,瞭解了許多交通安全常識,學到了一些自救、急救的方法。下面我就從這兩方面做簡單總結:

  一、誦讀古詩,體驗了成功的喜悅。

  新課標提倡在小學階段透過大量的閱讀讓學生心靈沐浴書香。學校希望透過此項活動的開展使學生領悟文學作品蘊藏著的靈性和思想,感受到那充滿魅力、充滿人性的語言美,讓學生在心靈上受到震撼,在人格上得到薰陶,並內化為自己的情感、素養和思想,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好底色。

  1、按計劃實施了教學活動,營造濃郁的學習氛圍,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2、引導學生多讀、多思,讓他們在讀中悟道理,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的閱讀方法。

  3、結合本班實際及教學內容,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實踐活動,活動形式生動活潑,富於童趣。

  4、教育活動中注重了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和科學素質;讓讀書成為習慣,薰染學生美好的心靈,營造書香校園。

  5、加強古詩詞教學,重平時滲透,重朗誦理解,重背誦積累。

  6、加強學生在課上、課前、放學時段的古詩吟誦,保證閱讀時間30分鐘以上。7、最佳化評價機制,激勵學生自主閱讀。

  二、深入紮實地開展學生交通安全教育。

  1、利用各種載體,廣泛開展學習“交通安全知識”教育活動。組織學生出“交通安全記心間”主題牆報,召開“交通安全主題隊會”、“交通安全知識競賽”等活動,取得顯著成效。

  2、組織學生觀看交通安全教育宣傳片,教育學生自覺樹立“遵守交通規則,珍惜生命安全”的意識。我根據高年級學生的年齡和認識的差異,特意組織了一次“邊走邊唱”的安全教育活動。把交通安全知識以兒歌的形式傳輸給我班學生,從而使交通安全知識落到實處。

  3、在防範之餘還對學生進行了自救、急救等知識的宣傳講解。透過老師的這樣宣傳講解,使學生掌握了一些簡單的自救、急救知識,從而讓這次交通安全教育活動更具體、更全面。

  4、透過活動的開展,我班學生有了良好的交通安全意識,提高了遵守交通規則意識。安全走路,安全乘車,安全騎車己成為學生們的自覺行動。有利於以後更好的預防學校交通安全事故的發生。

  以校本活動課程為截體開展的各項活動,促進了學生個體的全面發展,綜合素質的提高。學生的誦讀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激發了誦讀古詩詞的興趣,陶冶了學生們的高雅情趣。交通安全意識也比以前增強了。師生都深刻地體驗到了參與之樂,誦讀之趣,成功之悅!

  校本課程總結 篇19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鋪開,我校全面開始了學校課程的開發和實施,收益頗豐。所開課程多次得到了中國教育學會、省市各級主管部門及專家的好評。我校編撰的《膠南三名》在中國教育學會舉行的地方校本課程評選中榮獲二等獎。現將我校課程開發與實施過程中的一些做法和經驗總結如下:

  一、因地制宜,開發校本課程

  (一)課程開發的理性思考

  學校要發展就應當重視辦學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更應當重視學校精神的滋潤和文化底蘊的積蓄與傳承,經過對學校現狀的全面分析,結合自身特點和周圍可利用的教育資源,確定了以“體驗社會,親近自然,瞭解膠南”為主題的研究資料。確定以“膠南三名”即“膠南名人知多少”“膠南名勝知多少”和“膠南名產知多少”的開發利用作為切入點,依託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培植學校特色,提升辦學品質,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科學精神和實踐本事。為學生終身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課程開發的原則

  我校開發校本課程主要遵循了兩個原則:

  1、立足本地,因地制宜

  膠南是我們的家鄉,這是一方古老而又美麗的土地,它不僅僅有靈秀的山水,豐饒的物產,還蘊涵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滄海桑田、歷史變遷,許多名勝古蹟令人矚目、許多名產令人神往、許多風流人物流傳史冊。所以,我們立足本地,讓孩子們從關注身邊的名勝、名人、名產開始,經過系列調查活動,讓學生了解家鄉的名勝、名人和名產,珍愛名人、關注名勝、保護和發展名產;關注家庭、社群、民族和人類的關係,以此激勵學生熱愛家鄉,從小樹立起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2、以動促學,發展學生

  經過校本課程的開發,讓學生學會能蒐集相關資料,學會交流與分享、學會分工與合作,並在自我所調查研究的領域主動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在實踐中學會觀察、提問、調查、採訪、記錄、整理有關資訊,在分析問題和尋找解決問題途徑的過程中,提高思維本事,培養創新精神,增強實踐本事。

  (三)課程開發過程

  1、組織

  在教師的指導下,首先由學生自主申報,每個學生要根據自我的意願設計調查採訪方案,然後根據調查採訪方案的可適應性、價值性和代表性,對學生進行分組,並以民主投票方式確定組長。

  2、規劃

  每小組都要對活動的主題做一個初步的規劃:各活動小組都要制定出活動手冊,資料包括小組調查活動計劃;活動調查問題庫;問卷調查表;活動剪影照片集,調查活動日記等。對每個小組活動我們依據“分隊承包資料―――實地調查研究―――收集、分析、整理資料―――展示成果”這樣一條活動線索,採取由淺入深、由扶到放的方式讓學生自主探究、大膽創新、各顯神通。

  例如:在“膠南名勝知多少”活動中,我們分成了五個小隊,分別是:千年古蹟——琅琊臺隊,歷史遺蹟——齊長城隊,天然花園——珠山秀谷隊,佛教聖地——石門寺隊,在水一方——靈山島隊。各小隊成員滿懷興趣,帶著對家鄉的熱愛,進行實地考察,採訪群眾,上網查詢,廣泛收集資料,多方調查研究。學生對各風景名勝的地理位置、開發時間、歷史文化、自然景觀、目前狀況及開發前景等自然和人文景觀有了初步的瞭解。在研究中,許多現狀也引起了孩子們深深的思考,他們將不一樣的意見和提議都反映給了相關部門,同時也得到了相關部門的好評。

  3、總結

  每次活動後,我們都要求每小組做到“五個一”:辦一份手抄報;寫一份專題調查報告;製作一塊活動展版;寫一篇活動感悟或觀察日記;召開一次成果展示會。讓孩子們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活動中更好地展現自我、發展自我。對有創新精神、活動表現出色的小組及個人,在活動評價時學校給予獎勵。經過多年實踐,學生們已將研究性學習成果編撰成《畫山秀水在膠南》、《展歷史畫卷,頌時代風流》、《廣袤的膠南大地,豐饒的膠南物產》系列叢書。

  二、開發校本課程,提煉本土文化

  學校加強對校本科課程開發工作的領導和組織,成立了校長任組長,以中層幹部和骨幹教師為主要成員,組成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

  教導處負責調研,確定了48個校本課題,組織教師選取課題,編寫教案,基礎年級學生全員參與,學生選擇自我喜歡的課題,學校根據報名人數編排班級,確定活動場所,全校統一活動時間為每週週四第三、四節,號稱“歡樂星期四”。做到了教師固定、學生固定、場所固定、時間固定,保證了校本課程的計劃性和實效性。

  選修課程主要採用學科拓展、藝術特長、實踐活動三種形式進行。

  學科拓展課程有政治課的“禮儀在身邊”。物理課的“生活趣談”。語文課的“走近名著”。數學課的“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歷史課的、“歷史人物大家談”等。已經修改成書的有:《新視點》、《博文學子必做的100個實驗》、《書香伴我行》、《博文學子必讀的100個修身故事》、《耕耘者的足跡》等。藝術特長課程有繪畫、舞蹈、書法(軟筆、硬筆)。生活技能課程有“陶藝”“攝影”“花樣編織”等。在基礎年級學生中施行“選課”走班。每週四午時三、四節課安排為走班制時間。正是由於成績斐然,我校被評為青島市藝術教育示範學校。我校活動課程主要有三種類型:

  一是團隊活動。利用假期進行社會考察、社會實踐。

  二是文學社活動,我校主要組織了“芳草文學社”社團活動,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博文》校刊,已修改59期。我校文學社被評為山東省優秀文學社團。

  三是資訊科技,我校資訊科技培訓開展的紮實有效。每學期開展的“資訊科技小能手”評比活動為學校增添不少的亮色。

  三、體驗收穫,彰顯課改成效

  回顧我們走過的學校課程開發與實施之路,主要收穫在以下三個方面:

  1、塑造了學生

  親歷實踐給予了學生充分的個性發展空間,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本事、蒐集處理資訊本事、分析解決問題的本事,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小組活動中的分工合作、自主探究,更是無形中培養了學生尊重科學的意識和認真實踐、努力鑽研的態度,學會了合作與分享,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各類課程的開設,讓學生的精神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學生不再侷限於課堂上認真聽講,被動理解,而是自然生成了主動提出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的自主學習習慣。

  2、成就了教師

  我校尋求校本課程與教師發展的整合點,讓教師與學生在研究性學習中共同成長,建立起一種新型的師生關係,促進了教師自身的專業化發展和課程建設本事。近幾年來,我校就有五名教師出示了青島市級綜合實踐活動公開課。十多名教師獲省市實踐活動優質課一、二等獎。

  3、促進了學校文化特色的構成

  活動開展以來,我校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以及教學方法上得到了不斷地更新和發展,一種彼此尊重、互相協助、追求創新的風氣已經構成。同時推動了學校的整體變革,為重塑新型的學校文化供給了契機。近年來,我校先後獲得山東省現代科技教育研究先進單位、山東省校本研究先進單位、青島市中小學生課外文體活動示範學校。我校也是山東省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大課題“研究性學習理論與實踐研究”重點實驗基地、山東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重點課題“學校文化與特色建設”重點研究基地、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一五”規劃課題“基於素質教育的勞動技術教育實踐深化研究”實驗學校。

  四、反思啟迪,堅持走校本之路

  經過實踐我們深刻體會到,要真正實現學校課程的順利實施,就必須做到以下三個“必須”:

  1、必須正確定位校本課程在課程教學中的地位

  新課程改革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構建學習型的學校,就是讓學校具有可持續發展的實力。而校本課程就是一個學校存在的重要的條件,也是新課程改革的最大創新。

  2、必須真正實現校本課程對教師主角的定位

  課程的本質指向人的發展,校本課程是促進學生髮展的“校本化”途徑,校本課程是教師與學生共同營造的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的教育環境。所以,教師必須學會引導,學會塑造,學會研究,學會學習,學會賞識,學會與學生一齊成長。

  3、必須真正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

  學生不僅僅是教的物件,更是學習的主體。在新課程下,教師要消除權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轉變觀念,尊重學生個性,把主動權還給學生。充分而全面地接近學生並瞭解學生,重視學生活動過程,培養學生的興趣。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讓學生學會自我導向、自我激勵、自我監控。學校要持續發展,就必須走科研興校之路,學校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就是學校發展戰略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會有力地促使學校管理理念的改善,會有力地促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更能為學校的發展供給動力。

  校本課程總結 篇20

  一、指導思想

  以新一輪課程改革“一切為了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的發

  展”的教育理念為指導,從學校的實際狀況和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構建學校辦學特色,打造在“賞識教育”辦學理念指導下的特色學校,發展學生特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以適應社會進步,科教發展,教育改革的客觀要求。

  二、開發依託

  以校為本,是新世紀學校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全新的教育理念,是為保證新課程實施而設定的一門綜合活動課。校本課程的開發旨在滿足學生髮展需要和體現學校辦學理念與特色,促進學生健康和全面發展。它反映的是學生的個性,體現的是學校的特色。我校將校本課程的開發工作真正落到實處,對目前使用的國家課程、地方課程與校本課程能進行整體思考,並結合學校特色,合理地開發和進行校本課程的實驗。

  新課程“以人為本”的課程理念打破了教學單一的教學方式,更注重培育人的精神,關注人的發展。依靠我校的教育辦學特色“以賞識教育之燭火照亮每一個孩子的心靈”為依託,充分挖掘每一個孩子潛在的能力與興趣,我校特此開設以校園秧歌舞欣賞與練習為主題的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研究。此次課程的開發秧歌舞和其它舞蹈一樣都是以人體為載體,透過人體動作語彙,表達一定思想感情的動態藝術。抓好秧歌教學,對少兒的智力發展、道德養成、意志品質和審美能力的培養,身體素質的提高等都具有常規課堂教學所無法替代的積極作用。舞蹈音樂節奏明快、行動活潑,非常符合孩子們愛動的特點,也很符合少兒透過感知和依靠表象來認識事物的心理特點。舞蹈動作時無聲的語言,孩子們常常依靠豐富的想象和心靈的感悟去表現這些動作的內涵。反過來孩子們透過對舞蹈動作的理解又能激發、啟迪他們產生豐富的聯想,開拓創造性的思想。我校的秧歌舞成為學校一道亮麗的風景,是弘揚繼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培養學生藝術素養和鑑賞力的特色課程資源。

  三、課程目標

  秧歌是中國北方具代表性的民間舞種之一,它不僅是五彩斑斕的文化現象,也給人民帶來了快活和歡樂,新課程“以人為本”的課程理念打破了教學單一的教學方式,更注重培育人的精神,關注人的發展,本節校本課“秧歌舞”課程目標如下:

  1、感受我們地方文化,增強學生對民族文化的瞭解和自豪感

  2、提高學生的自我表現意識與人交往的能力3、學習秧歌舞的基本舞步,提高學生對舞蹈的興趣4、透過學生親身實踐,感受民間音樂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意義

  總之,校本課程開發與校園文化建設有機的整合,不斷完善,是發展學生特長,適應學生興趣愛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保證;化利於形成學校特色,能夠使學校明確自己的辦學理念、培養目標這一教育哲學,調動全體師生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充分形成教育合力,同心協力的實現既定辦學目標,促使學校特色的形成。

  校本課程總結 篇21

  緊張而愉快的一個學年就要結束了,回顧本學年的校本課程的學習和教學,是我和學生都受益匪淺,我們都從中學到了知識、經驗。同時也學到了珍惜。感覺收穫非常大,現總結如下:

  一、循序漸進,注意校本課程與其它課程的相互銜接

  搞好校本課程與其它課程的相互銜接,老師要在學生學習校本課程前,給學生介紹校本課程的特點及其在社會生活中的運用,引起學生的足夠重視,同時介紹學習校本課程的方法和注意事項,讓學生轉變學習策略,做好各方面的精神準備。

  二、轉變觀念,鑽研校本課程教材,更新教法

  校本課程在內容的編排、教學要求、教材的趣味性、引導學生的創新精神等方面,都有獨到之處,要求學生主動參與,不僅要求學生掌握知識,還要求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研究、學會探討、學會觀察。我們教師也必須轉變觀念,更新教法。例如關於大氣、水體、土壤的汙染,學生能夠聞得到、看得見,教起來也容易得多,透過學生自己思考、觀察、探討,就容易掌握。

  三、校本課程給我們帶來的思考

  透過校本教研,我深深地體會到,校本課程已不僅僅是新課標、新理念,它已經與協作、創新、探究、激情、希望、未來這些滾燙的字眼緊緊聯絡在一起,教育是學生的教育,課程是學生的課程,教育應向學生的生活世界迴歸,教育的根本任務是把學生培養成幸福的人,昇華教育理念,保持與時俱進,為學生的發展而學,為學生的發展而教。

  1、教師的教育觀念開始發生變化,教師認識到教材只是教學的載體,教師不再是隻受教材的框框限制,而是千方百計地利用教材啟發拓展。課堂教學的角色發生了變化,教師能把平時積累的知識有機地融進課堂,融進校本課程,重視研究性學習和合作學習。

  2、教師意識到課改形勢逼人,教師自身知識水平,業務能力的提高,掌握必要的現代資訊科技應用於教學等迫在眉睫。所以教師的自我學習提高的積極性越來越高,教師們能積極地開動腦筋,進行富有創造性的工作。如製作課件、集體備課等,迸發出前所未有的探索、研究熱情。

  3、課堂教學氛圍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更注重師生的交流、互動。教師從重知識的掌握轉變到更注重學習方法、研究能力的培養,學生的積極性得到充分的調動。

  4、學校、教師們更注重了透過開展校內外、課內外的社會實踐活動,透過學生的自主探究來獲得知識,培養能力。這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能力,而且培養了學生的良好的道德情感。

  5、強調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的同時,不能忽視教師在系統教材體系下落實“雙基”的主導作用。

  四、開展校本課程的的目的(現實意義)

  近年來,隨著縣城規模的不斷擴大,人口數量的迅猛增長,

  在大力發展工業和鄉鎮企業時,只顧短期經濟效益,忽視對環境的保護,環境汙染已達到相當嚴重的地步。工礦企業和汽車排放的廢氣,市城區環境汙染。工業廢水、生活汙水大量隨意排入江河,是江河的水質變壞,危害人類健康和動植物的繁殖。交通運輸和工業生產的噪音汙染,破壞了人類的的生存壞境。居民生活的廢棄物和工廠企業生產過程中的廢棄物過多,亂丟亂放,影響了人類的生活,危機人們的生存。環境汙染造成的惡果還會影響到子孫後代,關係到人類的延續和發展。因此,解決壞境汙染問題是重大的社會問題之一,已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我們透過此課題的研究、學習,透過學生調查校園內外主要的環境汙染源,瞭解了常見的汙染的處理措施,透過學生的手工製作、家務勞動、生活安全的教育,達到了以下目的:

  1、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有助於學生動腦、動手等諸多能力的發展,當學生看到自己用廢棄物品製作的精美作品時,能感受到了廢棄物品所能給他們帶來的樂趣,同時既在潛移默化中增強了學生的環保意識又培養了學生們的創造性思維。在情感上,學生們也感受到了變廢為寶的妙處,利用這些作品來美化家園的這一理念也深深地滲入了學生的心田。

  2、掌握了研究性學習的一般程式,學習收集整理資訊、調查和實驗報告等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社會實踐的交往能力,調查研究能力。

  3、激發學生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社會責任感,積極主動參與社會實踐的意識、認真負責的科學態度。

  4、在研究中,同學們的表現讓人覺得非常欣喜,他們積極的查閱資料,利用課餘時間調查收集資訊,進行實驗研究,從中他們既學到了課本中沒有的知識,又鍛鍊了自己實驗、分析、整合的能力。

  這樣的校本課深受同學的喜歡,以後我們還會有更多這樣的機會,我們將會做得更好。

  校本課程總結 篇22

  一、本學期工作總結

  本學期生物校本課程依據提高學生生命科學素養。本著貼近生活、貼近課本、提高興趣、增長見識、培養能力的原則。使學生對高中生物知識有一個補充和拓展,同時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操作能力。本學期開設以下課程:

  1、數學知識在生物學中的應用

  本課程主要針對高中生物涉及數學計算一些內容,如蛋白質分子量的計算、DNA多樣性的計算、種群數量變化的計算,遺傳學機率的計算等。這些都是高中生物學習中的重點和難點。以題目的形式講解該類計算的方法和技巧,以增加學生的解題能力。

  2、生命的奇蹟受精和胎兒的發育

  本節內容與必修三的內容相輔相成,採取視屏教學的形式,回顧胎兒的受精和胎兒發育的整個過程,讓學生更加細緻的瞭解受精和胎兒發育的整個過程,加強對課程知識的理解。培養了學生對自身、對生命的敬畏精神。

  3、微觀世界

  本節用三個課時分別介紹了顯微鏡的發展歷史,顯微鏡的使用和顯微觀察和顯微繪圖。根據本校學生實驗能力較差的弱點特安排本課程。介紹顯微鏡的發展是為了讓學生了解技術與科學發展的關係,增強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介紹顯微鏡的使用的教學目的是為了讓學生進一步的瞭解顯微鏡的構造和使用方法,透過前面的學習,最後一個課時讓學練習對顯微鏡的使用並練習生物繪圖的技巧。透過三個課時的學習,既增加了學生的知識面,又增加了學生對生物的學習興趣和動手操作能力。

  4、超級病魔艾滋病

  主要介紹了艾滋病的起源、發病機理、病情的特點、預防措施等。讓學生更加全面的加深了對艾滋病的瞭解,有助於對艾滋病的預防。

  5、從雜家育種到基因工程

  主要簡單介紹了雜交育種,單倍體育種、多倍體育種、無子西瓜、基因工程等在生物育種方面的應該,主要比較各種育種方法的差異和關係。

  6、生物知識網路的構建本節主要介紹生物學概念的一種學習方法,以構建網路的形式進行生物知識的記憶。

  二、存在的問題

  透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基本上達到原先預定的目標,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生命科學的認識。但是任然存在很多問題和不足。

  1、教學的形式還是比較單一,還沒有做到完全的吸引學生。

  2、教學組織還是不夠合理,這對於教學是極為不利的。

  3、還沒有充分的開發學校的教學資源。

  4、教學安排基本上處於很隨意的狀態沒有形成一定的系統教學。

  5、任然缺乏相應的教學場地和設施。

  三、解決辦法

  為了更加的完善生物校本課程的實施和教學,更好點的服務於學生。

  針對出現的問題,提出以下整改措施:

  1、更加深入的開發校本課程,成立生物校本課程開發小組,力求做到:能吸引學生、能影響學生、能成就學生。

  2、根據前面的教學經驗,對課程的教學順序更加的合理化,成立生物校本課程教材開發小組,主要完成對教材的系統化研究。

  3、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條件,尋找新的教學亮點,爭取一定的資金投入,完善教學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