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總結> 高一語文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高一語文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高一語文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總結是在某一特定時間段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況,包括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加以回顧和分析的書面材料,它能使我們及時找出錯誤並改正,不妨讓我們認真地完成總結吧。你想知道總結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一語文必修一知識點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一單元

  1.《沁園春長沙》

  重要字音: 沁(qǐn)園春 百舸(gě) 崢(zhēng)嶸 寥廓(kuò)揮斥方遒(qíu)

  漫(màn)江攜(xié)來 浪遏(è)飛舟

  多音字: 汗水 可汗 數字 數典忘祖 數見不鮮

  重要字形: 沁香 分泌 謾罵 漫江 惆悵 為虎作倀 蒼茫 滄桑 阻遏 碣石

  重要詞義:崢嶸:本義形容山勢高峻突出,引申為不平常。

  揮斥方遒:熱情奔放,勁頭十足。遒,強勁有力。

  激揚:激濁揚清,批評壞的,褒揚好的。

  近義詞辨析:

  寥廓:(天空)高原空曠。遼闊:(土地海洋等)遼遠廣闊。

  意氣:意志和氣概,志趣和性格。也指因主觀偏激而產生的情緒,如意氣用事。

  義氣:由於私人關係而甘於承擔風險或犧牲自己利益的氣概。如講義氣。

  遏制:制止,控制(一般只能是一定程度上的效果)。 遏止:用力阻止住。如滾滾洪流,不可遏止。

  2.《詩兩首》

  重要字音: 彷(páng)徨 寂寥(liáo) 惆悵(chàng)悽婉(wǎn)頹圮(pǐ)青荇(xǐng)

  浮藻(zǎo)長篙(gāo) 漫溯(sù)斑斕(lán) 笙(shēng)簫

  多音字: 看守 看見 遒勁 有勁 著迷 執著 裝載 記載 悄悄 悄然

  重要字形: 彷徨 惶然 惋惜 哀婉 彷徨 牌坊 惆悵 稠密 絲綢 追溯 朔風 挑釁 河畔 斑斕 無恥讕言波瀾 頹圮 祭祀 杞人憂天

  重要詞義: 彷徨:(心事重重)地走來走去,猶疑不決。 頹圮:坍塌,毀壞。

  近義詞辨析:

  沉澱:指沉到溶液底層的難以溶解的物質,比喻凝聚,積累。

  積澱:指長時間積累起來的習俗.文化。

  彷徨:猶疑不決的走來走去。 倘佯:自由自在地走來走去。

  3.《大堰河——我的保姆》

  【基礎知識】

  重要字音:青苔(tāi)荊棘(jí)火缽(bō)忸(niǔ)怩 麥糟(zāo) 燉 (dùn) 肉

  團箕(jī) 凌侮(wǔ) 叱(chì)罵

  多音字: 瓦菲 菲薄 泥巴 拘泥 漂泊 湖泊 青苔 舌苔

  重要字形: 碾碎 輾轉 堤堰 揠苗助長 偃旗息鼓 凌侮 陵墓 稜角 忸怩 紐扣 樞紐

  重要詞義:典押:把土地和房屋押給別人,換取一筆錢,到期還款,收回原物。

  天倫:指父子.兄弟等關係。 瓦菲:生長在瓦縫中的野草。凌侮:欺凌,侮辱。

  近義詞辨析: 養育:撫養和教育。 養活:供給東西使生活。

  第二單元(《燭之武退秦師》《荊軻刺秦王》《鴻門宴》)

  一.通假字(解釋加點字)

  1.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已,通“矣”,語氣詞,”了”) 2.共其乏困 (共,通“供”)

  3.秦伯說(說,通“悅” 4. 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

  5.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返回) 6. 失其所與,不知(知,通“智”)

  7.秦王還柱而走(“還”通“環”,繞) 8. .要項伯 (“要”通“邀”,邀請)

  9. 令將軍與臣有郤(“郤”通“隙”,隔閡.嫌怨) 10. 不敢倍德 (“倍”通“背”,背叛的意思)

  11. 卒起不意,盡失其度(“卒”通“猝”,突然) 12.不可不蚤來 (“蚤”通“早”)

  13. 距關,毋內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內”通“納”,接納)

  二.古今異義(解釋加點字)

  1.行李之往來((古義:出行的人) 2.若舍鄭以為東道主(古義:東方道路上的主人)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義:那人) 4.樊將軍仰天太息流涕(古義:)眼淚)

  5.持千金之資幣物(古義:禮品) 6.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古義:走投無路)

  7.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古義:袒露一隻臂膀) 8.諸郎中執兵(古義:宮廷的侍衛)

  9.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古義:投擊) 10.斷其左股 (古義:大腿)

  11.沛公居山東時(古義:崤山以東 ) 12.約為婚姻(古義:結為兒女親家)

  13.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古義:意外的變故) 14.將軍戰河北(古義:黃河以南,黃河以北)

  三.詞類活用(解釋加點字)

  1晉軍函陵(名詞作動詞,同下文“秦軍”) 2若亡鄭而有益於君(使鄭亡,動詞使動用法 )

  3鄰之厚,君之薄也(“厚”“薄”都是形容詞活用作名詞)

  4越國以鄙遠 ((鄙,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鄙;遠,形容詞用作名詞,遠方的土地)

  5朝濟而夕設版焉(“朝”.“夕”,名詞活用作時間副詞)

  6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東”.“西”均為方位名詞作狀語;封,名詞活用作動詞,作疆界。)

  7函封之(函:名詞當狀語,用匣子) 8 又前而為歌曰(前:名詞當動詞,上前)

  9 乃朝服,設九賓(朝服:名詞當動詞,穿起上朝的衣服)

  10頃之未發,太子遲之(遲:意動用法,認為……遲緩)

  11使使以聞大王(聞:使動用法,使……聽到) 12 箕踞以罵曰(箕踞:名詞當狀語,像簸箕一樣)

  13 其人居遠(遠:形容詞當名詞,遠方) 14 皆白衣冠以送之(衣冠:名詞當動詞,穿衣戴帽)

  15 進兵北略地(北:名詞當狀語,向北) 16群臣怪之(怪:意動用法,認為……奇怪)

  17籍吏民(造戶籍冊或登記) 18范增數目項王((目:名詞作動詞,使眼色)

  19刑人如恐不勝(刑:名詞作動詞,用刀割刺) 20道芷陽間行(道:名詞作動詞,取道)

  21沛公欲王關中(王:名詞作動詞,稱王) 22 於是項伯復夜去(夜:名詞作狀語)

  23 吾得兄事之(兄:名詞作狀語,像對待兄長那樣) 24 日夜望將軍至(日夜:名詞作狀語,每日每夜)

  25 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名詞作狀語,像鳥兒張開翅膀那樣) 26 頭髮上指(上:名詞作狀語,向上)

  27 項伯殺人,臣活之(活:使動,使……活) 28從百餘騎(從:使動,使……跟從)

  29 素善留侯張良(善:形容詞作動詞,交好)

  四.一詞多義:

  1.鄙 :① 越國以鄙遠 (邊邑,邊遠的地方) ② 蜀之鄙有二僧(邊遠的村邑)

  ③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鄙陋 鄙俗)④人賤物亦鄙,不足迎後人(輕賤)

  ⑤孔子鄙其小器(鄙薄 輕視) ⑥敢竭鄙誠,恭疏短引(自謙之詞)

  ⑦北蠻夷之鄙人(鄙陋 鄙俗)

  2.敝:①因人之力以敝之(損害,衰敗) ②敝人(謙詞)

  ③曹操之眾,遠來疲敝(疲憊) ④敝帚自珍(壞,破舊)

  3.兵:①不得持尺兵(兵器) ②不及召下兵(士兵)

  ③秦兵旦暮渡易水(軍隊) ④斬木為兵,揭竿為旗 (兵器,武器)

  ⑤棄甲曳兵而走(兵器,武器) ⑥故上兵伐謀(用兵的策略 )

  4.辭 :①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推辭) ②今者出,未辭也,為之奈何(告辭)

  ③王粲長於辭賦(文體的一種) ④辭樓下殿,輦來於秦(辭別,告別,離開)

  ⑤單于使衛律召蘇武受辭(審訊,審問 ) ⑥一言半辭 (言詞.話)

  5.顧 :①顧計不知所出耳(但,只是,不過 ) ②荊軻顧笑武陽(回頭)

  ③三顧臣與草廬之中(探望,拜訪) ④大行不顧細謹(考慮)

  ⑤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反而,卻)⑥子布.元表諸人各顧妻子(顧念 )

  ⑦終已不顧(回頭)

  6.見 :①秦王必喜而見臣( 召見)②而燕見陵之恥除矣(表被動)

  ③私見張良,具告以事(會見)④圖窮而匕首見(現,露)

  ⑤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引見,使……見)⑥而其見愈奇(看見的東西)

  ⑦汝真女子之見(見識,見解)⑧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表被動)

  ⑨君既若見錄,不久望君來(偏指動作一方,我)

  7.舉 :①願舉國為內臣( 全) ②舉所佩玉塊以示之者三(舉起)

  ③殺人如不能舉(盡)④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舉行,發動)

  ⑤ 是以眾議舉寵為督促(推薦,推舉) ⑥ 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攻下,佔領)

  ⑦ 舉以予人,如棄草芥(拿) ⑧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舉起,抬起)

  ⑨ 舉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全,都)

  8.窮:①圖窮而匕首見(盡,完) ②子子孫孫無窮盡也(窮盡,完結)

  ③窮則獨善其身(困窘,處境困難) ④復前行,欲窮其林(窮盡)

  ⑤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盡頭)

  9.若 :①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如果) 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及,比得上)

  ③彷彿若有光(好像)④若入前為壽(你)

  ⑤若屬皆且為所虜(你們) ⑥彼與彼年相若也(相似)

  ⑦桑之未落,其葉沃若( 形容詞詞尾,……的樣子) ⑧以若所為,求若所欲(這,這樣)

  10.勝:①沛公不勝杯杓(禁得起,受得住) ②刑人如恐不勝(盡.完)

  ③何可勝道也哉(盡.完) ④此時無聲勝有聲(勝過.超過)

  ⑤餘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優美.美好)

  11.說 :①說盡心中無限事 (講述,談說) ②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言論,說法,主張)

  ③范增說項羽曰(勸說,說服) ④秦王必說見臣(喜歡,高興)

  ⑤《師說》(古代一種文體) ⑥詣太守,說如此(陳述)

  12. 微: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沒有) ②猥以微賤,當侍東宮(身份低微)

  ③微聞有鼠作作索索(暗暗地) ④味苦而微辛(略微)

  ⑤其文約,其詞微(微妙,深奧) ⑥微服私訪(隱蔽,不顯露)

  ⑦微察公子,公子顏色愈和(偷偷地,暗暗地)

  13.許 :①許之(答應 ) ②先生不知何許人也(處所.地方)

  ③時人莫之許也(贊成.同意) ④潭中與可百許頭(表示約數)

  ⑤問渠那得清如許(這樣.這麼)

  五.重點實詞.虛詞(解釋加點字)

  1.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還) 2.鄭既知亡矣(已經) 3.且君嘗為晉君賜矣(況且)

  4.朝濟而夕設版焉(渡河) 5.唯君圖之( 希望) 6.進兵北略地(奪取)

  7.願足下更慮之(改變) 8.以試人,血濡縷(沾溼 ) 9.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贈送)10.比諸侯之列(並排) 11.願大王少假借之( 稍微) 12.乃其匕首提(扔.擲)秦王

  13.旦日饗(犒勞)士卒 14.料大王士卒足以當(抵擋)項王乎 15.君安(怎麼)與項伯有故

  16.然不自意(料想)能先入關破秦 17.披(分開)帷西向立 18.卮酒安足(值得 )辭

  19.竊( 私下)為大王不取也 20.會(正趕上,恰巧)其怒,不敢獻

  六.文言虛詞

  而 夜縋而出(而,修飾連詞) 若亡鄭而有益於君(而.順承連詞)

  今急而求子(而,才,表順承), 朝濟而夕設版焉(而,錶轉折,連詞)

  以 敢以(之)煩執事(以.介詞.用.拿) 越國以鄙遠(以.表順承連詞)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以為.把…作為)

  之 鄰之厚,君之薄也(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夫晉,何厭之有( 提賓標誌)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結構助詞,的) 將焉取之(代詞,指代土地)

  焉 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語氣詞,不譯) 焉用亡鄭以陪鄰(疑問副詞,為什麼)

  若不闕秦,將焉取之(疑問副詞,為什麼)

  為 父母宗族,皆為戮沒(被,介詞,表被動) 為之奈何(對,介詞)

  乃為裝譴荊軻(整理,動詞) 乃令秦武陽為副(做,擔任)

  為變徵之聲(發出,動詞) 又前而為歌曰(作,動詞)

  嘉為先言於秦王曰(替) 願舉國為內臣(做,動詞)

  使子嬰為相(動詞,任,做)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介詞,被)

  軍中無以為樂(動詞,作為) 今人為刀俎,我為魚肉(表判斷,是)

  何辭為(句末語氣詞,呢)

  因 蒙故業,因遺策(動詞,繼承.沿襲) 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副詞,就.於是)

  因擊沛公於坐,殺之(副詞,趁勢,趁機)

  者 誰為大王為此計者 (呢,也可不譯,助詞) 今者項莊拔劍舞(用在時間名詞之後表示停頓,助詞)

  亞父者,范增也 (用在名詞之後表示提頓,並判斷作用,助詞)

  七.特殊句式(請把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一)判斷句

  1.是寡人之過也。(這是我的過錯。)

  2.以亂易整,不武。(用散亂來代替整齊,這是不符合武德的。)

  3.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今天去了而不能好好回來覆命的,那是沒有用的小子!)

  4.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楚國的左尹項伯,是項羽的叔父。)

  5.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如今人家有大功反卻要攻打人家,是不合道義的。)

  6.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他)是沛公的護衛樊噲。)

  7.此亡秦之續耳。(這是走秦朝滅亡的老路啊。)

  8.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如今人家正是刀和砧板,我們是魚肉。)

  9.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之所以派遣將士把守函谷關,是為的防備其他盜賊竄入和意外的變故。)

  (二)倒裝句

  1.晉,何厭之有?(賓語前置句)(那晉國,哪有滿足的時候呢?)

  2.其無禮於晉。(介詞結構後置句)(因為鄭伯(曾經)對待晉侯沒有禮貌)

  3.亡鄭而有益於君。(介詞結構後置句)(倘使滅掉鄭國對您有好處)

  4.王拜送於庭。(狀語後置)(燕王在朝廷上行跪拜大禮送出來)

  5.及賓客知其事者。(“者”,定語後置的標誌)(太子和他的賓客中知道這件事的人。)

  6.具以沛公言報項王。(介詞結構後置)(把沛公的話一一報告了項王。)

  7.得復見將軍於此。(介詞結構後置)( 能夠在這裡又見到您。)

  8.籍何以至此?(疑問代詞作賓詞前置)( 我怎麼會這樣!)

  9.大王來何操?(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 大王來的時候帶什麼?)

  10.沛公安在?(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 沛公在哪裡?)

  (三)省略句

  1.晉軍函陵。(晉國軍隊駐紮(在)函陵。)

  2.敢以煩執事?(我怎麼敢用(這件事)來煩勞您。)

  3.若舍鄭以為東道主。(如果放棄進攻鄭國而把它作為(您)東方道路上的主人。)

  4.夫今樊將軍,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現在的樊將軍,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萬戶人口的封地作賞格來購取他的頭顱。)

  5.人不敢與忤視。(人們不敢同他正眼相看。)

  6.荊軻有所待,欲與俱。(荊軻等待著一個人,想同他一起去。)

  7.嘉為先言於秦王曰。(蒙嘉替他事先向秦王進言。)

  8.為擊破沛公軍。(為我打敗沛公的部隊!)

  9.加彘肩上。(把豬肘放在(盾的)上面。)

  (四)被動句

  1.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父親.母親和同族的人都被殺死或沒收入官為奴。)

  2.而燕見陵之恥除矣。 (而且燕國被欺侮的恥辱也除去了。)

  3.若屬皆且為所虜。 (我們這些人都要被他俘虜了!)

  八.找出課文中的成語典故

  (1)切齒拊心:語出本文,又作“切齒腐心”。形容憤恨到極點。

  (2)一去不復返:語出本文。一去之後就不再回來。後亦稱人或者已成陳跡。唐崔顥《黃鶴樓》詩:“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3)髮上指冠:語出《莊子盜蹠》:“盜蹠聞之大怒,目如明星,髮上指冠。”毛髮豎起的樣子。形容極度憤怒。本文“士皆目真目,發盡上指冠”暗引此語。

  (4)圖窮匕首見:語出本文。比喻事情發展到了最後,真相或本意顯露出來。

  (5)無可奈何:語出本文。沒有辦法,無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無能為力。

  (6)悲歌擊築:亦作“悲歌易水”。典出本文。常用以抒寫悲壯蒼涼的氣氛。

  (7)勞苦功高:勞苦而功高如此

  (8)秋毫無犯:秋毫不敢有所近

  (9)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10)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九.重點翻譯句:

  1.越國以鄙遠: 越過別國而把遠地當作邊邑。

  2.共其乏困: 供給他們缺少的東西

  3.焉用亡鄭以倍鄰:為什麼要滅掉鄭國來給鄰國(指晉國)增加土地呢?

  4.唯君圖之:希望您考慮這件事;圖,考慮,圖謀

  5.朝濟而夕設版焉: 早上渡過黃河回國,晚上就修築防禦工事。設版,修築防禦工事

  6.因人之力而蔽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 依靠別人的力量又反過來損害他,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這是不明智;以散亂代替整齊,這是不符合武德的。

  7.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假如沒有那個人的.力量,是到不了這個地步的

  8.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已經在東邊使鄭國成為他的邊境,又想往西擴大邊界。

  9.夫晉,何厭之有:晉國,有什麼能滿足的呢?

  10.秦之遇將軍,可謂深: 秦國對待將軍,可以說是刻毒的

  11.旦暮渡易水:早晚就要渡過易水了。旦暮,早晚,形容時間極短

  12.顧計不知所出耳: 只是想不出什麼辦法罷了。顧,不過,表示輕微的轉折

  13.荊軻有所待,欲與俱: 荊軻等待另一個人,想同他一起去

  14.往而不反者,豎子也: 去了而不能好好回來覆命的,是沒用的小子

  15.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也:樊將軍因為走投無路來投奔我,我不忍心因為自己的事而傷害了有德行的人的心意。

  16.願舉國為內臣,比諸侯之列,給供職如郡縣,而得奉守先王之廟: 願意全國上下做秦的臣民,(燕王)排在諸侯的行列,供應賦稅和郡縣一樣,只要能奉守先王的宗廟。

  17.終已不顧: 始終不回頭

  18.唯大王命之: 一切聽從大王的吩咐

  19.少假借之: 稍微原諒他些

  20.使畢使於前: 讓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

  21.今得而聞教:而今才聽到(您)的指教

  21.乃為裝譴荊軻:於是整理行裝,派遣荊軻上路

  23.與之同命:與他同生共死

  24.沛公安在:沛公在哪裡?

  25.按劍而跽:握著劍,跪著身子

  26.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 殺人惟恐不能殺光,對人用刑惟恐不能用盡酷刑

  27.竊以為大王不取也: 私意認為大王不採取這種做法(為好)

  28.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 幹大事不必拘泥小節,行大禮不必計較小的謙讓

  29.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 項伯於是連夜騎馬到沛公的軍營裡

  30.沛公奉為壽,約為婚姻: 沛公舉起酒杯祝項伯健康,(又)跟他約定結為兒女親家

  31.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沛公想在關中稱王,讓子嬰擔任宰相,佔有全部珍寶

  32.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軍營裡沒有用來助興的,請讓我來舞劍助興

  第三單元

  第7課《記念劉和珍君》

  一.基礎知識:

  1. 給下列加點字注音並解釋:

  長歌當()哭 桀()驁( )立僕( ) 殞( )身不恤( )菲( )薄黯()然 浸漬( ) 喋()血

  第8課《小狗包弟》小狗包弟

  一.字詞

  作揖 狗吠 叱罵 煎熬 租賃 籬笆 揪回來

  二.成語

  綠草如茵:茵,草墊子。

  嘔心瀝血:形容費盡心思。

  第9課《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

  一.字詞

  景仰 戊戌 顯宦 叱吒風雲 蒞校 迥乎不同 短小精悍 步履 瀟灑 顧盼 謙遜 激亢 箜篌 機緣 瀰漫 哀從中來 博聞強記酣暢 屏息以待 涕泗交流

  第四單元

  第10課《短新聞兩篇》

  凝重 掩映 矚目 婆娑 噩夢 顛倒 嬉笑 納粹 凋謝 廢墟 窒息

  第11課《包身工》

  一.課內字詞

  蠕動 汗臭 襤褸 遊說 水門汀 執拗 吆喝 秈米 萵苣 揩地板

  憐憫 蹣跚 瞌睡 毆打 諂媚 懶惰 譬如 賄賂 滋養 冤魂

  骷髏 噩夢 焦灼 嚷罵 娼妓 膽怯 拎著 弄堂 搽粉 錠子

  怔住

  二.課內成語

  1.橫七豎八:形容縱橫雜亂。

  2.裡應外合:外面攻打,裡面接應。

  3.不假思索:用不著想。形容說話做事迅速。

  第12課《飛向天空的航程》

  一.字詞

  沉悶 夢幻 嫦娥 誕生 落伍 翌年 醞釀 苛刻 橫亙 輝煌

  二.成語

  1.驚天動地:①形容聲音特別響亮;②形容聲勢浩大或事業偉大。

  2.不同凡響:比喻事物(多指文藝作品)不平凡。

  3.一鼓作氣:比喻趁勁頭大的時候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其他文學知識

  一.新聞:

  新聞[訊息(狹義的新聞).通訊.特寫等]

  新聞“六要素”:WHEN WHERE WHAT WHO WHYHOW

  新聞結構:標題(引題.正題.副題).導語(第一段或開頭第一句話).主體(展開新聞事實的敘述).結尾(結語) (有的新聞還有背景,通常安排在主體之中)

  新聞類語段壓縮題比較好的解題流程一般如下

  1. 審題,明確解題要求。

  2. 準確地篩選出符合文題要求的重要資訊。(陳述物件.事件.行為等)

  3. 整合取捨資訊,注意“留用”“完整”。(“留用”意為儘可能選用原材料中篩選出來的負載著主要資訊的原詞。“完整”指組合後的答案必須涵蓋所給材料的整體意思,完整地體現題目要求)

  4. 擬定答案,力求“簡潔”“連貫”。

  二.對聯:

  對聯,又叫對子、楹聯、楹帖、聯語,是我國特有的一種體制短小、文字精練、歷史悠久、雅俗共賞的傳統文學形式。

  對聯的基本知識: ①字數相等。②詞類相當。③結構相應。④平仄相對。

  對聯的基本要求:上下聯的字數相等;上下聯相同位置用字不能重複;詞性.種類相當;結構(格式)相似;圍繞同一主題;仄起平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