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詞語> 形容文章寫的好的詞語

形容文章寫的好的詞語

形容文章寫的好的詞語

  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承擔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在用詞方面往往不同於現代漢語,它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下面是形容文章寫的好的詞語,請參考!

  形容文章寫的好的詞語1

  1、炳炳烺烺:光亮鮮明。形容文章辭采聲韻之美。

  2、不通文墨:通:精通;文墨:指寫文章、著述等。指人文化水平不高或識字不多。

  3、鄙言累句:鄙言:淺俗的言辭。指文章的詞句淺俗,不精煉。

  4、補苴調胹:補苴:補綴,引申為彌縫;調胹:烹調煮熟。比喻加工使之完美。多用於對文章加工使之提高,或對理論作進一步完美的表述。

  5、炳炳娘烺:炳、娘:明亮,鮮明。形容文章的辭采聲韻非常明朗鏗鏘。

  6、不讚一辭:原指文章寫得好,別人不能再添一句話。一句話也不說。

  7、不忍卒讀:卒:盡,完。不忍心讀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內容悲慘動人。

  8、璧坐璣馳:形容文章的語言精采美妙。

  9、筆酣墨飽:指文章表達流暢,內容充足。

  10、筆大如椽:形容著名的文章。也指有名的作家。

  11、波瀾老成:波瀾:波濤,形容文章多起伏;老成:指文章很老練。形容文章氣勢雄壯,語句老練。

  12、不成文法:文法:指法則、格局。不合乎文章需要的法則、格局。

  13、班馬文章:漢代史學家司馬遷與班固的並稱。泛指可與班固、司馬遷相比美的文章。

  14、筆墨官司:筆墨:指文字或文章。比喻用文字進行的辯論、爭執。

  15、哀梨並剪:並剪:幷州產的鋒利剪刀。比喻言語、文章流暢爽利。

  16、詞不逮意:詞:言語,詞句;逮:到,及。指說話、寫文章時所用的詞句不能充分、確切表達出思想感情。

  17、不易一字:不更動一個字。形容文章寫得又快又好。

  18、筆頭生花:比喻寫作能力大有進步。也形容文章寫得很出色。

  19、不蔓不支:蔓:藤蔓,引伸為蔓延。既不蔓延,也不分支。比喻說話或寫文章簡明扼要,不拖泥帶水。

  20、辭不達義:指說話寫文章不能確切地表達意思。

  21、白話八股:用白話寫的類似舊時八股式的文章。比喻指應命而寫的刻板文章。

  22、沈博絕麗:指文章的含意深遠,內容淵博,文辭美妙。

  23、博士買驢:博士:古時官名。博士買了一頭驢子,寫了三紙契約,沒有一個“驢”字。譏諷寫文章長篇累牘而說不到點子上。

  24、沉博絕麗:沉:深長;博:淵博。指文章的含義深遠,內容淵博,文辭美妙。

  25、不堪卒讀:不堪:不能;卒:完畢,結束。形容文章寫得悽慘悲苦,令人心酸,不忍讀完。也指文章粗劣,使人不肯讀下去。

  26、筆力獨扛:扛:用兩手舉。形容文筆雄健,文章的氣勢極大。

  27、匕首投槍:匕首:短劍。比喻短小犀利擊中要害的文章。

  28、筆下留情:指寫文章時作者的措詞和用意委婉留有情面。

  29、辯說屬辭:屬辭:撰寫文章。用詭辯的.的言論撰寫文章。

  30、筆底煙花:比喻文章寫得生動、出色。

  形容文章寫的好的詞語2

  揚葩振藻

  【解釋】葩:華美;藻:文采。形容文章寫得華麗多采。

  【出處】《北史·文苑傳序》:“漢自孝武之後,雅尚斯文,揚葩振藻者如林,而二馬、王、揚為之傑。東京之朝,茲道愈扇,咀徵含商者成市,而班、傅、張、蔡為之雄。”

  璧坐璣馳

  【解釋】形容文章的語言精采美妙。

  徜徉恣肆

  【解釋】形容文章揮灑自如,氣勢豪放。

  【出處】宋·曾鞏《祭王平甫文》:“至若操紙為文,落筆千字,徜徉恣肆,如不楞窮。”

  辭無所假

  【解釋】辭:文詞;假:利用。寫文章時用詞有所創新,沒有因襲前人。形容文章自成一家,有獨特的風格。

  【出處】魏·曹丕《典論·論文》:“斯七子者,於學無所遺,於辭無所假。”

  蹙金結繡

  【解釋】形容文章精美,結構嚴密。

  【出處】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海敘不遇》:“趙牧不知何人。大中、鹹通中,斅李長吉為短歌,可謂蹙金結繡,而無痕跡。”

  花團錦簇

  【解釋】錦:有文彩的絲織品;簇:叢聚。形容五彩繽紛,十分鮮豔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辭藻華麗。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七:“自餘是什麼親擬,將有限身心向無限中用,……。若無恁麼事,饒你攢花簇錦,亦無用處。”

  流水行雲

  【解釋】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約束,就象漂浮著的雲和流動著的水一樣。

  【出處】宋·洪諮夔《朝中措·壽章君舉》:“流水行雲才思,光風霽月精神。”

  神完氣足

  【解釋】神完:精神飽滿;氣:氣勢。精神十分舒暢。多指文章首尾貫穿,一氣呵成。

  【出處】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九回:“文字不相上下,神完氣足,俱是作家。”

  情文並茂

  【解釋】指文章的思想感情豐富,文辭也很美盛。

  【出處】清·珠泉居士《續板橋雜記·二湯》:“桐邑楊米人曾為二姬作《雙珠記傳奇》,情文並茂。惜尚秘之枕函,餘未得而讀之。”

  筆頭生花

  【解釋】比喻寫作能力大有進步。也形容文章寫得很出色。

  【出處】唐·馮贄《雲仙雜記》卷十:“李太白少夢筆頭生花,後天才贍逸,名聞天下。”

  點睛之筆

  【解釋】筆:文筆。指文章傳神絕妙之處。

  【出處】《晉書·顧愷之傳》:“愷之每畫人成,或數年不點目睛。人問其故。答曰:‘四體妍蚩,本無闕少於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睹中。’”

  咳唾成珠

  【解釋】咳唾:咳嗽吐唾沫,比喻談吐、議論。“咳”也寫作“欬”。比喻言辭精當,議論高明。也形容文詞極其優美。

  【出處】《莊子·秋水》:“子不見夫唾者乎?噴則大者如珠,小者如霧。”

  一字千金

  【解釋】增損一字,賞予千金。稱讚文辭精妙,不可更改。

  【出處】《史記·呂不韋列傳》:“布咸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遊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

  哀梨並剪

  【解釋】哀梨:傳說漢朝秣陵哀仲家的梨,個大味美。並剪:幷州(今山西一帶)產的鋒利剪刀。

  【出處】清·趙翼《甌北詩話·蘇東坡詩》:“天生健筆一枝,爽如哀梨,快如並剪。”

  班馬文章

  【解釋】漢代史學家司馬遷與班固的並稱。泛指可與班固、司馬遷相比美的文章。

  【出處】明·無名氏《鳴鳳記·鄒林遊學》:“夔龍禮樂承先範,班馬文章勘墨鉛。”

  不蔓不支

  【解釋】蔓:藤蔓,引伸為蔓延。既不蔓延,也不分支。比喻說話或寫文章簡明扼要,不拖泥帶水。

  【出處】歐陽予倩《談崑劇和的演出》:“現在臺上演的把熊友惠和侯三姑的一般情節刪去,只留熊友蘭與蘇戍娟的一條線,乾乾淨淨八場戲,不蔓不支,我以為異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