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洞》初中讀後感作文
天馬老師的奇文《回洞,回洞》,通篇運用了隱喻的手法,採用動物視角,講人的天性與生存狀態,奇哉,也妙哉!
文中的那個“我”可能是猴子,住在叢林深處的山洞裡,喝著山泉,吃著野果,自由而快樂地生活了好幾年。而在它周圍,生活著一群似“狼”的.動物——人,它們對周遭冷酷無情、麻木不仁,於是“我”漸漸地被“狼”的習性所吞噬,但心中仍然嚮往著曾經平淡而安逸的生活,“我”開始苦惱,“我”心中的歸宿到底在哪兒?於是,“我”做出了決定——披上外皮,裝上狼牙、狼爪,把自己偽裝成和他們一樣,然而心裡“回洞”的念頭卻一直未動搖過。
文中提到的那個“我”說自己長得與人差不多,過著樸實的生活。說明了“我”原來的本性是善良的、純樸的、平和的,代表了那些無法融入現實環境中的人;而在“我”的周遭,又密佈著另一群人——他們冷漠而又市儈,貪婪而又陰險。這兩種極端矛盾的個性人物共同生活在同一個大環境下,總有一種性格會被妥協,被吞噬,只有試圖融入另一種環境才能適者生存,於是不被適應的那種性格迫不得已為自己戴上了假面具——很無奈。
文中多次提到的“回洞”,其實是指回到過去的純真的生活中去,摘下面具,輕鬆自在地生活著。
人性本善,現實卻是殘酷的,“回洞”,是再也回不去了——文章暗示瞭如今的社會,有著太多的冷漠無情,為了融入世俗,只有無奈地戴上虛偽的面具,過著虛假的生活。
所以這篇文章的中心主旨是——不要被社會的世俗所感染,走自己的路,呼籲人們脫下面具,做回真實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