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餐桌前的談話作文
週五的晚上,我們一家人圍著餐桌前吃晚飯。商量著明天去哪玩,小編收集了餐桌前的談話,歡迎閱讀。
第一篇:餐桌前的談話
“媽媽,今天怎麼又吃這個呀”,看著桌子上擺好的飯菜只有紅燒豆角和木須柿子,我不禁嘟起嘴,不滿地嘮叨起來。“怎麼了寶貝?這可是媽媽精心為你做的菜呀,你看色鮮味美,而且葷素搭配,營養均衡呀。”媽媽從廚房裡走了出來,微胖的臉上掛著溫和的笑意。我就不愛吃,能不能換點新鮮的?媽媽無可奈何地說道:“現在的孩子真是飽了蜜不甜啊……”就這樣我和媽媽在餐桌的戰鬥持續了很長的一段時間,直到一次去姥姥家我的想法徹底改變了。那是今年的“五一”勞動節,媽媽帶我去姥姥家,因為舅舅在長春工作很難回家一趟,所以每次過節或者放假,我們都會去跟他們一起過節,這也使我們會更快樂。那次去姥姥、姥爺做好了豐盛的午餐等我們去,到了姥爺家,他們可高興了,人都到齊了,我們開始吃飯了,我一看桌上有好多菜,有紅燒排骨、糖醋鯉魚、木須韭菜、拔絲地瓜、還有冒著熱氣的柿子湯。大家都吃了起來,可是我看見這些飯菜卻是難以下嚥,姥姥用親切地話語對我說:“外孫,你怎麼不吃呀?這可是姥姥精心為你準備的。”這時媽媽又說:“媽,你別管他,都是現在的好日子給他慣的。”
“不吃就不吃,和姥姥聊聊天。”姥姥邊說邊用筷子夾起我掉在碗邊的飯粒,我說:“姥姥幾粒米你也撿。”聽後姥姥很生氣,“孩子這糧是不能隨便浪費的,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吃是第一位的。姥姥對我開始嚴厲地教導,爸爸、媽媽都洗耳恭聽,姥姥說的那些事聖我來說是新奇的,是難以置信的,似乎是天方夜譚。姥姥的神情凝重起來,似乎還帶著一縷憂傷。姥姥說,她們小時候經常捱餓,別說是大魚大肉,就連白麵和大米都沒有,一家人的主食就是玉米麵疙瘩,摻點野菜,甚至有的人家還吃樹皮,有的人還被餓死了,說著說著姥姥哽咽了,眼睛溼潤了,後來新中國成立了,日子好過了,人們不再捱餓了,可仍然以粗糧為主,夏天吃土豆,冬天吃大白菜,誰家能過日子,養點雞鴨鵝,吃點雞蛋、鴨蛋,這就算改善伙食了,那時候姥姥最盼望過年了,因為大年夜可以吃上一頓餃子,吃到豬肉。那時候就算殺豬也不能隨便吃,要把肉都變成油,明年好吃。姥姥說起這些的時候感情波動很大,心情十分傷感,不禁熱淚盈眶,見到姥姥的表情,屋裡所有人都不言不語了似乎空氣都凝結了,突然娃娃轉移了話題,“哎,不說了,現在多好呀,想吃啥吃啥,人們有大把大把地鈔票,現在到菜市場買菜不計較菜的價錢,而是挑剔菜新不新鮮,是不是純綠色食品,什麼食物能抗衰老,什麼食品營養均衡,現在的餐桌真是今非昔比呀!孩子好好學習,珍惜今天這樣幸福的`生活吧。”回到家後,我久久不能平靜,想起姥姥跟我的對話,尤其是姥爺的總結性發言更是讓我感慨。姥爺說:“我們今天的確幸福生活,都是黨的政策好啊,我們的祖國真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在習近平總書記的正確領導下,中國如日中天,如旭日東昇,已成為世界強國,現在我們家家日子都過得非常好,二層小樓蓋起來了,家家都住進了新房,有錢的還買了樓,要是以前哪有這樣的奢望,現在沒事的時候,人們打打牌、打打球,都是一種很好的享受,以前想要消磨時間都不知道玩些什麼。
通訊工具更不用說,座機、手機都有了,有的手機還能打遊戲,而且攜帶方便。”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小孩子一定要記住,不管什麼時候都不能忘了黨,不能忘了革命前輩。現在國家的政策好了,日子好過了,餐桌上的變化就是見證,國家富強了,中國人不再懦弱了,中國人已經站起來了。
第二篇:餐桌前的談話
週五的晚上,我們一家人圍著餐桌前吃晚飯。吃著吃著,媽媽說:“咱們明天上哪去玩呢?”
“咱們去動物園吧,那裡有各種各樣的動物,到現在我還沒去過那裡呢!”我急忙說。
“那裡都是小小孩子去的地方,去科技館還可以長科學知識呢,動物園有什麼?無非就看點動物而已。”爸爸搶過話來說。
“不行!”媽媽擺擺手說:“那些地方的門票都太貴了,還不如去紫竹園呢,那裡有江南美景,有樂隊表演,還可以釣魚,門票也不貴。”
“去你的,我才不去那些鬼地方呢,我就要去動物園!”
“別對媽媽這麼無禮!要不咱們比賽吃飯,看誰先吃完一碗飯就去他想去的那個地方。”
我們大家異口同聲說這個辦法好。媽媽把三碗飯端到桌子上,爸爸一說開始,大家端起飯碗,低著頭,使勁往嘴裡撥。爸爸嘴大最先吃完,他得意地舉起空碗,喊道:“我贏了!”我和媽媽看闃爸爸那得意的樣子,只好說:“那好吧,明天我們就一起去科技館。”
第三篇:餐桌前的談話
“吃飯啦!”媽媽大聲地叫著。不一會兒,全家人便圍聚在餐桌邊,津津有味地品嚐起了“山珍海味”。吃著吃著,爸爸就滔滔不絕地談論起來。
“昨天,我在網上看到,廣州好像出了個新規定,什麼失主要付給拾金不昧者十分之一的獎金……”話還沒說完,一個小小的討論組就成立了。正方代表媽媽搶先發言:“我認為給拾金不昧者獎金還是可以的,俗話說‘善有善報’嘛,這樣也可以讓更多的人加入進來呀!”“怎麼能這樣呢?小孩子都會唱的歌: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裡邊……獎十分之一,可能會改變拾金不昧的意義,要是有人丟了一百萬,你還給對方,對方給你十分之一,那你豈不是白賺了十萬塊?”反方代表奶奶嚴厲地說。“獎勵十分之一還是拾金不昧,並沒有抹殺拾金不昧者沒有見利忘義的事實呀!”爸爸提出了反對意見。爺爺半帶幽默地說“要是每個人都為了賺錢,滿馬路找鈔票,那豈不是天天要發生‘頭撞頭’的交通事故呀?”正反雙方爭得面紅耳赤,萬分激烈,連飯都顧不上吃了。這時,我發話了“停戰!停戰!先吃飯,吃完再慢慢研究。”飯後,我上網一查,瞭解了這件事情原委,發表了結果:“我宣佈,反方獲勝!你們想,我撿到同學的橡皮還給他,難不成讓他切十分之一給我?”
拾金不昧是一種傳統美德,也是我們每一個人應該做到的。拾金不昧並不是為了得到回報,這是我們每一個市民的義務和責任。讓我們從身邊做起,做一個樂於助人,不求回報的小公民,將這一美德繼續傳承下去。